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题型特训卷——综合题1(Word版+PDF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题型特训卷——综合题1(Word版+PDF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20 17:48:1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综合题特训 1
类型 1 史学常识
1.[唯物史观](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组【参观历史遗迹】
导游解说:岳飞墓位于浙江杭州美丽的西子湖畔,千百年来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并吊唁这位抗
金英雄。墓的周围古柏森森,有石栏围护,墓道两侧除了文官俑和武将俑外,
还有石马、石羊、石虎。当地有这样的传说:原本两侧是马、羊、虎、狗四个
动物,分别代表岳飞的忠、孝、节、义,但后来人们把象征“义”的狗铲掉了,
原因是老百姓认为岳飞出于“忠君”而班师回朝,是对百姓的“不义”。 岳飞墓
(1)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是什么?(2分)请任选一个原则,结合导游解说和具体史实,写
下你对岳飞的评价。(4分)
材料二
第二组【观看电影电视】
图 1《大决战》 图 2《斯大林格勒大血战》
(2)图 1、图 2是第二组同学推荐观看的两部战争题材的影视剧。它们分别会带你走进哪一历史时
期?(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这两场战争胜利的原因。(2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 [史料实证](8分)照片是了解历史的重要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9年摄影技术正式诞生,人们开始尝试用摄影记录社会生活、重大事件(如下图)等。摄
影能够把转瞬即逝的动态过程凝固成静态的画面形象,永久保留,便于理解,可信度强。
——摘编自吴建、徐沛主编《新闻摄影教程》
1903年莱特兄弟的试验飞机
(1)根据材料一,概括照片的史料价值。(2分)
材料二 以下照片记录了美国历史上的一场战争。
战争中被破坏的铁路 林肯在战场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场战争是哪场战争。(2分)并运用两项证据说明判断理
由。(4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类型 2 论述题、小短文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上图呈现的中国古代史和现代史内容中各选一例,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对世界影响的角度,
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国与世界(部分)
任选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三个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
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5—18世纪,由于各种现实动机与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亚洲和欧洲的航海家发起了大规模的
航海活动,近年来学术界将这一现象称为“大航海时代”。
——摘编自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依据金秋鹏《中国古代的造船和航海》等绘制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大航海时代”拟一主题,选择至少两个中外关联的事件,加以阐述或说
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期 内容
①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兵征服越族地区,设置桂林、南海、象郡等
②公元前 60年,西汉朝廷设置 A ,管理西域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学习农耕;西北民族的乐器、
中国 歌舞等受到汉人的喜爱
古代史 ④唐朝时期,出现了“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洛阳家家学胡乐”的景况
⑤元朝时期,在澎湖岛设置了 B ,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⑥元朝时期,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和汉族等杂居相处
⑦清朝时期,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立驻藏大臣
⑧1771 年,C 在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回归祖国
中国 ⑨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一五”计划时期,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现代史 ⑩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 D ,5个自治区和一大批自治州、自治县享受该政策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上表的空白处填写。(4分)
(2)选择材料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
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6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阶段 内容 特征
防御型现代化 物质现代化的起步 这一时期是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开端,
(1860—1911年) 政治现代化的尝试 中国的社会变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自觉型现代化 孙中山关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构想 这一时期的现代化发展面临着严峻的
(1911—1949年) 思想上现代化意识的觉醒与不断发展 形势,导致现代化发展十分缓慢
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 这一时期,党领导人民开启了探索社
“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提出与发展 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经过几代人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与拓展 的持续努力,探索出超越西方现代化
(1949年至今) 和苏联现代化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实现了从“落后于时代”到“引领时
代”的发展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推动“中国式现代化(1949年至今)”发展的因素。(4分)
(2)根据材料,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
结合,条理清楚)(6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小切口·人口变化](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00—1840年英格兰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摘编自费尔南·布罗代尔《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材料二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大多数人开始过上温饱生活,居民的营养状况改善,体质
增强,居民结婚率和出生率上升,医学的进步使某些致死率极高的流行疾病受到控制,死亡率下降,
于是人口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工业革命及其以后一个时期的英国正是处于这个阶段。
——摘编自王章辉《论英国工业革命对人口再生产方式和分布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 1700—1840年英国人口变化趋势。(3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人口与工业革命”为主题,自定一个观点,加以阐述或说
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6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新考法·全国视野](6分)下面是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真实记录的自己和村民们生活经
