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7.4带括号的混合运算表格式同步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7.4带括号的混合运算表格式同步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5-20 22:1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备课人 XX 备课学科 数学
备课年级 四年级 备课时间 2024年X 月
辅助备课 新课标、教材、练习题
课题 7.4 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内容 教科书第89-90页红点1、红点2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并掌握带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准确地进行计算。 2.使同学们体会到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并会列综合算式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带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括号,能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过程 (教与学) 一、情境引入,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四(1)中队不仅关心福利院儿童的学习,还很关心他们的生活。这不,周六他们相约来到了超市(出示情境图)。 教师: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教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 问题1:200元钱买1箱牛奶和20包饼干,还剩多少钱? 问题2:80元钱可以买几包巧克力?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探究带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200元钱买1箱牛奶和20包饼干,还剩多少钱? 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把信息和问题结合起来读一下吗? 学生:牛奶58元/箱,饼干4元/包,200元钱买1箱牛奶和20包饼干,还剩多少钱? 教师:你会解答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试做,教师巡视。 教师:谁来交流一下你是怎样想的,思路是什么? 学生:求剩下多少钱,需要用总钱数减去花掉的钱数,总钱数已经知道了,要先求出花掉的钱数。 教师:谁听明白她的思路了,再来说一下?学生再次表达列式的思路。 教师:如何列式计算呢?(学生到投影仪上展示不同的解答方法并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学生1:我这样计算: 4×20=80(元) 58+80=138(元) 200-138=62(元) 学生2:我这样计算:58+4×20 =58+80 =138(元) 200-138=62(元) 学生3:我采用综合算式计算: 200-(58+4×20) =200-(58+80) =200-138 =62(元) 教师:谁有问题问他?如果没有问题:谁再说说综合算式中每一步表示的意义,尤其是小括号的作用?(找2学生说,第2个学生说时同步演示) 教师:我们来观察分析一下:这三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对比算式又有什么不同点?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教师:谁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1:他们的思路是一样的:求剩下多少钱,需要用总钱数减去花掉的钱数,总钱数已经知道了,要先求出花掉的钱数。 学生2:他们的解题方法不一样:前两种用的是分步计算,第三种是用的综合算式。 教师:今天的综合算式与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复杂了,需要三步计算,小括号里面还是混合运算。 教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教师:计算综合算式时,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学生:判断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师:谁能结合算式中每一步的实际意义,说一说黑板上这个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学生: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追问意义:1箱牛奶和20包饼干的价钱之和),小括号里面有两级运算先算乘法。(追问意义:20包饼干的价钱)。 教师:谁再说一遍? 学生: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小括号里面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教师:这两道题你会吗?(“小电脑练习”) 25×(44+288÷16) 270÷(15×30÷90)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交流时注意让学生说清楚运算顺序)。 教师:你能试着总结出带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吗? 学生: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自左向右挨着计算。 课堂小结:带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小括号里面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探究带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师:80元钱可以买几包巧克力?这个问题你会解答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试做,教师巡视。 提问:谁来交流一下你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学生:求80元钱可以买几包巧克力,就是已知总价,只要再知道巧克力的单价,就能求出巧克力的数量了,利用“数量=总价÷单价”。 提问:如何列式计算呢?(学生到投影仪上展示并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学生1:先求出巧克力的单价: (8+12)×2 =20×2 =40(元) 再求出巧克力的数量:80 ÷40=2(包) 学生2:我用综合算式计算(让该生在黑板上板演): 80÷(8+12)×2 教师:说一说你的解题思路是什么?按照我们学过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说一说先算什么?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在说的过程中会发现计算的顺序和解题思路是不同的。 教师:怎样可以在综合算式中先算出巧克力的单价?你能想一个办法吗? 学生:用小括号:80÷((8+12)×2),追问:谁来评价一下? 学生:重复了,而且两个小括号,先算哪一个? 教师评价:只用小括号已不能满足需要,还要想个办法再改变运算顺序,这就需要学习一个新的运算符号来改变运算顺序。用什么符号呢? 学生创造各种符号,学生自己评价,让学生认识到统一符号的必要性。 教师引导:如果列综合算式,要想先算出巧克力的单价,需要用一个新的符号:中括号,同时教师在学生出错误的80÷(8+12)×2综合算式中,加上中括号80÷[(8+12)×2],边写边告诉学生写法。 提问:谁来说一说这个算式的运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学生: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教师:这两道题你会做吗?(“小电脑练习”) 52×[288÷(130-106)] 350÷[7×(45-40)] 学生先说说这两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再独立完成,最后全班交流。 教师:你能总结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吗?小组内交流,讨论一下。 交流:(1)算式里不带括号的,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同级运算自左向右挨着计算。(2)算式里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3)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课堂小结: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三、当堂训练 1.出示教科书P90“自主练习”第1题。 让学生先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2.出示教科书P90“自主练习”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让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解答。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先让学生列出分步算式,再列综合算式。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带括号的混合运算,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是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先让学生对问题需要的信息进行梳理,再次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明确两种综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体会小括号具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扇形,再解答。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数学方式。 出示学生的两种解答方式,引导学生体会中括号产生的必要性。
作业设计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91页自主练习3题、4题、5题、6题。
板书设计 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带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小括号里面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教后反思 在引导学生学习小括号里有两步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时,教者也没有直接出示式题,而是设疑:“是不是小括号随便加在哪儿,都可以改变运算顺序 ”“小括号加在哪里,才能改变运算顺序 ”, 让学生自己先尝试给算式加上小括号,然后再研究加上小括号后的算式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在“设疑——释疑——再疑——再释疑”的过程中,学生探究欲望被充分调动,新知的学习也更加主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