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建安区昌盛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5月月考卷
高一历史试题
本试题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下)前19课。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山东·二模)人类最初的各农业文明及早期的各帝国出现于北纬30度上下的区域;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在这个纬度区间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虽然有千山万水的阻隔,各个文明却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文化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这些现象说明( )
A.地理气候是文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的内在规律
C.农业文明的发展是文化引导的结果
D.早期人类各文明体有着密切的联系
2.(23-24高一下·河南商丘·期中)有学者认为,亚历山大开创的希腊化时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文化交融。在西亚、北非,希腊语得以推广与传播,希腊样式的城市出现了70多个。在这一时期,希腊文明与东方文明经历碰撞与融合,直到罗马帝国时期的高度融合。这说明( )
A.帝国扩张促进文化的交流 B.亚历山大奉行文化专制的政策
C.陆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兴盛 D.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向西转移
3.(2013·上海·二模)有史家认为:“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其“活力”表现为( )
A.教权的削弱和宗教改革的开始 B.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产生
C.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开辟 D.王权的削弱和民族国家的出现
4.(2024·河南南阳·模拟预测)美洲印第安人的农业生产有许多创举。他们不仅发明了适合高原地形的梯田和水渠,还首创农作物间作技术,将玉米和豆类等不同作物进行套种。这可以用来说明美洲( )
A.吸收了亚洲农耕技术 B.农业生产领先世界
C.民众的日常生活丰富 D.注重利用土地资源
5.(2024·河南三门峡·模拟预测)1511年,马六甲被葡萄牙人攻克,葡萄牙控制了整个亚洲香料交易10%的份额,香料的定价权从威尼斯转向了里斯本。在此前后,德国富格尔家族在里斯本开设了商业银行,部分意大利的银行家族也来到里斯本设立分行,争相为里斯本的远航计划提供贷款。这些状况( )
A.促进了商业革命的进程 B.促进了葡萄牙资本主义的发展
C.加速了价格革命的爆发 D.揭开了西欧早期殖民扩张序幕
6.(2024·河南驻马店·二模)在大约1500—1700年间,英国家庭结构及其社会功能发生缓慢演进。第一、夫妇核心的重要性增加,而家族亲属关系的影响力衰退了;第二、家庭作为一个物质分配和服务机构的经济功能减弱了。这从侧面反映出( )
A.英国社会处于转型阶段 B.社会生产以家庭为基本单位
C.民主政治发展趋势明显 D.工业革命导致家庭结构变化
7.(2024·河南三门峡·模拟预测)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的形态也是变化发展的。西方路线是:城邦国家一初级封建国家一等级制国家一绝对专制主义国家一现代民主共和制的民族国家。恩格斯还认为,国家的最高形式是民主共和国,它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必然趋势。这( )
A.突出了无产阶级革命重要性
B.促进了了亚非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C.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
D.反映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性
8.(23-24高一下·河南南阳·期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的先进国家已瓜分了大半个世界。而1900年的一张世界地图,居然要用九至十种颜色来显示它们所占领的地区。材料中现象( )
A.表明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B.推动了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C.确立了欧洲世界霸主地位
D.说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被激化
9.(22-23高三上·安徽·阶段练习)就亚非地区而言,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民族解放运动处于自发的斗争阶段,19世纪晚期后,开始走上自觉的民族民主运动的道路,并在20世纪初更是走向大觉醒时代。导致亚非地区民族解放运动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无产阶级政党的推动 D.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10.(2024·河北张家口·模拟预测)印度甘地曾说道:“在欧洲,现在一个人使用蒸汽机可以耕耘一大片土地,积累无数的财富,这被当作是文明的标志……这样一种文明是反宗教的。在欧洲它使人们深陷其中,以至人们好像处在半疯癫状态。”“西方民族正在物质主义魔鬼的脚下呻吟。”由此推知,甘地( )
A.号召印度人民实现经济独立 B.意图抵制西方工业文明侵蚀
C.认识到了西方侵略者的本质 D.理性分析了拜金主义的危害
11.(2024·河南·模拟预测)在普法战争结束后,法国上下弥漫着对德国的民族复仇情绪,强烈要求“战争夺走的一切将由 战争夺回”。当一战爆发时,西方各国工人阶级的领袖随即由国际主义者转变为民族主义者,法国的反战领袖、社会主义者饶勒斯甚至被刺杀。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 )
A.欧洲列强主宰国际局势 B.极端民族主义思想泛滥
C.西方国家内部分化加剧 D.法德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12.(2024·河南郑州·三模)罗斯福和他的“新政”谋士们都认为,一个关心群众福祉但犯错误的政府比一个漠视人民疾苦却无所作为的政府好。在这样富有的社会中还有赤贫现象是不合理的,消灭这种不合理现象应是政府和社会的目标。这一观念( )
A.有利于政府职能的完善 B.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保证了公民的经济安全 D.缩小了美国的贫富差距
13.(2024·河南·二模)苏联漫画家库克雷尼克塞在1954年的作品《片面的经济》,在我国一度被用来说明苏联模式的弊端,然而经考证人物形象及其身体上的文字,以及1952年联共(布)十九大报告,判断此图意在讽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军事化。对此图认识的变化最能说明( )
A.一手史料的可信度最高 B.历史解释应置于当时历史情境中
C.冷战影响艺术家的创作 D.对史料的解读应取决于作者身份
14.(2024·河南·模拟预测)二战后,苏联在发展中国家援建的项目多集中于国营企业,有3/4属于重工业,其中钢铁工业项目更是占到了1/3。如在阿富汗的工业总产值中,苏联援助企业产值占45%,在国营企业中则占到70%。由此可见,苏联的经济援助( )
A.移植了本国的经济发展模式 B.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发展
C.服务于扩张霸权的战略需要 D.深刻改变了世界工业布局
15.(2024·河南安阳·一模)1974-1979年,美国国会共通过带有保护主义色彩的外贸法案70多项。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积极促进多边贸易、地区贸易和双边贸易发展。2006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把“通过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开创一个全球经济的新时代”作为战略目标。这一过程反映了( )
