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与教学思路
本单元是部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上承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涉及原始社会到当代社会几千年的交通变迁史,主题是交通演变及其所引起的社会变化。从古到今现,道路一直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因此,本单元以“交通与国家兴衰”为教学立意展开教学,意在突出交通发展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唯物史观等历史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鉴于此,本课以单元教学模式重新整合教材,按照时间脉络勾勒几千年交通演化的基本图景,力图将我国交通的“表”与经济社会文化的“里”相结合,将交通的“演变”与政治、经济、技术等要素的“发展”相联系,整理形成大单元思路。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古今中外水陆交通的历史变迁,认识到交通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进而领悟到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为此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奋斗的伟大志向。
教学目标
通过不同朝代的交通路线图与近代交通发展史时间轴,了解古近代中国交通建设发展表现,强化学生时空观念。依托地图、时间轴、文字等材料,提取分析信息,概括出不同时期交通发展的特点,并对交通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做出合理的解释,不断提升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能力。在认识影响交通发展的因素、交通发展与社会变迁的辩证关系中培养唯物史观思维方式。将交通建设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塑造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古近代交通发展的表现与特点。 难点:交通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秦陵青铜马车图片,提问:如何看待这件文物的史料价值?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强调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寻大一统中国之路——古代交通建设 PPT展示中国古代四个历史时期的交通示意图:PPT展示《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展示PPT【任务2】【小结与过渡】古代中国创造了辉煌的交通文明,那么世界交通又有什么样的发展呢? 【任务1】提取图片中的信息,分别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观察其最远到达位置。与新航路开辟作对比。【任务2】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交通建设的特点。 对学生的预习成果进行检验。关注学生地图类题目的学法指导,突出时空观念。中外对比,为后面总结特点做铺垫。层层深入形成问题链,使学生在探求的过程不断强化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素养能力。
二、寻通往东方之路——近代全球航路建立 PPT展示 南宋海上贸易路线示意图和新航路开辟的地图【过渡】这条寻往东方中国航路的开辟,极大推动了人类的交通交流,“路”由区域发展到全球!PPT展示 工业革命对交通的影响【过渡】交通的改进推动着全球联系进一步加强,也促使先进的交通文明传播开来,看中国如何应对——我们进入第三个子目,中国近代交通变迁。 【任务3】对比两幅地图,指出新航路开辟后国际贸易的特点。谈谈新航路开辟对全球交通发展的影响。直观感受:“路”由区域到全球 中外横向对比,感受新航路开辟后,近代全球航路建立的巨大影响,以及中西交通的变化。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
三、寻沉沦中自强之路——近代中国交通变迁 PPT展示近代中国交通变迁历程时间轴PPT展示近代中国交通发展相关材料【过渡】水陆交通发展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这个问题非常大,我们通过几则材料来具体分析一下。PPT展示材料【小结过渡】水陆交通的变迁不仅关系个人、社会,更是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历经百年沧桑的巨变,迎来了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现代中国交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请同们观看视频,谈谈你对中国交通发展的认识。 了解近代中国交通发展情况,体会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下,近代中国交通发展的特殊性。【合作探究】思考中国近代交通事业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得出结论“路”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任务4:通过以下材料,分析交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层层深入形成问题链,使学生在探求的过程不断强化“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素养能力。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在认识影响交通发展的因素、交中培养唯物史观思维方式,锻炼学生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的能力。具体感受水陆交通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四、寻民族复兴之路——现代交通发展 视频展示现代中国交通迅猛发展,小结:知古而鉴今,交通强弱与国家兴衰息息相关,“路”是“兴国之器,强国之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总结经验,重视和发挥交通发展的重要作用。 观看视频,谈谈中国交通发展的认识。畅所欲言 开放性任务学生自由发挥畅所欲言,层次不同要求不同,具有灵活性。让学生将交通建设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塑造家国情怀,在认识交通发展与社会变迁的辩证关系中培养唯物史观思维方式
五、总结升华 PPT展示材料: 体会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交通发展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同频共振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
教学不足
出于“课堂40分钟”“突破重难点”的考虑,本课教学过程较少涉原始社会和世界史交通成就,有关“新航路开辟与工业革命时期交通发展”环节也是服务于中国近代交通史。学生仅通过课前学案梳理,难免印象不深刻。需要在课后进行完善。
PAGE
第 1 页 ,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