历的片段,请你阅读并体验亲历者的感受。结合中国现代史知识,写一篇 80—120字的小短文。(要
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材料 1973年 4月 19日,我家安上了电灯,屋里一下子明亮了,掉一根针,在地上也能找得见。
1982年 7月 9日,路一大队第五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会,讨论本队实行哪一种生产
责任制,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只有公寿妈和我说应该包产到户。
1986年 7月 28日,暑假到了,引玲又把电视机带到我家里,当晚就在房里放开了。
1990年 8月 1日,我们一家去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游玩。
2000年 1月 17日,胜天和秀春坐矿务局医院同事的小汽车,高高兴兴地回路井来,说要给家里安电
话。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新考法·全国视野](6分)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唯物史观认为:“阶
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请结合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史实,写一篇 80—120字的小短文来
说明这一观点。(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契合观点)
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起义者攻占冬宫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类型 3 项目化学习
1.[时政热点](10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从历史传承中来,从革命奋斗中来,从开拓建设中来。
下面是九年级同学以“树立文化自信”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展板,请你完成展板中的问题。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革命文化
展板一【阅读文学典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1)一组同学阅读文学典籍后,制作了下面的读书卡。请按照要求完成空白处内容的填写。
作品一 《清平乐·村居》 作品二 《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节选)
作者 辛弃疾(宋) 作者 罗贯中(明)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 玄德曰:“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
白发谁家翁媪? 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 赐教。”
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孔明笑曰:“愿闻将军之志。”
体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章回体;情节生动;大众化。
生活风貌:反映了家人相亲,共同劳动的田园 历史价值: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风貌。
展板二【释读文物图片——传承红色革命文化】
(2)二组同学展示了左边一组文物图片,它们
分别为研究哪一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史料?写出
你从中感悟到的红色文化内涵。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国防近(现)代化”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设计了以下任务,请你参与。
任务一【自主梳理——早期军事近代化】
材料一 19 世纪 60—90 年代,面对内忧外患,一批握有实权的清朝官员,力争恢复旧秩序,主张引
进、仿造西方的武器和学习西方的科技,创办近代企业,推行军事现代化。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人物 时间 主要活动 口号
曾国藩 1861年 安庆内军械所
1865年 江南制造总局
左宗棠 1866年 福州船政局附设船政学堂
张之洞 1887年 广东水师学堂
(1)请完善表格“ ”内容,(4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推行军事现代化”
的主要举措。(2分)
任务二【情境再现——人民军队新型化】
材料二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依据“找着新的道路”的要求,先后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
武装起义,古田会议解决了军队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铸造了人民军队的军魂。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版)》
朱德手枪实物 三湾改编旧址 井冈山纪念馆 古田会议决议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为创建新型人民军队所做的成
功探索。(选取两幅及以上图片,简要说明,5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任务三【成果汇报——钢铁长城筑国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工作,发出“向
科学进军”的号召,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科学家“干惊天
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
奋斗,战胜各种困难,在国防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中国在国防建设上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3 分)综
合上述探究活动,谈谈你对国防近(现)代化建设的认识。(2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类型 4 小切口
1. [小切口·计时器]精准计时·社会需求·科技创新(10分)
材料一
利用滴水造成的水位变化计时。但是随着水位下降,流速变慢,计时有
一定误差
西汉铜漏
利用水力推动的轮轴机械报时,初步解决了计时误差问题
唐朝水运浑象复原模型
使用擒纵机械系统,计时更加精确。这一技术传入欧洲,推动了西方机
械钟表的发展
北宋水运仪象台复原图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计时器的发展特点。(2 分)结合所学,写出宋代另一项科技发明,
并说明宋代科技成就的影响。(2分)
材料二 早期的钟表用手工制作,造价不菲,主要功能是装饰和显示主人的身份。19 世纪早期,越
来越多的人移居城市,在工厂和煤矿做工,按小时领取工资,计时对雇主和工人越来越重要。这一时
期钟表生产从家庭作坊向规模化发展,机械化程度提高。某些工厂主致力于生产一种普通工人也能够
消费的大众化钟表,并于 19 世纪中期在市,场上取得成功?20世纪初期,由于手表戴在手腕上可以
直接看时间,其产量远远超过怀表和口袋表。
——摘编自刘军《瑞士》等
(2)依据材料二,概括钟表使用的趋势。(1 分)分析 19 世纪早期到 20 世纪初期钟表行业发展的
原因。(2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材料三 原子钟借助原子的天然振动精准计时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谈谈对我国原子钟发展的认识。(3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 [小切口·棉花]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 一种全球性商品的兴起——棉花
①早期棉花的种植和织造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美洲。
②1492 年,哥伦布在美洲登陆,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强占了大量土地,使得美洲棉花的大规模单一种
植成为可能。1497年,达·伽马到达印度,欧洲人直接接触到了印度棉纺织产品,不再依赖中间商。
③15世纪末,以欧洲为中心的棉花全球贸易逐渐形成。
④16 世纪末,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逐渐成为海上霸主,开始在海外扩张殖民地。17 世纪
末,英国打败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
⑤英国成为世界棉纺织品贸易中心,棉纺织工业丰厚的利润大大刺激了资本家的热情。
——整理自《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1)将材料一的史实与以下观点相对应。(填写序号即可,3 分)英国成为世界棉纺织品贸易中心
