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第二学期月考(5 月)评分细则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1.B(偷换概念,位于视交叉上核的是 24小时生物钟,且原文第三段“你的视交叉上核通过
一个叫作褪黑激素的循环信使,将它的日夜反复的信号传递给你的大脑和身体”可知,褪黑
激素不是人身体视交叉上核的一部分,二者相互独立。)
2.D(“因此人们的起床时间应均为早晨 7点”错,由原文第二段可知,每个人的昼夜节律不
同,因此不可一概而论。)
3.C(原文第三段的观点是——褪黑素只具有传导睡眠信号的作用,不参与睡眠过程。)
4.A(根据原文第六段可知,昼夜节律和睡眠压力信号是两个截然不同、相互独立的系统,
因此不存在交互作用。)
5.①昼夜节律和睡眠压力的平衡决定了人的清醒程度。(或“昼夜节律较为固定,使人在
夜晚和白天的常规时段感到疲倦或清醒;睡眠压力的大小则取决于人体内腺苷的浓度,浓度
越高,睡眠欲望越强烈”。)
②昼夜节律和睡眠压力是两个截然不同、相互独立的系统。两者的曲线距离越大,睡眠欲
望越强烈。
③如图 2所示,“开夜车”时人体内的睡眠驱动渐强,睡眠欲望也渐强;同时昼夜节律在第
二天仍会正常循环,使人体在白天依然保持清醒和警觉,此时竖直箭头变短,睡眠欲望变弱。
因此在整晚不入睡的情况下,人体仍能够在第二天表现出亢奋状态。
(每点 2分。前两点重点结合文本内容,第三点重点结合图表。如果学生每一点都是结合文
本与图表,亦可,但要有所区别,不能交叉重复。)
6.D(A.是对乡村环境的形象化描写,表现乡村的静谧。B.原文“她从来没有想到这所在
是室内的正中心,只觉得放在这里很好,便放在这里了”。只是觉得好便放在正中心了,没
有“特意”的做法。C.原文中在表达歉意后“谈话又移到灯芯上面”,他们并没有告辞。)
A(原文“好像在牵开夜的帷幕”,是想象,不是比喻。)
①丰富了内容,补充说明了青油灯灯油的制作、特点、灯芯等相关的信息。
②表明了情感,通过对比城市和乡村的灯,写出青油灯的优点,表明喜爱之情。
③表现出乡民的淳朴,乡村生活的自然和谐,以及对现代城市生活多用洋货的不满。
(答出两点 3分,答出三点 5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9.①“平淡”指媳妇一家和二伯伯、林伯伯等人的乡村生活简单而平常;
②“温情”指媳妇对孩子、丈夫的爱和对公公婆婆的孝敬,以及乡邻们的友好;
③在平淡与温情中,展示了乡村生活的自然和谐、乡民的友好相处。
(每点 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10.BEH(句意:福气和利益实乃外物,如果专门在胜过别人的地方求强,他是否能强到底,
还不可知。)
C(A.正确。句意:天地鬼神之道,都厌恶骄傲自满。/并非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B.
正确。意旨、目的/乐趣。句意:穿衣服的目的是为了御寒。/趣,同“取”,取舍各不相同。
C.错误。都是“安居、休息”。句意:留在家中悠然自得。/我在这里悠然自得,有时长啸
有时吟唱。D.正确。句意:他们的智慧力量都横行独秀于一世。/可以说是智慧力量穷竭,
国势孤立危急。)
C(“对成功后一味寻求安稳的行为则表示不屑”于文无据。)
13.(1)再说臣年轻时曾在伪朝做官,历任郎官之职,本来就希图官位显达,并不看重(或
“顾惜”)名誉与节操(或“并不想自命清高”)。
(“图”“宦达”“矜”各 1分,大意 1分)
1
{#{QQABTYaUggiIAIIAABgCAwUwCkEQkBACCIoGAEAIIAAAiQFABAA=}#}
(2)自己的身体,尚且不能追求奢侈浪费,自己身体之外,又何必想要极尽骄奢放纵呢?
