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岳汨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岳阳市岳汨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5-21 05:28:34

文档简介

岳汨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中甲、乙、丙、丁四条线中,能形成暖锋的是( )
A. 甲、丙 B. 乙、丁 C. 丙 D. 丁
2. 图中甲、乙、丙、丁四线所在地区,反映晴朗天气的是( )
A. 丙、丁 B. 甲、乙 C. 甲、丙 D. 乙、丁
3. 一股来自内蒙古地区的冷空气由西北向东南推进,给华北地区带来沙尘暴天气,该天气系统是( )
A. 甲线 B. 乙线 C. 丙线 D. 丁线
2014年,某企业在加里曼丹岛建立了江苏首家境外产业合作集聚区。该集聚区从事农林种植与产品加工,并带动国内种植和养殖业、木材加工业、榨油类企业和建筑、设备、安装、水电等相关配套企业“走出去”。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 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火山、地震多发地区 B. 经常受到台风灾害侵袭
C. 寒流对气候影响深刻 D. 河流短小,水能资源缺乏
5. 下列工业区位指向与该农林产品加工业相似的是( )
A. 现代钢铁工业 B. 煤化学工业
C. 电解铝工业 D. 微电子工业
6. 该企业“走出去”有利于 ( )
①利用当地原料节省运费 ②降低劳动力成本
③减轻加里曼丹岛生态环境压力 ④缓解我国就业紧张状况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读水库调洪蓄洪功能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 随着水库中泥沙淤积不断增多,a、b的变化特点是(  )
A. a延长,b增大 B. a缩短,b增大
C a缩短,b减小 D. a延长,b减小
8. 若在我国某大河(外流河)中上游修建多座以调洪蓄洪功能为主的水库,则(  )
A. 枯水期下游流水搬运能力下降
B. 三角洲面积增速减缓
C. 下游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D. 入海水量大幅减少
关于我国某区域的日记:“今天天气真冷,强劲的西北风直灌脖子,不化的积雪把大片挤得出油的千里沃野深深地埋住,看来还得1~2个月这些积雪才能融化,流入江河。温度计的读数降到零下20℃以下,比每年的平均气温(-20℃)还低”。根据此回答问题。
9. 千里沃野指的是黑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流水侵蚀带来肥沃的土壤冲积而成 B. 火山喷发的火山灰,风化形成的
C. 草木的生生死死,积累了丰富的有机质 D. 农民年年施用粪肥培育而成
10. 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最大优势和不足分别是( )
A. 平原辽阔,土地肥沃,但热量不足 B. 位于中温带,耕地面积广大,但水资源不足
C. 位于暖温带,夏季高温多雨,但春旱严重 D. 土地肥沃,光热充足,但水资源匮乏
是长江对鄱阳湖的作用(简称长江作用),包括顶托和倒灌作用等,另一方面是鄱阳湖对长江的作用(简称鄱阳湖作用),即鄱阳湖水流入长江。读1957-2008年长江作用与鄱阳湖的相互作用的频率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1. 1957-2008年鄱阳湖作用频次较高的月份是( )
A. 3月 B. 5月 C. 7月 D. 9月
12. 下列措施会使M作用变强的是( )
A. 围湖造田 B. 雨季提前 C. 赣江上游水库大量开闸放水 D. 三峡水库开闸放水
读50°N纬线(图甲)和180°经线(图乙)部分区域某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3. 图示季节B地( )
A. 盛行东南季风 B. 可能遭受寒潮的侵袭
C. 沙尘暴盛行 D. 农作物冻害严重
14. A,C两地气压中心( )
A. 都逆时针水平气流 B. 大气垂直运动方向不同
C. 都出现在当地的冬季 D. 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同
下图为2012年1月12日至2月9日我国某地气象站每天早晨8时积雪深度、无雪地温和雪盖地温(有积雪覆盖的地面温度)变化统计图。积雪隔绝了地面与大气,阻止了它们之间的热量交换,能够保住土壤的热量。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5. 图中表示积雪深度、无雪地温、雪盖地温变化的三条曲线依次是( )
A. 甲、乙、丙 B. 丙、乙、甲 C. 甲、丙、乙 D. 乙、丙、甲
16. 下列时间段内,积雪量变化最大的是( )
A. l月16日~17日 B. 1月20日~21日
C. 1月27日~28日 D. 1月28日~29日
二.解答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温哥华位于太平洋东岸,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宜人,是全加拿大冬季最暖和的城市,1月平均气温为3 ℃,7月平均气温为17 ℃。温哥华局部山地年降水量在2 000 mm左右,降水40%以上集中在冬季。本区夏季常吹西北风,而冬季多刮西南风。如图为温哥华所在区域简图。
(1)描述7月等温线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指出温哥华的气候类型,并分析该地降水集中在冬季的原因。
(3)结合大气环流知识,说明本区冬、夏季主导风向的成因。
(4)分析温哥华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主要自然原因。
18. 读7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驱动索马里洋流的西南风的成因。
(2)判断图中索马里洋流是属于寒流还是暖流,并说明依据。
(3)7月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相对较多还是较少?为什么?
