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一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课件(共6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课件(共6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11-29 16:5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1张PPT。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聚落的认识【江南村落】聚落的认识【中小城市---凤凰古城】聚落的认识【特大城市---长沙】聚落的认识【超级大城市---上海】读课本P88,思考:
1.什么是聚落?
2.聚落分为哪两大类?
3.乡村与城市的差别?(2)分类: 按照性质和规模可分为:乡村和城市。(1)概念:
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
(不仅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而且还包括 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如道路、广场、公园、运动场等。)1、聚落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长沙江南村落乡村聚落城市聚落乡村——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的
聚落,规模较小,形成较早 。城市——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大,
是一定地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乡 村城 市人口构成规 模联 系生产方式表填乡 村城 市人口构成规 模联 系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生产方式表填乡 村城 市人口构成规 模联 系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生产方式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表填乡 村城 市人口构成规 模联 系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较小较大生产方式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表填乡 村城 市人口构成规 模联 系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较小较大城市是由乡村发展而来的生产方式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表填划分城市的标准联合国规定的标准为2万人。 我国规定: 5千~2万:一般城镇 20万以下:小城市 20万~50万:中等城市 50万~100万:大城市 100万以上:特大城市 国际上一般把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城市称为“超级大城市”,如纽约、东京、墨西哥城、北京、上海等。划分城市的标准 半坡村落布局在什么地形之上?这给先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阅读:半坡村落 半坡村落布局在什么地形之上?这给先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阅读:半坡村落河谷阶地上 半坡村落布局在什么地形之上?这给先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阅读:半坡村落河谷阶地上既接近水源,土壤肥沃,便于灌溉,利于农耕和渔猎,又不会被洪水淹没,同时河流有防御作用。活动1. 简要说明山区聚落和平原聚落的主要差异。
(从聚落规模、空间分布、人口等方面分析)
2. 试从地形角度分析两种聚落形成的主要原因。活动1. 简要说明山区聚落和平原聚落的主要差异。
(从聚落规模、空间分布、人口等方面分析)
2. 试从地形角度分析两种聚落形成的主要原因。山区平原活动1. 简要说明山区聚落和平原聚落的主要差异。
(从聚落规模、空间分布、人口等方面分析)
2. 试从地形角度分析两种聚落形成的主要原因。活动平坦开阔地形复杂
起伏大较大较小集中分散较多较少点状
带状团聚式
棋盘式
条带式1. 简要说明山区聚落和平原聚落的主要差异。
(从聚落规模、空间分布、人口等方面分析)
2. 试从地形角度分析两种聚落形成的主要原因。呈点状呈带状山区聚落团聚式棋盘格式平原聚落丽江古城纳西族家家门前绕水流,户户屋后垂杨柳 读图4-5及“丽江古城”材料,想一想: (1) 丽江古城为什么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2) 丽江古城的形成和发展利用了哪些有利的地形条件? 活动 读图4-5及“丽江古城”材料,想一想: (1) 丽江古城为什么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2) 丽江古城的形成和发展利用了哪些有利的地形条件? 活动 古城坐落在云贵高原丽江坝子上,海拔较高,因此夏无酷暑;古城纬度较低,北面、西面高山阻挡冬季风入侵,所以冬无严寒。 读图4-5及“丽江古城”材料,想一想: (1) 丽江古城为什么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2) 丽江古城的形成和发展利用了哪些有利的地形条件? 活动 读图4-5及“丽江古城”材料,想一想: (1) 丽江古城为什么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2) 丽江古城的形成和发展利用了哪些有利的地形条件? 活动 古城北部、西部因高山地形,导致城区向东部和南部比较平坦开阔的地带伸展。活动 读图4—7及“塔里木盆地的绿洲”材料,回答问题: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和交通线有什么关系? 活动 读图4—7及“塔里木盆地的绿洲”材料,回答问题: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和交通线有什么关系? 城镇呈串珠状分布在盆地的边缘,且大多位于山前冲积扇、洪积扇的中下部。各城镇之间有交通线路相连。 (这些地方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较为肥沃,水源条件相对较好,人口集中,农牧业生产较为发达。)大庆思考:除地形外,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还有哪些?株洲华盛顿旅顺军港耶路撒冷拉萨甘肃酒泉张家界深圳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政治、军事、 宗教、科技、旅游、政策影响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1.地形对交通线路密度的影响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地形对交通线路密度的影响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地形对交通线路密度的影响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西部稀疏,东部稠密1.地形对交通线路密度的影响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西部稀疏,东部稠密2.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和形态的影响 山区公路 读图4-13,以兰州城区为例,讨论地形对聚落和交通布局的影响。活动 读图4-10,简要说明四川省不同地形区内交通线路的布局特点和形态特征。活动1.地形对交通线路密度的影响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西部稀疏,东部稠密2.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和形态的影响 山区——限制较大,“之”字形或线状分布
平原——限制较少,呈网状分布P93/ 2. 在图4-14中,有A,B,C三种铁路选线方案,其中相对合理的是_____方案,为什么?活动P93/ 2. 在图4-14中,有A,B,C三种铁路选线方案,其中相对合理的是_____方案,为什么?活动C交通线路选线中应综合考虑的问题   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 技术、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尽可能降低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1.地形对交通线路密度的影响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西部稀疏,东部稠密2.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和形态的影响 山区——限制较大,“之”字形或线状分布
平原——限制较少,呈网状分布3.科技进步使地形的影响不断降低青藏铁路青藏铁路瑞士和意大利之间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铁路连接英国和法国的海底隧道  现在,交通线路的分布取决于资源开发的需要及其社会经济效益的大小。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