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技法指导 4-1-6托物言志19页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作文】技法指导 4-1-6托物言志19页 课件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18.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0 18:1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老 泥 阅 读 和 写 作 培 训
技法指导
托物言志是中国历代诗文创作中常用的艺术手法,现代散文中也常用此法。将个人之“志”托于某具体之“物”上,于是,“物”便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了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物。具体之“物”,使“个人之志”传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 常表高洁;“泥土”常表谦逊;“蜡烛”常颂无私 奉献等。
技法指导
一、托物言志类散文的一般结构框架图
开头 主体(中间) 结尾
引出所托之物,表达赞美之情。 托物部分 ①所托之物外形特点 这两点有时候分开写,有时候融合在一起写 再次赞美所托之物或所象征的人,照应开头
②所托之物内在气质
言志部分 ①赞美所托之物象征的人 这三点不一定同时出现在这篇文章里
②赞美所托之物象征的精神
③由所托之物引起生活感悟
技法指导
二、托物言志类作文的三要点
1、抓特点,即准确挖掘事物的“精神内涵”
选好所托之“物”是提前,挖掘事物之“志”是基础。具体两点:
一要精心选择所托之“物”。如希望永不停息地进取,可写河流;崇高爽直高洁的品性,可写竹;赞美勤奋耕耘的精神,可写黄牛等。
二是思想健康新颖。我们可以希望自己像野草一样顽强成长,但决不能成为随风摆动的墙头草;我们可以赞美在艰难中顽强成长的爬山虎,但决不能欣赏它依附别人的生长方式。如赞牡丹,多数着眼于其雍容华贵、娇艳多姿,著名作家张抗抗的《牡丹的拒绝》却另辟蹊径,挖掘出牡丹“卓尔不群,不一味地迎合世人,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的品质与个性,这样的观点就很准确,很新颖。
技法指导
二、托物言志类作文的三要点
2、绘形象,即生动描绘事物的独特风采
抓特征,细描绘,是写好托物言志类文章的关键。先形似,方能神似。因此,全面描绘“物”态、形、色与特征和必要;否则,“志”如浮萍,无所依托。这正如灵魂和身体的关系,灵魂再美,也要有健康的身体做依托。
鲁迅《秋夜》中有一段:“伤痕累累仍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天空的枣树”、“瑟缩的冻得红惨惨但仍做着好梦的小红花”,正因有了对枣树、小红花的细致描绘,作家的情感与志向才得以外显。散文名篇《白杨礼赞》中也有一段描写的典范: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横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评析】 白杨树的“顽强向上”和“不屈”,全在对其干、枝、叶、皮的全面刻画中!白杨的精神品质挖掘出来了,文章所赞美的北方农民“朴质坚强的精神”也就表达出来了。
技法指导
二、托物言志类作文的三要点
3、寄志向,即巧妙注入“我的”真情实感
“粉红色的梅花似一片红霞,黄色的梅花似议论金黄的明月。有的含苞待放,像一个个羞答答的小姑娘,迟迟不肯路面;有的半闭半开,好像矜持的少女,露出半边脸来;有的害羞地低着头,又像是做错了事不敢承认的小孩子。它们傲然地挺立在风雪之中,在春寒料峭的 初春怒放着,我们怎能忘记他们在风雨中 坚强不屈、顽强的拼搏的美好形象呢?
【评析】 文章情感充沛,因为作者本身就喜爱梅花!将喜爱之情借比喻、拟人鲜明呈现,作者内心希望像梅花般“坚强不屈”的志向也就自然展现了。
技法指导
三、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来写作
爬山虎
在房屋的墙面上、房顶上,在花园的栅栏上、篱笆上,爬着一种绿色的植物,这就是“爬山虎”。
它偎依在洁白的粉墙上,绿白相间,犹如一大块翡翠镶嵌在白玉中,格外美丽。
(用拟人和比喻描写“物”态美:美在形态,美在映衬。)
“爬山虎”不如它的名字那样威武。它没有牢固的根基,它的干和枝差不多粗细;但是,它奋发有力,坚强不屈,无数只“脚”攀住墙壁,在你没注意的我时候,又迈出了一步,努力向上攀登。它柔软而强劲的身体里,显露的坚强毅力和无限生机,使人望之油然而生敬意。
(“虎”不在“威”,在“虎虎”生机。)
“爬山虎”那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实在是令人敬佩的。你看它,不管刮风下雨,墙面多滑,它总是一步一步向上长,直到墙顶,俯瞰大地。它生长速度慢,不如雨后春笋,可是,过不了几天,你会突然发现,它又长高了,纤细的身影努力向上,漫城一片。
(再一次叙述、描写“物”态;依托爬山虎生动的形态,说它的“志”,不显空洞。)
“爬山虎”没有五颜六色的鲜花那种娇艳的姿态,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但它却给人以力量,使人们努力奋进。但每当我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困难,正想偷懒时,一想到“爬山虎”那种奋发向上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意志,就感到羞愧。这时,这会立刻振奋起来,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