(4)索马里半岛沿海有一条沙漠带,解释这里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19.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北部、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拥有奇特的水体景观。但近年来湖泊水位显著下降,严重影响了其独特的景观和生态环境。读下列材料,运用水循环原理等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九寨沟降水柱状图和气温曲线统计图。
材料二: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1)①②④⑥⑦⑧⑨⑩分别代表水循环的什么环节?
(2)九寨沟湖泊1~4月为枯水期,各湖泊水位多在4月达到年内最小值;5月各湖泊水位明显升高。请结合材料简析九寨沟湖泊水位这种变化特征的成因。
(3)6~10月为九寨沟湖泊的丰水期,结合材料二简析这种水位变化特征是通过哪些水循环过程形成的。
20.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畜、多风、植被稀疏。图5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3)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岳汨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中甲、乙、丙、丁四条线中,能形成暖锋的是( )
A. 甲、丙 B. 乙、丁 C. 丙 D. 丁
2. 图中甲、乙、丙、丁四线所在地区,反映晴朗天气的是( )
A 丙、丁 B. 甲、乙 C. 甲、丙 D. 乙、丁
3. 一股来自内蒙古地区的冷空气由西北向东南推进,给华北地区带来沙尘暴天气,该天气系统是( )
A. 甲线 B. 乙线 C. 丙线 D. 丁线
【答案】1. D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甲乙线所在的天气系统中,等压线数值由外部向中心越来越大(由1005到1040ha),说明该天气系统为高压(反气旋),而丙丁线所在的天气系统中,等压线数值由外向中心不断变小(由1005到995ha),说明该天气系统为低压(气旋)。在高压处,由于近地面空气由中心流向四周,冷暖气团难以相遇,因此高压通常不能形成锋面,甲、乙处形成不了锋面,A、B错误;在低压系统中,近地面空气由四周流向中心,尤其是低压槽位置,冷暖气流相遇,容易形成锋面。该地位于我国(北半球),气旋南侧气温较高为暖气团、北侧气温较低为冷气团,且北半球气旋呈逆时针流动,因此在丙处为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偏北风),形成的是冷锋,C错误;而在丁处为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偏南风),形成的是暖锋,D正确。故选D。
【2题详解】
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水汽难以冷却凝结成云致雨,多为晴朗天气,甲乙处于高压脊位置,也为晴朗天气,B正确;受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随海拔升高气温下降,水汽容易冷却凝结成云致雨,多为阴雨天气,丙丁位于低压槽附近,形成锋面,多阴雨天气,A、C、D错误。故选B。
【3题详解】
冷空气由西北向东南推进,因此是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该天气系统为冷锋,由小题1可知丙处为冷锋,丁为暖锋,甲乙两处没有锋面,且丙位于华北地区附近,能够给华北地区带来沙尘暴天气,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由于地面气旋往往和锋面联系在一起,所以称为锋面气旋,在中纬温带地区最常见。其中西侧槽线附近形成的锋面为冷锋,东侧槽线附近形成的锋面为暖锋。
2014年,某企业在加里曼丹岛建立了江苏首家境外产业合作集聚区。该集聚区从事农林种植与产品加工,并带动国内种植和养殖业、木材加工业、榨油类企业和建筑、设备、安装、水电等相关配套企业“走出去”。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 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火山、地震多发地区 B. 经常受到台风灾害侵袭
C. 寒流对气候影响深刻 D. 河流短小,水能资源缺乏
5. 下列工业区位指向与该农林产品加工业相似的是( )
A. 现代钢铁工业 B. 煤化学工业
C. 电解铝工业 D. 微电子工业
6. 该企业“走出去”有利于 ( )
①利用当地原料节省运费 ②降低劳动力成本
③减轻加里曼丹岛生态环境压力 ④缓解我国就业紧张状况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4. A 5. B 6. A
【解析】
【分析】该题考查板块构造,工业指向类型,产业转移的影响。
【4题详解】
读图,图示区域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是火山、地震多发地区,A对。图示区有赤道穿过,是赤道无风带,地转偏向力小,受到台风灾害侵袭 少,B错。该地纬度低,不受寒流影响,C 错。虽然河流短小,但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水能资源较丰富,D错。
【5题详解】
