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课件+教案+检测(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课件+教案+检测(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1-29 20:22:30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近代中国梦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历史回眸PK中 国西方败活动一:
小组长主持
梳理基础知识梦 想 篇——
总有一些人让人难以忘记
师夷长技,维护清朝统治变法图强,发展资本主义三民主义,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与科学,从思想上解放人民活动二:走近他们的梦想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器物制度思想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 逐步深入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规模最大
的近代军事工业远东第一大船厂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厂北洋海军福建海军南洋海军筹建海军兴办新式学堂第一所新式学堂:
京师同文馆(1862年,北京)派遣留学生改革政府机构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15年《新青年》的创办(上海)民主和科学(德先生、赛先生)前期:四个提倡四个发对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梦 灭 篇——
总有一些事让人深思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有这样一种失败的声音: 政变没有成功,夺权没有成功,皇帝因此被囚禁,多年努力,功亏一篑…… 袁的称帝,让无数仁人志士多年的牺牲化为乌有,革命还是失败了……洋务运动后期,(19世纪70年代~90年代)
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厂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汉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有这样一种有力的证明: 戊戌变法失败了,但是它开启了变法图强的先声,“变革”、“资本主义”、“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等等这些词语深入人心,一时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了我国近代化的发展进程……
——孙中山 如果没有新文化运动将“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三个词植入国人心里,就不会有五四运动的发生
——陈独秀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流亡到海外,1918年他在和友人的交谈中曾经说过:若说中国之近代化过程,从结果来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是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的,唯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廷,算是为我国的近代化贡献了一份力量,至于陈独秀这些人掀起的这场思想运动,在这个时候的中国,民主和科学何谈落实?不过是空折腾,不会收到任何效果……请你结合所学思考: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说出理由。近代化的探索之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师夷长技变法图强三民主义民主科学器物制度思想
文化事件阶级主张影响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推翻了清朝,结束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感悟升华★★★近代化探索历程的感悟:
①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 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③?一代代先进的中国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敢于捍卫真理、甘于奉献的精神、挽救国家危亡、振兴中华民族为己任的民族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值得我们学习!
④国家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名字:位卑未敢忘忧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近代化的探索》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1、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2、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
3、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知道陈独秀、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分析】 近代化探索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线索,在教材中具有重要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考试的重点内容。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对近代化探索在经济、政治和思想上的表现从感性认识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得出近代化探索的特点: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步深入,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此外,历史与现实在本单元中有很好的结合点,我们要关注中国的改革开放及其伟大成就,体现历史对现实的借鉴功能。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新课的学习后,已经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这几场运动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对于这些运动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产生的影响和特点等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因此有必要进行系统的知识重构。
【复习目标】
1、知道近代化的概念,知道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背景。
2、说出近代化探索的四场运动的名称、时间、代表人物、主要思想、主要内容,比较其异同点。
3、通过合作探究,分析四场运动的作用及在中国社会近代化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探索的艰巨性,归纳出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从而得出向西方学习过程的一些启示。
4、通过绘制知识树或思维导图,重构本单元的知识体系。
【复习重难点】
重点:四场运动的概况、作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难点:四场运动内在的联系与区别,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和启示,重构本单元的知识体系。
【设计理念】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复习。利用时间轴、知识树等方式引导学生宏观的看待专题,理解近代化探索的历程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和影响,懂得把前后知识建立关联性,突出历史的时序性、变迁性和因果联系。利用对比表格的方式对比归纳四场运动的异同点,从微观的角度引导学生区分四场运动的具体内容。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质疑设疑,联系实际。
【复习过程】
导入:近年来,“中国梦”成为最热门的词,正如习近平主席说的那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中华民族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曾经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但步入近代以后,中国逐渐落伍了。一次次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发动,一个个屈辱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人民开始觉醒了。为了让民族复兴,无数的仁人志士开始了的艰难的探索。 我们今天就来复习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1、自主学习
梳理线索 请在时间轴的相应位置上写出近代化探索四场运动的名称。

问题:通过观察时间轴,你发现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在什么背景下进行?
