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笛声
教学目标:
1、 自主识字,重点理解“嘹亮、悠扬、激越”、“啼啭、喧噪、啁啾”、“莫逆之交”等词语的意思。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欣赏、积累描写笛声的语句。
3、 概括课文内容,理解聂耳对音乐的向往,体会师徒之间的一段音乐情愫,一份莫逆之交。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欣赏、积累描写笛声的语句。
学生准备:
熟读课文,搜集关于聂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 乐曲导入,简介聂耳。
1、 欣赏乐曲,知道笛子是中国的民乐,板书课题。
2、 用学过的词语来表达这笛声带给自己的感受。
3、 出示聂耳简介,默读了解,简要说说感受。
二、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 自由读课文,自学新词,思考:围绕“笛声”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引出课文首尾,比较阅读,理清脉络。
(1) 读了开头和结尾,你发现了什么?
(2) 同样的语言,表达的内容一样吗?
3、 交流,概括板书。
三、 品读笛声,欣赏积累。
1、 再读课文,划出直接描写笛声的句子,欣赏朗读。
2、 品读句1
当天边被夕阳染成胭脂色的时候,嘹亮、悠扬、激越的笛声在静静的甬道街荡漾着,慢慢地消失在街道尽头。
(1) 在读中体会“嘹亮、悠扬、激越”这3个词语的意思。
(2) 个别读,齐读。
(3) 引读:在静静的甬道街荡漾的笛声是那样的……是那样的……是那样的……,听着听着,聂守信不由得出神了。
板书:出神听
3、 品读句2那是多么好多么叫人心爱的一支笛子呵!简直就是一只有灵性的小鸟,一支能唱歌的小鸟。它时而像在无限清幽的深谷里啼啭;时而仿佛在春天的林木深处喧噪;时而又变为群鸟的啁啾……
(1) 聆听笛声,理解“啼啭、喧噪、啁啾”的不同含义。
(2) 指导朗读。
(3) 引读积累。
在聂耳听来,那是多么好多么叫人心爱的一支笛子呵!……
四、 理解“渴慕”,品悟“莫逆之交”。
1、 填空提示,理解“渴慕”。
于是在木工间门口,就会出现一个小小的脸庞,在那满脸渴慕的神情中,在那一双聪颖发亮的眼睛里,我们似乎感受到聂耳 。
2、 联系上下文,将描写笛声的语句串读品味。
3、 理解“茫然若有所失”,积累近义词。(茫然若失、若有所失)
4、 引导概括,梳理文脉,板书归纳。
板书:渴望学
学会吹
5、 再读课文,根据提示,想象补白。
达标:在小小的木工间里,老木匠忙得满头大汗,聂耳 。老木匠拿起笛子轻轻地吹,聂耳 ,老木匠耐心地教,聂耳 ,于是 。
提高:(什么时候),静静的甬道街荡漾着 的笛声,那笛声
在小小的木工间里,(老木匠和小聂耳会做些什么或说些什么),于是
。
6、 理解“莫逆之交”,板书归纳。
7、 读中悟情。
小结:在共同的劳动中,他们成为了知己,在共同的志趣中,他们成为了知音,这就是一位人民音乐家成长的故事。
五、 总结课文、作业布置。
1、 摘录、积累描写“傍晚时分”的语句。
2、搜集资料,进一步认识到聂耳是当之无愧的“人民音乐家”。
板书设计:
人民音乐家
聂守信
出神听
渴望学 笛声 莫逆之交
学会吹
老木匠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