我要赞美“爬山虎”,我也要做学习和生活的“爬山虎”。
(照应开头,一个“圆”。)
所托之“物”—爬山虎;特点:“爬”。
叙议结合,点出其“志”—奋发向上的精神。
“我”见它而精神振奋,因“物”明理,深化了“志”。
由物及人,托物言志,一目了然。
下面借具体文章来介绍这种方法:
技法指导
三、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来写作
归纳其步骤如下:
1、选“物”,描其特点。
爬山虎,特点“爬”——紧紧附着在墙壁上生长。
2、将“物”的特点升华为某种“志”,即精神品质。
(注:1、2点可以糅合、错杂着写。)
爬山虎——奋发有力,坚强不屈,生机无限。
3、由物及人,引出赞美、歌颂的对象,抒发人生感悟。(常用比拟、象征等手法)
把“爬山虎”当成勇敢的“攀登者”,不屈而奋发的“有为者“。(拟人)
“爬山虎精神”象征人类战争艰难困苦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
技法指导
三、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来写作
我们写作此类文章的参考思路:
(1)选物。选出美好、熟悉或常见的事物,就它们身上的某种特点展开对应的联想。
(2)精选描写所选之物,写出该“物”的外在形态和内在精神,描写铺垫,目标是议论、抒情。
(3)综合多种描写方法,穿插自己的情感变化,借物抒情,或因物明理,使“物”的外在形态与内在精神统一,实现从实人到虚的转化。
技法指导
四、一些常见事物的象征意义
顺向立意
所托之“物” 叙述、描写内容 所言之“志”
耕耘 紧拉套绳,步履鉴定,任劳任怨 赞美默默奉献、埋头苦干的精神和“所得甚少,给予甚多”的人。
红叶、菊花 霜凌后,叶更红、花更艳、人更美 联想人生经历艰辛苦寒是一种丰富,一种收获,一种精神财富。
夕阳 “夕阳无限好”,依然绚丽,依然辉煌 象征老一代老当益壮、甘愿奉献余热于人间的精神。
溪流 冲过各种艰难险阻,百折不回,奔向江河 象征永往直前、追求不息的性格。
梯子 朴实无华,忍辱负重 象征为了他人、为了大众福祉甘做人梯的奉献精神。
老树 饱经风雨雷电的考验,历经沧桑岁月,目睹世事变化 比拟那些承受艰苦磨练的,年富力强、精神富有的劳动者和建设者。
技法指导
四、一些常见事物的象征意义
顺向立意
所托之“物” 叙述、描写内容 所言之“志”
烟雾 白雾弥漫,蒙住山峦沟壑,若不明辨,就会迷失方向 象征生活中常有的团团迷雾,它遮住真相,掩埋真理。启示人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要头脑清醒、明辨是非、识别方向,尽量少走弯路和错路。
仙人掌 不择环境,只要有泥土,哪怕再贫瘠也能生根长大 表现旺盛的生命力,鼓励有志青年在艰苦的环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磨练中增长才干,实现理想。
星空 繁星闪烁,星光璀璨 展现当今时代人才辈出,明星闪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激励青年一代积聚知识、智慧、力量,脱颖而出,闪耀于祖国上空。
无名花 无名小花繁盛艳丽,竞相开放,争奇斗娇 拟人化地讴歌不知名、不起眼的小民百姓朴实、正直、敦厚的美德。
技法指导
四、一些常见事物的象征意义
逆向立意
所托之“物” 叙述、描写内容 所言之“志”
翠竹 傲寒凌雪,与松、梅为“岁寒三友”,高洁而令人钦敬 反其意而立新意,拟人化地反映那种徒有虚名、内心空虚、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嘴尖皮厚腹中空”的人,启示我们应该内心表里一致、朴实无华的人。
牵牛花
(藤萝) 枝枝蔓蔓,五彩缤纷。如荫如盖,浓郁茂盛,借助他物攀得远、爬得高 人格化地表现攀附权要,趋炎附势一类依附着形象,启发人们应有独立人格。
芦苇 纤细轻盈,芦花如雪,随风摇曳,为秋色增美增趣 表现生活中见风使舵,随风摇摆那类人的性格特点,告诫人们做一个立场坚定的人。
鹅卵石 在急流中不停滚动碰撞,被波浪涌上沙滩,圆溜、光滑、可爱 形象地反映人际关系中那类无爱憎、无棱角、圆滑光溜的处世哲学。
爆竹 在欢喜庆贺时增加喜庆气氛,使人欢快喜悦;为庆贺呐喊,不惜献身碎骨 表示那类一发脾气,后果就不堪设想的人;或因炫耀威力而自取灭亡的脾气暴躁者;警戒人们“忍”字当先,三思而行。
技法指导
四、一些常见事物的象征意义
逆向立意
你能在下面补充一些?顺向逆向都行,看看身边的“物”,你或许马上就有发现……
所托之“物” 叙述、描写的内容 所言之“志”
技法训练
1、从生活中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事物,如“树根”“蚂蚁”“桥”“小草”等展开联想,寄托情感。自拟题目,并参考“托物言志类散文的一般结构框架图”列出作文提纲。
参考示例:
(1)选物,描其特点:小草,特点平凡普通。
(2)将物的特点升华为某种志,即精神品质。
小草——默默无闻却甘于点缀世界,不图功名。
技法训练
2、请你仔细观察下面两种事物,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段托物言志的文字。
(1)绿叶 (2)苔藓
参考示例(1):
喜欢上绿叶或许不只因为绿色,更重要的是它的平和而不张扬的个性。默默地孕育着它的生命,一年就是一生,不必有漫长的等待。春天,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没有惊喜,也不需要关怀,在风雨中顽强地挺过这短暂而美丽的一生。当秋天到来的时候,一切又是那么顺理成章,顺着风轻轻的飞舞,悠悠地打着旋,转着圈,在空中划下一道美丽的弧线,最后恋恋不舍地回归大地母亲的怀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那么绿叶对根的情谊想必了就是如此吧!