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图一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 图二 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英国兰开夏郡 1780—1830年棉纺织业技变革
时间 每纺织 100磅棉花的工作时间(小时)
1780年 100
1795年 15
1830年 7
——整理自演化与创新经济学丛书《光阴似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 18世纪末到 19 世纪中期棉纺织业生产效率的发展趋势,
并说出造成这一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3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材料三
国家或地区 现象
英国 1833-1850年英国棉纺织工厂雇佣妇女和儿童现象极为普遍,大批妇女与儿童被放于工
业资本的剥削之下,在工厂里,恶劣的条件、高强度的工作导致伤残或死亡等工伤事
故常常发生。
印度 1813-1844年印度输往英国的原棉由 4100吨上升到 40000吨,增加近 10倍;
1813-1835年英国布进入印度的数量由 90万码增加到 5100万码、英国通过不平等交换
无穷无尽地榨取印度财富。
非洲 19 世纪 40 年代,英国在非洲的奴隶贸易达到最高峰,年均输入美洲的奴隶高达 13.5
万,整个 19世纪从非洲被运走的奴隶约 400 万。
美国 1800-1850 年美国南部蓄奴州的棉花年产值增加近 20 倍,向英国提供的廉价原棉每年
增加 12%,英国对棉花的需求进一步刺激美国南部种植园经济的发展,美国南北方不同
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
——整理自《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殖民主义史:非洲卷》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到 19世纪中期以棉花为主的全球贸易对英国,印度非洲和美
国的历史影响。(5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类型 1 史学常识
1. (1)原则:评价历史人物需辩证地、客观地、一分为二地进行;采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
看其所作所为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能否推动社会进步;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得 2分)
【示例】
原则: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
评价:岳飞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抗金英雄,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且他一生廉洁正直,精忠报国,
深受民众爱戴;但在有望收复中原之时,岳飞奉命班师回朝,错失抗金的大好形势,使百姓北还中原
无望,是为“不义”。(从正反两方面作答,每点 2分,共 4分)
(2)时期:图 1,解放战争时期;(1分)图 2,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1分)原因:图 1,人民
群众的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图
2,苏联军民团结一致;苏联采用正确的战术;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得 1
分)
2.(1)记录重要历史场景;直观、可靠地再现历史。(答出一点即可,2分)
(2)美国内战。(2分)理由:林肯是美国内战时期的总统;美国内战发生在 19世纪中期,此时摄
影技术已经诞生,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摄影技术还没有出现;美国内战发生在 19世纪中期,此时铁
路已经出现,美国独立战争时期,铁路还没有出现。(答出两点即可,4分)
类型 2 论述题、小短文
1. 【示例一】
观点:中国对世界的影响由局部扩展到全人类。(2分)
选择的史事:张骞通西域;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论述: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之后,从长安经西域到中亚、西亚,再到欧洲,
沟通欧亚陆上通道的“丝绸之路”形成。这条道路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现代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
世界。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4分)
【示例二】
观点:中国的科技成就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2 分)
选择的史事:指南针用于航海;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论述:我国古代发明的指南针,北宋时期开始用于航海,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
航海技术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技术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培育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出籼型杂交水稻,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 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
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中国的杂交水稻被推广到印度、越南、菲律
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增产效果十分明显。(4分)
2.【示例一】
观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2分)
选择的史事: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论述: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为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
务创造了条件。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仅次于美国,这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倡议筹建亚投行,成为
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6分)
【示例二】
观点: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2分)
选择的史事:联合国成立;世贸组织成立;全面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论述:1945年,联合国成立,它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1995年,世贸组织成
立,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它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
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提出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贞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6分)
3.【示例】
主题:中西方都为大航海时代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 分)
选择的史事: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
论述:明朝时期,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利用先进的航海技术(指南针)和航海知识(洋流和季风的
作用),横渡印度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大大加强了明朝与周边国家的联系,促进了
沿线国家的发展。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支持下,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实现环球航行,整
个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促进了不同地区的物种交流,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综上所述,中西方
航行的目的虽然具有差异性,但是都推动了世界连为一个整体,都为大航海时代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
