六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三首》-《书湖阴先生壁》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三首》-《书湖阴先生壁》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0 16:0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书湖阴先生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读准“畦”“闼”等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积累古诗,尝试吟诵古诗。
2. 通过抓关键词,想象还原画面,理解古诗大意,了解湖阴先生。
3. 通过拓展王安石生平和创作背景,感受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4. 联系旧知,激活积累,了解诗句在对仗、拟人、用典方面的表达特点。
教学重难点
通过拓展王安石生平和创作背景,感受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联系旧知,激活积累,了解诗句在对仗、拟人、用典方面的表达特点。
课前准备
1.学习单(每人一张)
2.词卡(每组一张)
3.黑色马克笔(每组一支)、红色一支
4.板贴:安贫乐道、寄情山水、天人合一
课前聊天
聊聊学诗的方法(说说自己的,通过古人吟诵的方法来学诗);
第六单元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中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些读诗的方法,找出三种方法:借助注释、想象画面、联系故事;
今天我们就用所有你知道的办法来学诗。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产生疑问
1.揭题,读题。
2.释题
(1)关注重点
“书……壁”的意思?诗题《书湖阴先生壁》的意思?再读题。
3.提出学习任务
导语:这样的题壁诗我们已经学过两首(出示《题西林壁》《题临安邸》)。前者是庐山西林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名山大川、风景秀丽,值得一书吗?后者是南宋都城临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繁华都城、歌舞升平,值得一书吗?这湖阴先生家又是什么所在,值得作者王安石题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出示学习任务:王安石为什么书湖阴先生壁?
二、韵读古诗,注意停顿
1.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至少读两遍。
2.反馈
(1)关注“畦”“闼”字音及平翘舌音“自栽”。(读得正确啊,没有一个字音读错,而且还读出了七言诗的节奏,他是你们班的朗读高手吗?看来高手在民间啊,一起读一读。)
(2)读出七言诗二二三的节奏,师生合作读。
三、圈画景物,了解顺序
导语:诗读通了,我们就来完成学习任务吧,想要知道王安石为什么要书湖阴先生壁,我们就先来看看湖阴先生家。
活动1:圈画出诗中的景物,填写学习单第一题。(2分钟)
1.交流反馈
出示学生的填写,问:同意吗?(纠正错误)
诗先写……再写……然后写……最后写(画箭头)你发现什么?(从近到远,由内而外)
2.按照这个写作顺序我们来读读这首诗。齐读
四、深掘意象,认识人物
导语:茅屋、花木、一水、一田、两山,这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农家院子,读到这里似乎更加不明白王安石为什么要题诗了。既然景不足以解惑,就来看看湖阴先生这个人。
活动2:小组合作学习,再读古诗,从中感受到湖阴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填写词卡。
(学生写完就贴到黑板上,教师关注有没有可以深入挖掘讲的。)
预设1:爱干净整洁、勤劳朴实、有情趣
交流重点:一般农家院子里种的是蔬菜瓜果,养的是鸡鸭牲畜,可湖阴先生院子里栽种的却是排列整齐的花木,你觉得他怎么样?
回读前两句
预设2:茅屋
你印象中的茅屋是怎样的?(破旧、狭小、穷人住的)既然如此,湖阴先生为什么要长扫呢?
事实上,虽然茅屋总给人以破落贫困的印象,但中国历代文人却对茅屋有着不一样的情怀。在陶渊明的眼中,茅屋是村居的恬淡,读:“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在辛弃疾的眼中,茅屋是一家人的温馨,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在王安石的眼中,茅屋是生活的情趣,读“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读到这里,看着这位虽身处茅屋,却养花弄草自得其乐的湖阴先生,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呢?(板书:安贫乐道、知足常乐)
这种平淡的生活让湖阴先生乐在其中的,读“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这种安贫乐道的情怀也被王安石描摹笔下,读“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预设3:大家刚才所说都集中在前两句诗,后两句诗又能看出一个怎样的湖阴先生呢?
(1)请两名学生读后两句诗,说说自己的发现——对仗(对偶),怎么个相对?
数字相对、颜色相对、动作相对
引导:“护田”和“排闼”不仅是动作相对,各有故事,也叫典故,典故相对。回顾交流平台方法——联系故事。
(2)出示故事,读一读。
护田:出自《史记 大宛列传》,汉朝专门派遣官员使者,保护西部边境的农田,囤积粮食。
排闼:出自《史记 樊郦滕灌传》,汉高祖刘邦生病,下令不见大臣们,多日不上朝,大将樊哙无所畏惧,推门而入,说服汉高祖重新上朝。
(3)拓展诗句
引导:这样对仗的写法,我们学过的古诗中有很多。比如,《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生接“白雨跳珠乱入船。”
回忆以前积累的古诗,你还能举个例子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诗中后两句数字相对、典故相对、颜色相对、对仗严谨,我们再读一读。
(5)在作者眼中护田的是 “一水”;排闼的是“两山”,这种写法叫作——拟人,在王安石眼中,清澈的溪水……矗立的两山……它们仿佛是相伴湖阴先生身边多年的朋友。再读后两句
(6)湖阴先生居住在这样的山水之间,正是寄情山水、不理俗世、天人合一之境。
(3)导语:让我们再读读这首诗,感受这安贫乐道、寄情山水的情怀吧。
配乐朗读全诗
五、拓展生平,探究诗人
1.游览了湖阴先生的家,探究了湖阴先生的人,你知道王安石为什么会书湖阴先生壁吗?(猜一猜)真的是这样吗?
活动3:借助资料,探究诗人心境。
2.读一读王安石名片,观看视频《王安石变法》。
3.王安石的一生跌宕起伏,他雄心壮志力图变法,却惨遭失败,最终心灰意冷归隐田园。当他晚年闲居,看到湖阴先生享受这样安贫乐道、寄情山水的生活,王安石会想些什么呢?写在学习单第二题上。(3分钟)
学生写话——集体交流
5.此时此刻,你明白了王安石为什么会书湖阴先生壁了吗?
王安石很向往湖阴先生安贫乐道、寄情山水的生活。
六、体验吟诵,吟唱古诗
导语: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的王安石终于归隐田园,也许他曾经漫步在湖阴先生的院子里,吟诵着这首书湖阴先生壁。
教师吟诵——学生跟着吟
这是古法吟诵,课堂时间有限,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跟着吟诵视频进行吟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