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A组必备基础巩固
题组1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1.下图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部分内容,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A.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照搬了美国政治体制
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D.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2.1912年12月至1913年3月举行了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选举,全国参加投票选举者占全国总人口的10.5%,两院合计选举议员总计870人,具体情况见下图。这一现象反映了( )
A.中华民国的社会基础坚实
B.新的政治价值观得以实践
C.多党合作的政治局面出现
D.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成熟
3.1928年,国民党的《训政纲领》规定:在训政时期,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大会闭会期间,把政权托付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这表明( )
A.政党政治在中国实现
B.国民党意在实行一党专政
C.国民党执政能力提升
D.孙中山的革命理想得以实现
题组2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4.1934年4月,毛泽东在《乡苏维埃怎样工作》中指出,“乡苏维埃代表会议每星期应开会一次”,带回并讨论群众的要求和意见,其形成的决议应向群众报告,并“动员群众来执行”。这一工作流程的阐释意在 ( )
A.推动红色政权管理的民主化
B.强调乡苏维埃代表会议的重要性
C.动员社会各界抗日的积极性
D.构建革命根据地的治理模式
5.1941年11月,陕甘宁边区召开了第二届参议会,在选举中,为解决群众因不识字而无法投票的问题,发明了很多有特色的投票方法,如“背箱法”“投豆法”“烧洞法”等。这种做法( )
A.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B.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C.显示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广泛性
D.有利于解放战争走向胜利
6.中国共产党某份文件指出:“凡军事行动已经结束,土地改革已经彻底实现……即应实行普选,召开大行政区的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选举大行政区的人民政府委员会。”文件中的“军事行动”发生于( )
A.北伐战争期间 B.解放战争期间
C.抗日战争期间 D.反“围剿”斗争期间
题组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7.1953年4月3日,政务院发布《为准备普选进行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的指示》和《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办法》,普查结果显示:全国在1953年6月30日24时总人口数为601 938 035。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人口普查( )
A.为选举人大代表提供了准确的数据
B.为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C.反映了生活水平提高推动人口增长
D.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逐步发展
8.1956年,中国共产党某干部在工作笔记里写道:“选举能够代表今天形势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要进一步提高人民的觉悟、积极性……保证选民都能进行选举。”该材料可用于研究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 )
A.民主政治建设的进展 B.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D.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
9.1980年,广西宜州合寨村农民自发组建了一种全新的管理共同体——村民委员会,这一做法迅速得到中央肯定。这主要是由于它( )
A.完善了人民公社的体制
B.传承了“三三制”的原则
C.体现了群众自治的精神
D.开创了“新农村”的先例
10.2015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正式批准全国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全国其他地方也随之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这些“开在家门口”的立法联系点让老百姓可以直接参与国家立法。这一做法( )
A.维护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威严
B.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C.借鉴了西方基层民主自治的经验
D.强化了对立法机关的群众监督
B组关键能力提升
11.(2024河南信阳二模)1912年8月,宋教仁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修改了同盟会纲领,把“平均地权”改为“注重于民生政策”,“力谋国际平等”改为“维持国际和平”。这反映( )
A.革命派适应政治形势的变化
B.中国社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C.革命派走向议会政治的道路
D.辛亥革命完成中国社会改造
12.钱穆在评价民国初年政党政治时说:当时的政党,似乎误认分党相争为政治上最高的景象。分党相争的胜负,不能取决于民众,转而各自乞援于军人。一般党员,则凭借党争的美名,公开地争权夺利。此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中国仁人志士效法西方建立政党政治
B.中国政党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和目标
C.中国政党的组建缺乏基本的历史条件
D.各派军阀纷纷建立政党借此割据一方
13.下列两则文件(节选),其变化主要反映了( )
所有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只有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宪法大纲》 保证一切抗日人民(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人权、政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居住、迁徙之自由权。 ——《陕甘宁边 区施政纲领》
A.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B.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日益完善
C.革命统一战线不断发展
D.边区政府满足了各阶层诉求
1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基本方式落实好,把法治中国建设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说明( )
A.法治建设促进道德教化
B.以礼入法仍有现实意义
C.道德教化促进法治建设
D.法律实践讲究刚柔相济
C组学科素养创新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颁布的宪法或宪法性质文件
时间 名称 核心内容
1931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的
1941年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按照“三三制”原则组织政权
1946年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边区实行人民代表会议,保障人民各项权利
——摘编自王先明《中国近代史:1840—1949》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共产党在1931年和1941年政权模式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法制建设的意义。
参考答案
