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蔚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蔚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20 18:57:50

文档简介

蔚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四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新航路的开辟是欧洲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历史产物,是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对扩大原料产地、市场以及交换手段的必然需要。这强调了新航路开辟的( )
A. 市场需求 B. 社会认同 C. 根源所在 D. 制度保障
2. “1487年8月,他率领船队,从里斯本出发,越过南回归线,沿着非洲海岸南下,在非洲南端遇见了风暴。船队在风暴中漂泊13天后,驶到风平浪静的海域时,他判断自己的船队已经绕过了非洲,航行在了印度洋上。”材料论述的是( )
A. 达·伽马绕过非洲抵达印度 B. 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C. 卡伯特父子发现纽芬兰岛 D. 哥伦布航行到美洲
3. 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纽芬兰岛;16世纪,荷兰航海家巴伦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了详细的航行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这些海上探索( )
A. 完成了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 B. 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
C. 激发了人文主义精神的产生 D. 开阔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
4.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等家畜家禽,小麦、燕麦等农作物引入美洲;美洲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等也流向世界各地。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A.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B. 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经济腾飞
C. 助推了世界饮食结构改变 D. 促进新旧大陆经济互补和发展
5. 哥伦布的到来使美洲印第安人有生以来第一次,迎面遇上他最可怕的大敌:不是那个白人,也不是这位白人的黑人仆从,而是那些看不见的杀手,潜伏在这些人的血液内,气息中,被他们带上岸来。材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A. 开启了亚欧的交往 B. 伴随着疾病的传播
C. 是血腥的暴力征服 D. 加速了物种的交流
6. 对如图主题表述最为准确的是( )
A. 奴隶贸易 B. 商业贸易 C. 三角贸易 D. 殖民掠夺
7. 15世纪末以后的100多年中,葡萄牙从非洲运走黄金27.6万公斤。1521~1544年间,西班牙从美洲每年运回黄金2900公斤,白银30700公斤,在1545~1560年运回的黄金和白银达到平均每年5500公斤和24.6万公斤。这种现象( )
A. 致使世界市场最终的形成 B.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C. 使世界各地联系更为便捷 D. 表明西欧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8. 1703年英属新英格兰殖民地规定:每上缴一个印第安人头盖皮奖励40英镑。1744年,英属马萨诸塞殖民地宣布:每上缴一个12岁以上印第安人男子头盖皮奖励100英镑,女人和小孩的为50英镑。这些史实揭示了( )
A. 商品输出掠夺性 B. 英国国家治理的残酷性
C. 殖民扩张的野蛮性 D. 印第安人抗争的激烈性
9. 13~14世纪,欧洲某文学家提出:“人类作为一个整体而言,它的本职工作是不断行使其智力发展的全部能力,人的智力发展甚至比天使还强。”这一主张( )
A. 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 体现了人人平等的理念
C. 摆脱了宗教观念的束缚 D. 闪耀着科学理性的光芒
10. 路德、加尔文等宗教改革者倡导欧洲人学习与《圣经》有关的知识,包括语言、历史、天文、地理、植物学、矿物学和动物学等。到16世纪,北欧和中欧很多地区都建立了繁荣的公共教育体系。这表明宗教改革
A. 推动欧洲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B. 形成了理性化的思维方式
C. 驱散了宗教和专制带来的黑暗 D. 使人们摆脱对上帝的迷信
11. 16、17世纪的大学教师们正是在对古典作家文献进行历史批判性研究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独立观察的兴趣,放弃了对书本和权威的信赖,在寻找上帝的旅程中,他们一步步探索自然。这一现象( )
A. 折射出教会对教育的垄断 B. 利于“科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C. 促进了近代大学职能转变 D. 凸显了大学对知识的传播作用
12. 理性、正义、法精神,是启蒙思想家们对新的社会关系的憧憬。“自然法权论”和“社会契约论”,鼓励人们在保证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前提下,共同接受公共意志的领导,组建民主制国家。由此可以看出,启蒙运动( )
A. 实现了国家权力的相互制衡 B. 引领着“人”与“自然”的双重觉醒
C. 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 D. 完全消除教会对人们的思想控制
13.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到国王詹姆士二世时不仅要恢复旧制度,还企图恢复天主教,以及与封建专制的堡垒——法国和好。针对这一状况,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
A. 发动了“光荣革命” B. 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C. 废除了君主制度 D. 向复辟王朝妥协
14. 下表是1789-1875年法国大事记。这从侧面反映出,法国( )
时间 事件
1789年 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
1791年 法国第一部成文宪法颁布,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1792年 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 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815年 波旁王朝复辟
1848年 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年 路易·波拿巴政变,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年 普法战争爆发,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巴黎人民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5年 法国议会通过了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制
