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单元复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单元复习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22 09:1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壹 单元结构框架
贰 单元知识梳理(含命题点呈现)
叁 单元素养提升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单元复习
目录
单元结构框架
单元知识梳理
科技文化
科技
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单元知识梳理
科技文化
科技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第5个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国家,标志着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单元知识梳理
科技文化
科技
特别能吃苦 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攻关 特别能奉献
单元知识梳理
科技文化
科技
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单元知识梳理
科技文化
科技
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发现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单元知识梳理
科技文化
我国科技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三次科技革命给我国带来的启示。
(1)原因: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成立中国科学院;中共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制定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热情投入和海外一些中国优秀科学家的纷纷回国等;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使科学技术同生产力进一步结合,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2)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我国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取得了巨大成就。重视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单元知识梳理
科技文化
命题点呈现
1.(2023·西藏·中考真题)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相继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取得以上成就的原因是( )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C.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D.中苏关系恶化使得中西方关系改善
2.(2023·湖北恩施·中考真题)共赴九天,再探苍穹。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下列科技成就中,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属于同一领域的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成功进行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
C.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
D
单元知识梳理
科技文化
命题点呈现
3.(2023·山东济南·中考真题)2023年5月22日,在湖南长沙稻作公园内,举行了一场隆重的石像揭幕仪式。石像纪念的人,为解决人类温饱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 )
A.钱学森 B.邓稼先 C.袁隆平 D.屠呦呦
4.(2023·湖南郴州·中考真题)20世纪八九十年代,湖南师范大学某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出湘云鲫(鲤),因其生长快、抗病能力强、食性广、肉嫩味美,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位教授是( )
A.刘筠 B.袁隆平 C.陈国达 D.屠呦呦
C
A
单元知识梳理
科技文化
1956年,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
2012年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在党的文化政策的扶持鼓励下,新中国的文化事业呈现新格局。
总体风格:许多作家、艺术家,采用多样化的体裁与表现手法,生动描绘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风貌。

1978年

文学
话剧/电视
舞剧
《茶馆》剧照
电影
总体风格:各领域作品形式多样,题材广泛,佳作迭出,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与国际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
单元知识梳理
科技文化
单元知识梳理
科技文化
命题点呈现
1.(2023·湖南衡阳·中考真题)沈从文是从湘西凤凰走出的著名文学家,他的作品生动地勾画了古朴神奇的湘西风情。其代表作是( )
A.《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B.《暴风骤雨》
C.《山乡巨变》 D.《边城》
2.他说“《红高粱》是又爱又恨的产物,我对我的故乡一直持有这种矛盾的态度。批判的赞美与赞美的批判是我的艺术态度也是我的人生态度。”并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 )
A.钱学森 B.邓稼先 C.莫言 D.屠呦呦
D
C
单元知识梳理
社会生活
日常生活的变化 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表现 衣  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服饰成为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食  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住 人均居住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用  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交通的发展 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通信的发展 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位居世界前列
单元知识梳理
社会生活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暴力与贫穷,使共产党失去民心,直到邓小平改弦易辙……中国各项传统与制度获得重新评价,凡是党认为有助于国家恢复的事物都加以支持。邓小平要求共产党拥抱全球资本与资本主义观念……高明的领导班子,积极进取的人民,合作的外国人,再加上一点运气,可以让共产党搭上发展的顺风车。
      ——泰德·费雪曼 《当世界又老又穷》
改革开放
党和政府的重视
人民的努力
思想的解放
参与国家合作
单元知识梳理
社会生活
命题点呈现
1.(2023·广东广州·中考真题)以下是某同学撰写的演讲稿提纲:
据此判断,该演讲稿的标题是( )
A.海峡两岸的交往 B.航天事业的发展
C.新时代强军之路 D.社会生活的变迁
D
◆从“吃饱”到“吃好”
◆从小瓦房到大楼房
◆从样式单调到丰富多彩
◆从绿皮火车到“复兴号”高铁列车
◆从“自行车王国”到“共享单车王国”
单元知识梳理
社会生活
命题点呈现
2.(2023·宁夏·中考真题)下面这组图片可以用于研究( )
口耳相传 邮驿通信 有线电话 互联网
A.人类社会生活的变迁 B.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增强
C.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 D.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A
单元知识梳理
社会生活
命题点呈现
3.(2023·广东深圳·中考真题)如图反映的是1984年山东胶县某乡妇女正在围观上海发廊的画报。据统计,此前几年,该乡进入发廊烫发的女性不过3人,但仅1984年一年,就有万人烫发。这体现了( )
A.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B.人们个性解放的要求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 D.全面对外开放的影响
D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