献。(4分)
4.(1)A:西域都护(1分)B:澎湖巡检司(1分)C:土尔扈特部(1分)D:西部大开发(1分)
(2)【示例】
观点:历代政府重视对边疆地区的开发与治理。(2分)
论述:西汉时期,设置西域都护,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这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清朝
时期,册封达赖、班禅,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设立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事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务。新中国成立后,西藏和平解放。“一五”计划时期,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密切了祖国内
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西部大开发极大地带动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4分)
5. (1)因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历任领导人的推动;中国经历了向工业化迈进的“一五”计划;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4分,任答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2)【示例】
观点: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条件。(2分)
论述:清朝末期,腐败的清政府不能抵抗经历过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强国,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深渊,中国人民度过了漫长的水深火热的日子。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不懈奋斗,
最终实现了反帝反封建的目标,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随后又领导人民开启了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
的新阶段,最终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综上所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以中
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分)
6.(1)人口出生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人口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人口总体呈增长趋势。(3分)
(2)【示例】
观点:社会发展与人口变化相互影响。(2分)
论述:工业革命使生产力提高,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促进了医学的进步,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
出生率,促进了人口增长;人口的增长又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促进了工业革命的进一步
发展。(4分)
7.【示例】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分)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推行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人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
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明显改善。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人民群众向发展和享受型消费倾斜。
(4分)
8. 【示例】
阶级斗争推动社会进步(2分)
1789年巴黎民众攻占了象征封建国王统治的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由此开始。随后巴黎民众又
进行多次起义,最终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推动了法国社会的
进步。1917年,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发动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
权,俄国由此成为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上述事件共同表明了阶级斗争推动社会进步。(4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类型 3 项目化学习
1.(1)作品一 体裁:词。(1分)特点: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有词牌名。(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
作品二 体裁:小说。(1分)历史价值: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在当时社会广泛流
传,深受广大民众喜爱;促进小说创作的繁荣;对以后的小说、戏剧等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答
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2分)
(2)图 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分)图 2: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分)图 3: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和巩固时期。(1分)图 4: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1分)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大无
畏革命精神;实事求是,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守为人民谋幸
福的初心;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答出意思相近的任意一点得 1分)
2.(1)人物:李鸿章。(1分)口号:自强和求富。(1分)主要举措:创办近代海军;成立海军衙
门;编练新式陆军等。(2分,任答一点即可)
(2)图 1: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
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图 2、图 3: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为保存革命力量,依据中国国情,放
弃攻打大城市的计划,把部队拉向农村,在进军途中,进行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最终到达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逐
渐成燎原之势。
图 4:1929年,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古田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逐渐成熟和壮大。(每点 2分,共 4分)
(3)主要原因: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党和政府的重视;广大科技工作
者的无私奉献;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国家经济的发展等。(2分,任答一点即
可)认识:国家独立是一个国家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前提;国家经济的发展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物
质基础等。(2分,任答一点即可)
类型 4 小切口
1.(1)特点:计时越来越精确;技术不断创新;计时技术领先世界。(答出一点即可,2分)发明:
活字印刷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2分)影响:促进我国古代经济、文化发展;对世界文明发
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答出一点即可,2分)
(2)趋势:钟表更加实用;日益普及;使用更加方便。(答出一点,即可,2分)原因:工业革命
的开展;人们对计时的需求增加;钟表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形式取得进步。(答出一点即可,2分)