A. 民主共和具有偶然性 B. 确立了君主专制统治
C. 多党派均分政治权力 D. 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
15. 林肯在南北战争前说:“如果不解放一个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就一个不放;如果解放全部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就全部解放;如果解放一部分奴隶,不解放其他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也照办。”这说明战前林肯致力于( )
A. 维护联邦统一 B. 解放黑人奴隶 C. 发展美国经济 D. 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16. 德国的统一是由普鲁士邦国领导完成的,因而有人认为“是普鲁士色彩黯淡了德国民主与和平的光环”。所谓的“普鲁士色彩”是指
A 联邦制 B. 民主共和制 C. 资产阶级政党制度 D. 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第17题15分,第18题25分,第19题12分,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西欧各国为了得到比较充裕的东方商品,他们迫切希望绕过地中海开辟一条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新航路。商品经济在西欧迅速发展以后,西欧各国迫切需要铸造货币用的贵金属。但是,从14世纪到15世纪中叶的150年间,西欧的金矿、银矿不仅逐渐减少,而且还有大量的资金流出欧洲。到15世纪下半叶时,西欧各国商人普遍对黄金发生了炽烈的渴望。另外,《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传播以后,西欧的上层社会中形成了一种风潮——“拜金狂”。
——摘编自刘景珍 傅利华《试论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与近代欧洲初期社会经济》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商人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的联系,他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以及欧洲的技术、工艺品等远销世界各地,赚取丰厚利润。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商业地位日益重要,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西班牙,再从西班牙流向热那亚,最后甚至流入奥斯曼帝国。在白银向东流动时,所经地区物价迅速上涨,货币贬值。
——摘编自王蕊《浅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欧洲人热衷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航路开辟对欧洲产生的影响。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最先在意大利各城邦兴起,然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达到顶峰,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14、15世纪,意大利的城邦之中,众多的贵族从事银行业或商业经营。部分市民阶级靠着商业发家,逐渐跃入贵族阶层。新兴阶层为维护和发展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对封建统治与天主教会的神学独断。一度湮没千年的希腊罗马文化被大规模发掘、整理和研究,一时成为风潮和时尚。文艺复兴时期的众多思想家们认为经院哲学派的逻辑学过于枯燥无味,并且与实际生活毫无联系;相反他们宁愿选择“人文学科”,其目的在于学生们有道德,使他们为了履行国家的社会职责而准备做出最大的贡献,从更广的意义上来说,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强调,在上帝所有的造化物中,人的“尊贵”是最优秀的,仅次于天使,人具有掌握自己命运和在尘世间幸福生活的能力。
材料二 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在所有的偏执中,伏尔泰最痛恨宗教偏执,因为它完全建立在愚蠢的迷信基础上;“迷信越少,狂热越少;狂热越少,痛苦越少”;他特别认为英国的议会制度比法国的专制制度更可取,同时国家政策导致无意义的战争时,这些国家的行动就是犯罪。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有相当部分似乎认为外部条件迫使人们按不同的方式活动,人们对此束手无策。但更重要的是,他是一名理想主义者,他偏爱英国式的独特的政治制度,在他看来没有任何个人或集团有绝对权力确保人民的自由权利。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美】伯恩斯《西方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思想家们的主张并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共同影响。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为主题,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蔚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四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新航路的开辟是欧洲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历史产物,是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对扩大原料产地、市场以及交换手段的必然需要。这强调了新航路开辟的( )
A. 市场需求 B. 社会认同 C. 根源所在 D. 制度保障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航路开辟时期(世界)。据材料“是欧洲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历史产物,是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对扩大原料产地、市场以及交换手段的必然需要”可知,材料认为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所以材料强调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源所在,C项正确;材料虽然涉及“市场”需求,但A项不能全面概括材料信息,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社会对于新航路开辟的看法,不能得知新航路开辟的社会认同,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政治制度为新航路开辟提供的保障,排除D项。故选C项。
2. “1487年8月,他率领船队,从里斯本出发,越过南回归线,沿着非洲海岸南下,在非洲南端遇见了风暴。船队在风暴中漂泊13天后,驶到风平浪静的海域时,他判断自己的船队已经绕过了非洲,航行在了印度洋上。”材料论述的是( )