A.美国的国际贸易竞争力下降 B.国际贸易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C.美国主导国际贸易规则制定 D.贸易政策服务于经济发展需要
16.(2024·河南·二模)1982年,英国保守党政府通过的《社会保障与住房补贴法》要求雇主为其雇员承担疾病津贴,作为补偿,雇主可以减少国民保险的缴纳数额。该政策的制定( )
A.缓和了收入分配不平等 B.调整了福利国家运行方式
C.增加了雇主的税收负担 D.挫伤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材料一 文艺复兴最先在意大利各城邦兴起,然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达到顶峰,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14、15世纪,意大利的城邦之中,众多的贵族从事银行业或商业经营。部分市民阶级靠着商业发家,逐渐跃入贵族阶层。新兴阶层为维护和发展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对封建统治与天主教会的神学独断。一度湮没千年的希腊罗马文化被大规模发掘、整理和研究,一时成为风潮和时尚。文艺复兴时期的众多思想家们认为经院哲学派的逻辑学过于枯燥无味,并且与实际生活毫无联系;相反他们宁愿选择“人文学科”,其目的在于学生们有道德,使他们为了履行国家的社会职责而准备做出最大的贡献,从更广的意义上来说,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强调,在上帝所有的造化物中,人的“尊贵”是最优秀的,仅次于天使,人具有掌握自己命运和在尘世间幸福生活的能力。
材料二 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在所有的偏执中,伏尔泰最痛恨宗教偏执,因为它完全建立在愚蠢的迷信基础上;“迷信越少,狂热越少;狂热越少,痛苦越少”;他特别认为英国的议会制度比法国的专制制度更可取,同时国家政策导致无意义的战争时,这些国家的行动就是犯罪。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有相当部分似乎认为外部条件迫使人们按不同的方式活动,人们对此束手无策。但更重要的是,他是一名理想主义者,他偏爱英国式的独特的政治制度,在他看来没有任何个人或集团有绝对权力确保人民的自由权利。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美】伯恩斯《西方文明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思想家们的主张并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的观点。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共同影响。
18.(23-24高三下·河南周口·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 1540—1960年期间5国 图2 世界科技中心转移主要
科学成果比例图 影响因素的“五要素钻石模型”
—摘编自潘教峰等《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钻石模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近代以来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述清晰。)
19.(22-23高一下·河南平顶山·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农民难以忍受余粮征集制的沉重负担,产生了严重不满;大批工人由于饥饿和工厂停工而纷纷从城市逃往乡下,成为“背口袋的人”(搞粮食投机的人)。列宁认识到如不改变政策将失去广大工农群众。在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认识到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只能采取“迂回过渡”的办法。1921年3月,苏维埃俄国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向了新经济政策。
——摘编自石镇平《重新解读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材料二 在列宁心目中,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对过去在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错误做法的纠正,是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探索和尝试。从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实行粮食税、发展租让制、租借制等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恢复货币和商品交换等看出,无论是发展国家资本主义,还是允许自由贸易、商品货币关系存在,都是列宁在破解俄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际难题取得的重大理论突破和实践创新。毕竟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就是消灭资本主义和实现社会主义,未来的社会主义是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社会,新经济政策允许发展资本主义和商品交换无疑是破天荒的。
——摘编自王进芬《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理论精髓及其当代价值》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并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为例,说明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的原则。
20.(21-22高一下·河南安阳·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89年,第一届国际议员大会和世界和平大会在巴黎召开。法国和德国的一些和平主义者则力图通过教育和文化交流来加深两国的理解,防止战争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及大战中的和平运动,为和平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实例,并初步形成了和平学的一些基本理论观点。例如:通过强制仲裁,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理念;必须对战争进行谴责,不仅要发展有关战争的国际法,且要在战后建立新的国际组织,建立维护和平的新秩序等。这些理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都有所发展。
——摘编自徐蓝《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欧美和平运动的发展》
材料二 1949年4月,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巴黎和布拉格同时举行。大会指出,人类正被卷入军备竞赛的危险中,并呼吁为各国之间的和平合作而努力,要求原子能的使用只限于以和平为目的的争端与改善人类福利的项目中。会议选举法国和平人士约里奥·居里为大会主席,并提出举行“保卫和平国际斗争日”活动的倡议。
——摘编自陈新慧《对反战和平运动问题的分析》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一战前及战中欧美和平运动的影响。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初期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召开的背景。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在这个纬度区间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文化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因为人类社会有一些共同的发展规律,是地理气候、技术发展、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影响的结果,B项正确;“地理气候是文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表述错误,排除A项;农业文明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排除C项;早期人类各文明基本是独立发展,并没有密切的联系,D项正确。故选B项。