(3)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原子钟技术不断进步;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答
出一点得 2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条件:②③④。(3分)
(2)发展趋势:棉纺织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2分)主要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棉
纺织业新技术不断涌现,生产工具不断改进。(2分)
(3)影响: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及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英国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日
益加重,造成了新的社会矛盾,使社会阶级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印度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及商品倾销
地,英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长期的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了大量的精壮劳动
力,造成了非洲的贫穷和落后;美国南部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及商品倾销地,美国南北矛盾加剧,1861
年,南北战争爆发。(答出一点 1分,共 4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综合题特训1
类型1 史学常识
1.[唯物史观](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组【参观历史遗迹】
导游解说:岳飞墓位于浙江杭州美丽的西子湖畔,千百年来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并吊唁这位抗金英雄。墓的周围古柏森森,有石栏围护,墓道两侧除了文官俑和武将俑外,还有石马、石羊、石虎。当地有这样的传说:原本两侧是马、羊、虎、狗四个动物,分别代表岳飞的忠、孝、节、义,但后来人们把象征“义”的狗铲掉了,原因是老百姓认为岳飞出于“忠君”而班师回朝,是对百姓的“不义”。 岳飞墓
(1)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是什么?(2分)请任选一个原则,结合导游解说和具体史实,写下你对岳飞的评价。(4分)
材料二
第二组【观看电影电视】
图1《大决战》 图2《斯大林格勒大血战》
(2)图1、图2是第二组同学推荐观看的两部战争题材的影视剧。它们分别会带你走进哪一历史时期?(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这两场战争胜利的原因。(2分)
2. [史料实证](8分)照片是了解历史的重要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9年摄影技术正式诞生,人们开始尝试用摄影记录社会生活、重大事件(如下图)等。摄影能够把转瞬即逝的动态过程凝固成静态的画面形象,永久保留,便于理解,可信度强。
——摘编自吴建、徐沛主编《新闻摄影教程》
1903年莱特兄弟的试验飞机
(1)根据材料一,概括照片的史料价值。(2分)
材料二 以下照片记录了美国历史上的一场战争。
战争中被破坏的铁路 林肯在战场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场战争是哪场战争。(2分)并运用两项证据说明判断理由。(4分)
类型2 论述题、小短文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上图呈现的中国古代史和现代史内容中各选一例,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对世界影响的角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国与世界(部分)
任选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三个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3.(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5—18世纪,由于各种现实动机与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亚洲和欧洲的航海家发起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近年来学术界将这一现象称为“大航海时代”。
——摘编自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依据金秋鹏《中国古代的造船和航海》等绘制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大航海时代”拟一主题,选择至少两个中外关联的事件,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期 内容
中国古代史 ①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兵征服越族地区,设置桂林、南海、象郡等
②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A ,管理西域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学习农耕;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受到汉人的喜爱
④唐朝时期,出现了“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洛阳家家学胡乐”的景况
⑤元朝时期,在澎湖岛设置了B ,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⑥元朝时期,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和汉族等杂居相处
⑦清朝时期,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立驻藏大臣
⑧1771年,C 在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回归祖国
中国现代史 ⑨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一五”计划时期,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⑩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D ,5个自治区和一大批自治州、自治县享受该政策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上表的空白处填写。(4分)
(2)选择材料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6分)
5.(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阶段 内容 特征
防御型现代化(1860—1911年) 物质现代化的起步 这一时期是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开端,中国的社会变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政治现代化的尝试
自觉型现代化(1911—1949年) 孙中山关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构想 这一时期的现代化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导致现代化发展十分缓慢
思想上现代化意识的觉醒与不断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1949年至今) 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 这一时期,党领导人民开启了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经过几代人的持续努力,探索出超越西方现代化和苏联现代化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从“落后于时代”到“引领时代”的发展
“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提出与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与拓展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推动“中国式现代化(1949年至今)”发展的因素。(4分)
(2)根据材料,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6分)