A. 达·伽马绕过非洲抵达印度 B. 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C 卡伯特父子发现纽芬兰岛 D. 哥伦布航行到美洲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1487年8月,他率领船队,从里斯本出发,越过南回归线,沿着非洲海岸南下,在非洲南端遇见了风暴”和所学可知,1487年,航海家迪亚土在航行中遭遇大风而意外绕过非洲西南端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B项正确;1497—1498年,达·伽马绕过非洲抵达印度,排除A项;1497年,卡伯特父子发现纽芬兰岛,排除C项;1942年,哥伦布西航,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排除D项。故选B项。
3. 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纽芬兰岛;16世纪,荷兰航海家巴伦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了详细的航行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这些海上探索( )
A. 完成了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 B. 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
C. 激发了人文主义精神的产生 D. 开阔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海上探索使人类探索了未知的世界,说明开阔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D项正确;完成了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及其船队,排除A项;资本主义萌芽于新航路开辟前,新航路开辟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排除B项;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产生于新航路开辟前,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思想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
4.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等家畜家禽,小麦、燕麦等农作物引入美洲;美洲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等也流向世界各地。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A.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B. 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经济腾飞
C. 助推了世界饮食结构的改变 D. 促进新旧大陆经济互补和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航路开辟时期(世界)。根据材料“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等家畜家禽,小麦、燕麦等农作物引入美洲;美洲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等也流入世界各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物种的交流,如玉米等美洲作物传入欧洲、亚洲,欧亚大陆的动植物传入美洲,改变了世界各地的饮食结构,C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使得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推动了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非“初步形成”,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对殖民地的早期殖民扩张,给殖民地带去了深重的灾难,没有促进殖民地经济腾飞,排除B项;材料中仅涉及动植物的传播和农作物种类的变化,农作物种类的变化不属于经济的互补,排除D项。故选C项。
5. 哥伦布的到来使美洲印第安人有生以来第一次,迎面遇上他最可怕的大敌:不是那个白人,也不是这位白人的黑人仆从,而是那些看不见的杀手,潜伏在这些人的血液内,气息中,被他们带上岸来。材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A. 开启了亚欧的交往 B. 伴随着疾病的传播
C. 是血腥的暴力征服 D. 加速了物种的交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潜伏在这些人的血液内,气息中,被他们带上岸来”,可知材料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伴随着疾病的传播,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新航路的开辟开启了亚欧的交往,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新航路的开辟是血腥的暴力征服,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物种的交流,D项错误。
6. 对如图主题表述最为准确的是( )
A. 奴隶贸易 B. 商业贸易 C. 三角贸易 D. 殖民掠夺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贸易路线、方向、商品可知为在欧洲、非洲、美洲之间的三角贸易,C项正确;材料不仅有奴隶贸易,还有其他商品贸易,排除A项;商业贸易无法体现出奴隶贸易,排除B项;殖民掠夺主要是占领殖民地和掠夺资源,材料并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7. 15世纪末以后的100多年中,葡萄牙从非洲运走黄金27.6万公斤。1521~1544年间,西班牙从美洲每年运回黄金2900公斤,白银30700公斤,在1545~1560年运回的黄金和白银达到平均每年5500公斤和24.6万公斤。这种现象( )
A. 致使世界市场最终的形成 B.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C. 使世界各地联系更为便捷 D. 表明西欧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16世纪欧洲。根据材料可知,大量黄金白银进入欧洲,出现了价格革命,使得传统的地主贵族阶层逐渐衰落,工商业者崛起,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B项正确;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题干涉及时间截至16世纪,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西欧殖民者在新航路开辟时期每年从美洲运回大量金银,材料不能说明世界各地联系更为便捷,排除C项;西欧成为世界贸易中心是在工业革命以后,排除D项。故选B项。
8. 1703年英属新英格兰殖民地规定:每上缴一个印第安人头盖皮奖励40英镑。1744年,英属马萨诸塞殖民地宣布:每上缴一个12岁以上印第安人男子头盖皮奖励100英镑,女人和小孩的为50英镑。这些史实揭示了( )
A. 商品输出的掠夺性 B. 英国国家治理的残酷性
C. 殖民扩张的野蛮性 D. 印第安人抗争的激烈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反映了英国在被征服地区屠杀土著居民,这体现了殖民扩张的野蛮性,C项正确;商品输出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在被征服地区屠杀土著居民,不能体现英国国家治理的残酷性,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印第安人的抗争,排除D项。故选C项。