(“形骸”“穷”“骄泰”各 1分,大意 1分)
14.①善于自我反省;②努力提升自我修养;③做事要合乎道(不在胜人处求强)。
(每点 1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礼记·曲礼》说:“不可放纵欲望,不可志得意满。”宇宙之大,尚有边际,人本能
的欲望却是无穷无尽的,只有在减少欲望,知道满足的基础上加以限制。我们的祖先靖侯,
告诫子侄说:“咱们家是书香门第,世世代代不求富贵;从现在起当官不可当俸禄二千石以
上的大官,嫁娶不要攀附权势显赫的家族。”这番话,我终身牢记在心,把它当作名言。
天地鬼神之道,都厌恶骄傲自满。谦虚淡泊,可以免除祸害。人活在世上,穿衣服的目
的是为了御寒,吃东西额目的是为了充饥。自己的身体,尚且不能追求奢侈浪费,自己身体
之外,又何必想要极尽骄奢放纵呢?秦始皇、汉武帝拥有天下的财富,贵为天子,却不知足,
毫无节制,尚且给自己带来伤败的结果,何况一般的人呢?我常认为,二十口的家庭,奴婢
再多也不超过二十人。良田不超过十顷,房屋只用来遮挡风雨,车马只用来代替步行与拐杖;
积累钱财几万,是用来为福祸紧急之事作打算,超过(不只)这个数量,要按照道义分散家
财。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不可昧着良心去寻求。做官较为稳妥,不要超过中级以上,前面可
以看见五十人,后面可以望见五十人,这样就足以避免耻辱,没有什么风险。高于这个级别
就应当谢绝,留在家中悠然自得。
材料二:
近年来体会到天地之道,要刚柔互用,两者都不可偏废。太柔就会顺风倒下,太刚则容
易招致折断。刚并不是说要暴虐,只是矫正使弱变强。柔也并不是卑弱,而是在强的方面谦
让而已。办事情、赴公差要强,争名逐利方面,就应当谦逊退让。开创家业应当奋发进取,
守成安乐则应当谦逊平和;出外与人应答接触应该努力表现,回家与妻儿享受,就要悠闲舒
缓。
大凡国家强盛,必须有许多贤臣;大凡家庭强盛,必须有许多贤良子弟。至于一个人的
强盛,不外乎北宫黝的勇敢、孟施舍的仁厚、曾子的反省三种,把孟子的仁义集于一身而又
不满足,就是曾子的反躬自问。只有曾子、孟子的经验和孔子告诉仲由强盛的道理,才略微
可以长久。此外,斗勇斗智的强,有的因此大兴盛,也有的因此大失败。古来如李斯、曹操、
董卓、杨素,他们的智慧力量都横行独秀于一世,他们的祸败也与寻常人大不一样。所以我
们在自修方面求强是可以的,在与人争胜负时求强就不可以了。福气和利益实乃外物,如果
专门在胜过别人的地方求强,是否能强到底,还不可知。即使终身强横安稳,也是君子所不
屑一提的。
15.B(其目的不仅在于赞美颜县令善理政务,更在于通过颜某等人暂时放下公务来观潮表现
钱塘江潮的强大吸引力。)
16.①侧面烘托。通过涨潮时人们闻声而出的行为,观潮时满座生寒的感觉,来侧面表现钱
塘江潮的磅礴气势。
②巧用修辞。“雷震”“渤澥宽”“似雪”等词句,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表现钱塘江潮的
雄奇伟丽。
③视听结合。先写听潮之“雷震”之声,再写观潮所见的“惊涛”之势,将钱塘江潮写得惊
心动魄。
(每点 2分,共 6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17.(1)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2
{#{QQABTYaUggiIAIIAABgCAwUwCkEQkBACCIoGAEAIIAAAiQFABAA=}#}
(3)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每空 1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8.示例:A.附庸风雅 B.不胜枚举/不计其数/层出不穷 C.可见一斑
(每处 1分)
19.D(A项,动词,连接。B项,副词,连续,接续。C项,介词,表示包括在内。D项,介
词,表示强调,下文多有“也、都”等词跟它呼应,含有“甚而至于”的意思。与例句用法
及意义相同。)
20.B(从前文中的“但不妨碍它浸润诗意”及后文中“市声是人间烟火里也会捕捉的风雅”
可知此处应有诗句及叫卖的市声。)
21.①也生活在语言的世界中 ②几句母语或家乡话 ③人类的思维都是相同的
(每句 2分,意思对即可)
22.示例:语言是特定社团人群的生活方式,是识别身份的载体,是不同民族思维特点、审
美趣味和审美心理的具体体现。
(生活方式、识别功能、思维特点、审美答出其中三个方面即可,3分;判断句式 1分,并