6.[小切口·人口变化](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00—1840年英格兰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摘编自费尔南·布罗代尔《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材料二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大多数人开始过上温饱生活,居民的营养状况改善,体质增强,居民结婚率和出生率上升,医学的进步使某些致死率极高的流行疾病受到控制,死亡率下降,于是人口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工业革命及其以后一个时期的英国正是处于这个阶段。
——摘编自王章辉《论英国工业革命对人口再生产方式和分布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1700—1840年英国人口变化趋势。(3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人口与工业革命”为主题,自定一个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6分)
7.[新考法·全国视野](6分)下面是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真实记录的自己和村民们生活经历的片段,请你阅读并体验亲历者的感受。结合中国现代史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材料 1973年4月19日,我家安上了电灯,屋里一下子明亮了,掉一根针,在地上也能找得见。
1982年7月9日,路一大队第五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会,讨论本队实行哪一种生产责任制,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只有公寿妈和我说应该包产到户。
1986年7月28日,暑假到了,引玲又把电视机带到我家里,当晚就在房里放开了。
1990年8月1日,我们一家去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游玩。
2000年1月17日,胜天和秀春坐矿务局医院同事的小汽车,高高兴兴地回路井来,说要给家里安电话。
8.[新考法·全国视野](6分)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唯物史观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请结合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史实,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来说明这一观点。(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契合观点)
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起义者攻占冬宫
类型3 项目化学习
1.[时政热点](10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从历史传承中来,从革命奋斗中来,从开拓建设中来。下面是九年级同学以“树立文化自信”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展板,请你完成展板中的问题。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革命文化
展板一【阅读文学典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1)一组同学阅读文学典籍后,制作了下面的读书卡。请按照要求完成空白处内容的填写。
作品一 《清平乐·村居》作者 辛弃疾(宋)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体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风貌:反映了家人相亲,共同劳动的田园生活风貌。 作品二 《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节选)作者 罗贯中(明)玄德曰:“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孔明笑曰:“愿闻将军之志。”体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章回体;情节生动;大众化。历史价值:___________________
展板二【释读文物图片——传承红色革命文化】
(2)二组同学展示了左边一组文物图片,它们分别为研究哪一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史料?写出你从中感悟到的红色文化内涵。
2.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国防近(现)代化”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设计了以下任务,请你参与。
任务一【自主梳理——早期军事近代化】
材料一 19世纪60—9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一批握有实权的清朝官员,力争恢复旧秩序,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和学习西方的科技,创办近代企业,推行军事现代化。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人物 时间 主要活动 口号
曾国藩 1861年 安庆内军械所
1865年 江南制造总局
左宗棠 1866年 福州船政局附设船政学堂
张之洞 1887年 广东水师学堂
(1)请完善表格“ ”内容,(4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推行军事现代化”的主要举措。(2分)
任务二【情境再现——人民军队新型化】
材料二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依据“找着新的道路”的要求,先后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武装起义,古田会议解决了军队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铸造了人民军队的军魂。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版)》
朱德手枪实物 三湾改编旧址 井冈山纪念馆 古田会议决议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为创建新型人民军队所做的成功探索。(选取两幅及以上图片,简要说明,5分)
任务三【成果汇报——钢铁长城筑国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工作,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科学家“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各种困难,在国防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中国在国防建设上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3分)综合上述探究活动,谈谈你对国防近(现)代化建设的认识。(2分)
类型4 小切口
1. [小切口·计时器]精准计时·社会需求·科技创新(10分)
材料一
西汉铜漏 利用滴水造成的水位变化计时。但是随着水位下降,流速变慢,计时有一定误差
唐朝水运浑象复原模型 利用水力推动的轮轴机械报时,初步解决了计时误差问题
北宋水运仪象台复原图 使用擒纵机械系统,计时更加精确。这一技术传入欧洲,推动了西方机械钟表的发展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计时器的发展特点。(2分)结合所学,写出宋代另一项科技发明,并说明宋代科技成就的影响。(2分)
材料二 早期的钟表用手工制作,造价不菲,主要功能是装饰和显示主人的身份。19世纪早期,越来越多的人移居城市,在工厂和煤矿做工,按小时领取工资,计时对雇主和工人越来越重要。这一时期钟表生产从家庭作坊向规模化发展,机械化程度提高。某些工厂主致力于生产一种普通工人也能够消费的大众化钟表,并于19世纪中期在市,场上取得成功?20世纪初期,由于手表戴在手腕上可以直接看时间,其产量远远超过怀表和口袋表。
——摘编自刘军《瑞士》等
(2)依据材料二,概括钟表使用的趋势。(1分)分析19世纪早期到20世纪初期钟表行业发展的原因。(2分)
材料三 原子钟借助原子的天然振动精准计时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谈谈对我国原子钟发展的认识。(3分)
2. [小切口·棉花]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 一种全球性商品的兴起——棉花
①早期棉花的种植和织造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美洲。
②1492年,哥伦布在美洲登陆,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强占了大量土地,使得美洲棉花的大规模单一种植成为可能。1497年,达·伽马到达印度,欧洲人直接接触到了印度棉纺织产品,不再依赖中间商。
③15世纪末,以欧洲为中心的棉花全球贸易逐渐形成。
④16世纪末,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逐渐成为海上霸主,开始在海外扩张殖民地。17世纪末,英国打败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
⑤英国成为世界棉纺织品贸易中心,棉纺织工业丰厚的利润大大刺激了资本家的热情。