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亚历山大帝国时期。根据材料“亚历山大开创的希腊化时代”“希腊文明与东方文明经历碰撞与融合”“直到罗马帝国时期的高度融合”可知,亚历山大帝国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推广了希腊文化,促进了希腊文明与东方文明的交流,A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亚历山大奉行文化专制政策的相关信息,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凿通了陆上丝绸之路,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希腊化时期,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1至12世纪(欧洲)。11和12世纪,城市的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催生了市民阶级,市民阶级参与政治,也促进了议会制度的出现,符合材料描述,B项正确;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排除A项;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排除C项;11至12世纪尚未出现民族国家,排除D项。故选B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时期(美洲)。材料中的“梯田”“水渠”“作物进行套种”,都体现了对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故D项正确;美洲印第安文明是较为孤立的文明,不可能吸收亚洲的农耕技术,排除A项;印第安人的农耕技术虽然较先进,但未与其他地区作比较,无法得知是否领先世界,排除B项;印第安人的农业生产创举,是在增加粮食产量,而非丰富民众日常生活,排除C项。故选D项。
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欧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香料的定价权从威尼斯转向了里斯本”“争相为里斯本的远航计划提供贷款”等状况扩大了商业贸易的范围,促进了商业革命的进程,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葡萄牙掠夺的财富并没有在本国转化为资本,并没有促进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没有价格革命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15世纪末,新航路开辟拉开了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序幕,排除D项。故选A项。
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500-1700年间(英国)。根据材料可知,英国的家庭结构由大家族向小家庭发展,在功能上也出现“作为一个物质分配和服务机构的经济功能减弱”的趋势,正在越来越背离中世纪庄园经济和封建制度下大家族占主导的状况,因此说明英国此时的社会处于转型阶段,A项正确;材料中的“家庭作为一个物质分配和服务机构的经济功能减弱”恰恰说明社会生产正在向超出以家庭为单位的模式发展,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民主政治的发展趋势,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时间是1500—1700年,英国尚未开始工业革命,排除D项。故选A项。
7.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国家不是从来就有,它的形态也是变化发展的”“城邦国家—初级封建国家—等级制国家—绝对专制主义国家—现代民主共和制的民族国家”“国家的最高形式是民主共和国,它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必然趋势”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关注国家形态的发展演进,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国家形态,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性,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性,排除A项;20世纪初亚非民族运动高涨,B项表述与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年代并不相符,排除B项;科学社会主义强调无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材料无此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8.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根据材料“欧美的先进国家已瓜分了大半个世界。而1900年的一张世界地图,居然要用九至十种颜色来显示它们所占领的地区”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通过一步步殖民扩张,在亚非拉广大地区占领了许多殖民地,此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葡萄牙等国,已经构建起整个资本主义殖民体系,不同颜色代表的不同国家所占殖民地,A项正确;在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中,资本主义需要更多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加剧殖民扩张,推动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B项因果倒置,排除B项;确立欧洲世界霸主地位和材料无关,排除C项;帝国主义国家虽有矛盾,但在材料中地图中不能体现,地图只能反映殖民地归属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地区。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B项正确;导致亚非地区民族解放运动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革命力量的壮大,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主要是提供了思想武器,并非最重要因素,排除A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亚非民族民主运动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排除C项;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是在二战后,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近代印度。根据材料“……这样一种文明是反宗教的。在欧洲它使人们深陷其中,以至人们好像处在半疯癫状态”“西方民族正在物质主义魔鬼的脚下呻吟”可知,甘地认为蒸汽机使欧洲人表现出了反宗教的意识,并且使西方民族深陷追求物质财富的罪恶深渊,体现了他对西方工业文明侵蚀印度的抵制意图,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印度人民实现经济独立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并未揭露西方殖民者侵略印度的本质,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甘地并未分析拜金主义的危害,其说法具有片面性,排除D项。故选B项。
1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西方。根据材料,普法战争后一战爆发前,普遍弥漫民族主义,并希望通过战争解决问题,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极端民族主义,和A项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欧洲国家之间的敌对情绪,不是国家内部的分化,排除C项;法德矛盾只是欧洲大陆的主要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