9. 13~14世纪,欧洲某文学家提出:“人类作为一个整体而言,它的本职工作是不断行使其智力发展的全部能力,人的智力发展甚至比天使还强。”这一主张( )
A. 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 体现了人人平等的理念
C. 摆脱了宗教观念的束缚 D. 闪耀着科学理性的光芒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人类作为一个整体而言,它的本职工作是不断行使其智力发展的全部能力,人的智力发展甚至比天使还强。”可得出文艺复兴时期强调人的价值与作用,肯定人的尊严,体现了人文主义,A项正确;BD项是启蒙运动的内容,排除BD项;文艺复兴没有摆脱宗教束缚,排除C项。故选A项。
10. 路德、加尔文等宗教改革者倡导欧洲人学习与《圣经》有关的知识,包括语言、历史、天文、地理、植物学、矿物学和动物学等。到16世纪,北欧和中欧很多地区都建立了繁荣的公共教育体系。这表明宗教改革
A. 推动欧洲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B. 形成了理性化的思维方式
C. 驱散了宗教和专制带来的黑暗 D. 使人们摆脱对上帝的迷信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题意可知,在宗教改革的推动下,欧洲的公共教育得到发展,这说明宗教改革推动了欧洲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了欧洲教育事业的发展,不能说明理性化思维方式的形成和使人们摆脱对上帝的迷信,排除B项;C项说法过于夸张,排除;宗教改革反对的是教会,而非摆脱对上帝的迷信,排除D项。故选A项。
11. 16、17世纪的大学教师们正是在对古典作家文献进行历史批判性研究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独立观察的兴趣,放弃了对书本和权威的信赖,在寻找上帝的旅程中,他们一步步探索自然。这一现象( )
A. 折射出教会对教育垄断 B. 利于“科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C. 促进了近代大学职能转变 D. 凸显了大学对知识的传播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17世纪(欧洲)。根据材料“16、17世纪的大学教师们正是在对古典作家文献进行历史批判性研究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独立观察的兴趣,放弃了对书本和权威的信赖”“他们一步步探索自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16-17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自然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B项正确;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已经打破了教会对教育的垄断,排除A项;材料现象利于“科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但未体现近代大学职能转变,排除C项;材料现象利于“科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
12. 理性、正义、法的精神,是启蒙思想家们对新的社会关系的憧憬。“自然法权论”和“社会契约论”,鼓励人们在保证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前提下,共同接受公共意志的领导,组建民主制国家。由此可以看出,启蒙运动( )
A. 实现了国家权力的相互制衡 B. 引领着“人”与“自然”的双重觉醒
C. 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 D. 完全消除教会对人们的思想控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18世纪的欧洲。根据材料“‘自然法权论’和‘社会契约论’,鼓励人们在保证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前提下,共同接受公共意志的领导,组建民主制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18世纪的欧洲处于资本主义发展时期,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启蒙思想家的主张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C项正确;“国家权力的相互制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启蒙运动引领着“人身”与“思想”的双重觉醒,但“自然”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完全消除”说法太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13.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到国王詹姆士二世时不仅要恢复旧制度,还企图恢复天主教,以及与封建专制的堡垒——法国和好。针对这一状况,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
A. 发动了“光荣革命” B. 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C. 废除了君主制度 D. 向复辟王朝妥协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王詹姆士二世的倒行逆施,引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不满,他们联合起来发动了宫廷政变——光荣革命,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A项正确;1721年,英国建立了责任内阁制,排除B项;英国保留了君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针对姆士二世的反攻倒算,资产阶级发动了“光荣革命”,结束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A项。
14. 下表是1789-1875年法国大事记。这从侧面反映出,法国( )
时间 事件
1789年 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
1791年 法国第一部成文宪法颁布,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1792年 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 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815年 波旁王朝复辟
1848年 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年 路易·波拿巴政变,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年 普法战争爆发,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巴黎人民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5年 法国议会通过了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制
A. 民主共和具有偶然性 B. 确立了君主专制统治