——整理自《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1)将材料一的史实与以下观点相对应。(填写序号即可,3分)英国成为世界棉纺织品贸易中心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图一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 图二 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英国兰开夏郡1780—1830年棉纺织业技变革
时间 每纺织100磅棉花的工作时间(小时)
1780年 100
1795年 15
1830年 7
——整理自演化与创新经济学丛书《光阴似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棉纺织业生产效率的发展趋势,并说出造成这一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3分)
材料三
国家或地区 现象
英国 1833-1850年英国棉纺织工厂雇佣妇女和儿童现象极为普遍,大批妇女与儿童被放于工业资本的剥削之下,在工厂里,恶劣的条件、高强度的工作导致伤残或死亡等工伤事故常常发生。
印度 1813-1844年印度输往英国的原棉由4100吨上升到40000吨,增加近10倍;1813-1835年英国布进入印度的数量由90万码增加到5100万码、英国通过不平等交换无穷无尽地榨取印度财富。
非洲 19世纪40年代,英国在非洲的奴隶贸易达到最高峰,年均输入美洲的奴隶高达13.5万,整个19世纪从非洲被运走的奴隶约400万。
美国 1800-1850年美国南部蓄奴州的棉花年产值增加近20倍,向英国提供的廉价原棉每年增加12%,英国对棉花的需求进一步刺激美国南部种植园经济的发展,美国南北方不同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
——整理自《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殖民主义史:非洲卷》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到19世纪中期以棉花为主的全球贸易对英国,印度非洲和美国的历史影响。(5分)
参考答案
类型1 史学常识
1. (1)原则:评价历史人物需辩证地、客观地、一分为二地进行;采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看其所作所为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能否推动社会进步;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
【示例】
原则: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
评价:岳飞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抗金英雄,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且他一生廉洁正直,精忠报国,深受民众爱戴;但在有望收复中原之时,岳飞奉命班师回朝,错失抗金的大好形势,使百姓北还中原无望,是为“不义”。(从正反两方面作答,每点2分,共4分)
(2)时期:图1,解放战争时期;(1分)图2,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1分)原因:图1,人民群众的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图
2,苏联军民团结一致;苏联采用正确的战术;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
2.(1)记录重要历史场景;直观、可靠地再现历史。(答出一点即可,2分)
(2)美国内战。(2分)理由:林肯是美国内战时期的总统;美国内战发生在19世纪中期,此时摄影技术已经诞生,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摄影技术还没有出现;美国内战发生在19世纪中期,此时铁路已经出现,美国独立战争时期,铁路还没有出现。(答出两点即可,4分)
类型2 论述题、小短文
1. 【示例一】
观点:中国对世界的影响由局部扩展到全人类。(2分)
选择的史事:张骞通西域;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论述: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之后,从长安经西域到中亚、西亚,再到欧洲,沟通欧亚陆上通道的“丝绸之路”形成。这条道路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现代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4分)
【示例二】
观点:中国的科技成就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2分)
选择的史事:指南针用于航海;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论述:我国古代发明的指南针,北宋时期开始用于航海,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技术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中国的杂交水稻被推广到印度、越南、菲律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增产效果十分明显。(4分)
2.【示例一】
观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2分)
选择的史事: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论述: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为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创造了条件。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这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倡议筹建亚投行,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6分)
【示例二】
观点: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2分)
选择的史事:联合国成立;世贸组织成立;全面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论述:1945年,联合国成立,它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它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贞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6分)
3.【示例】
主题:中西方都为大航海时代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分)
选择的史事: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
论述:明朝时期,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利用先进的航海技术(指南针)和航海知识(洋流和季风的作用),横渡印度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大大加强了明朝与周边国家的联系,促进了沿线国家的发展。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支持下,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实现环球航行,整个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促进了不同地区的物种交流,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综上所述,中西方航行的目的虽然具有差异性,但是都推动了世界连为一个整体,都为大航海时代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4分)
4.(1)A:西域都护(1分)B:澎湖巡检司(1分)C:土尔扈特部(1分)D:西部大开发(1分)
(2)【示例】
观点:历代政府重视对边疆地区的开发与治理。(2分)
论述:西汉时期,设置西域都护,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这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清朝时期,册封达赖、班禅,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设立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事务。新中国成立后,西藏和平解放。“一五”计划时期,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西部大开发极大地带动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4分)
