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A组必备基础巩固
题组1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1.秦朝从匈奴手中夺得河套地区后,以“徙谪(贬谪)戍”和“拜爵一级”的方法,将数以万计的中原汉族军民迁去开垦土地。西汉在“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这一政策( )
A.利于边疆地区开发 B.保障边疆政局稳定
C.意在推动农业进步 D.旨在缓和人地矛盾
2.汉朝建立初期,封瓯越、闽越的少数民族首领为王;承认原秦朝南海郡尉赵佗自立的南越政权;放弃秦朝已开拓的西南地区,不设置行政机构。这些做法表明汉朝统治者( )
A.依据形势调整统治策略
B.大体承接了秦朝政制
C.奉行“无为而治”的思想
D.重视民族和睦与发展
3.汉武帝派遣卫青、霍去病三击匈奴,命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并设置河西四郡。公元前60年,在今新疆境内设置西域都护府。汉朝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也进行有效管理。这些举措( )
A.体现因俗而治的特点 B.体现平等的民族政策
C.巩固大一统国家发展 D.表明君主专制的强化
题组2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4.与正统的儒家天下观并不完全相同,以唐太宗为代表的唐朝皇帝的天下观提倡包容性,认为所有民族最终都将纳入中国,他们的帝国理想既包括中原人,也包括游牧民族,异域外来者也可以融合。上述主要反映出盛唐( )
A.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
B.民族交融的空前加强
C.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
D.包容开放的时代精神
5.西夏黑水城遗址出土的西夏文医方主要源于《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中医典籍。《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都是宋“太医局”医官编纂的医学全书。这表明当时( )
A.中医药在西北边疆普遍流行
B.西夏社会全面接受了中原文化
C.西夏实现了本民族的封建化
D.西北地区与内地交流较为深入
6.辽的地方行政规划,从阿保机时即已开始建置许多州县,后来在设官分职方面也“大略采用唐制”,分设刺史、县令,也有节度使、观察使等名号。由此可知当时( )
A.辽国普遍汉化 B.民族隔阂消失
C.民族矛盾缓和 D.民族交融加深
题组3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7.唐宋时期的羁縻州只是名义上的府州区划,一般不呈报户籍,不担贡赋。元朝因俗设“土官”,通过宣慰司等机构,实行强制性的检括户籍,设立驿站,实行固定贡赋等。这一变化( )
A.提升了边疆治理效能
B.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C.扩大了宗藩体制范围
D.消除了国家的分裂隐患
8.自雍正起,清政府在西南逐步取消土司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负责地方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组织乡勇、兴办学校、实行科举等工作,称为“改土归流”。据此可知“改土归流”( )
A.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B.有利于民族交融和实现民族平等
C.加强了西南的税收管理
D.有助于西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题组4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9.下表介绍了古代中国从汉代到清初的对外交往,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汉代 使节出使各国,“远人宾服”
唐代 对外使节“到彼宜阐扬经典,使知大国儒教之盛”,都城长安各国使节云集
明初 朝廷四处宣谕“有贡必封”
清初 顺治曾诏谕“南海诸国……有能倾心向化、称臣入贡者……与朝鲜一体优待”
A.都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稳定
B.对外都输出新型外交理论
C.都体现了“中原王朝中心观”
D.外交人员众多且机构庞大
10.明初百年间,中国对外关系经历了从“四夷来朝”到“四夷来商”的演变,发展至明中期,统治者对“四夷”的认知,仍然沿袭“小、穷、弱”的观念。这一现象( )
A.标志着传统朝贡体系的瓦解
B.导致了闭关自守政策的实施
C.反映传统认知落后发展潮流
D.有利于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
B组关键能力提升
11.(2024河北衡中高三联考)秦汉时期,在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县级地方政府,称为“道”。秦汉通过这种特殊的统治制度,使一些不太适宜或不太愿意接受郡县制的民族,一定程度上适应并接受了政府的统治。由此可知,秦汉的“道”制( )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权
B.防止了少数民族割据和叛乱
C.有利于民族交融与国家治理
D.发展为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度
12.下表为明代辽东、山东、浙江沿海地区海防卫所数量对比统计。统计数据反映出( )
地区 辽东沿 海地区 山东沿 海地区 浙江沿 海地区
卫城数量 3 10 13
