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五单元
专题提升·写作
学写游记
写作指导
游记是一种以记叙参观访问、旅途见闻为主要内容的文体,它常常
用如诗如画的笔触,引领我们见识奇丽风物,神游名山秀川。
本单元的作文训练就是写一篇游记,怎样才能写好这类文章呢
1.确定游踪,安排顺序。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移步换景,即随着
游览者的脚步移动,不断变换景物,如《登勃朗峰》;二是定点观察,
确定一个最佳观察点,然后以此为原点,描绘四周所见景物,可以采用
平视、仰视、俯视、环视等视角;三是分类摹写,依照不同的景致分类
展现自然风景,如《壶口瀑布》写水、写石就是这种写法。写作前,要
根据所写游览景点的特征,先在脑海中画出当时的游览路线图,然后根
据自己要展现的内容确定写作的线索和顺序。
2.把握特征,写出个性。学会调动自己的所有感官去看,去闻,去
尝,去摸,去听;把美景融入心中,留意旅游过程中的一山一水、一花
一木、一人一事,这样景色的具体特征才会清晰地展现在你面前,写出
的景色才会有特征、有个性。
3.详略得当,突出重点。选取令你印象最深刻的美景来入手,切不
可面面俱到。如游览前的准备、怎样去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怎样回程
等可一笔带过,不必用墨太多。有特色的景物、有文化背景的景点、让
你感受最深的场景才是你要描绘的重点,才是最应该去详写的内容。另
外,关于景物的人文风貌、传奇故事也可以适当详写,让读者不仅能够
从文章中了解景物的美妙,还能收获相关知识。
4.情景交融,表情达意。写游踪要有“我”的见闻、言行和思考,要
写出“我”面对某一景物时的独特感受。写作过程中,要善于发现不变景
物之中的变化,这样才能写出新意。一篇好的游记,往往还具有一定的
知识性,写作过程中可以搜集相关资料,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文化气息。
专题训练
1.游记常常要对某处景物做定点观察,以写出景物的特点。选择一处自
己游览过的景点,围绕其中一处风景,写一个片段。200字左右。
2.我们可能都有过旅游的经历。旅途中,我们不仅观赏自然风光,了解
民风民俗,同时也会有许多新奇的感受,产生很多思考和遐想。选择一
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游记。不少于600字。
3.参观一处纪念馆(或博物馆、展览馆),以《参观__________》 为题,
写一篇参观记。不少于600字。
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代诗人汪国真也说过:
“人生是跋涉,也是旅行;是等待,也是重逢;是探险,也是寻宝;是
眼泪,也是歌声。”其实,行走在背着背包的路上,我们会看到许多行
人,听到许多故事,见到许多风景,就这样,慢慢学会了长大。
项目 目的 文体形式
任务一 讲述自己“游·学”的故事,分享你的个人感悟。 叙述故事
任务二 记录自己“游·学”的见闻,展现心中别样的风景。 撰写游记
写作提示:请你任选其中一个任务,自拟标题,进行创作。
写作要求:①题目自拟,写一篇记叙文;②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素材积累
【精彩片段】
(一)
后湖水面窄而曲折,林木幽深,水中大鱼百十成群,对小船来去既
成习惯,因此也不大存戒心。后湖秋天里在一个极短时期中,水面常常
忽然冒出一种颜色金黄的小莲花,一朵朵从水面探头出来约两寸来高,
花头不过一寸大小,可是远远地就可让我们发现。至近身时我们才会发
现柔弱花朵上还常常歇有一种细腰窄翅黑蜻蜓,飞飞又停停,彼此之间
似相识又似陌生。又像是新认识的好朋友,默默地又亲切地贴近时,还
像有些腼腆害羞。一切情形和安徒生童话中的描写差不多,可是还要更
美丽一些。这些小小金丝莲,一年秋季只开花三四天,小蜻蜓从湖旁丛
草间孵化,生命也极短暂。我们缺少安徒生的诗的童心,因此也难更深
一层去想象体会它们短暂生命相互依存的快乐处。
(节选自沈从文《春游颐和园》)
(二)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
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
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
作穹形,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
的石顶,如果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