列关系 1分)
四、作文(60 分)
23.审题应注意:
(1)阐释“知所先后”中何者为先、何者为后,表现价值取向和修养智慧。比如,做人要
以德为先,以才为后;以国家利益为先,以个人利益为后;做事以本为先,以末为后等。
(2)兼顾“先”与“后”,体现“先”“后”的区别和关系,不能只谈“先”或只谈“后”。
立意参考:
知轻重缓急,能先后有序。
重先轻后,方能进退有据。
本末有次,先后有序。
3
{#{QQABTYaUggiIAIIAABgCAwUwCkEQkBACCIoGAEAIIAAAiQFABAA=}#}太原五中 2023—2024 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 它会随着每一分钟的流逝而不断增加。你醒着的时间越久,腺苷就会积累得
越多。大脑中腺苷增加的一个后果就是人们越来越渴望睡眠,这就是所谓的
高 二 语 文 睡眠压力。高浓度的腺苷可以通过一种巧妙的双重作用效果来降低大脑中促
醒区域的“体积”,同时调高睡眠诱导区域的比例。由于这种化学睡眠压力,
时间:2024.5 (青年路·龙城联考)
当腺苷浓度达到峰值时,不可抗拒的睡眠欲望就会占据上风。在清醒 12~16
个小时之后,大多数人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然而,你可以通过使用一种类似茶碱的化学物质来人为地降低腺苷的睡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小题,18 分)
眠信号:咖啡因。在大脑中,咖啡因与腺苷对抗,通过霸占腺苷的结合位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受体,来发挥作用。一旦咖啡因与这些受体结合,它并不会像腺苷那样
有两大主要因素决定了你什么时候想睡觉,什么时候想醒来。第一个因
刺激受体来使你产生困意。相反,它会阻塞并有效地抑制受体,起到掩蔽剂
素,是你大脑深处的 24小时生物钟发射出的信号。生物钟会制造出循环的昼
的作用。这就相当于用手指堵住耳朵来隔绝声音。通过胁迫和占据这些受体,
夜节律,让你在夜晚和白天的常规时段感到疲倦或清醒。第二个因素,是一
咖啡因阻断了腺苷向大脑正常传递的困觉信号。结果是:尽管腺苷水平高到
种在你的大脑中积聚的化学物质,会制造出“睡眠压力”。这两个因素之间的
正常情况下足以让你入睡,咖啡因还是会诱使你感觉十分清醒。如果你想通
平衡决定了你白天的清醒和专注程度,晚上感到疲倦并准备上床睡觉的时间,
过喝咖啡在深夜保持清醒,那么等到肝脏清除掉你体内所有的咖啡因之后,
还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你会睡得多好。
你就要准备好接受一个恼人的后果,即人们常说的“咖啡因崩溃”现象。就
对于白天活动的昼行性物种(比如人类)来说,昼夜节律会在白天激活
像一个玩具机器人的电量耗尽一样,你的精力水平会直线下降。你会觉得很
大脑和身体的许多机制,使你保持清醒和警觉。这些过程会在夜间逐渐变得
难再去集中精力工作,并再一次陷入强烈的睡意中。
低缓,从而消除产生警觉性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人类显示出一种固
暂时不考虑咖啡因,你也许会认为调节睡眠的两种主导力量——视交叉
定的 24小时作息模式,每个人各自的高峰和低谷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对一些
上核的 24 小时昼夜节律和腺苷产生的睡眠压力信号——会相互交流来将它
人来说,他们在白天很早的时候就达到清醒状态的高峰,而睡眠的低谷也在
们的影响联合起来。事实上,并不会。它们是两个截然不同、相互独立的系
入夜后早早到来。这些都是“晨型人”,大约占总人口数的 40%。另一些人则
统,并不知道对方的存在。它们不会结合,不过,它们通常处于统一战线。现
是“夜型人”(也可以叫“夜猫子”),约占人口总数的 30%。他们更喜欢很晚
在,让我们来一起看看这有趣的过程。
入睡,第二天上午很晚才起,甚至下午才起床。介于两者之间的其他人,占
30%。 睡
24小时生物钟坐落在大脑中央一处被称为“视交叉上核”的地方。你的
视交叉上核通过一个叫作褪黑激素的循环信使,将它的日夜反复的信号传递
给你的大脑和身体。褪黑激素的作用就像一个强有力的扩音器,向大脑和身
体大声喊出一个明确的信息:“天黑啦,天黑啦!”这时,我们就收到了一份
进入夜间的通知,也就是一个着手安排睡眠时间的生物命令。但是褪黑激素
