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21 08:3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古印欧人的大迁徒所带来的文明冲击,使整个欧亚大陆在真正意义上走出了蒙昧时代,为以后人类文明向现代文明的演化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这说明
A.古印欧人是欧亚大陆的解放者 B.文明在不断交流与融合中进步
C.迁徒是文明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D.没有古印欧人就没有现代文明
2.在考古发掘的战国时期的马家塬墓中,各个墓主随身佩饰的饰品工艺与欧亚草原地带的金器工艺有着直接的关联,属于埃及、地中海、苏美尔、巴比伦和波斯等地的早期传统装饰风格与工艺。这说明
A.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交流加强 B.中西文明的远距离交流历史悠久
C.战国时期西方文明已经超越中国 D.战国时期东西方已开始直接贸易
3.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过重大的贡献。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B.佛教产生后经阿拉伯人向西传入欧洲
C.火药和火药武器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D.改造印度人创制的从1到9十个数字计数法并传入欧洲
4.在印欧人的迁徙及印欧人与农耕民族交融的过程中,推动了亚欧大陆几个主要文化区域的形成。下列文化区域的形成与印欧人大迁徙有关的是
①古代印度文化 ②古代西亚文化 ③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④古代朝鲜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曾说:“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性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一个社会集团所有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下列最能体现该观点的史实是
A.蒙古三次西征引发欧亚大陆民族大迁徙 B.15世纪德国人古登堡采用金属活字印刷
C.明清时期玉米从陆、海两渠道传入内地 D.1905年,张謇在江苏建立了南通博物苑
6.《赫梯法典》第六十四条规定:假如任何人盗窃拉车的马,则要赔付十匹马,并用自己的房屋担保。这一规定说明
A.赫梯注重维护贵族的私有财产 B.马匹对赫梯人具有特殊意义
C.赫梯的立法原则是“轻罪重刑” D.战马的实用价值远高于房屋
7.约自公元前3500年起,繁衍壮大的印欧人开始分裂为多个部落,并逐渐向外迁徙。他们总是带着自己的家眷、习俗和武器来到一个个陌生的地方,并加以征服成为当地的主人。这说明当时印欧人
A.主要靠游牧捕猎为生 B.仍过着原始群居生活
C.代表了世界先进文明 D.掌握了农业生产技术
8.公元前600年左右,南亚地区陆续兴起一系列国家,印度历史进入列国时代,古代印度社会的重要符号是(  )
A.种姓制度与佛教 B.儒家思想与道教
C.《荷马史诗》与基督教 D.法老与金字塔
9.古代印度是世界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征服当地土著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的中亚入侵者是
A.苏美尔人 B.日耳曼人 C.蒙古人 D.雅利安人
10.一位先驱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学者称他为“地球上出现的第一位‘世界公民’”。他指的是
A.孔子 B.苏格拉底 C.利玛窦 D.徐光启
11.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往往都自认为与汉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如鲜卑拓跋部称其先祖为黄帝后裔,建立夏政权的匈奴首领自称“大禹之后”、“(将)复大禹之业”。这表明
A.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 B.中原文明的影响扩大
C.游牧民族转向农耕生活 D.北方地区统一进程加快
12.有学者认为,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是“野蛮和宗教的胜利”的结果。下列选项中符合“野蛮”一词的是(  )
A.匈奴人的入侵 B.雅利安人的入侵
C.土耳其人的入侵 D.日耳曼人的入侵
13.贵霜帝国的建立,为佛教的东传创造了有利条件。2012年10月,位于古丝绸之路东道北段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出土了17枚铜币,经鉴定为贵霜帝国的钱币。这表明贵霜帝国的建立(  )
A.促进了南亚与中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 B.沟通了中亚与欧洲之间的商贸联系
C.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中枢地带 D.保存和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
14.从公元前8世纪初开始的200多年间,由于人口增多,希腊众多城邦组织本邦部分居民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另立家园,建立起140多座新的城邦,奠定了古代希腊的广阔疆域。对希腊殖民解读准确的是
A.源于农耕文明的优势与扩张潜能 B.与近代欧洲列强殖民扩张的目的一致
C.是古代文明扩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D.是亚历山大帝国推广希腊文化的延续
15.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曾说:“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性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一个社会集团所有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约公元前1300年赫梯人改进冶铁技术
B.3—6世纪形成高潮的欧亚大陆民族大迁徙
C.19世纪英国殖民者开始在澳大利亚建牧场
