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0 交通安全--2024高考物理模拟题分类(名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10 交通安全--2024高考物理模拟题分类(名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8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5-20 16:3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高考物理模拟题分类解析
第一部分 运动的描述和直线运动
专题1.10 交通安全
1. (2023湖南名校联考)汽车在刹车过程中位移和时间的比值与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的初速度为
B. 刹车过程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C. 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
D. 从开始刹车计时,经过,汽车的位移为
【参考答案】B
【名师解析】
根据刹车过程中,位移与时间关系
整理得
在借助图像可知,汽车的初速度为,加速度大小为,A错误,B正确;
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
C错误;
从开始刹车计时,经过,汽车的位移
D错误
2. (2022湖北武汉武昌区5月模拟)无人驾驶汽车通过车载传感系统识别道路环境,自动控制车辆安全行驶。无人驾驶有很多优点,如从发现紧急情况到车开始减速,无人车需要0.1s,人需要0.5s。人驾驶汽车以72km/h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停下的运动距离为30m,汽车减速过程视为匀减速运动。同一条件下,无人驾驶汽车从发现情况到停下的运动距离为(  )
A 22m B. 20m
C. 18m D. 10m
【参考答案】A
【名师解析】
汽车刹车过程可以看成一段匀速运动和一段匀减速运动。匀速运动过程为人或车反应的时间内汽车走的这段过程。因是在同一条件下,比较人和车刹车过程的运动距离。可知汽车第二段匀减速过程是一样的。而第一段匀速运动的距离差,有v=,
故无人驾驶汽车从发现情况到停下的运动距离为,故选A。
3.(2023河南开封名校联考)在我国新交通法中规定“车让人”,驾驶员驾车时应考虑到行人过马路的情况.若有一汽车以8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即将通过路口,此时正有行人在过人行横道,而汽车的前端距停车线8 m,该车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驾驶员立即刹车制动,则至少需2 s汽车才能停止
B.在距停车线7.5 m处才开始刹车制动,汽车前端恰能止于停车线处
C.若经0.25 s后才开始刹车制动,汽车前端恰能止于停车线处
D.若经0.2 s后才开始刹车制动,汽车前端恰能止于停车线处
【参考答案】.D
【命题意图】 本题以新交通法规中“车让人”切入,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运用及其相关知识点,考查的核心素养是“运动和力”的观点。
【解题思路】对汽车刹车,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v=at,解得:t=1.6s,即驾驶员立即刹车制动,至少需要t=1.6s汽车才能停止,选项A错误;由v2=2as,可得汽车刹车距离s=6.4m,所以在距离停车线x=8m-6.4m=1.6m处才开始刹车制动,汽车前端恰能停止于停车线处,选项B错误;若经过t=0.25s后才开始刹车制动,则此时汽车的前端距离停车线的距离为L=8m-8×0.25m=6m,小于汽车刹车距离s=6.4m,所以若经过t=0.25s后才开始刹车制动,汽车前端停止于超过停车线处0.4m,选项C错误;若经过t=0.20s后才开始刹车制动,则此时汽车的前端距离停车线的距离为L=8m-8×0.20m=6.4m,恰好等于汽车刹车距离s=6.4m,所以若经过t=0.20s后才开始刹车制动,汽车前端恰能停止于停车线处,选项D正确。
【易错警示】解答此题常见错误主要有:一是对题中选项中的至少、恰能理解掌握不到位;二是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不能灵活运用。
4、(2023·山东省济南名校联考)“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应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时,应停车让行.”一辆汽车以7.5m/s的速度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前方的斑马线上有行人通过,随即刹车使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止.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6s,汽车在最后2s内的位移为5m,则汽车距斑马线的安全距离至少为( )
A. 14.75 m B. 6.25m C. 15.75m D. 8.75m