该农林产品加工业是为了靠近原料产地,是原料指向型产业。选项中,现代钢铁工业是市场指向型,电解铝工业是动力指向型,微电子工业是技术指向型,A、C、D错。煤化学工业是原料指向型工业,B对。
【6题详解】
该企业“走出去”,利用当地原料加工,可以节省运费,①对。当地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工资水平低,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②对。工业的发展,会加重加里曼丹岛生态环境压力,③错。产业转移到国外,不能缓解我国就业紧张状况,还可能加重,④错。所以A对,B、C、D错。
读水库调洪蓄洪功能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 随着水库中泥沙淤积不断增多,a、b的变化特点是(  )
A. a延长,b增大 B. a缩短,b增大
C. a缩短,b减小 D. a延长,b减小
8. 若在我国某大河(外流河)中上游修建多座以调洪蓄洪功能为主的水库,则(  )
A. 枯水期下游流水搬运能力下降
B. 三角洲面积增速减缓
C. 下游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D. 入海水量大幅减少
【答案】7. C 8. B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流域开发及河流水文特征。
【7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水库泥沙不断淤积,水库的库容量就会不断减少,水库削峰补谷的能力就会下降,则b值在变小,洪峰出现时间在缩短,a值缩短。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8题详解】
若该大河中上游修建多座水库,则泥沙大量淤积库区,造成河口泥沙淤积量减少,导致三角洲面积增速减缓,故B正确;修建多座以调蓄功能为主的水库后,下游流量季节变化减小,防洪标准明显提高,枯水期径流量有所增加,下游流水搬运能力会有所提长。故A、C、D错误。
关于我国某区域的日记:“今天天气真冷,强劲的西北风直灌脖子,不化的积雪把大片挤得出油的千里沃野深深地埋住,看来还得1~2个月这些积雪才能融化,流入江河。温度计的读数降到零下20℃以下,比每年的平均气温(-20℃)还低”。根据此回答问题。
9. 千里沃野指的是黑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流水侵蚀带来肥沃的土壤冲积而成 B. 火山喷发的火山灰,风化形成的
C. 草木的生生死死,积累了丰富的有机质 D. 农民年年施用粪肥培育而成
10. 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最大优势和不足分别是( )
A. 平原辽阔,土地肥沃,但热量不足 B. 位于中温带,耕地面积广大,但水资源不足
C. 位于暖温带,夏季高温多雨,但春旱严重 D. 土地肥沃,光热充足,但水资源匮乏
【答案】9. C 10. A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区为我国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尤其沃野千里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侵蚀作用相对较弱,A错误;该区域火山较少,无法形成大面积肥沃土壤,B错误;黑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气温低,有机质分解速度慢,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肥沃的黑土,C正确;东北地区开发历史较短,人工干预形成肥沃土壤的条件不足,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东北平原位于中温带,平原广阔,耕地面积大,但纬度高,全年热量不足,成为该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条件,A正确;东北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河流众多,水资源充足,B、D错误;该地属于中温带,春季积雪融水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因此春旱不严重,C错误。故选A。
【点睛】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是判断土壤肥力重要指标。有机质的收入来源主要是枯枝落叶,有机质的支出主要是微生物的分解、植物根系的吸收和外力导致的流失等。
是长江对鄱阳湖的作用(简称长江作用),包括顶托和倒灌作用等,另一方面是鄱阳湖对长江的作用(简称鄱阳湖作用),即鄱阳湖水流入长江。读1957-2008年长江作用与鄱阳湖的相互作用的频率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1. 1957-2008年鄱阳湖作用频次较高的月份是( )
A. 3月 B. 5月 C. 7月 D. 9月
12. 下列措施会使M作用变强的是( )
A. 围湖造田 B. 雨季提前 C. 赣江上游水库大量开闸放水 D. 三峡水库开闸放水
【答案】11. B 12. D
【解析】
【11题详解】
4-6月,长江流域还未进入雨季,鄱阳湖的入湖流量减少,期间鄱阳湖补给长江的水量最大,鄱阳湖作用增强;7-9月长江流域进入雨季,长江中上游汇流量增大,长江作用增强,所以鄱阳湖作用频次高的月份是5月,长江作用频次最高是9月,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围湖造田使湖泊的蓄水能力降低,鄱阳湖作用N作用减弱,A错误;雨季提前,只会影响M的时间,对强度影响不明显,B错误;赣江上游开闸放水,使鄱阳湖水位变高,鄱阳湖作用N增强,C错误;三峡水库开闸放水,长江中上游来水量增大,长江作用M增强,D正确。故选D。