C. 多党派均分政治权力 D. 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89-1875年(法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789-1875年法国经历了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多次反复,最终确立了共和制,这反映了法国民主政治过程漫长曲折,D项正确;受启蒙运动影响,追求民主共和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偶然性”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法国在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制,而非确立了君主专制统治,排除B项;“均分”说法错误,1875年宪法以一票多数通过,排除C项。故选D项。
15. 林肯在南北战争前说:“如果不解放一个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就一个不放;如果解放全部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就全部解放;如果解放一部分奴隶,不解放其他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也照办。”这说明战前林肯致力于( )
A. 维护联邦统一 B. 解放黑人奴隶 C. 发展美国经济 D. 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林肯表示,在对待对奴隶制的问题上,哪种办法能够保存联邦,他就会采取哪种办法,也即林肯战前主张在维护联邦统一的前提下,采取适当的办法解决奴隶制问题,A项正确;林肯优先考虑维护联邦统一,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发展美国经济”,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16. 德国的统一是由普鲁士邦国领导完成的,因而有人认为“是普鲁士色彩黯淡了德国民主与和平的光环”。所谓的“普鲁士色彩”是指
A. 联邦制 B. 民主共和制 C. 资产阶级政党制度 D. 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是普鲁士色彩黯淡了德国民主与和平的光环”强调的是普鲁士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对德国政治产生了直接影响,即“君主为实,立宪为虚”,D项正确;AC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C项;当时德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排除B项。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第17题15分,第18题25分,第19题12分,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西欧各国为了得到比较充裕的东方商品,他们迫切希望绕过地中海开辟一条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新航路。商品经济在西欧迅速发展以后,西欧各国迫切需要铸造货币用的贵金属。但是,从14世纪到15世纪中叶的150年间,西欧的金矿、银矿不仅逐渐减少,而且还有大量的资金流出欧洲。到15世纪下半叶时,西欧各国商人普遍对黄金发生了炽烈的渴望。另外,《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传播以后,西欧的上层社会中形成了一种风潮——“拜金狂”。
——摘编自刘景珍 傅利华《试论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与近代欧洲初期社会经济》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商人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的联系,他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以及欧洲的技术、工艺品等远销世界各地,赚取丰厚利润。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商业地位日益重要,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西班牙,再从西班牙流向热那亚,最后甚至流入奥斯曼帝国。在白银向东流动时,所经地区物价迅速上涨,货币贬值。
——摘编自王蕊《浅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欧洲人热衷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航路开辟对欧洲产生的影响。
【答案】(1)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对黄金的需求;奥斯曼士耳其对传统商路的控制;人文主义的提倡和天主教传教的热情。
(2)影响:开辟了欧洲通向世界各地的航路;促进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欧洲)。据材料一“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西欧各国为了得到比较充裕的东方商品,他们迫切希望绕过地中海开辟一条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新航路”,可得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据材料一“到15世纪下半叶时,西欧各国商人普遍对黄金发生了炽烈的渴望”,可得出对黄金的需求;结合所学知识,奥斯曼士耳其垄断了传统商路;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人的主观能动性被调动起来,提倡追求现世幸福;当时欧洲统治阶级热衷于传播天主教是新航路开辟的另一个原因。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欧洲)。据材料二“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商人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的联系,他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以及欧洲的技术、工艺品等远销世界各地,赚取丰厚利润”,可得出开辟了欧洲通向世界各地的航路;据材料二“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商业地位日益重要,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可得出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促进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据材料二“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西班牙,再从西班牙流向热那亚,最后甚至流入奥斯曼帝国。在白银向东流动时,所经地区物价迅速上涨,货币贬值”,可得出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且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最先在意大利各城邦兴起,然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达到顶峰,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14、15世纪,意大利的城邦之中,众多的贵族从事银行业或商业经营。部分市民阶级靠着商业发家,逐渐跃入贵族阶层。新兴阶层为维护和发展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对封建统治与天主教会的神学独断。一度湮没千年的希腊罗马文化被大规模发掘、整理和研究,一时成为风潮和时尚。文艺复兴时期的众多思想家们认为经院哲学派的逻辑学过于枯燥无味,并且与实际生活毫无联系;相反他们宁愿选择“人文学科”,其目的在于学生们有道德,使他们为了履行国家的社会职责而准备做出最大的贡献,从更广的意义上来说,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强调,在上帝所有的造化物中,人的“尊贵”是最优秀的,仅次于天使,人具有掌握自己命运和在尘世间幸福生活的能力。
