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必修4 2.6《孔雀东南飞》(并序)40分钟课时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必修4 2.6《孔雀东南飞》(并序)40分钟课时作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1-29 22:0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6《孔雀东南飞》(并序)
一、语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磐石(pán) 窈窕(tiáo) 徘徊(huái) 伶俜(línɡpīnɡ)
B.遗施(yí) 拊掌(fú) 纨素(wán) 箜篌(kōnɡhóu)
C.否泰(pǐ) 哽咽(yè) 玳瑁(dài) 踯躅(zhízhú)
D.鲑珍(ɡuī) 便言(pián) 晻晻(yǎn) 葳蕤(wēiruí)
答案 C
解析 A项“窕”读tiǎo。B项“遗”读wèi,“拊”读fǔ。D项“鲑”读xié。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会(定)不相从许   好自相扶将(服侍)
B.渠(他)会永无缘可怜(可爱)体无比
C.寻遣丞请还(不久) 千万(无论如何)不复全
D.谢(感谢)家事夫婿自可断来信(媒人)
答案 D
解析 谢:辞别。
3.下列加点的“相”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及时相遣归 B.会不相从许
C.嬉戏莫相忘 D.仰头相向鸣
答案 D
解析 D项中的“相”是“相互”的意思,其余三项是偏指一方。
4.下列加点的词语全是偏义复词的一组是(  )
①昼夜勤作息 ②贵贱情何薄 ③逼迫兼弟兄 ④否泰如天地 ⑤其日马牛嘶 ⑥女行无偏斜 ⑦奉事循公姥
⑧进退无颜仪
A.①③⑤⑦ B.①③⑤⑧
C.②④⑥⑧ D.②③⑤⑦
答案 A
解析 ②富贵,贫贱;④坏运气,好运气;⑥不端正;⑧出门,进门,指行为举止。
5.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可怜体无比   叶叶相交通
B.汝岂得自由府吏再拜还
C.昼夜勤作息嬉戏莫相忘
D.共事二三年便利此月内
答案 C
解析 A项可怜: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指往来通达。B项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再:古义,两次;今义,表示又一次。D项共事:古义,共同生活;今义,在一起工作。便利:古义,吉利;今义,使用或行动起来不感觉困难。
6.下列加点的词语不是活用情况的一项是(  )
A.手巾掩口啼 B.卿当日胜贵
C.否泰如天地 D.千万不复全
答案 C
解析 C项“否泰”指坏运气、好运气,没有活用。A项和B项是名词作状语,D项是形容词用作动词。
二、一法一练——偏义复词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答案 C
解析 A、B、D三项均为偏义复词。
三、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8~13题。
上 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热,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8.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上邪:______ ②山无陵:______ ③夏雨雪:______
答案 ①苍天 ②山峰 ③落下(“雨”应读yù)
9.《上邪》是一首民间情歌,从口吻上来推测,诗中的“我”应是________。从“上邪”一词来看,主人公在指天发誓,誓言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于一般诗歌中表达爱情的委婉和含蓄。
答案 女子 热烈而率直
10.诗中列举了几种怎样的现象?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这样写有何艺术效果?
答: 
答案 (1)五种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2)表达了永不变心的忠贞爱情。(3)增强震撼力,富有浪漫气息。
1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松柏冢累累     冢:坟墓
B.兔从狗窦入窦:洞穴
C.不知贻阿谁贻:送给
D.出门东向看东向:从东向西
答案 D
解析 东向:向东边。
12.下列对《十五从军征》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概括老兵六十五年戎马倥偬的生活和所受苦难之深。
B.“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得到回答与老兵的热望形成对比,家园已变成一片废墟。
C.“羹饭一时热,不知贻阿谁”,饭熟不知给谁。以细致的动作描写,表现出老兵的神情恍惚和内心的痛苦。
D.最后两句写老兵“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做好饭后有意识地到门口张望,盼家人回来一起吃团圆饭。
答案 D
解析 应为“下意识地到门口张望”。
13.下列对《十五从军征》艺术表现手法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将典型情绪与典型环境融为一体,强烈对比,表现出民生的悲惨。
B.整首诗内容取舍剪裁得当,结构布局严谨,独具匠心,从老兵回乡所见所感落笔,揭露了汉代兵役制度的野蛮和统治阶级的穷兵黩武。
C.语言质朴,不尚雕饰,以短小的篇幅反映深刻的主题,收到了“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D.运用白描手法,语言平实无华,情调悲怆幽远,着重刻画人物的言行与心理,环境描写只是起到了辅助性的作用。
答案 D
解析 诗中的环境描写很好地突出了征战带来的家破人亡的祸事,深化了主题,这一作用就不再是辅助性的。
四、语言运用
14.根据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的句子。
例句: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叹息。
仿句: 
答案 示例:①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颜色,少一些灰色的基调。
②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吟唱,少一些哀婉的咏叹。
③人生如一局棋,应该多一些主动的出击,少一些消极的龟缩。
15.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由现实的双双合葬的形象,到象征永恒的爱情与幸福的松柏、鸳鸯的形象,表现了人民群众对自由幸福必然到来的信念。许多诗词和民歌的结尾都如上述一样表现永恒的爱情,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请举一个例子。
答: 
答案 (示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彩虹万里百花开,蝴蝶双双对对来,天荒地老心不变,梁山伯与祝英台。
(示例二)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解析 先举出例子,然后再具体阐述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