12.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据材料可知,罗斯福和他的“新政”谋士们认为政府对群众福祉的关注以及消除赤贫现象是政府和社会目标,这会促使政府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担责任,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进一步完善和拓展,A项正确;社会结构的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一观念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不能直接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排除B项;“保证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缩小了”表述不准确,实际情况中贫富差距的变化是复杂的,选项夸大了这一观念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世界)。据材料可知,对历史材料的解释应当放在当时的时空背景下进行,我们对这幅图片产生误解,可能是因为没有注意作者身份、人物形象、漫画中文字等相关内容,历史解释要回到真实的历史情境中,B项正确;A项与该认识变化无关,排除A项;虽然该漫画能反映出C项,但无法体现对漫画认识的变化,排除C项;D项“取决于”表述绝对,对史料的解释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苏联)。材料提及苏联的援助模式,这种援助以重工业为主,有利于苏联的霸权扩张所需的,C项正确;苏联的经济模式是计划经济、重工业优先,但无法说明苏联的经济援助移植了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排除A项;苏联的经济援助是在发展中国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无法体现出推动无产阶级革命发展,排除B项;苏联的援助有利于世界工业化,但不能得出“深刻”改变世界工业布局这一结论,这一结论过于夸大,排除D项。故选C项。
1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的美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滞胀”危机,采取了强化贸易保护的举措;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期,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积极推行多边贸易、地区贸易和双边贸易的措施,强化自由贸易。由此可见,美国贸易政策的调整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需要,D项正确;材料无法直接得出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竞争力下降的相关信息,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国际贸易向规范化方向发展的相关信息,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美国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关系,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1982年的英国。根据材料可知,题干反映了英国对福利制度的改革措施,通过立法要求雇主为其雇员承担疾病津贴等措施。该政策的制定调整了福利国家的运行方式,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问题,排除A项;英国政府立法规定在雇主为其雇员承担疾病津贴的同时,以减少雇主缴纳国民保险的数额作为补偿,排除C项;该政策要求雇主为雇员承担疾病津贴,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人工作的积极性,排除D项。故选B项。
17.(1)主张: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经院哲学对人性的束缚:重视人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任答两点即可)
原因:意大利城市社会发展的先进性;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意大利古典文化意识的浓厚;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神学思想对人们思想的禁锢。(任答一点即可)
(2)观点:主张人民权利自由;认同英国式民主政治;反对专制制度;宣扬理性。(任答两点即可)
(3)共同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精神;对推动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起了积极作用;冲击了宗教神学;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任答两点即可)
【详解】(1)本题是特点、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4至17世纪的意大利。第一小问主张:由材料“新兴阶层为维护和发展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对封建统治与天主教会的神学独断。”“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强调,在上帝所有的造化物中,人的‘尊贵’是最优秀的,仅次于天使,人具有掌握自己命运和在尘世间幸福生活的能力。”及所学可得出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由材料“文艺复兴时期的众多思想家们认为经院哲学派的逻辑学过于枯燥无味,并且与实际生活毫无联系”可得出反对经院哲学对人性的束缚;结合所学可得出重视人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第二小问原因:由材料“文艺复兴最先在意大利各城邦兴起,然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达到顶峰,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可得出意大利城市社会发展的先进性;由材料“14、15世纪,意大利的城邦之中,众多的贵族从事银行业或商业经营。”及所学可得出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由材料“一度湮没千年的希腊罗马文化被大规模发掘、整理和研究,一时成为风潮和时尚。”及所学可得出意大利古典文化意识的浓厚;由材料“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对封建统治与天主教会的神学独断。”可得出神学思想对人们思想的禁锢。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世纪的法国。由材料“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可得出主张人民权利自由;由材料“他特别认为英国的议会制度比法国的专制制度更可取,同时国家政策导致无意义的战争时,这些国家的行动就是犯罪。”可得出认同英国式民主政治;由材料“他偏爱英国式的独特的政治制度,在他看来没有任何个人或集团有绝对权力确保人民的自由权利。”及所学可得出反对专制制度;宣扬理性。
(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4至18世纪的欧洲。由材料“新兴阶层为维护和发展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对封建统治与天主教会的神学独断。”“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及所学可得出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对推动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起了积极作用;冲击了宗教神学;结合所学可得出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精神;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8.论题:世界强国的崛起促使世界科学中心转移。