设计意图:从宏观角度认识四次探索在中国近代史中的位置,懂得把前后知识建立关联性,突出历史的时序性、变迁性和因果联系。并理解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夹缝中进行,始终与“救亡图存”的主题相连。
过渡:这四次活动也是当时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而进行的四次艰难的追梦过程。可以用几个词语形容这四次探索:举步维艰——洋务运动;昙花一现——戊戌变法;柳暗花明——辛亥革命;旭日东升——新文化运动。
2、对比归纳 出示有关四场运动的知识归纳表格,要求学生先进行自主学习,再合作学习,对比归纳出四场运动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设计意图:利用对比表格的方式对比归纳四场运动的异同点,从微观的角度引导学生区分四场运动的具体内容,分析四场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明确近代化的概念
3、活动引领
(1)梦想篇:走近他们的梦想——总有一些人让人难以忘记
设计意图:课件展示一组图片,小组讨论说出这四个人分别的梦想是什么?通过这一活动的设计,来引领学生进一步书序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先进知识分子他们发起四大运动的目的、主张、主要活动等,以活动来引领学生巩固四大运动的基本知识。
(2)梦灭篇:总有一些事让人深思
A有这样一种失败的声音: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袁的称帝,让无数仁人志士多年的牺牲化为乌有,革命还是失败了……——孙中山
政变没有成功,夺权没有成功,皇帝因此被囚禁,多年努力,功亏一篑……——康有为
学生合作思考:你赞同这些声音吗?请说出理由
B有这样一种有力的证明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汉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中国通史》
戊戌变法失败了,但是它开启了变法图强的先声,“变革”、“资本主义”、“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等等这些词语深入人心,一时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了我国近代化的发展进程……
——孙中山
如果没有新文化运动将“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三个词植入国人心里,就不会有五四运动的发生
——陈独秀
合作讨论:这些材料证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探究活动,引领学生对四大运动的结局、影响等进行深入分析,加深对这些事件的深层次的把握。
4、合作探究: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流亡到海外,1918年他在和友人的交谈中曾经说过:若说中国之近代化过程,从结果来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是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的,唯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廷,算是为我国的近代化贡献了一份力量,至于陈独秀这些人掀起的这场思想运动,在这个时候的中国,民主和科学何谈落实?不过是空折腾,不会收到任何效果……请你结合所学思考: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说出理由。
设计意图:对整个内容进行升华。
5、知识整合 要求学生围绕复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小结本单元的内容。(教师提供几种梳理知识的样式给学生参考)
设计意图:通过绘制知识树或思维导图,重构本单元的知识体系,深化本单元的主题。 四、练习巩固(课后完成)
6、情感提升: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名字,多媒体课件展示近代化探索中先进中国人的一幅幅图片,一边展示学生一边回答。
结束:今天我们复习了近代化的探索活动,了解了中国近代历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而进行的四次艰难追梦。同学们,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梦则国家有望,少年追梦则国家昌盛。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希望同学们在少年时期,立下报国之志,学成报国之技,圆中华民族百年以来的“复兴梦”。
《近代化的探索》评测练习
1、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创办的企业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湖北织布局
2、陈旭麓先生提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这主要是指洋务运动
A创办新式学堂 B兴办近代企业
C建立现代海军 D传播西方思想
3、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深剧创痛,空前的民族危机,把中国人民惊醒了。”以下关于“中国人民惊醒了”的表述,错误的是
A台湾人民掀起了反抗日本统治的革命
B地主阶级开始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C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戊戌变法运动
D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
4、2014年4月23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65岁生日。中国海军不断强大,那么你知道我国开始近代化并建立近代海军实在哪一时期
A鸦片战争时期 B甲午战争时期
C洋务运动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5、《同治夷务》中写道:“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观点并付诸实施的是
A洋务派 B顽固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6、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①创办军事工业 ②创办民用工业 ③筹划海防 ④培养人⑤改革行政机构,任用维新人士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7、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创新”开始于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8、在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
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9、“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材料来自
A康有为的上书 B曾国藩的奏折
C林则徐的文稿 D陈独秀的文章
10、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事件①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②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③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④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 “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文中称颂的是 
A毛泽东 B康有为C梁启超 D孙中山
12、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解放战争
13、 “国父”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奋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14、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A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B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
C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D改变了近代社会性质
15、有学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据此,他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A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B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D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16、胡适曾说北京大学是因为三个兔子(蔡元培、陈独秀、胡适三人年有长幼,生肖属相都属兔)而成名的。蔡元培、陈独秀、胡适等人的活动,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在十月革命前,新文化运动的“新”表现在
A宣传尊孔复古
B主张以暴力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
C都提倡民主和科D主张“打倒列强除军阀”
17、表格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陈洋同学在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绘制了下列表格,你认为此表格的主题是
1861年
曾国藩
安庆内军械所
1898年
光绪帝
《定国是诏》
1915年
陈独秀
《青年杂志》
A军事工业的兴起 B政治体制的变革
C民主思想的传播 D近代化道路探索
18、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的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A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
B民主共和思想融深入人心
C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
D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二、非选择题
19、【民族追梦之路】 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无数的中国人的梦想构成了中国梦。
【碎梦】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沿江海入长江。——摘编自《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追梦】
材料二 一组中国人的梦想
A组:“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B组: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盲从,搬进来也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咋样的,便象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
【圆梦】
材料三 “独立梦”萦绕着几代中国人: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的胜利;新中国胜利,为圆“社会主义制度梦”实行了三大改造;为圆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梦进行了改革开放;现在,全国人民正朝着实现中国的腾飞梦前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场战争”是指什么战争?
(2)材料二A组材料中“这场战争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指什么?被这场运动所“忽略”的西方文明中“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是指什么?
(3)材料二B组材料体现了谁的思想?除民权主义外,三民主义还包含哪两方面内容?
(4)据材料三,简要谈谈上述几个“梦”之间的联系。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⑴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⑵图C历史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取得了怎样的历史功绩?

⑶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⑷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