【参考答案】C
【名师解析】
设汽车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汽车在最后2s内的位移为5m得:
解得:
故汽车的刹车位移为:
;选项C正确。
5. (2024河南高考适应性考试)如图,在平直路面上进行汽车刹车性能测试。当汽车速度为时开始刹车,先后经过路面和冰面(结冰路面),最终停在冰面上。刹车过程中,汽车在路面与在冰面所受阻力之比为7:1,位移之比为8:7。则汽车进入冰面瞬间的速度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B
【名师解析】设汽车在路面与在冰面所受阻力分别为f1和f2,产生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汽车进入冰面瞬间的速度为,由牛顿第二定律
则汽车在路面与在冰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由运动学公式,在路面上有,在冰面上有 ,其中 ,
联立解得汽车进入冰面瞬间的速度为 ,B正确。
6. . (2024安徽芜湖3月质检)交通法规定,机动车应礼让行人。某司机开车以速度行驶到路口附近,发现有行人准备过斑马线,立即刹车减速礼让行人。假设汽车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从汽车刹车开始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末的速度大小为
B. 内的位移大小为
C. 刹车过程的最后内的位移大小为
D.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参考答案】C
【名师解析】
根据题意,由运动学公式可得,汽车刹车停止的时间为
A.根据题意,由运动学公式可得,汽车刹车2s后的速度大小为
故A错误;
B.根据题意,由运动学公式可得,汽车刹车3s内走的位移为
故B错误;
C.刹车过程的3.5s末的速度为
最后1s内的位移为
故C正确;
汽车刹车5s内,汽车已经停止,则汽车刹车5s内的位移为
5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故D错误。
7.[2023河北名校联考](20分)货车A正在该公路上以2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因疲劳驾驶司机注意力不集中,当司机发现正前方有一辆静止的轿车B时,两车距离仅有64 m.
(1)若此时B车立即以2 m/s2的加速度启动,通过计算判断:如果A车司机没有刹车,是否会撞上B车;若不相撞,求两车相距最近时的距离;若相撞,求出从A车发现B车开始到撞上B车的时间.
(2)若A车司机发现B车,立即刹车(不计反应时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两车均视为质点),为避免碰撞,在A车刹车的同时,B车立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不计反应时间),问:B车加速度a2至少多大才能避免事故.(这段公路很窄,无法靠边让道)
【名师解析】:(1)当两车速度相等时,所用时间为
t0==10 s (2分)
在此10 s内A车的位移为
xA=vAt0=20×10 m=200 m (2分)
B车的位移为xB=at=×2×102 m=100 m (2分)
此时A、B两车间的位移差为
Δx=xA-xB=100 m>64 m (2分)
所以两车必定相撞.
设两车相撞的时间为t,
则相撞时有vAt-at2=64 m (2分)
代入数据解得t=4 s(另一根不合题意舍去)
所以A车撞上B车的时间为4 s.(2分)
(2)已知A车的加速度aA=-2 m/s2,
初速度vA=20 m/s
设B车的加速度为a2,B车运动经过时间为t′,
两车相遇时,则有
vAt′+aAt′2=a2t′2+L(2分)
代入数据有t′2-20t′+64=0(2分)
要避免相撞,则上式无实数解,
根据数学关系知,a2>1.125 m/s2(2分)
所以B的加速度的最小值为1.125 m/s2(2分)
答案:(1)会撞上B车,4 s
(2)1.125 m/s2
8. 公交车已成为现代城市交通很重要的工具,它具有方便、节约、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等许多作用.某日,某中学黄老师在家访途中向一公交车站走去,发现一辆公交车正从身旁平直的公路驶过,此时,他的速度是1 m/s,公交车的速度是15 m/s,黄老师距车站的距离为50 m.假设公交车在行驶到距车站25 m处开始刹车,刚好到车站停下,停车时间为8 s.而黄老师因年龄、体重、体力等因素最大速度只能达到6 m/s,最大起跑加速度只能达到2.5 m/s2.
(1)若公交车刹车过程视为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2)试计算分析,黄老师是应该上这班车,还是等下一班车.
【名师解析】 (1)公交车刹车的加速度a1== m/s2=-4.5 m/s2
故其加速度的大小为4.5 m/s2.
(2)公交车从相遇处到开始刹车用时
t1== s= s
公交车刹车过程用时
t2== s
黄老师以最大加速度加速达到最大速度用时
t3== s=2 s
黄老师加速过程中的位移
x2=t3=7 m
以最大速度跑到车站的时间
t4== s≈7.2 s
t1+t2所以黄老师应该上这班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