对睡眠本身的形成几乎不产生影响。请把睡眠看作是奥运会上的 100米赛跑。
褪黑激素就是负责下令“选手们,各就各位”,然后打响发令枪开始比赛的计
时员。当比赛(即睡眠)开始,计时员(褪黑激素)会控制比赛何时开始,但 图 1调节睡眠和清醒的两个因素
不会参与进去。 图 1从左到右囊括了 48小时的时间——两个白天和两个夜晚。图中的虚
你的 24小时昼夜节律是决定清醒和睡眠的两个因素之一,第二个因素是 线是昼夜节律,称为过程 C。它就像正弦波一样,有规律、重复性地先上升再
睡眠压力。此时此刻,一种叫作腺苷的化学物质正在你的大脑中逐渐积累。 下降,然后再一次上升和下降。从最左边起,昼夜节律开始在你醒来前几小
高二语文 第 1 页(共 10 页) 高二语文 第 2 页(共 10 页)
{#{QQABTYaUggiIAIIAABgCAwUwCkEQkBACCIoGAEAIIAAAiQFABAA=}#}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时加强活动。它向大脑和身体中注入了一种警醒的能量信号。我们可以把它 4.根据原文相关内容,对图 1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想象成一支由远及近的振奋人心的军乐队。信号起初很微弱,但随着时间的 A.据图可以描述 48小时内人体中昼夜节律和睡眠驱动的交互作用。
推移一点一点在增强。对于大多数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昼夜节律的激活信号 B.睡眠阶段,睡眠驱动渐弱,清醒驱动整体渐强,二者最终交汇。
会在午后达到顶峰。 C.早上 8点,人体保持清醒和警觉的欲望较为强烈,精力充沛。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控制睡眠的另一个因素:腺苷。腺苷会带来睡眠压力, D.该图展现了昼夜节律和睡眠压力的变化过程,不反映睡眠质量情况。
也就是过程 S。如图 1 中的实线所示,你清醒的时间越长,腺苷就积累得越 5.你也许曾经有过“开夜车”的经历——在整晚不入睡的情况下,却仍能够在第二天表
多,就会产生越来越强烈的睡眠欲望(压力)。到了上午中段至中午左右,你 现出亢奋状态,图 2展现了人体睡眠被剥夺时的波动情况,请结合材料内容和图 2解释
才醒了几个小时。因此,腺苷的浓度只增加了一点点。此外,昼夜节律也处 这一现象。(6分)
在强大的清醒度上升期。这种昼夜节律的强力激活效果和低水平腺苷的结合,
会使人产生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上图中曲线之间的距离直接反映出了你对
睡眠的渴望。两者之间的距离越大,你的睡眠欲望就越强烈。
(摘编自马修·沃克《我们为什么要睡觉》,田盈春译)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脑中央的视交叉上核发出循环的昼夜节律信号,进而影响到人体何时睡觉何时
清醒。
B.褪黑激素是位于“视交叉上核”上的“信使”,可以向身体和大脑传递睡眠信号,
但无法介入睡眠过程。
图 2 睡眠剥夺时的波动
C.睡眠压力来自腺苷,我们大多数人在清醒 12~16个小时后体内会积累高浓度的腺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小题,17分)
苷,进而产生倦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题。
D.咖啡因和腺苷的效果不同,咖啡因可以通过抢占受体阻止腺苷向大脑正常传递困
灯
觉信号,使人保持清醒。
陆 蠡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院子里的鸡缩头缩脑地踱进埘里去了,檐头嘁嘁喳喳的麻雀都钻进瓦缝
A.视交叉上核的24小时昼夜节律和腺苷产生的睡眠压力信号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
里,从无人扫除的空楼的角落,飞出三三两两的蝙蝠,在院宇的天空中翻飞。
由此可以推测二者在影响睡眠状态时有可能不完全同步。
蝙蝠可说是夜和黑暗的先驱,①它的黑色带钩的肉翅,好像在牵开夜的帷幕,
B.根据图示,大多数健康成年人的昼夜节律激活信号会在午后达到顶峰,因此午后比
这样静悄悄地,神秘地。
傍晚更适宜进行高强度的脑力劳动。
这时候,这家里的年轻的媳妇,从积满尘垢的碗碟橱的顶上拿下一个长
C.在肝脏清除掉所有咖啡因之后,人体会出现“咖啡因崩溃”现象,可知咖啡因的摄
