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4《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4《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0 16:5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结合课下注释,读懂故事。
2.发挥想象,感受故事趣味。
3.联系实际,畅谈启示。
教学重难点
1.结合课下注释,读懂故事。
2.发挥想象,感受故事趣味。
3.联系实际,畅谈启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让我们走进《孙权劝学》,感受战场之外的英雄风采……
二、作者简介: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孙吴开国皇帝,与刘备、曹操分别是吴、蜀、魏的君主。18岁时,接替被刺身亡的哥哥孙策,开始掌权,统治江东50多年。
213年,曹操(比孙大27岁)率大军南下,与孙权相持一月余,孙权用水军包围,抓曹军三千余人,又淹死几千人。后又挑战曹,曹不敢出兵,孙权就入曹营“检阅”曹军容。孙离开时,曹操见他的军队军容整肃,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刘表)儿子,豚犬耳。”刘表死后,二儿子刘琮继位,刘琮率军投降了曹操,曹操很看不起这种人,觉得他像猪狗一样没有男子汉的骨气。
吕蒙,字子明,少年时依附姐夫,随孙策为将,孙策被刺后,又为孙权的将领,与蜀国的张飞、关羽同为三国时的将才。早年有勇无谋,后期智勇双全,继鲁肃(帅才)后掌管东吴的军事,设计收复荆州,打败关羽。
42岁去世,后人猜测他是年轻时在战场上吃苦受累导致积劳成疾,不治而亡。
鲁肃,字子敬,三国时吴国的战略家、外交家。出身于土豪之家,轻财好施,学识渊博。与诸葛亮、周瑜同为帅才。坚持联刘抗曹方针,曾与周瑜、诸葛亮联手火烧赤壁。是吴蜀联盟的缔造者和维护者,推动了三国鼎立。在周瑜去世后,代周瑜职务。
三、了解作品: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编年体:以年代为序记录历史的体例
通史:记录的历史年代是通的,没断过。它从战国一直记到五代,共记了1362年的历史。
宋神宗认为它能“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取名《资治通鉴》,意思说,此书可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鉴”:镜子。
四、朗读活动:
读准字音,读懂意思,读出层次
读准字音: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
读懂意思
结合课下注释,划出不懂的语句,自读自讲故事
掌事:掌管事务。
岂:难道
曰、言:说
当:应当
孰:谁
自以为:自认为
乃:于是
即:就
遂:就
称谓语
1.卿:你,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2.孤:我,古时王侯的自称。
3.大兄:你,对朋友辈的敬称。
参考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能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去当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交谈,很惊奇地说:“你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过去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另外擦亮眼睛看待,长兄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告别了。
拓展知识:古代的“你”、“我”
“你”
【君】如“君自故乡来”
【卿】如“卿言多务”
【尔】如“尔曹”(你们大家)
【汝】如“吾与汝毕力平险”
【若】如“若屈伸呼吸”
【乃】如“家祭无忘告乃翁”
“我”(多带谦虚意)
孤、寡人:帝王、国王谦称自己。
愚:谦称自己不聪明。
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
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
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
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
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余、予、吾、某”等词也是称“我”
读出层次:
根据你的理解,读出故事的层次
1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
2蒙乃始就学。 吕蒙就学
3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鲁肃赞学
演读活动:
演读对话,体会情味,感受人物
演读对话:
1、发挥想象,添加表情、动作、心理,读出感情
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 )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权( )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 )辞以军中多务。
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五、小结:
1、严格要求,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温和诚恳,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现身说法,用自己的体会强调学习的可能性和学习的作用,让吕蒙无法推脱(“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品读对话:
与蒙论议,( )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 )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 )拜蒙母,结友而别。
资料链接:
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病死,鲁肃接任。鲁肃到陆口,途经吕蒙驻地。鲁肃为一代儒将,认为吕蒙是武夫出身,有些轻视他。有人对鲁肃说:"吕将军功名日益显赫,不能用老眼光看待他,您应当去拜访他。"于是鲁肃拜访吕蒙。酒到酣处,吕蒙问鲁肃:"您受重任,与关羽邻接,将要采取何种策略,以防止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呢 "鲁肃仓促回答说:"临时看情况办。"吕蒙说:"现在孙、刘虽然是一家,但关羽实在是个如熊虎一样的将领,怎么不预定计谋呢 "于是,吕蒙详尽地分析当时的利害。鲁肃闻后,大惊,越席而起,靠近吕蒙,亲切地拍着他的背,发出了记于本文中的赞叹。
感受人物:
2、通过朗读,说说你对文中人物的印象。
示例:孙权对下属严慈相济,善于劝诫,关心下属,以身作则,重视学习,重视队伍建设。
吕蒙:性格直爽,幽默,善于听劝(从善如流), 肯下功夫
鲁肃:敏感细心,关心友人,爱才惜才,见贤思齐,择善而从
六、拓展活动:
畅谈启示,学后质疑
本文给你什么启示?任选角度,联系实际,谈一谈
畅谈启示
示例:劝服别人要真诚;现身说法是个好办法,举自己的亲身例子有很强的说服力。(孙权角度)
示例:只要肯下功夫,肯花时间去学习,就能改变面貌,增长才干;不要借口没有时间而放弃学习。(吕蒙角度)
示例:要敏锐地发现别人的前后变化,承认别人的进步;不要对人对事抱有成见,用老眼光看人。(鲁肃角度)
学后质疑:
本文题目是《孙权劝学》,为何要详写鲁肃与吕蒙的交往?
这是侧面描写,表现了孙权劝学的效果,表现他的关心属下、善于劝诫,也表现了吕蒙的学识的进步,表现了他的从善如流、努力和执行力。
七、课后作业:
1、诵读下列句子,体会加点词所表示的语气。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b.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a.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b.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c.乎: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课后作业
2、阅读《伤仲永》,比较和《孙权劝学》的异同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两篇文章的写作目的相同,都是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1、人物的态度、经历不同:《孙权劝学》中的吕蒙年长好学,学有所成,孙权则眼光长远,劝吕蒙学习、上进。《伤仲永》中的仲永幼年不学,毫无所成。仲永的父亲则是目光短浅,耽误了儿子的学习。
2、写法不同:《孙权劝学》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伤仲永》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3、主旨不同:《孙权劝学》饱含作者对英雄人物的赞叹之情,《伤仲永》则饱含了作者对荒废学业、目光短浅人物的叹息以及对世人的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