D.宋元时期棉花从陆、海两渠道传入内地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 经由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与文化的碰撞,中华文明展现出キ富多彩的雄姿。隋唐统一之后,汇聚南北内外多种文化,融合创新,成为光芒四射的世界文化中心。周边各国以中华文明为椅样,向隋唐源遣使者和留学生,积极学习并吸收中华文明的成果。中华典制度、思想文学、生活方式和文化的观念形态深刻渗入日本、朝鲜和越南,最终以中华文明为基础,以汉字为表征形成了东亚文化图,“由于历史的和地理的条件,汉字伴随着汉文化东传朝鲜、日本,南被越南,形成“汉字文化圈”。”该文化国又因汉字所承载的中华文明,而时或被称为“中国文化圈”。其主要标志是汉字文化、儒教、律令制和佛教。
——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请简要说明“中国文化圈”形成的原因。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司马迁将汉版图划分为四个大区,大区之下又划分若干小区。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举。当时十三州的制度已经确定、颁行,这是基于政治考虑,司马迁依据经济、地形因素划分,识见非凡。山西区划中,关中与巴蜀沃野千里,都具有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两区凭借栈道,互通有无。山西、山东指的是肴山之东西。肴山在今河南三门峡市和灵宝市之间。以肴山为分界,当时有名的函谷关就在肴山之上。函谷关自战国就是秦国与六国的分界处,当属于政治区划范畴。司马迁以此为分界是继承传统,并非原创。但是山西、山东又有差异,山西多竹木之器,山东多鱼盐之利。江南则以江淮为限。淮河、长江是非常明显的地理要素。龙门碣石北则多马、牛、羊、旗、裘、筋,是以畜牧为主或半农半牧方式的区域。
——池维兵《司马迁经济地理区划思想初探—<史记 货殖列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司马迁划分经济区的依据和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哪些经济区是全国的经济重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1.B
【详解】
依据“古印欧人的大迁徒所带来的文明冲击,使整个欧亚大陆在真正意义上走出了蒙昧时代”可知古印欧人的人口迁徙推动了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从而有利于欧亚大陆的进步和发展,据此得出文明在不断交流与融合中进步,B正确;题干的主旨说明古印欧人的大迁徙所带来的文明交流与融合,并不是说明他们是欧亚大陆的解放者,A排除;文明发展有多种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因素,而非人口迁徙,C排除;“没有古印欧人就没有现代文明”显然过于夸大了古印欧人对文明的影响,D排除。故选B。
2.B
【详解】
马家塬墓葬中出土的饰品与欧亚草原地带的金器工艺有着直接的关联,带有埃及、地中海、苏美尔、巴比伦和波斯等地的早期传统装饰风格与工艺,这说明古代中西文明的远距离交流历史悠久,B正确;丝绸之路开通时间是在汉代,排除A;题干没有对西方文明和中国文明进行对比,排除C;D不符合史实,排除。
3.B
【详解】
阿拉伯人没有传播佛教,佛教的传播方向主要是向东亚、东南亚,故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指南针、火药和火药武器均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我们几乎都在使用0~9这十个数字是由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经由阿拉伯人将它传播到世界各地,因此称为阿拉伯数字。故AC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4.A
【详解】
古代印欧人在大规模的历史迁徙中,通过与农耕民族交融而形成的新的文化区域有:古代印度、西亚、希腊罗马等几个主要文化区域。古代朝鲜文化主要是受中国文化影响形成的,与印欧人大迁徙无关。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A选项正确,排除BCD选项。
5.A
【详解】
材料“一个社会集团所有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强调的是社会集团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推动彼此进步发展,其中蒙古三次西征引发欧亚大陆民族大迁徙的说法符合这一特征,A正确;BD属于社会集团内部成就,与材料无关,排除;玉米传入内地与材料无关,C排除。故选A。
6.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赫梯法典》的第六十四条规定是为了保证马拉战车的使用,因此说明马匹对赫梯人具有特殊意义,故B项正确;拉车的马不一定是贵族的,故A项错误;单纯从题干中的一个规定,不能断定赫梯的立法原则就是“轻罪重刑”,故C项错误;战马与房屋一个用于战争,一个用于居住,不能确定战马的实用价值远高于房屋,故D项错误。
【点睛】
7.A
【详解】
从题干中可看出古代的印欧人大迁徙的重要特征:带着家眷、习俗和武器,并征服一个个的地方成为当地的主人,这充分体现了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以打猎为生的生活特征,故A项正确;原始群居生活是人类进入氏族公社之前的生活状态,题干中明确提到古代印欧人已发展到部落生活阶段,故B项错误;在印欧人向外扩张时,当时世界上还有农耕文明,不能说游牧文明比农耕文明先进,故C项错误;如果印欧人掌握了农业生产技术,就过上了定居生活,不会四处迁徙了,故D项错误。
8.A
【详解】
据所学可知,这一时期种姓制度和佛教成为古代印度社会的重要符号,故A项正确;“儒家思想与道教”是古代中国社会的重要符号之一,故B项排除;“《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的早期代表,故C项排除;“法老与金字塔”是古埃及社会的重要符号之一,故D项排除。
9.D
【详解】
据题干“古代印度……古代征服当地土著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的中亚入侵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印度的雅利安人征服当地土著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故D正确,ABC不符合史实,排除。
10.C
【详解】
明朝时候,耶稣教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带来西方的一些先进科技,促进了中西之间的交流,答案为C;孔子和徐光启没有到过西方,苏格拉底没有来到中国,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D。
