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虞
美
人
李煜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意象,体会诗歌意境。
2.赏析重点词句,把握写作技巧,提高词的鉴赏能力。
3.了解李煜生平,体会词人的亡国之痛与故国之思。
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文化背景
壹
解读题目
虞美人寓意着生离死别、壮志悲歌。
“虞美人”,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此调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作《一江春水》《玉壶冰》等。双调五十六字或五十八字,上下阕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相传“虞美人”源于霸王别姬的故事。
后来在虞姬自刎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虞美人”。
唐代一无名氏创作了《虞美人》曲。后人常用“虞美人”三字作曲名,“虞美人”逐渐演化为词牌名。
李煜简介
李煜(937—978), 词人, ,字重光,李璟第六子。961年继位,975年,宋兵破金陵,他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实质为阶下囚。978年七月初七晚上因在生日宴会上命歌伎演唱他的新作《虞美人》,声传于外,最后被宋太宗用牵机药毒死。所以《虞美人》是李煜人生中的最后一部作品,是他的绝命词。
南唐后主
婉约派
李煜简介
1.才华横溢,志在文艺。
多才多艺,谙音律,精书画,善诗文。他是五代时期最杰出的词人,也是中国词史上一流的大家。后人有诗云: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2.风雨飘摇,沦为亡国之君。
961年继位,岁贡以保平安。975年,宋军攻破金陵,李煜降宋,被押解至汴京(今开封),软禁为囚,不久被宋太宗毒死。
南唐后主李煜
生辰:
937年七月初七
祭日:
978年七月初七
41岁的生日当天,作《虞美人》一曲,命歌伎吟唱,作为亡国之君,却有故国之心。宋太宗一怒之下,赐他一杯毒酒。
该词便成了后主的绝笔之作。
史称:
职业:
评价:
南唐后主
国君、词人
亡国之君
词中之帝
写作风格
其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以描写宫廷逸乐生活为主,风情绮丽,清靡婉转。
后期词则多追忆往事,伤怀故国,风格沉郁苍凉。
写作风格
玉楼春(李煜)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注释:
嫔娥:宫中的姬妾与宫女。
重按:一再按奏。
香屑:香粉,香的粉末
阑干:栏杆
情味:犹情趣
这首词包含了一个凄惨的故事:公元975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封为“违命侯”,行动受人监视,失去自由。相传后主于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宋太宗知道后,大怒,赐酒将他毒死,所以这首词可说是他的绝命词。
写作背景
初读感知
贰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liǎo),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qì)/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qià)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词义:
①了:了结,完结。
②故国:指南唐故都金陵(今南京)。
③雕栏玉砌:即雕花的栏杆和玉石砌成的台阶,这里泛指南唐宫殿。
④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暗指亡国。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liǎo),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qì)/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qià)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听朗诵,思考:
1.全词的词眼是什么?
2.本词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词人的愁,这些句子是怎样展现词人的愁的?
愁
深入探究
叁
品读意象,披文入情
意象
春花秋月
思考1:这两句是如何展现词人的愁情的?
思考2:这么美好的事物为什么作者希望它快点结束呢?
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名虽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生命已经绝望之时,“春花秋月”是对他的一种讽刺,让他觉得厌烦,希望这一切都结束。
以乐景写哀情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思考探讨
思考:面对“春花秋月”,词人想到了何等“往事”呢?
对比
春花秋月(景:永恒不变)——往事知多少(情:短暂无常)
往事之叹
春花秋月,年年岁岁,花月相似。
过去的帝王尊荣,空余悔恨
锦衣玉食、后宫佳丽
(实写)
(虚写)
对比
以乐景衬哀情
又:点明时间, 东风一吹,春天再度来临,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而词人被囚又徒增一年,与开头句照应:面对花开花谢,季节流转,词人作为亡国之君的痛苦倍增。
东风:春风,表示季节更替。
明月:表现望月思乡、望月怀人、望月感怀主题。
虚实
结合
李煜是被宋太宗赐毒酒毒死,这首词到底是哪些字,竟会招来杀身之祸?何以见得?
故国之思、亡国之恨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此词所表现的是作者的故国之恋:念念不忘东风是故国吹来,春水又向故乡流去,这在当权者看来是不是会有“东归故国”之意呢?
可以这样说,两个“东”字,断送了一代词家圣手的性命。一个亡国之君念念不忘他过去的美好生活,充满悲恨凄楚的感情,大胆抒发了故国之思与亡国之恨,自然会招来杀身之祸。
这首这词为什么会招来杀身之祸?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雕栏玉砌”指什么?“朱颜”又是指什么?“一在一改”的对比,改的只是“朱颜”吗?
雕栏玉砌:指雕花栏杆和玉石台阶,代指故国宫殿。
今昔对比
虚写
朱颜(世事变幻、人间沧桑)
地位(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
生活(尊荣显贵到忍辱蒙羞)
春花秋月
小楼东风
雕栏玉砌
不改
朱颜:指宫女红润的面容。词人的容颜,国家的容颜。
世事无常
改
这两句是怎样展现词人的愁情的呢?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①运用设问、比喻、夸张、化抽象为具体的手法,化无形的愁思为有形的江水。(明手法)
②以水喻愁。显示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形象生动写出了愁思之多;又像春水之昼夜不停,长流不息,无穷无尽,写出了愁思之绵长。(析效果)
③用代表故土的长江喻愁,含有怀念故国之情、亡国之恨,情感更为深沉。(表情感)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比喻、夸张
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形象,予“愁”以长短、粗细、轻重,描摹“愁”之繁多、绵密、悠长。把无形的愁思赋在有形的流水上,形象生动、形神兼备地表达了感情,“暗恨”变“明愁”,有不顾一切的感情冲动。
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春花秋月
小楼
东风
明月
“物是”
(自然永恒)
景
实
虚
往事
故国
朱颜
一江春水
“人非”
(人生无常)
情
雕栏玉砌
李煜在本词中抒发了哪些愁?
往事之叹
亡国之恨
故国之思
世事无常之感
愁
情景交融
虚实结合
今昔对比
设问
比喻
夸张
化抽象为具体
总结主旨
词人运用比喻、设问、对比、虚实结合等多种手法,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抒发了对故国的思念、对俘囚生活的幽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绵绵无尽的愁绪。同时,这首词也反映了所有充满愁思的人们共通的感情,因此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代表性,这也正是这首词的杰出艺术成就所在。
艺术特点
①起伏跌宕的笔法。自问“春花秋月何时了”(实景)→自叹“往事知多少”(虚写)→登楼遥望(回忆)→“雕栏玉砌”“朱颜”(虚写)→愁
②鲜明巧妙的对比和回环。形象生动地传达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
③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
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江水喻愁,用东逝水比喻愁绪源源不断,化抽象为具体。
14
1.(2018全国卷)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 ”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
而“ ”,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2.(2016山东卷)李煜《虞美人》词中“ , ”两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抒发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
3.李煜《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表达物是人非、无限慨叹的句子是: , 。
小楼昨夜又东风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雕栏玉砌应犹在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六、拓展延伸(一)
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缪塞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