嘴的油壶,壶里面装着点灯的油。她一手拿着壶,一手拿着灯,跑到天井跟
入会影响我们对困觉信号的感知。
前——那里还有暗蒙的微光——把油注在灯瓢里面。她注了一点,停一停,
D.图 1从左到右的 48小时内,实线和虚线会在早上 7点实现交汇,因此人们最佳的
把灯举得和眼睛相平,向光亮处照一照,看看满了没有,拿下来再加一点油,
起床时间应均为早晨 7点。
复拿起照了照,又加上一点,等到灯里的油八分满的样子,等到油面和瓢缘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相差二分的样子,才住了手。一边把油壶放还原处,一边顺手在一只破灯笼
A.35岁以后,人体褪黑激素的分泌量会明显下降,平均每 10年降低 10%~15%。
壳里抽了两条灯芯,把它们浸在油里,让灯芯的一端露在瓢外二分长短,而
B.为保证身体褪黑激素正常分泌,医生建议睡前半小时尽量不接触电子产品。
另一端则像两道白色的尾巴翘着。
C.《生命时报》近日发布公众科普文章——《褪黑素是怎么把你“哄”睡的?》。
少妇把灯放在灶突上。这是灶间的中心点。不论从哪一方量来,前后也
D.长期服用褪黑激素可能会导致自身激素分泌量减少,因此不建议长期服用。
高二语文 第 3 页(共 10 页) 高二语文 第 4 页(共 10 页)
{#{QQABTYaUggiIAIIAABgCAwUwCkEQkBACCIoGAEAIIAAAiQFABAA=}#}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好,左右也好,上下也好,都是等距离。她从来没有想到这所在是室内的正 的是洋油,穿的是洋布,用的是洋货,叫人看得不服眼。”
中心,只觉得放在这里很好,便放在这里了。她每次都这样放,月月如此,年 “他们作兴点洋油,那有什么好处。洋油哪里比得上青油!——这屋子里
年如此,毫不以为异。 点的是青油——洋油又臭,又生烟,价钱又贵,风一吹便熄,灯光也有点带
少妇没有伸手点灯,只是在灶门口坐下。灶里还有余火,吐着并不逼人 黄。青油呢,灯花白没臭气,又不怕风,油渣还可以作肥料。洋油的油渣可以
的暖气。锅里的饭菜熟了,满室散着饭香。她把孩子拖到身边来,脸偎着他, 作肥料吗 ”
若有所待地等着。②等着谁呢 不,她只等着天黑,伸手不见五指的天黑。她 “是啊!我说城里人不懂得青油的好处。譬如说,我们一家有两三株乌桕
要等天黑尽时方才举火点灯。她知道就是一滴的灯油也是不能浪费的。 树,每年你不用耕锄,不用施肥,可以采几石桕子,拿到油坊里去,白的外层
这是一盏古式的青油灯。和现在都市里所见的是大不相同了。这灯在乡 剥下来可以制蜡烛,黑的芯子可以榨青油。桕子的壳烧火。这些城里人哪里
间仍被普遍地用着。 懂得。”
坐在灶前的媳妇,她来这家里很幸福,大家都爱她,丈夫在外埠做工, 林伯伯忽然指着浸在油里的灯芯,说:“灯芯只要点上一根便够了。两根
在一定的时候回来,从来没有爽约。膝前的孩子则已经四岁了。她的公公婆 多花一倍油。”
婆,都还健在。 “因为伯伯们在这儿,点得亮点。”媳妇说。
天黑了,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她推开孩子,拿一片木屑在尚未尽熄的灶 “讨扰讨扰。”
火中点着,再拿到灯边点起来。蓦然一室间都光明了。“一粒谷,撒开满堂屋。 谈话又移到灯芯上面。二伯伯和林伯伯谈着灯芯是怎么样的长在水边的
我给你猜个谜儿,你猜不猜 ”“灯,灯。”连说话未娴熟的四岁的孩子都会猜 一种草,便是编席子的草,灯芯还可以做药;又说有一种面,很脆很软,像灯
谜儿了。且说灯点着了,这灯光是这样地安定,这样地白而带青,这样地有 芯大小,叫作灯芯面。
精神,使这媳妇微笑了。“太阳初上满山红,满油灯盏统间亮”,她在心头哼 媳妇在这时候正洗着锅子。不一会儿灶头抹净了,舀一盆热水洗手,又
着儿时的山歌。她,正如初上的太阳,前面照着旭红的希望;她,正如满油的 把快要睡去的孩子擦了一把脸,解下腰上的围裙,拿一根竹签子剔一剔灯花。
灯,光亮的,精神饱满的,坚定的,照着整个房间,照着她的孩子。所以她每 伯伯们都告辞了。他们还要到别家去闲谈,把说过的话重说一遍。
次加油的时候,总要加得满满的,因为这满油的灯正是她的象征。 媳妇一手提了灯,一手牵了孩子。施施然向自己的卧室走去。
灯光微微地闪了。这家的公公和婆婆走进灶间来。她看见他们进来了。 (有删改)
她揭开锅盖,端出菜和饭。热喷喷的蒸气使灯光颤了几颤。她的公公说,“一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起吃了便好”。而她总是回答,“你先吃”,她真是懂得如何尊敬长辈的。每逢 A.文章开头通过对鸡、麻雀、蝙蝠的描写,渲染了乡村凄凉、残破的景象,反映了当