技法训练
2、请你仔细观察下面两种事物,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段托物言志的文字。
(1)绿叶 (2)苔藓
参考示例(2):
苔藓,竟是这样一种很不起眼的绿色小生命:它没有云杉的挺拔高大,也没有花儿那样的阵阵清香。它只是一片矮矮的小生命,成千上万挤挤挨挨地生长在一起,默默无闻地点缀着大地。它在阴暗潮湿的角落,甚至在人迹稀少的冰雪极地,也照样顽强地生长。
苔藓是那么微小,甚至难以区分它们的茎和叶呢!这种植物,虽然没有可以炫耀的花朵和果实,但是它们那种坚忍不拔的生命力却是值得赞扬的。
我爱苔藓,因为它有着坚忍不拔的生命力。
技法训练
3、以《爱……说》为题目,仿照《爱莲说》托物言志的手法,用现代汉语写一种植物。
参考例文:
爱梅说
在数不胜数的繁花中,美丽、娇艳的很多很多。我单单喜欢平凡的梅花,(点出“所托之物”——梅。)与我志同道合的还有梅妻鹤子的林逋。古代描写梅花的诗句也是很多的,宋代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是那样的优美,把梅花的样子深深刻在了读者的心中。
梅,一种极为平凡的植物,盛开在令人畏惧的严寒,独占枝头,不畏不惧。他是冬天的佼佼者,以一身洁白或墨黑所征服花的世界。他由五瓣娇小的花瓣组成,白梅是那样的纯洁;墨梅是那样的高贵,在伴有梅花独有的那种幽香,立刻把人深深吸引住。(描写梅的姿态)
冬天,大地万物都沉睡了,看不见高贵、典雅的玫瑰,看不见出淤泥不染的莲花,也看不见婀娜多姿的菊花,只有它,一朵朵小小的梅花,正义凛然地耸立在冰雪地的严冬。他抬头挺胸,十分神气的占领了整个冬季人们的目光。它不与百花争春,它只在枯燥的冬天,开放,吐露芬芳,它把冬天点缀得冷艳动人。(对比它物,深化梅的精、神、气) (接下页)
技法训练
3、以《爱……说》为题目,仿照《爱莲说》托物言志的手法,用现代汉语写一种植物。
(接上页)
梅花以它不怕严寒,勇于战胜生活中一切不利环境而独占枝头,我们也该学习它的不怕困难,勇于战胜挫折。在学习中,我们要加倍努力,更上一层楼;在失败后,我们要拍拍胸脯,抬起头,说,我能行;在生活中,我们要勇敢的生存,不被恶势所击败。这就是梅花对我们的启示。(由物及人,点明“所言之志”——战胜挫败勇向前。)
我爱梅,我爱它的娇小动人,我爱它的幽雅香气,我更爱它的不畏严寒,勇往直前。(层层说“爱”,收束全文,点出主题。)
【评析】 文章是托物言志的标准写法:点出“所托之物”——初步描写“物态”——深入“物”之精神——由物及人,表明要学习此物精神,或赞美此物类似的人格……文从字顺,引用一二古诗或典故,增加点文化含量。这是初学者的好范本。
高效作文训练
世间万物均有其特点,只要你认真观察,用心体悟,总会有所收获。请你以“我心中的 ”为题,运用“托物言志(设喻象征)”的写作手法写一篇文章。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字数不少于600字。
【写作提示】
可以选取你熟悉的一种植物如:莲、木棉、向日葵等,这些都是非常有特点的植物;也可以选取对你有特殊意义的一种物品如:水杯、枕头等生活小物品,也可以选取自然界的各种自然现象。……选取时一定要注意此物时你熟悉的,而且你对此物时有所感悟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