【点睛】河水与湖水的关系:.湖泊对河流的径流量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洪水期,湖泊及水库会起到削减河道洪峰的作用,枯水期可以用湖泊的水缓解河流不畅、河道淤积的状况,而河道也起到湖泊“渠道”的疏散功能。
读50°N纬线(图甲)和180°经线(图乙)部分区域某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3 图示季节B地( )
A. 盛行东南季风 B. 可能遭受寒潮的侵袭
C. 沙尘暴盛行 D. 农作物冻害严重
14. A,C两地气压中心( )
A. 都是逆时针水平气流 B. 大气垂直运动方向不同
C. 都出现在当地的冬季 D. 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同
【答案】13. B 14. 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13题详解】
B地(50°N,135°E)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此时为冬季,盛行西北风;可能遭受寒潮的侵袭。冬季沙尘暴少,农闲时期,农作物冻害小,故选B.
【14题详解】
结合经纬度位置可知,A地位亚洲高压,C为副热带高压.北半球的高压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辐散,故A不符合题意;高压中心大气垂直运动方向为下沉,故B不符合题意;亚洲高压冬季最强,副热带高压夏季势力强盛,故C不符合题意;亚洲高压的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副热带高压属于动力下沉形成的,故D正确。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结合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下图为2012年1月12日至2月9日我国某地气象站每天早晨8时积雪深度、无雪地温和雪盖地温(有积雪覆盖的地面温度)变化统计图。积雪隔绝了地面与大气,阻止了它们之间的热量交换,能够保住土壤的热量。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5. 图中表示积雪深度、无雪地温、雪盖地温变化的三条曲线依次是( )
A 甲、乙、丙 B. 丙、乙、甲 C. 甲、丙、乙 D. 乙、丙、甲
16. 下列时间段内,积雪量变化最大的是( )
A. l月16日~17日 B. 1月20日~21日
C. 1月27日~28日 D. 1月28日~29日
【答案】15. B 16. C
【解析】
【分析】
【15题详解】
据图中曲线特点,甲曲线变化幅度最小,说明地面与大气之间热交换弱,积雪覆盖保住了土壤的热量,故甲表示雪盖地温;积雪深度只能是大于或等于0,不能低于0,说明丙是积雪深度,则乙表示无雪地温,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6题详解】
比较选项中四个时段,1月16日~17日积雪量少,变化小,A错误;1月20日~21日,积雪量较大,但是积雪量变化小,B错误;1月27日~28日,积雪量由4cm增加到18cm,变化量最大,C正确;1月28日~29日,积雪量有所增加,但变化小,D错误。故选C。
【点睛】地面温度是大气与地表结合部的温度状况,地面表层土壤的温度称为地面温度。白天,阳光普照,大地接收热量后地面的温度逐渐升高。到太阳落山以后,近地面的气温渐渐降低,地表的温度也随之开始下降。可见,日出日落,地温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同时随着四季变化,也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
二.解答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温哥华位于太平洋东岸,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宜人,是全加拿大冬季最暖和的城市,1月平均气温为3 ℃,7月平均气温为17 ℃。温哥华局部山地年降水量在2 000 mm左右,降水40%以上集中在冬季。本区夏季常吹西北风,而冬季多刮西南风。如图为温哥华所在区域简图。
(1)描述7月等温线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指出温哥华的气候类型,并分析该地降水集中在冬季的原因。
(3)结合大气环流知识,说明本区冬、夏季主导风向的成因。
(4)分析温哥华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主要自然原因。
【答案】(1)特征:向北凸(弯曲)。原因:西侧海洋7月份温度较低;东侧为高大的山脉,海拔高,温度低;海拔较低的温哥华温度较东西两侧高,所以等温线向北凸。
(2)温带海洋性气候。原因:该地西侧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冬季,西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暖湿气流;位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
