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2课 鸦片战争(共6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2课 鸦片战争(共6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1-29 20:4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8张PPT。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1787年,美国《1787年宪法》——总统制共和制;1875年,法国《1875年宪法》——议会制共和制;1871年,德意志《1871年宪法》——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第三单元回顾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一条是近代中国自1840—1919年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史实;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条是中国人民反帝爱国、争取民主共和的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两条线索:导入新课:罂粟花罂粟果鸦 片美丽的罂粟花结出了玲珑的罂粟果;晶莹的罂粟浆制出了黑色的鸦片 鸦片,又名“大烟”,具有强烈的麻醉性,是一种残害人们身心健康的毒品。人们要是吸食这种毒品,很容易上瘾,慢慢中毒,不用多久,一个身体强壮、精神饱满的人,就变成形容枯槁、萎靡不振的鸦片鬼了。第12课 鸦片战争 虎门销烟《南京条约》以及战后的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一、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6—1842.8)1、背景:



鸦片战争背景:中国 英国 闭关锁国政策:
只开放广州十三行“天朝迷梦”一、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6—1842.8)1、背景:

2、原因:


直接原因:(英国)为了保护鸦片走私,借口“虎门销烟”根本原因: 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 世界: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制度
中国:自然经济------封建专制制度
“(虎门销烟)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的讲话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不对,因为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本目的在于打开中国的市场。一、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6—1842.8)3、结果---- 中英《南京条约》 1842、8
4、
b、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并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影响: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军舰英国发动鸦片
战争的战舰 鸦片战争前,清朝闭关自守,只在广州一地设“十三行”与外国贸易;统治者根本不了解西方社会的发展进步情况,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绸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所以)加恩体恤(xù),在澳门开设洋行,俾(b ǐ ,使)得日有用资……
——1793年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鸦片战争前,清王朝的闭关自守: 英国大使马嘎尼来华期间,记载北京街头乞丐很多。许多百姓都是蓬头拓面,衣杉褴褛,因此他形容满清:“(所谓的盛世)只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
“中国人”正在逐步退化到“半野蛮人”时代。以至我不得不开始怀疑满清的所谓“盛世”了。 ——(见马嘎尼的中国行记)鸦片战争前,英国对中国的认识:鸦片战争的原因虎门销烟
走私鸦片

烟毒肆虐-白银流失
吏治腐败-军备废弛
驰禁论与严禁论一、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6—1842.8)1、背景:

2、原因:


根本原因: 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 世界: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制度
中国:天朝迷梦------封建专制制度
下列关键词的逻辑关系:虎门销烟
走私鸦片

烟毒肆虐-白银流失
吏治腐败-军备废弛
驰禁论与严禁论 走私鸦片4000箱12576箱20331箱35445箱40200箱50—100公斤/箱7889箱吸毒人数:200万/35年
掠夺白银:3—4亿两/40年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烟馆林立 吸食者日众下列关键词的逻辑关系:虎门销烟
走私鸦片

烟毒肆虐-白银流失
吏治腐败-军备废弛
驰禁论与严禁论 走私鸦片?单位:千万元中国:贸易顺差(出超)
英国:贸易逆差(入超) 儿子:爹爹,街上卖洋布了,可好看了。
父亲:好看管什么用?结实才行。
儿子:那洋布又细又结实。
父亲:光结实管什么用,便宜才行。
儿子:那洋布可便宜了。
母亲:再便宜也要花钱,妈给你织,咱一文钱都不用花。 自给自足的
自然经济 下列关键词的逻辑关系:虎门销烟
走私鸦片

烟毒肆虐-白银流失
吏治腐败-军备废弛
驰禁论与严禁论吏治腐败-军备废弛 驰禁论与严禁论烟毒肆虐-白银流失 走私鸦片清廷内部对禁烟问题的激烈讨论“弛禁”主张 道光十六年(1836年),任太常寺少卿的许乃济于四月二十七日向道光帝上《鸦片例禁愈严流弊愈大,亟请变通办理折》,认为严禁鸦片,引起许多流弊,而且越禁越多,不如“仍用旧例,准令夷商将鸦片照药材纳税,入关交行后,只准以货易货,不得用银购买”,以防止白银外流,并主张文武员弁、士子、兵丁等“不得沾染恶习”,而“其民间贩卖吸食者,一概勿论”。因为吸食鸦片“不尽促人寿命”,而且“今海内生齿日众,断无减耗户口之虞”。同时,他在附片中还提出了除听任民间吸食外,应让“内地得随处种植”的建议,理由是“内地之种日多,夷人之利日减,迨至无利可牟,外洋之来者不禁而绝”。重治吸食鸦片者主张 任鸿胪寺卿的黄爵滋在《严塞漏卮以培国本疏》中,认为欲从根本上肃清烟毒,“必先重治吸食”。“无吸食,自无兴贩;无兴贩,则外夷之烟自不来矣。”他请求皇帝严降谕旨,准给鸦片吸食者一年期限戒烟,若一年后仍吸食,是不奉法之乱民,应置之重刑,论以死罪。清廷内部对禁烟问题的激烈讨论 黄爵滋奏折清廷内部对禁烟问题的激烈讨论“严禁”主张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下列关键词的逻辑关系:虎门销烟
走私鸦片

