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质量检测练习卷
一、仔细观察下面句子中的汉字,选择“楷书”或者“行楷”中的一种字体,用硬笔抄写在横线上,做到行款整齐,力求美观,试着提高自己的书写速度。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二、看拼音,写词语。
tì tóu shāng bā sāi bāng hóu lóng qī fu
( ) ( ) ( ) ( )( )
mù tǒng píng zhàng qīn fàn fā zhèng bāo fu
( ) ( ) ( ) ( )( )
三、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同音字。
chú: 踌( ) ( )房
( )草 ( )窗
jùn: ( )杰 ( )马
险( ) ( )工
四、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拔弄 翻厢倒柜 B.匪徒 跃跃欲试
C.通霄 焉知非福 D.辟静 万不得己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奶奶一天到晚喜欢念念叨叨,说的都是些老生常谈的话。
B.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董存瑞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猛地拉导火索。
C.刘阿姨无独有偶地生了一对可爱的双胞胎,一家人欢天喜地。
D.甲流犹如隐蔽的猛兽,悄无声息地袭击着人们的免疫系统。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B.一个好的开头,可以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一个好的结尾,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
C.父亲说:没有什么,不要怕。跟他到外面看看。
D.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五、选出意思相近或意思相反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引人注目 一筹莫展 相安无事
欢天喜地 垂头丧气 坚定不移
将信将疑 举世闻名 窃窃私语
胸有成竹 想法设法 神气活现
安然无恙 交头接耳 愁眉苦脸
千方百计 海底捞针 惊弓之鸟
近义成语( )-( ) ( )-( )
( )-( ) ( )-( )
反义成语( )-( ) ( )-( )
( )-( ) ( )—( )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
1.把下列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①这个问题要讲清楚。
②我对同学们的勇敢精神,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2.校长说,他希望警察再也不来他这儿告学生的状。(改为直接引语)
3.李老师说:“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你们都成为合格的小学生。”(改为间接引语)
4.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因为它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改在“因在前果在后”的因果关系句)
七、读选文,完成文后练习。
塞翁失马
①近塞上①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③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④。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⑤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注释:①塞上:长城一带。塞,边塞。②胡:指胡人居住的地方。③何遽(jù):怎么就,表示反问。④髀(bì):大腿骨。⑤引弦(xián):拿起武器。
1.看到短文题目,我想到了一句歇后语:塞翁失马—— 。
2.请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 近塞上之人:
A.靠近 B.亲近
② 有善术者:
A.善良 B.擅长、精通
③ 马无故亡而入胡:
A.逃跑 B.死亡
3.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此何遽不为福乎?
4.下列各组中“之”字与《学弈》中“虽与之俱学”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近塞上之人 B.人皆吊之 C.此独以跛之故
5.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联系生活实际谈谈。
八、现代文阅读。
生命是棵长满可能的树
①生命犹如一棵长满可能的树,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人生才能抵达更高的境界。
②走出舒适区,必须勇于“再出发”。【A】周有光50岁前是经济学教授,50岁后主持拟定我国《汉语拼音方案》,100岁还不肯“逸我以老”,出版了多部著作。不为已有功名所累,变顶点为新起点,生命之树自然会挂满累累果实。
③走出舒适区,意味着敢于“求极限”。模拟太空失重条件训练,航天员若感到身体不适,可随时按下警报器终止,但中国航天员从未发出过警报。在模拟失重的水槽里,景海鹏一泡就是三四个小时,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动。【B】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使人痛苦者,往往蕴藏着促人强大的因子。
④走出舒适区,有时候需要“讨苦吃”。杨善洲说:“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卸任云南保山地委书记后,他毅然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把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洲;广东湛江市政协原主席陈光保离休后,扛着锄头进山开荒,造福一方百姓。【C】这般自讨苦吃,体现了他们心念苍生,以苦为乐,更以实绩彰显了行动的力量。
⑤哲人有言,有些人过了30岁就“死”了,因为之后的岁月里全在模仿自己,机械地重复习惯之事。模仿自己,就是待在舒适区的惯性使然。这种舒适背后,隐藏着致命的陷阱。抵制“舒适”吞噬,一个人才能在进取中不断赢得新优势,内心也方有长久的安宁。
⑥高原之上有高峰 目标远大者从不满足于某个特定高度 他们常常自觉选择离开舒适区 艰难踏上新征程 面对生命这颗长满可能性的大树 只要肯努力 向上向善总有无限的拓展空间(有删改)
1.给短文第⑥自然段空白处填上标点符号。
2.仔细阅读文章,完成填空。
①本文中,作者的主要观点是 。
围绕这个观点,作者是从 、 、
这三方面具体展开论述的。
②你赞同作者的观点吗?请结合课文内容或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3.短文第③自然段中引用了孟子的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样写的好处是 。
4.这里有一个事例,请仔细阅读并思考:将它填入文中【A】【B】【C】哪一处最合适?( )(填序号)
时年花甲的王泽山院士放下过往成就的包袱,苦苦实验二十载,解决了火炸药领域世界性难题,第三次走上国家科技奖领奖台。
九、习作表达。
即将告别六年丰富多彩的小学生活,在这六年里,你一定经历了不少的事,从中懂得了许多。有些事让你感受到人间的真情,有些事让你明白了为人处世的道理……请你以“我终于懂得了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写清是哪件事让你懂得了什么,写清楚自己的感受,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做到用词准确,语句通顺;书写工整,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