阐述: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较早地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同时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快,工业基础雄厚,通过殖民战争,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成为海上霸主,世界科技中心由意大利转移到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美国和德国为中心,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从战前的债务国变成债权国,世界的金融中心也从伦敦转移到纽约,美国逐渐掌握世界的经济霸权,成为世界强国,世界科技中心随之转移到美国。因此,国家格局不断变化,会推动世界科学中心发生转移。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代世界。首先,围绕“近代以来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这一主题,可拟定论题:世界强国的崛起促使世界科学中心转移。其次,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相关史实,可以两次工业革命中英国和美国科技发展的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予以阐述,如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较早地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同时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快,工业基础雄厚,通过殖民战争,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成为海上霸主,世界科技中心由意大利转移到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美国和德国为中心,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从战前的债务国变成债权国,世界的金融中心也从伦敦转移到纽约,美国逐渐掌握世界的经济霸权,成为世界强国,世界科技中心随之转移到美国等等。最后,概括总结即可。
19.(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国内存在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小农经济占据优势;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积极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2)特点:运用商品、货币的作用发展社会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原则: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立足国情,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循客观规律,注重调动民众的积极性;注重稳中求进;合理运用市场和行政等调节方式。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21年的苏俄。由材料一“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可得出国内战争结束;国内存在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由材料一“认识到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可得出小农经济占据优势;由材料一“”可得出;由材料一“在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认识到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只能采取‘迂回过渡’的办法。”及所学可得出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积极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2)本题是特点、启示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18至1921年的苏俄。第一问特点,由材料二“无论是发展国家资本主义,还是允许自由贸易、商品货币关系存在,都是列宁在破解俄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际难题取得的重大理论突破和实践创新”可得出运用商品、货币的作用发展社会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第二问原则,由材料一“列宁认识到如不改变政策将失去广大工农群众。在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认识到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只能采取‘迂回过渡’的办法。”及所学可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立足国情,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由材料二“从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实行粮食税、发展租让制、租借制等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恢复货币和商品交换等看出,无论是发展国家资本主义,还是允许自由贸易、商品货币关系存在,都是列宁在破解俄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际难题取得的重大理论突破和实践创新。”及所学可知,遵循客观规律,注重调动民众的积极性;注重稳中求进;由材料二“未来的社会主义是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社会,新经济政策允许发展资本主义和商品交换无疑是破天荒的。”及所学可知,合理运用市场和行政等调节方式。
20.(1)影响:推动和平主义潮流兴起;有利于促进一 战的结束;推动了和平学的发展;推动一战后国联的成立;有利于战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推动了有关战争与和平的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
(2)背景: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和平发展成为世界潮流;世界面临核威慑;美苏冷战;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军备竞赛。
【解析】(1)影响:根据材料“形成了和平学的一些基本理论观点”得出推动和平主义潮流兴起;有利于促进一 战的结束;根据材料“通过强制仲裁,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理念;必须对战争进行谴责,不仅要发展有关战争的国际法”得出推动了有关战争与和平的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根据材料“战后建立新的国际组织,建立维护和平的新秩序等”分析得出推动一战后国联的成立;有利于战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2)背景:根据材料“ 1949年4月,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巴黎和布拉格同时举行”可知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和平发展成为世界潮流;根据材料“要求原子能的使用只限于以和平为目的的争端与改善人类福利的项目中”可分析得出世界面临核威慑;根据材料“人类正被卷入军备竞赛的危险中”和所学知识可知美苏冷战;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军备竞赛。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