别人看到这样体贴的招呼,总要说一声,“一团和气哪”。 时社会的黑暗。
饭吃半顿的样子。“剥剥剥”,有人敲门了。婆婆坐在门边,顺手一开。③ B.文中叙写了媳妇给青油灯加油的详细过程,媳妇特意把灯放在室内正中心,显示出
头也不用回便说:“二伯伯请坐。”二伯伯便在门槛坐下。 她对灯的重视。
“剥剥剥”,又敲门了,这是林伯伯。他们俩不用打招呼,便一个先一个 C.二伯伯和林伯伯对媳妇的招呼不太在意,得知媳妇点两根灯芯的原因后,他们在表
后。从来不会有迟早。他们夜饭早吃过了。他们总在天未黑的时候吃,吃过 达歉意后告辞。
之后,站在门口望着天黑,然后到这家里来闲谈。有时这家里的媳妇招呼他 D.作者在叙述乡村日常生活中赞颂了淳朴的乡民,也暗示了乡土中国在现代社会发
们一声说:“吃过吗 ”二伯伯便老爱开玩笑地说:“老早,等到今天!”他的意 展中将面临冲击。
思是说,“我早就吃过了”。 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二伯伯和林伯伯在一起,话便多了。他们谈到村前,谈到屋后,谈到街 A.句子①中将蝙蝠的翅膀比喻成夜的帷幕,表明夜晚和黑暗的来临。
头,谈到巷尾。真不知他们从哪里得到许多消息。④像是专在打听这人间琐 B.句子②中运用设问,强调她并不是等人,而是等着天黑尽时才点灯。
事,像义务的新闻访员。 谈话便不知不觉地转到灯上来。 C.句子③中“头也不用回”并不是待人冷淡,而是彼此相熟到无须客气。
“我有一次到城里去。他们点的都是洋灯,青油灯简直看不到。他们点 D.句子④中两个“像”用法不同,前一个表示推测,后一个表示比较。
高二语文 第 5 页(共 10 页) 高二语文 第 6 页(共 10 页)
{#{QQABTYaUggiIAIIAABgCAwUwCkEQkBACCIoGAEAIIAAAiQFABAA=}#}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8.文中二伯伯和林伯伯的对话内容,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
号涂黑。(3分)
9.陆蠡的作品被评价为“充满平淡与温情”。请结合文本分析这一特点。(6分) 福益外 A 家 B 若专 C 在胜人处 D 求强 E 其能强 F 到底 G 与否 H 尚 I 未可知。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恶,厌恶,与“非恶其声而然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的“恶”意思相同。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B.趣,意旨、目的,与“虽趣舍万殊”(《兰亭集序》)中的“趣”意思不同。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小题,20分) C.偃仰,安居、休息,与“偃仰啸歌”(《项脊轩志》)中的“偃仰”意思不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小题。 D.智力,智慧和力量,与“可谓智力孤危”(《六国论》)中的“智力”意思相同。
材料一: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礼》云:“欲不可纵,志不可满。”宇宙可臻其极,情性不知其穷,唯在 A.材料一认为做官、积财都要有限度,官位太高、财富太多容易招致祸患,少欲勿贪
少欲知足,为立涯限尔。先祖靖侯戒子侄曰:“汝家书生门户,世无富贵;自 方可安身立命、保全门户。
今仕宦不可过二千石,婚姻勿贪势家。”吾终身服膺,以为名言也。 B.材料二以天地之道切入,阐释做人应刚柔并济的道理,指明成事关键在于适时做到
天地鬼神之道,皆恶.满盈。谦虚冲损,可以免害。人生衣趣.以覆寒露,食 强矫与谦退,富有思辨性。
趣以塞饥乏耳。形骸之内,尚不得奢靡,己身之外,而欲穷骄泰邪?秦始皇、 C.材料二认为人生应当自强不息,赞成在开创家业、自修处求强,而对成功后一味寻
汉武帝,富有四海,贵为天子,不知纪极,犹自败累,况士庶乎?常以二十口 求安稳的行为则表示不屑。
家,奴婢盛多,不可出二十人。良田十顷,堂室才蔽风雨,车马仅代杖策。蓄 D.两则材料都引入古代典型事例来加强说理,劝导家人当修养心性,观点中肯有力,
财数万,以拟吉凶急速,不啻此者,以义散之。不至此者,勿非道求之。仕宦 堪称家训宝典。
