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计算器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
沪教版·第五单元
认识计算器各部分名称,了解计算器常用功能键的名称、作用。
通过比赛,让学生感受到,用计算器计算快捷。
通过学习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推理分析能力,并学会客观的运用数学的方法,增强估算的能力。
重
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了解计算器的键盘结构,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利用算筹进行计算。
横式
1
2
3
4
5
6
7
8
9
纵式
1
2
3
4
5
6
7
8
9
用算筹计算452+327的过程:
4 5 2
先加三百
7 5 2
再加二十
7 7 2
再加七
7 7 9
②
大约一千四百年前,中国发明了算盘,帮助人们更方便地计算。
用算盘计算 452+327:
+ 3 2 7
现在有了计算器,它能帮助我们快速计算。
嘿嘿,计算器真方便!
你会用计算器计算
452+327 吗?
算盘,是我国古代发明创造的重要成就之一,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我国是世界上发明算盘最早的国家。算盘,是由古代的“筹算”演变而来的。
“筹算”就是运用“筹码”——一种削制竹签来进行运算。唐代末年开始用“筹算”乘除法,到了宋代产生了“筹算”的除法歌诀,明代数学家吴敬著《算法十全》中,已正式有了“算盘”这一名称。约在明代初年,算盘逐渐流行,而论述算盘的著作,在十五世纪中叶已经很多了。由于珠算口诀便于记忆,运算方便,遂在我国普遍应用。同时,也陆续传到了日本,朝鲜、印度、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受到广泛欢迎。
当然,算盘珠毕竟要靠人手来拨动,其运算速远远比不上电子计算器,而且也根本谈不上“自动运算” 。
1642年,年仅19岁的法国伟大科学家帕斯卡引用算盘的原理,发明了第一部机械式计算器,在他的计算器中有一些互相联锁的齿轮,一个转过十位的齿轮会使另一个齿轮转过一位,人们可以像拨电话号码盘那样,把数字拨进去,计算结果就会出现在另一个窗口中,但是只能做加减计算。
1694年,莱布尼兹在德国将其改进成可以进行乘除的计算。此后,一直要到20世纪50年代末才有电子计算器的出现。
计算器的由来
例 1
我们来认识一下计算器。
电源开关/清除键
ON/C
累加键
累减键
存储呼出键
修正键
清除储存键
M+
M-
MR
CE
MC
按键
液晶显示屏
按一下 接通电源
就可以用了。
ON/C
8
8 6
8 6 3
8 6 3 1
8 6 3 1 5
接通状态下,若一定时间内没有按任意键,会自动关闭电源。
有关闭键 的计算器,只要按 ,就可以关闭电源。
OFF
OFF
例 2
接通电源后,依次按下列按键:
8
6
3
1
5
仔细观察液晶显示屏,你发现了什么?
先键入的数字在高位上。
输入 84 × 23
输入 84 × 23
输入 84 × 23
输入 84 × 23
输入 84 × 23
回顾总结
电源开关/清除键
ON/C
累加键
累减键
存储呼出键
修正键
清除储存键
M+
M-
MR
CE
MC
按键
液晶显示屏
按一下 接通电源
就可以用了。
ON/C
8
8 6
8 6 3
8 6 3 1
8 6 3 1 5
计算器
输入 7 6 2
先按的数字在高位上
输入 6 3 1 5
输入 6 3 1 5
输入 84 × 23
1.回家后把算器各部分名称,了解计算器常用功能键的名称、作用、使用方法等介绍给爸爸妈妈听。
2.把352+782利用计算器按给爸爸妈妈看。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