11.B
【详解】
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往往都自认为与汉族有着共同的祖先” 体现了少数民族政权对汉族文化的吸收和认可,说明中原文化影响不断扩大,B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族,不能得出民族大融合的信息,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经济方面的内容,C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统一问题,D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原文化的影响的相关内容,中国古代史上,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往往出现的是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等,促使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12.D
【详解】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是日耳曼人入侵的结果,故D项正确;西罗马帝国不是被匈奴人、雅利安人和土耳其人入侵灭亡的,ABC不符合史实,排除。
13.A
【详解】
贵霜帝国是大月氏人西迁而建立的,它的势力一度到达印度北部,结合材料在古丝绸之路上发现了该帝国的钱币可知,A项符合题意;B项中“中亚与欧洲之间”,C项中“中西方文化交流”,D项中“古希腊、罗马”材料均未体现,排除。
14.C
【详解】
希腊城邦用200多年,组织居民向海外殖民,另建城邦,奠定了古代希腊的广阔疆域,推动了希腊文明的发展繁荣,反映出希腊殖民是古代文明扩展的主要途径之一,C项正确;希腊属于海洋文明,而非农耕文明,A项错误;古代希腊殖民的目的是解决地狭人多问题,与近代欧洲列强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进行殖民扩张不同,B项错误;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帝国建立时,希腊的海外殖民早已停止,D项错误。
15.B
【详解】
题干主旨即各民族之间的“可接近性”或许会对人类文化的发展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公元3—6世纪形成高潮的欧亚大陆民族大迁徙为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交往提供了“可接近性”的机会。他们的行动不仅为农耕世界的社会经济注入了新鲜活力,也使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游牧民族融入农耕世界,从而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并对中国和西欧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故B项符合题意;赫梯人改进冶铁技术体现了其生产力的进步,但与“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相互学习的机会”等信息无关,排除A项;19世纪英国殖民者开始在澳大利亚建牧场,是建立在剥削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基础上的,与题旨不符,排除C项;D项所述体现不出“社会集团”“相互学习的机会”等信息,排除D项。
16.原因: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统治阶层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与思想传承;隋唐大一统的局面;中华文化长期以来占据世界领先地位。
【详解】
原因:据材料一“经由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与文化的碰撞”得出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据材料一“汇聚南北内外多种文化”统治阶层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据材料一“融合创新,成为光芒四射的世界文化中心”得出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与思想传承;据材料一“隋唐统一之后,汇聚南北内外多种文化”得出隋唐大一统的局面;据材料一“隋唐成为光芒四射的世界文化中心,周边各国以中华文明为榜样”得出中华文化长期以来占据世界领先地位。
17.(1)依据:依据经济、地形因素划分;依据传统划分;依据区域特点划分;依据经济发展程度划分。
意义:划分具有开创性;反映了全国经济的多样性和发展不平衡性;一定程度上为后世研究经济重心南移提供借鉴。
(2)山东、山西经济区。 原因:两区之间互通有无,共同发展;山东、山西地区为传统农业区;山西为西汉政治中心,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重合。
【详解】
(1)依据:根据材料中“司马迁依据经济、地形因素划分”可知,依据经济、地形因素划分;根据“司马迁以此为分界是继承传统”可知,依据传统划分;根据“山西多竹木之器,山东多鱼盐之利”“龙门碣石北则多马、牛、羊、旗、裘、筋,是以畜牧为主或半农半牧方式的区域”可知,依据区域特点划分;根据“关中与巴蜀沃野千里,都具有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可知,依据经济发展程度划分。意义:根据材料中“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举”可知,划分具有开创性;根据“山西多竹木之器,山东多鱼盐之利”“龙门碣石北则多马、牛、羊、旗、裘、筋,是以畜牧为主或半农半牧方式的区域”等信息可知,反映了全国经济的多样性和发展不平衡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司马迁划分经济区的做法一定程度上为后世研究经济重心南移提供借鉴。
(2)地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是山东、山西经济区。 原因:根据材料中“山西、山东指的是肴山之东西”“山西多竹木之器,山东多鱼盐之利”“函谷关就在肴山之上。函谷关自战国就是秦国与六国的分界处,当属于政治区划范畴”,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上分析可知,西汉时期山东、山西地区为传统农业区,两区之间互通有无,共同发展,山西为西汉政治中心,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