材料二 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在所有的偏执中,伏尔泰最痛恨宗教偏执,因为它完全建立在愚蠢的迷信基础上;“迷信越少,狂热越少;狂热越少,痛苦越少”;他特别认为英国的议会制度比法国的专制制度更可取,同时国家政策导致无意义的战争时,这些国家的行动就是犯罪。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有相当部分似乎认为外部条件迫使人们按不同的方式活动,人们对此束手无策。但更重要的是,他是一名理想主义者,他偏爱英国式的独特的政治制度,在他看来没有任何个人或集团有绝对权力确保人民的自由权利。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美】伯恩斯《西方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思想家们的主张并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观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共同影响。
【答案】(1)主张: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经院哲学对人性的束缚:重视人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任答两点即可)
原因:意大利城市社会发展的先进性;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意大利古典文化意识的浓厚;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神学思想对人们思想的禁锢。(任答一点即可)
(2)观点:主张人民权利自由;认同英国式民主政治;反对专制制度;宣扬理性。(任答两点即可)
(3)共同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精神;对推动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起了积极作用;冲击了宗教神学;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4至17世纪的意大利。第一小问主张:由材料“新兴阶层为维护和发展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对封建统治与天主教会的神学独断。”“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强调,在上帝所有的造化物中,人的‘尊贵’是最优秀的,仅次于天使,人具有掌握自己命运和在尘世间幸福生活的能力。”及所学可得出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由材料“文艺复兴时期的众多思想家们认为经院哲学派的逻辑学过于枯燥无味,并且与实际生活毫无联系”可得出反对经院哲学对人性的束缚;结合所学可得出重视人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第二小问原因:由材料“文艺复兴最先在意大利各城邦兴起,然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达到顶峰,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可得出意大利城市社会发展的先进性;由材料“14、15世纪,意大利的城邦之中,众多的贵族从事银行业或商业经营。”及所学可得出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由材料“一度湮没千年的希腊罗马文化被大规模发掘、整理和研究,一时成为风潮和时尚。”及所学可得出意大利古典文化意识的浓厚;由材料“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对封建统治与天主教会的神学独断。”可得出神学思想对人们思想的禁锢。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世纪的法国。由材料“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可得出主张人民权利自由;由材料“他特别认为英国的议会制度比法国的专制制度更可取,同时国家政策导致无意义的战争时,这些国家的行动就是犯罪。”可得出认同英国式民主政治;由材料“他偏爱英国式的独特的政治制度,在他看来没有任何个人或集团有绝对权力确保人民的自由权利。”及所学可得出反对专制制度;宣扬理性。
【小问3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4至18世纪的欧洲。由材料“新兴阶层为维护和发展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对封建统治与天主教会的神学独断。”“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及所学可得出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对推动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起了积极作用;冲击了宗教神学;结合所学可得出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精神;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为主题,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答案】示例:论题:西方民主政治,是与西方国家的历史和国情相适应的,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阐述: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家由于具体国情不一样,各国民主政体也呈现不同的特征。法国经过艰难曲折的历程,最终确立共和政体。美国在走向民主制的历程中,由于采取了三权分立的制衡体制,既保证了民主,又维护了公民的自由,从而避免了暴政。英国走向民主的过程中,最终以光荣革命"完成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保留了大量的军国主义传统。总之,西方民主政治是西方独特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产物,各具特色。
【解析】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根据图示内容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西方民主政治,是与西方国家的历史和国情相适应的,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结合英国、法国和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的过程和特点进行阐述。从其他角度总结论点展开阐述,言之有理亦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