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节选自叶圣陶《记金华的两个岩洞》)
【佳作赏析】
(一)都江堰之行
去年夏天,我们一家去了都江堰旅游。
我们先后参观了伏龙观、李冰像和堰功堂等人造景观,感受到了先
人的辛劳与智慧。可这些与后面的自然景观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中午的时候,我们一行人登上了都江堰一旁的秦堰楼。正当我们为
古楼的华美而惊叹时,一转身,只见那波涛滚滚、吞天沃日的江水在河
道中奔流,卷着泥沙、岩石,一路咆哮着,像是愤怒于人类对它的束缚。
再转过头,与这壮阔的江水相比,这座木楼简直索然无味。于是,我们
迫不及待地冲下山脚,想要去江上感受一下真正的波澜壮阔。
我们站在安澜索桥前,先前的兴奋先消了一半——十几丈高的空中
挂着一道索桥,桥下是浪涛滚滚的江水,在桥上甚至可以感受到水打在
手上的感觉,兴奋渐渐被恐惧取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还是壮着
胆子上了桥。可一上去,我们就后悔了,索桥东摇西晃,让人不禁为自
己的安全捏一把汗。随着脚的一起一落,桥也像蹦床似的一起一伏。看
着桥板隙下的江流,我不禁浮想联翩——要是我一不小心掉到桥下,落
入江中,混浊的江水卷着我流向大海……想着想着,我不禁吓出了一身
冷汗。
终于走完了全程,我们逃也似的向南桥跑去。这一次,我们真的折
服于自然的伟大。
到了南桥,我们的心才稍稍平静。这里的水流不太急,是个较为宁
静的地方。我们一人点了一份豆花,坐在江边,观赏着美景:微微发黄
的江水从桥下涌出,慢慢地倾诉着自己的经历。可仔细一看,那江水又
像是积蓄了强大的力量,正准备向下游冲去。
放眼望去,江水又重新变得波涛汹涌,那一刻,我被大自然的伟力
震撼了!
点评:文章思路清晰,按照游踪顺序,展示了不同的画面。描写细
腻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比如在写江水的汹涌澎湃,波澜壮阔时,
用了“波涛滚滚、吞天沃日”进行修饰,又用了“卷”“咆哮”等动词来展示
它震撼人心的力量,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二)夜游漓江
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桂林山水甲天下。”今天,我就
来到了景色名扬天下的人间仙境——美丽宜人的桂林。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漓江的江水不再似白天那么碧波荡漾了,它静
下来了,但江两岸的彩灯却把它照射得色彩斑斓,因而更显现出了它的
神秘之美。
我迫不及待地跳上了游轮,那时,游轮内的灯还开着,从船向外看,
漓江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反而因光线不明,显得黑压压的一片。
只听“砰”的一声,船动了几下,离开了码头,船内的灯顿时熄灭了。
这时的漓江仿佛突然被施加了魔法,变得异常的美丽。两岸的彩灯倒映
在江中,使漓江亮丽多彩。
游轮穿过了几座大桥,越过了几簇波浪,来到了一个大铁门前,只
见铁门慢慢地打开,船也慢悠悠地驶了进去。船驶进去后,大铁门又关
上了,而船前又是一堵比船高出好几倍的铁墙,飞都飞不过去,更别提
驶过去了,是撞也撞不得,跳也跳不过。难道我们都要被关在这里了吗?
这时,几根放水管同时工作,一齐排水。“哎呀,我们会被淹没的!”我
焦急害怕地想。只见水面慢慢升了起来,船底不停地冒泡,“咕噜噜,咕
噜噜”,好像船底有条巨大的鱼在吐泡呼吸。水放啊放,船升啊升,转眼
间,刚才还在我们头上的大铁门已降到我们的眼前来了。等水把大铁门
完全淹没时,我们的船又向前驶去。真是太神奇了!
我惊叹不已,便马上跑到甲板上,把头探出去一看,呈现在我们眼
前的是一片繁华的景象:江边的小楼散发出金色的光芒,皎洁的月光下,
老人山、叠彩山、象鼻山屹立在江面上。
远处,日月双塔交相辉映,日塔金碧辉煌,月塔晶莹剔透。水面被
它们照得夺目无比,一弯明月都显得有些黯然失色了,周围的群星也羞
涩地把自己藏进了淡云之中……
叠彩山上的摘星亭也发出了温和的光芒,织女星就在摘星亭的正上
方,她好像在看着来往的船只,思念着她的牛郎……
啊,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人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山真秀
啊,秀得让人流连忘返;漓江的塔真奇啊,奇得让人以为进入了梦幻的
世界。漓江的夜色真是美不胜收!
点评:文章线索明晰,主题突出。作者通过仔细观察,采用了生动
准确的语言把夜游漓江的情景绘声绘色地刻画了出来。能够选取自己感
受较深的场景进行描绘,并在景中融入情感,文字真切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