(3)冬季是高压中心位于本区的南方,受其影响风自南向北吹,并在地转偏向力(右偏)的作用下偏转成西南风;夏季时高压中心北移至本地西侧,而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响陆地,同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西北风。
(4)北太平洋暖流增温增湿;东部西北-东南走向山脉阻挡住了从美洲大陆内陆吹来的寒冷干燥气流。
【解析】
【分析】试题考查影响气温、降水的因素
【详解】(1)结合图例从图中可看出7月等温线向北弯曲;等温线向北弯曲,也就是向气温低的方向弯曲,说明温哥华气温较东、西两侧高,原因是温哥华东侧为高大的山脉,海拔高气温低;西侧为海洋,海水热容量大,升温慢气温低。
(2)从图中看温哥华位于50°N附近的大陆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由材料“冬季多刮西南风”可知冬季,西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暖湿气流,东侧是高大的山地,该地位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且该地区西侧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3)由材料“本区夏季常吹西北风,而冬季多刮西南风”可知该地冬夏主导风向不同;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冬季气压带风带向南移,高压中心位于本区的南方,受其影响风自南向北吹,并在地转偏向力(右偏)的作用下偏转成西南风;夏季时高压中心北移至本区西侧,而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同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西北风。
(4)影响气温的因素可从洋流、地形、海陆位置等方面来分析;北太平洋暖流增温增湿;东部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阻挡了从美洲大陆内部吹来的寒冷干燥气流;西侧为海洋,冬季受海洋影响,海洋性强,气温较同纬度高。
18. 读7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驱动索马里洋流的西南风的成因。
(2)判断图中索马里洋流是属于寒流还是暖流,并说明依据。
(3)7月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相对较多还是较少?为什么?
(4)索马里半岛沿海有一条沙漠带,解释这里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答案】(1)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强劲的西南季风,驱动索马里沿岸的洋流向东北运动。
(2)寒流 因为索马里洋流从水温低于24°C的海区流向水温高于24°C的海区(索马里洋流的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
(3)较多。因为该季节这里盛行西南风,易于形成涌升流,海区营养物质较多,有利于吸引鱼群集聚。
(4)这里,夏季盛行西南离岸风,较为干燥;冬季盛行东北风,气流仍然较为干燥;全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夏季沿岸寒流(或上泛冷水)也会加剧沿岸环境的干旱程度。(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大气环流、洋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气候等知识点。
【详解】(1)该地西南季风的成因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直射北半球,而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成西南季风,受风力驱动,索马里沿岸的洋流大致向北运动。
(2)图示索马里洋流从水温低于24°C的海区流向水温高于24°C的海区,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所以为寒流
(3)从鱼类饵料多少分析鱼群的多少。因为7月份这里盛行西南风,为离岸风,受此影响,沿岸表层为离岸流,垂直方向上形成涌升流,使下层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鱼类的饵料丰富,有利于吸引鱼群集聚。
(4)从影响降水的因素去分析,从风向分析,该地夏季盛行西南季风,为离岸风,较为干燥,降水少;冬季该地盛行东北季风,从大陆吹来,较为干燥,降水少;从气温分析,因该地位于低纬度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从洋流分析,该地沿岸有寒流,降温减湿,加剧沿岸环境的干旱程度。
19.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北部、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拥有奇特的水体景观。但近年来湖泊水位显著下降,严重影响了其独特的景观和生态环境。读下列材料,运用水循环原理等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九寨沟降水柱状图和气温曲线统计图。
材料二: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1)①②④⑥⑦⑧⑨⑩分别代表水循环的什么环节?