所城数量 1 13 23
总数 4 23 36
A.江南地区倭患较北方严重
B.政府实施重陆防轻海防的战略
C.经济发展影响军事战略布局
D.政府对西方殖民活动有所警觉
13.清初在行政管理上,朝廷对蒙古人实行盟旗制度,在新疆维吾尔地区实行伯克制,在西藏进行噶厦治政,对东北赫哲等民族则编设乡长,在西南、西北的一些民族中则采取土司制。清政府的这些做法( )
A.体现了多民族的特色
B.避免了民族间的矛盾和冲突
C.反映了民族平等观念
D.照搬了历代治边政策的经验
14.汉朝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国与西域的友好往来;唐朝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文化;元朝时期,马可·波罗来华留下了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1689年,中俄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这些史实反映了中国古代( )
A.对外交往以欧洲国家为主要对象
B.使者往来为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
C.对外交往的方式呈现多样化特点
D.对外交往的目的以经济利益为主
C组学科素养创新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的“中国”多为“中央之国”之意,乃天下的“中心”。“中国”的周边则居住着“四夷”或“四裔”,是王朝的边缘。“中国”与“四裔”共同组成了王朝。清顺治、康熙两朝将自己定位为入主中国,他们是赶走“闯贼”,取代明朝成为中国的统治者。雍正帝则对在传统大一统观念下如何构建满洲族与中原民族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辨析,并将清统治者“入主中国”的理念向“我本中国”的理念转变推进了一大步。综观雍正皇帝对于满洲族与中原民族关系的理论体系,主要基于三大方面:一是“华夷一家”“我本中国”;二是“清朝即中国”;三是有德者君天下,“夷”也可以统“华”。
——摘编自武沐、杨博皓《明清两朝
中国观对比研究》
材料二 明清两代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区行政管理上的做法是,在西南边疆重要地区设置与内地相同的郡县,并任命流官,形成土官与流官联合治理西南边疆地区的态势。在西藏东部地区与川西藏族地区实施了政教合一制度,在川、青、甘、滇藏区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土司制度。到了清朝中晚期,清政府在面对农民起义冲击、西方列强入侵的情况下才一改过去“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在川西北地区强力推动改土归流,迅速推进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效推动边疆内地一体化。
——摘编自李良品、谈建成《“因俗而治”:明清
时期土司地区的国家治理政策》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两代在“中国观”认识上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两代对西南和西藏地区实施的不同管理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影响。
参考答案
1.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秦汉时期政府将数以万计的中原汉族军民迁去边疆“屯田”“戍田”,大量劳动力和先进技术的到来,有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A项正确;B项强调的是结果,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材料并未说明目的是推动农业进步,排除C项;“移民实边”“屯田戍边”主要是政治行为,主要目的并非解决人地矛盾,排除D项。
2.D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汉政府因地制宜,在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统治制度,体现了对民族和睦与发展的重视,D项正确;材料内容未涉及统治策略的调整,排除A项;题干没有体现承接秦制,排除B项;汉初推行无为而治思想,但题干没有体现,排除C项。
3.C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得出,汉朝开疆拓土并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巩固了大一统国家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强调汉朝开疆拓土并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并未突出强调“因俗而治”的特点,也不涉及汉朝具体的民族政策,排除A、B两项;材料主要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不是君主专制的强化,排除D项。
4.D 解析 据材料可知,盛唐时期实行开明包容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对游牧民族和异域外来者都实行开放包容的政策,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唐朝皇帝对游牧民族和异域外来者的态度,与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民族交融只能体现盛唐时期开放的民族政策,不能体现开放的对外政策,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唐朝经济发展的水平,排除C项。
