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纵观古今,
有人触景生情,
即事抒怀,一挥而就一首诗,
因此名垂千古。
亦有人
触景伤情,
落笔千斤重,书尽一世愁。
却因此惹上杀身之祸。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名垂千古
却让作者惹上杀身之祸的词
相关知识
01
薄命君王——绝代词人
一个被错位命运耽误一生的可怜人
词,因他登上大雅之堂
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可以说李煜在词史上的最大贡献是改变的词的精神内核,改变了词为艳科的文学地位。
词在产生之初就是娱乐消遣的俗文学,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宴会上的游戏之作。它的精神内核就是,书写、歌唱没有太多真情实感的美女和爱情。这就是伶工之词,是供歌乐师、歌妓演唱之用。
而李煜用词表达真实的内心情感,让词走上“言志”的严肃文学的道路。
虞美人——三重含义
1. 虞姬,项羽被围垓下,在四面楚歌中,虞姬为霸王跳完最后一支舞拔剑自刎,留下这段生离死别的爱情悲歌。
2. 虞美人花,虞姬死后,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艳的花朵,人们命名为“虞美人花”。这种罂粟科的植物,花朵硕大,枝干细弱,微风吹过,在风中摇曳,就像翩翩起舞的虞姬动人美丽。
3. 词牌名,产生于唐代教坊曲,因最初歌唱虞姬而得名。
可以看出“虞美人”这个词牌名在他产生之初就包含着生离死别的悲剧成分,这是一首悲歌。
品读诗歌
02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春花秋月是这自然间最美好的景物,作者为什么问何时才能结束?
因为他活在痛苦中并且看不到希望。因为他是个亡国之君,他是个囚徒,他经历的巨大的人生变故。
因为他活得厌烦了。
为什么他活厌了?
哪个字最能概括这首词的情感?产生这种情感原因?
愁
作者是如何来写愁的?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以乐景衬哀情
“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
往事知多少
锦衣玉食
后宫佳丽
欢乐自由
风花雪月
至尊的地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往事之叹,感慨万千
类似的对比手法,在哪些句子中还有体现?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又东风”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词中两次提到月的意象,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月”积淀着词人敏锐的时间意识和绵绵无穷的怅恨包含着物是人非沧桑巨变的哀痛
望月思乡
望月怀人
望月感怀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
比喻、夸张、设问
作者将一腔愁绪化为有形的流水,无穷无尽,无边无际,丰盈而且沉重。这样的比喻,一江春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使得抒发的感情兼有了无边无际的广度和深度。
抽象的感情
形象化、具体化
用远离自己而代表故土的长江喻愁,当然含有怀念故国之情,情感更为深沉。
1、只恐双溪舴(zé)艋(měng)舟,载不动许多愁 。
——李清照《武陵春》
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3、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
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李白《秋浦歌》
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7、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崔颢《黄鹤楼》
关于愁的句子
这首词到底是一首什么词,竟会招来杀身之祸?
本词表现了一个亡国国君的故国之恋。念念不忘过去的美好生活,念念不忘东风是故国吹来,春水又向故乡流去,这在宋太祖看来是不是会有“东归故国”之意呢?可以这样说,两个“东”字,断送了一代文章圣手的性命 。
课堂小结
整首词用了虚实结合,情景交融,今昔对比,以乐景写哀情,比喻,设问等艺术手法抒发了作为一位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情感真挚。
同时,这首词也反映了所有充满愁思的人们共通的感情。因此具有的高度的概括性和代表性,这也正是这首词的杰出艺术成就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