1.A 解析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即宣布了主权在民,从法律上否定了主权在君,即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故选A项;根据所学可知,美国是三权分立,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分立,中华民国还有国务员形成的责任内阁,两者有区别,排除B项;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排除C项;中华民国设有临时大总统,没有君主,排除D项。
2.B 解析 从举行国会选举、选举议员等可以看出,相对于封建统治而言,新的政治价值观得以实现,故选B项;参加投票的选举者占全国总人口的10.5%,说明“中华民国社会基础坚实”的说法不准确,排除A项;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排除C项;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还不够成熟,排除D项。
3.B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国民党实施的训政实质上是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剥夺了人民的权利,故选B项;辛亥革命后就已经开始了政党政治的尝试,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国民党在治理国家过程中的具体措施,故无法得出“执政能力提升”的结论,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国民党背离了孙中山理论的精神实质和价值追求,排除D项。
4.A 解析 据材料可知,乡苏维埃代表会议的流程体现了对群众意见的重视,对工作流程的阐释意在推动民主化管理,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群众意见的重要性,而不是会议的重要性,排除B项;材料的时间是“1934年4月”,此时是国共十年对立时期,排除C项;到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材料的目的在于发展治理模式,而非构建,排除D项。
5.A 解析 据材料可知,边区政府采用具有根据地特色的投票方式,解决群众因不识字而无法投票的问题,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故选A项;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是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排除B项;仅通过题干材料无法判断民主政治的广泛性,排除C项;1941年处于全国抗战时期,有利于抗日战争走向胜利,排除D项。
6.B 解析 据所学可知,在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上采取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的办法,以巩固新兴的人民政权,与材料信息相符,故选B项。
7.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调查人口的准确数量,是为即将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作参考,以保证足够的代表能充分代表人民的利益,故选A项;根据所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政府已经确立,排除B项;材料只是体现了这一时期的人数,没有数据与前期的人数对比,无法判断生活水平,排除C项;统计人口的真实数量更侧重于政治意义,至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已经完成,排除D项。
8.A 解析 题干内容均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关,故选A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1984年全面展开的,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人民教育事业”“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排除B、D两项。
9.C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村民委员会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是一种村民自治,故选C项;人民公社是1958年就已经产生的体制,而非“全新的治理共同体”,排除A项;村民委员会没有政治身份的区别,没有传承“三三制”的原则,排除B项;“新农村”是21世纪提出的概念,排除D项。
10.B 解析 据材料可知,这一做法可以真实有效地方便民众参与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故选B项;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威严主要由宪法进行维护,排除A项;普通民众直接参与基层立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表现,与西方基层民主自治无关,排除C项;普通民众直接参与基层立法体现的是民众对基层立法机关的民主参与,排除D项。
11.A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教仁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把同盟会纲领修改为“注重于民生政策”“维持国际和平”,这反映了革命派在政治上的进步,试图通过选举获得政权,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这是对形势变化的适应,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强调宋教仁修改同盟会纲领,与议会政治无关,排除C项;辛亥革命没有完成中国社会改造,排除D项。
12.C 解析 据材料可知,民国初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政治精英对政党政治的主观理解不深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根深蒂固,民众的民主意识薄弱、参政能力较低等,导致中国政党的组建缺乏基本的历史条件,C项正确;政党政治乱象并不是效法西方建立政党政治的结果,排除A项;同盟会是资产阶级政党,有政治纲领,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军阀建立政党的内容,排除D项。
13.A 解析 据所学可知,在国共十年对立时期,地主、资本家是革命打击对象,而抗日战争时期地主、资本家是团结对象,这是中日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结果,故选A项;“日益完善”不合逻辑,在国共十年对立时期,苏维埃政权打击地主、资本家等力量是合理的,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关于革命统一战线不断发展的相关论述,排除C项;“各阶层诉求”不合逻辑,汉奸、伪军等是抗日战争需要消灭的力量,排除D项。
14.C 解析 据材料可知,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以道德教化促进法治建设,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道德教化对法治建设的促进作用,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以礼入法的观点,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法律实践的内容,排除D项。
15.参考答案 (1)不同:1931年,工农民主专政;1941年,抗日民主政权或按“三三制”原则组织政权。
原因:1931年,团结工农群众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统治,以法律手段保障革命成果。1941年,团结各阶层共同抗日的需要。
(2)意义: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说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的权益;以法律手段保障了革命成果,对之后革命根据地的法制建设起到了引领作用;全国抗战时期的法制建设有利于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动员和组织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法律保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制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