烟毒肆虐-白银流失
吏治腐败-军备废弛
驰禁论与严禁论吏治腐败-军备废弛 驰禁论与严禁论虎门销烟烟毒肆虐-白银流失 走私鸦片?林则徐监督销毁鸦片虎门销烟(1839.6.3—6.25)3、结果: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代表耆英、伊里布到南京下关江面英舰“皋华丽”号上,被迫接受英国代表璞鼎查提的条款,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第一次鸦片战争( 1 )《南京条约》内容a、割-香港岛b、赔-2100万元c、开-五口d、协-关税( 2 )《南京条约》附件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c、居住及租地权领事裁判权:又称“法外治权”,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的特权 。
概念释疑
“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关税 、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的待遇不低于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待遇。返回半殖民地 : 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
半封建 :既保留了封建制度,又有资本主义的发展
“半封建”和“半殖民地”都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表现和内涵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概念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1、英法发动侵略战争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数量 “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 “《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历史学家黄仁宇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1、英法发动侵略战争英法等西方国家矛盾激化清政府(根本原因)扩大在华利益担心危及 统治利益 提出“修约”(直接原因)拒绝(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雨果的愤怒2、战争的经过: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火烧圆明园
攻占北京圆明园复原图 圆明园焚烧后 赔:800万两白银
允:游历、通商、传教
开:11处通商口岸《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订内容: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签订时的情形奕?(《北京条约》签订时,清朝的代表) 3、战争的结果:《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订《南京条约》的签订比较两次鸦片战争,总结通商口岸的布局和特点??变化:从东南沿海到沿海再到内地,从南方扩展到北方;
特点:都在沿海和沿江。4、战争的危害及影响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危害:影响: 政治———权力结构变化
经济——— 洋务运动 中国的主权则遭到更大的破坏,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战后清政府权力结构的变化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洋务运动——“自强”、“求富”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安庆内军械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京师同文馆洋务运动
兴办近代工业 通过对鸦片战争的了解,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总结与巩固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洋务运动等中国现代化运动由此起步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社会遭冲击主权进一步丧失,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主权遭破坏 开五口,
割香港岛增开11口;英割九龙司地方一区,俄割占100多万平方千米中国领土1856-1860年英法两国,美俄帮凶侵略范围1840-1842年英国侵略时间领土完整被破坏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从沿海一直到北京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侵略国家继续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鸦片战争战争性质都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战争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 分类比较扩 大战争过程战争危害和影响结 束谢谢观赏活动建议“国际禁毒日”各国禁毒活动中国昆明警方公开焚毁毒品巴西焚毁毒品的活动“国际禁毒日”各国禁毒活动阿富汗在大学举行纪念“国际禁毒日”活动“国际禁毒日”各国禁毒活动自我测评 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列强通过《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取得了哪些权益?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灾难? ①19世纪前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为了扩大殖民地和海外市场,英国资产阶级及其政府迫切打开中国的大门,这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②鸦片战争是欧美资本主义列强向外扩张、开拓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的必然产物。中国的禁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走私活动,为维护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大门,英国发动了侵华战争。这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五口通商,破坏中国的贸易主权;协定关税,使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便利了列强对华商品倾销。
《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天津成为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北方的重要活动基地,并威胁北京的安全;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使英国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扩大;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白银,进一步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英国等向中国走私鸦片 罂粟,又名阿芙蓉,以其果实的汁液进行提炼,即为鸦片,又名“大烟”,具有强烈的麻醉性,是一种残害人们身心健康的毒品。人们要是吸食这种毒品,很容易上瘾,慢慢中毒,不用多久,一个身体强壮、精神饱满的人,就变成形容枯槁、萎靡不振的鸦片鬼了。罂粟吸食鸦片的中国人 英国等向中国走私鸦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激增表资料链接:英国等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人吸食鸦片的人数 19世纪初叶,吸食鸦片的不过是富家子弟。后来上到宫府缙绅,下至工商优隶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都在吸食。1838年,御史官员奏报皇帝,在广东、福建,十人九瘾,清朝帝国其他地区很快也吸食成风。著名学者包世臣估计,1820年时,以苏州一城而论,吸食鸦片者不下十数万人。每人每日至少需银一钱,则苏州城每日费银万两。1820年,苏州城人口的精确数字还难以到手,不过毫无疑问,该城成人一大部分是瘾君子……
到1836年,每年输人中国的鸦片约1820吨。吸烟成瘾者似乎与日俱增。烟瘾的程度如何从来没有精确估计,因为每个吸烟人每日平均用多少鸦片没有可靠数字。1836年,外国人估计约有一千二百五十万吸烟者。1881年,赫德爵士作过一次比较认真的核查,他提出吸鸦片者的人数是二百万,即约占全国人口的0.65%。大多数当时人士认为这个数字太低。乔纳森.斯宾士经过认真的研究.认为吸烟人占总人3~5%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的合理数字,也许3~5%的人烟源很大,因此提出1890年瘾君子人数是一千五百万。
——《剑桥中国晚清史》林则徐虎门销烟 林则徐(1785—1850),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他为官清廉,关心民间疾苦。对于鸦片流毒中国深感忧虑。在任湖广总督时,他采取措施,严禁吸食鸦片,成绩显著。1838年,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痛陈鸦片危害,主张严禁鸦片。12月,林则徐被道光帝任命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林则徐到达广州后,与两广总督邓廷桢采取措施,坚决惩办鸦片贩子,迫使外国鸦片商交出鸦片2万余箱,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与此同时,他整顿海防,添置大炮,组织水勇,多次打败英国武装挑衅。他还积极了解外国情况,组织人翻译西方书籍、报纸,并亲自主持编译《四洲志》。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由于林则徐战备认真,防守严密,英军在广东未能得逞,于是北上占领定海,直逼天津。清政府将英军的侵略,归罪于林则徐。10月,林则徐被革职。 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积极抵抗外来侵略,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不愧为一位民族英雄。 林则徐塑像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后的残迹 (组图)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后的残迹 (组图)圆明园被焚毁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后的残迹 (组图) 圆明园被焚毁洋务运动的兴起奕?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建设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同文馆的成立同文馆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