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必修4 2.7《诗三首》40分钟课时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必修4 2.7《诗三首》40分钟课时作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1-30 08:1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7《诗三首》
一、语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羽檄从北来(xí)       青青子衿(jīn)
勇剽若豹螭(biāo)
B.狗吠深巷中(fèi) 绕树三匝(zā)
暧暧远人村(āi)
C.羁鸟恋旧林(jī) 鼓瑟吹笙(shēnɡ)
久在樊笼里(fán)
D.守拙归园田(zhuó) 周公吐哺(bǔ)
榆柳荫后檐(yìn)
答案 C
解析 A项“剽”读piāo。B项“暧”读ài。D项“拙”读zhuō。
2.下列词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月明星稀  误落尘网中  鸡鸣桑树颠
B.我有嘉宾连翩西北驰池鱼思故渊
C.譬如朝露长驱蹈匈奴桃李罗堂前
D.何时可掇复得反自然少无适俗韵
答案 D
解析 反—返。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枉用相存
存:生存
B.契阔谈?
契阔:聚散,这里有久别重逢的意思
C.守拙归园田
守拙:固守自己愚拙的本性,这是谦虚的说法
D.俯身散马蹄
马蹄:一种箭靶的名称
答案 A
解析 存:问候。
4.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B.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C.契阔谈?,心念旧恩
D.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答案 C
解析 “?”,通“宴”。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C.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D.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答案 B
解析 A项“荫”,名词用作动词,遮蔽。C项“鼓”,名词用作动词,弹奏。D项“左”,名词作状语,向左。
6.对下列各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应饮酒作歌及时行乐。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了诗人仰慕天下贤士,思念之情绵绵不断。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来喜爱山川田园间的生活。
D.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以马指代人,以马的雄骏烘托人的英武。
答案 A
解析 “及时行乐”错误。
二、一法一练——分析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
《白马篇》通过多角度描写和比喻、夸张、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塑造了一位勇猛忠贞、刚健豪迈的少年英雄形象。古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等。
分析古诗词中修辞手法类题目的解题步骤:
1 点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 结合诗 词 句解释这种修辞格在诗 词 中是怎样运用的。
3 指出运用此种修辞的艺术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9题。
新城道中
苏 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
7.这首诗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答: 
8.这首诗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有何特点?
答: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 
答案 (1)拟人、比喻、对偶。
(2)写景与叙述相结合。前三联以写景为主,最后一联以叙述为主。
(3)表达了诗人出巡路上的喜悦之情。
三、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0~11题。
七哀诗
曹 植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云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注 曹操逝世以后,曹丕继位,他对一度曾是王位继承者的弟弟曹植十分防备。他不只把曹植分封至京城以外,使他远离政治权力中心,甚至还设了“监国使者”,以防其弟图谋不轨,威胁自身的地位。
10.本诗首两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试加以分析。
答: 
答案 首两句运用了托物起兴的手法。由明月、流光、高楼,引起后面思妇独倚高楼,对影自怜,思念远方的夫君,并引出思妇幽幽地叙述悲苦的身世。
11.全诗处处从思妇的哀怨着笔,句句暗寓诗人的遭际,诗情与寓意浑然无间,意旨含蓄,笔致深婉,确有“情兼雅怨”的特点。请结合本诗具体分析。
答: 
答案 诗人自比“宕子妻”,以思妇被遗弃的不幸遭遇来比喻自己在政治上被排挤的境况,以思妇与丈夫的离异来比喻他和身为皇帝的曹丕之间的生疏“甚于路人”、“殊于胡越”。诗人有感于兄弟之间“浮沉异势,不相亲与”,进一步以“清路尘”与“浊水泥”来比喻二人境况悬殊。“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暗吐出思君报国的衷肠;而“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则对曹丕的绝情寡义表示愤慨,流露出无限凄惶之感。这首诗借一个思妇对丈夫的思念和怨恨,曲折地吐露了诗人在政治上遭受打击之后的怨愤心情。
四、语言运用
12.下面是朱光潜《诗论》中的一段文字。请用一句话概括朱光潜对陶渊明的评价,不超过15字。
自钟嵘推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都看重渊明的隐逸一方面;自颜真卿作诗表白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一般人又看重渊明的忠贞一方面。渊明是隐士,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像《红楼梦》里妙玉性格的那种隐士;渊明是忠臣,却也不是他自己所景仰的荆轲、张良那种忠臣。渊明还有极实际极平常的一方面,他处处都最近人情,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
答: 
答案 (陶渊明是)最近人情的隐士与忠臣。
1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陶渊明不经意间所见。请对诗中“南山”之景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表达诗人的“悠然”之情。
答: 
答案 (示例)南山苍莽绵延,直到天边。山之巅,几缕如丝带般优柔的轻云飘荡着,给山增添了几许灵动与绰约。山腰上,一片苍翠中隐约透出几点秋叶的暗红。山脚下,田园里劳作了一天的农人正荷锄沿秋草满径的小道悠然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