5.D 解析 据材料可知,西夏遗址出土的医方主要源于宋“太医局”医官编纂的医学全书,说明当时西北地区同内地之间存在交流,D项正确;普遍流行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只是体现了西夏接受了中原的医学,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封建化的内容,排除C项。
6.D 解析 据材料可知,契丹建国后,地方州县建置和设官分职多采用唐制,其地方行政规划的封建化,反映出当时民族交融的逐渐加深,D项正确;仅凭此材料不足以说明辽国已“普遍”汉化,排除A项;民族隔阂消失的说法太绝对,排除B项;契丹在地方行政制度上学习唐制不能说明缓和了民族矛盾,排除C项。
7.A 解析 据材料可知,元朝虽设置土官,但在边疆地区采取了一些强制措施,加强了中央对这些地区的控制,体现了一种直接管理,有助于提升边疆治理效能,A项正确;清朝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排除B项;宗藩体制对应的是周围附属国,与边疆治理没有关系,排除C项;“消除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8.D 解析 由题意可知,“改土归流”有利于清政府对西南地区的综合管理,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D项正确;“消除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实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民族交融和实现民族平等,排除B项;加强对西南的税收管理只是“改土归流”的部分作用,排除C项。
9.C 解析 据材料可知,从汉代到清初,在中国与外国的交往中,都体现了中原王朝中心观,C项正确;材料与维护统治秩序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新型外交理论无关,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外交人员人数,排除D项。
10.C 解析 材料体现了明朝统治者对其他国家的认知还停留在传统的华夷观念中,这种传统的认知已经开始落后世界潮流,C项正确;此时朝贡贸易并未解体,排除A项;材料所述不是导致闭关自守政策实施的原因,排除B项;材料现象无法导致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排除D项。
11.C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秦汉的“道”制“使一些不太适宜或不太愿意接受郡县制的民族,一定程度上适应并接受了政府的统治”,这有利于缓和民族关系,促进民族交融和国家治理,C项正确;“道”属于地方行政制度,不属于监察体制,排除A项;“道”制有利于对少数民族进行管理,但防止了少数民族割据和叛乱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汉初郡国并行制度延续的是郡县制和分封制,排除D项。
12.C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浙江作为明代的重要商业区域,经济发达,政府在此设立较多的海防卫所以保护经济利益,反映出经济发展影响军事战略布局,故选C项;无论在山东、辽东还是浙江,卫城和所城的数量并不能直接反映出倭患的严重程度,排除A项;明代政府在沿海地区设立了一定数量的海防卫所,这与“重陆防轻海防”的战略相悖,排除B项;政府对西方殖民活动的警觉性并不能从统计数据上体现,排除D项。
13.A 解析 材料表明,清初在行政管理上“因俗而治”“因地制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与内地不同的方式,体现了多民族的特色,A项正确;清政府“因俗而治”“因地制宜”,减少了民族间的矛盾和冲突,但无法避免冲突,排除B项;据材料无法看出清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政策,排除C项;材料未表明清初的治边政策是否照搬历代治边政策的经验,排除D项。
14.C 解析 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方式有商贸往来、文化交流、谈判签约等多种形式,体现了对外交往的方式多样化特点,C项正确;材料中涉及的对外交往对象既有欧洲国家,也有亚洲国家,不能体现以欧洲国家为主要对象,排除A项;材料中涉及的交往内容既有商旅往来,也有官方使者往来,不能得出使者往来为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排除B项;材料中涉及的交往目的既有经济利益,也有文化传播,还有政治目的,不能得出对外交往的目的以经济利益为主,排除D项。
15.参考答案 (1)不同:明朝是以汉族为中心的王朝观;清朝是以满洲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王朝观。
原因:清朝统治者入主中原,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重新构建满洲族与中原民族的关系;中国传统大一统观念的影响。
(2)措施:西南地区设置郡县,任命流官,形成土官与流官联合治理的态势;西藏地区实行政教合一制度、土司制度,清朝中晚期实行改土归流。
影响:加强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治理,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交融;推动边疆地区的开发和发展;有利于边疆地区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