称泰,不过处在中品,前望五十人,后顾五十人,足以免耻辱,无倾危也。高 13.翻译课内语句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8分)
此者,便当罢谢,偃仰私庭。 (1)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
(2)形骸之内,尚不得奢靡,己身之外,而欲穷骄泰邪?
(选自《颜氏家训》)
14.曾国藩认为怎样才能实现“一身之强”?(3分)
材料二:
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非暴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9分)
虐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逐利则当谦退;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则当谦退;出与人物应接则当 ①
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
强矫,入与妻孥享受则当谦退。 孟浩然
凡国之强,必须多得贤臣工;家之强,必须多出贤子弟。至一身之强,则 ②百里闻雷震,鸣弦 暂辍弹。
不外乎北宫黝、孟施舍、曾子①三种,孟子之集义而慊,即曾子之自反而缩也。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惟曾、孟与孔子告仲由之强,略为可久可常。此外斗智斗力之强,则有因强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
而大兴,亦有因强而大败。古来如李斯、曹操、董卓、杨素,其智.力.皆横绝一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世,而其祸败亦迥异寻常。故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注】①颜钱塘,姓颜的钱塘县令,名不详。②鸣弦,即鸣弦而治。《吕氏春秋·察
福益外家若专在胜人处求强其能强到底与否尚未可知。即使终身强横安稳, 贤》:孔子弟子宓子贱,曾为单父令,“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后人用鸣琴而治称
亦君子所不屑道也。 颂地方官善理政务,诗中指代政务。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选自《曾国藩家书》)
A.“百里”句,从钱塘江潮之声威写起,突兀、劲峭,具有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注】①北宫黝勇敢,孟施舍仁厚,曾子反躬自省。
B.“鸣弦”句运用典故,并通过“暂辍弹”这一行为,旨在赞美颜县令善理政务。
高二语文 第 7 页(共 10 页) 高二语文 第 8 页(共 10 页)
{#{QQABTYaUggiIAIIAABgCAwUwCkEQkBACCIoGAEAIIAAAiQFABAA=}#}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C.“照日”两句,既突出了季节特征,又写出了水天相接、江水浩淼,格调雄浑。 20.陆游赴临安(今浙江杭州)在寓所等候召见时写下诗歌《临安春雨初霁》,其中颔联
D.诗歌围绕“望潮”展开,前四句侧重写闻声而出,后四句侧重写观潮所见所感。 为“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两句古诗在材料中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
16.该诗是如何表现钱塘江潮的气势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一项是(3分)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小题,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 II (本题共 2小题,11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题。