(2)九寨沟湖泊1~4月为枯水期,各湖泊水位多在4月达到年内最小值;5月各湖泊水位明显升高。请结合材料简析九寨沟湖泊水位这种变化特征的成因。
(3)6~10月为九寨沟湖泊的丰水期,结合材料二简析这种水位变化特征是通过哪些水循环过程形成的。
【答案】(1)①—植物蒸腾、②—大气降水、④—地表水蒸发、⑥—海水蒸发、⑦—水汽输送、⑧—地表径流、⑨—下渗、⑩—地下径流。
(2)1~4月份气温低,高山冰雪融水量极少,九寨沟区域降水较少,导致补给湖泊的地表径流(⑧)和地下径流(⑩)小于湖泊的蒸发(③或④)和下渗(⑨)。4月份这种损失累积至最大,湖泊水位达年内最小值。5月份降水明显增加,气温回升致使冰雪融化,流入湖泊的地表径流(⑧)和地下径流(⑩)补给量增加,水位明显升高。
(3)6~10月份,海水蒸发(⑥)旺盛,大量水汽通过夏季风(⑦)输送到九寨沟地区,形成大量降水(②),通过地表径流(⑧)和地下径流(⑩)大量补给湖泊。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相关知识并调动水循环的知识进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1)本题考查水循环的环节,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读图可知,图中①箭头由植物向上指,表示植物蒸腾;②箭头由云雨向下指,表示大气降水;④箭头由湖泊向上指,表示地表水蒸发;⑤箭头由海洋向上指,表示海水蒸发;⑦箭头由海洋上空指向陆地上空,表示水汽输送;⑧箭头位于地表,由高处指向低处,表示地表径流;⑨箭头由湖泊指向地下,表示下渗;⑩箭头位于地下,由高处指向低处,表示地下径流。
(2)本题考查九寨沟湖泊水位变化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及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九寨沟湖泊水位在4月份达到年内最小值,5月份各湖泊水位明显升高的原因应从陆地水体相互补给的角度来分析。九寨沟湖泊的主要补给类型为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由图可看出,1-4月降水量少,且气温较低,导致高山冰雪融水量极少,导致湖泊的补给量小,而湖泊的蒸发量和下渗量较大,湖泊水量出现损失,直至4月这种损失不断累积,导致湖泊水位达到年内最小值。图中显示,从5月开始降水量明显增加,并且5月气温升高,冰雪融水量也不断增加,导致湖泊补给量大于蒸发和下渗,水量出现盈余,导致水位明显升高。
(3)本题考查水循环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九寨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6-10月份,海洋表面气温高,海水蒸发旺盛,之后大量水汽通过夏季东南季风输送到陆地及九寨沟地区,在适宜条件下形成降水,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汇入湖泊,湖泊得到大量补给而水位升高。
20.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畜、多风、植被稀疏。图5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原因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答案】(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3分)(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2分)风沙在此沉积。(1分)
(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2分)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3分)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3分)
(3)观点A:扩大
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邻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2分)河流持续搬运泥沙;(2分)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2分)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2分)
观点B:不会扩大
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2分)河流源地及径流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2分)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2分)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2分)
【解析】
【分析】该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重点考查等高线、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地貌的形成和地质作用。
【详解】(1)该问主要考查地貌和地质作用。沙源来自于流水沉积和风力沉积作用,从这两方面思考,从文字材料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携带的泥沙量大,在M处沉积;从图中来看,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多大风天气,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力携带沙尘在此沉积。
(2)该问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从文字材料中可以获知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从图中来看该县城位于河谷中,且河谷走向与冬春季节的风向一致,从等高线分布了解该地地形特别易于聚风形成狭管效应,故风力强劲。
(3)该问主要考查我国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该题为开放性试题,无论选择哪种观点,只要言之有理,论据能够支撑自己的观点即可。考虑的要点主要是该地的主要自然特征以及图文资料所提供的信息。沙丘形成源于流水沉积和风力沉积作用,沙丘规模扩大或缩小可从是否有利于流水沉积和风力沉积作用入手分析,其影响因素包括植被覆盖、地形状况、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风力作用变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