5. (1)因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历任领导人的推动;中国经历了向工业化迈进的“一五”计划;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4分,任答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2)【示例】
观点: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条件。(2分)
论述:清朝末期,腐败的清政府不能抵抗经历过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强国,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人民度过了漫长的水深火热的日子。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不懈奋斗,最终实现了反帝反封建的目标,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随后又领导人民开启了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最终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综上所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分)
6.(1)人口出生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人口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人口总体呈增长趋势。(3分)
(2)【示例】
观点:社会发展与人口变化相互影响。(2分)
论述:工业革命使生产力提高,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促进了医学的进步,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出生率,促进了人口增长;人口的增长又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促进了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4分)
7.【示例】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分)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推行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人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明显改善。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人民群众向发展和享受型消费倾斜。(4分)
8. 【示例】
阶级斗争推动社会进步(2分)
1789年巴黎民众攻占了象征封建国王统治的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由此开始。随后巴黎民众又进行多次起义,最终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推动了法国社会的进步。1917年,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发动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俄国由此成为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上述事件共同表明了阶级斗争推动社会进步。(4分)
类型3 项目化学习
1.(1)作品一 体裁:词。(1分)特点: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有词牌名。(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
作品二 体裁:小说。(1分)历史价值: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在当时社会广泛流传,深受广大民众喜爱;促进小说创作的繁荣;对以后的小说、戏剧等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2)图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分)图2: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分)图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时期。(1分)图4: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1分)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实事求是,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答出意思相近的任意一点得1分)
2.(1)人物:李鸿章。(1分)口号:自强和求富。(1分)主要举措:创办近代海军;成立海军衙门;编练新式陆军等。(2分,任答一点即可)
(2)图1: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图2、图3: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为保存革命力量,依据中国国情,放弃攻打大城市的计划,把部队拉向农村,在进军途中,进行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最终到达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逐渐成燎原之势。
图4:1929年,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古田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逐渐成熟和壮大。(每点2分,共4分)
(3)主要原因: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党和政府的重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国家经济的发展等。(2分,任答一点即可)认识:国家独立是一个国家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前提;国家经济的发展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等。(2分,任答一点即可)
类型4 小切口
1.(1)特点:计时越来越精确;技术不断创新;计时技术领先世界。(答出一点即可,2分)发明:活字印刷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2分)影响:促进我国古代经济、文化发展;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答出一点即可,2分)
(2)趋势:钟表更加实用;日益普及;使用更加方便。(答出一点,即可,2分)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人们对计时的需求增加;钟表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形式取得进步。(答出一点即可,2分)
(3)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原子钟技术不断进步;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答出一点得2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2.(1)条件:②③④。(3分)
(2)发展趋势:棉纺织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2分)主要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棉纺织业新技术不断涌现,生产工具不断改进。(2分)
(3)影响: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及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英国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日益加重,造成了新的社会矛盾,使社会阶级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印度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及商品倾销地,英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长期的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了大量的精壮劳动力,造成了非洲的贫穷和落后;美国南部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及商品倾销地,美国南北矛盾加剧,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答出一点1分,共4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3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