(1)司马迁评价屈原“其志洁,故其称物芳”,《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文字是特定社团人群的生活方式。可以说,人类既生活在物质的世
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早晚采集芳草来表现诗人对“志洁”的砥砺、坚守。 界中, ① 。
(2)李密在《陈情表》中,写家中缺少亲属帮助,没有仆人照料的两句是:__________ 在异国他乡, ② ,会使两个陌生人倍感亲近,“乡音无改”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是表明“我”仍然属于原来的那个群体。许多时候,人们关注的不是说了
(3)“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是王维《画》中的诗句,归有光《项脊轩志》中也有 什么,而是用哪种语言方式说,这就是语言的身份识别功能、语言的“图腾
类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效应”。一位海外的中国诗人说,每当他听到“碧海”“沧桑”“江湖”这些汉
语独有的词汇时,都会莫名地激动,甚至落泪。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语言是有民族性的。不同民族的思维有不同之处,而不是像一般人所认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小题,9分) 为的, ③ 。如果不了解中国人的整体思维特点,就很难理解“头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题。 医头,脚痛医脚”这句话背后的贬义。不同语言所体现的审美趣味和审美心
宋代花事是由大的背景推送出来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它的一大特点便 理也大不相同,像德语等西方语言,在表达上通常更加直接明确,而中文则
是日常化和大众化。宋人对花的赏爱,很少再有狂欢式的热烈,也并非 A 更为含蓄多义。
,佯装高雅之态,而是把花事作为生活中每一天里的一点温暖,一份美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丽的点缀。①从宫廷到贵胄到平常人家,皆喜种花赏花、咏花送花,故而寄 每处不超过 12个字。(6分)
托心志、传递友情、吟咏花事之作 B 。宋人花事是很商业化的,但
不妨碍它浸润诗意。②市声是人间烟火里也会捕捉的风雅,就连.宋徽宗的《宣 22.请用判断句式概括语言的本质属性。要求使用并列关系的句子,表达准确流畅,不
和宫词》中也有“隔帘遥听卖花声”之语。③旅店用日送鲜花的方式慰藉客 超过 60个字。(5分)
中情怀,也成了当时一种日常化的服务。
④宋人爱花,远不止于此。无论是杨万里言及的“胆样银瓶玉样梅”, 四、作文(60分)
李弥逊笔下的“睡梦里,胆瓶儿,枕畔数枝”,林希逸眼中的“胆瓶花在读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书床”,还是赵孟坚描绘的“便须著个胆瓶儿,夜深在,枕屏根畔”。这些 “知所先后”出自《大学之道》,意为做人做事应知道什么为先,什么为
诗词都是讲人们睡觉时枕旁边要放个胆瓶,而胆瓶里自然要插花,即便是如 后。这句话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辉,给我们
此日常的事也要有花相伴,花事对宋人生活的影响之大 C 。 以启迪。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A. B. C.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
19.下列句子中的“连”与文中加点的“连”,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A.你还是再斟酌一下吧,这两句话连不起来。
B.这出话剧颇受观众喜爱,我们连演了一个多月。
C这果子连皮一共三十斤,已经装好准备发车了。
D.你怎么连他也不告诉一声,你应该跟他提前说说的。
高二语文 第 9 页(共 10 页) 高二语文 第 10 页(共 10 页)
{#{QQABTYaUggiIAIIAABgCAwUwCkEQkBACCIoGAEAIIAAAiQFABAA=}#}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