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5-21 08:34:17

文档简介

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读我国四大地区2020年部分数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人口比重(%) 城市化水平(%)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一、二、三产业比重
甲 39.93 70.76 525752 4.6:38.9:56.5
乙 27.12 57.27 213292 11.0:37.9:51.1
丙 25.83 59.00 222246 8.2:41.8:50.0
丁 6.98 67.71 51125 13.2:34.4:52.4
1. 表中甲、乙、丙、丁分别属于( )
A. 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
B. 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
C 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
D 中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
2. 表中丁地现阶段处于( )
A. 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
B. 以工业化为主体成长阶段
C. 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
D. 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地区。由于受人为干扰,地表原有的生态结构遭到破坏,在各种外动力综合作用下,土层快速侵蚀,红层基岩或其风化壳裸露,呈现红色荒漠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3. 形成红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陡坡开垦②不合理的农业灌溉方式③过度采伐森林及樵采④工矿交通建设和环境污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4. 防治红漠化适宜采取措施有( )
A. 铺设地膜减少侵蚀 B. 铺设草方格沙障
C. 打坝建库护坡固沟 D. 陡坡修水平梯田
浙江是水稻种植大省,普遍以双季稻经营为主,每年7、8月份存在“双抢”,即抢收早稻、抢种晚稻。近年来,省内许多地区的种粮大户开始种植再生稻。再生稻,顾名思义就是收了还能再生的水稻。一般情况下,再生稻在3月份左右播种,8月份进行第一次收割,割后再生稻又发苗抽穗,11月份进行第二次收割。据此,完成问题。
5. “双抢”的主要目的是( )
A. 保障晚稻生长期间有足够的水分 B. 充分利用“双抢”期间的晴朗天气
C. 确保晚稻的生长期,提高产量和品质 D. 降低晚稻秧苗生长期间病虫害发生机率
6. 种粮大户由种植双季稻向种植再生稻转变的主导因素是( )
A. 市场 B. 交通 C. 劳动力 D. 政策
为满足2022年冬奥会赛区场馆和赛道科学规划的需求,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利用无人机获取航摄资料,开展大比例尺地形测量和3D产品制作,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赛道等设施三维辅助设计应用研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利用无人机飞行并获取航摄资料,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①GNSS②GIS③RS④GPRS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8.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场馆和赛道进行规划设计时,需要收集的地理数据有( )
①地质条件②地形情况③气象气候④商业网点分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下图为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茱水源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 该水源区的供水目的地是( )
①北京②天津③山东④内蒙古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0. 该调水工程对汉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改变汉江汛期出现的季节 B. 促使汉江的泥沙向长江输送
C. 大大提高汉江的航运价值 D. 提高社会对汉江水质的关注
“首店”指在行业中有代表性品牌在某地区首次开设的门店,如全球首店、区域首店等。首店经济是区域利用特有优势,吸引首店汇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形态。下图是2019年上半年我国部分城市首店数量及类型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与其他城市相比,上海海外品牌首店数量最多,主要得益于( )
A. 便捷的交通运输 B. 发达的教育科技 C. 国际化程度最高 D. 深厚的文化底蕴
12. 世界级大银行在上海设立了区域性总部或分理机构,体现了上海大都市辐射功能的( )
A. 金融服务功能 B. 都市核心功能 C. 产业带动功能 D. 交通枢纽功能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城市群之一,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下图是2020年上海和南通的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统计(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 上海:38700亿元 南通:10036亿元),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关于甲乙两城市的判读,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城市经济水平比乙城市落后 B. 乙城市以第三产业为主
C. 甲城市第二产业产值比乙城市高 D. 乙城市区域内部差异小
14. 现阶段对甲城市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的产业是( )
A. 电子装配工业 B. 服装纺织工业 C. 高端装备制造业 D. 钢铁化学工业
15. 区域处于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时,正确的是( )
A. 第三产业呈加速发展趋势 B. 区域内部差异小、协同发展
C. 出现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 D. 制造业和服务业趋向于集聚
下图为我国部分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工程I、Ⅱ、Ⅲ分别是( )
A.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北煤南运 B. 南水北调北煤南运西电东送
C. 北煤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D. 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
17. 工程Ⅰ、Ⅱ、Ⅲ对图示地区有利影响有( )
①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②缓解能源短缺状况③改善大气环境质量④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塞罕坝海拔1010~1940米。20世纪60年代林业部在这里建设了林场,5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造林过程中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 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 B. 降水较少,土层较薄
C. 光照较强,昼夜温差较大 D. 风力较大,气温较低
19. 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是( )
A. 增加生物多样性 B. 减轻风沙危害
C. 涵养水源,美化环境 D. 减缓气候变暖趋势
20. 长期以来地形破碎,千沟万壑,是陕北黄土高原的典型特征,但1999年以来,陕北的延安已退耕还林900多万亩,林草覆盖率达67%。增加植被覆盖对改善黄土高原主要生态问题有着重要作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植被增多,空气湿度加大②植被可以降低风速,减小风力侵蚀作用
③植被拦截地表径流,降低流速、流量,减小流水侵蚀④植被根系固定疏松黄土,不易侵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难题。德国鲁尔区、山西省都属于资源枯竭型地区。鲁尔区的产业发展经历了“辉煌—衰退—振兴”三个阶段。山西省是我国能源大省,但其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在全国靠后。下左图示意德国鲁尔区,下右图示意山西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两地发展煤炭工业的共同区位条件是( )
A. 水源充足 B. 原料丰富 C. 科技力量雄厚 D. 水陆交通便利
22. 山西省产业转型可借鉴鲁尔区经验的是( )
①产业结构向轻工业方向发展
②优化能源供给结构,降低对煤炭的依赖度
③优化工业结构,优先发展高端制造业
④加大原煤外运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读我国某省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甲、乙两地为重要的资源输出地,两地分别涉及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为( )
A. 南水北调、北煤南运 B. 南水北调、西电东送
C. 西电东送、南水北调 D. 西电东送、西气东输
24. 图中省份位于我国四大经济地区中的( )
A. 东部地区 B. 中部地区 C. 东部季风区 D. 南方地区
25. 休斯敦的德州医学中心是美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医学中心之一。2000年到该中心就诊的病人达到540万次,其中专程从国外来此寻诊的国际病人有19307位。该中心在癌症和心脏研究方面最为著名。休斯敦有190多家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公司,在2011版企业机构的生物技术增长和产能评选中,德克萨斯州位居第二。休斯敦生物技术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 科技水平高,产业协作条件好 B. 工业基础雄厚
C. 依托石油化工基础,推动专业化发展 D. 利于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A集团是全球最大的代工集团,1974年成立于中国台湾省台北市,1998年A集团在深圳投资办厂,目前在我国内地和台湾省、日本、东南亚及美洲、欧洲等地拥有上百家子公司和派驻机构。经过多年的研发与创新,目前A集团涉及领域包括纳米技术、绿色制程技术、平面显示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精密模具技术、服务器技术、光电和光通信技术、材料与应用技术及网络技术等。近年来,A集团在印度的安得拉邦、泰米尔纳德邦已建有工厂,目前正在与马哈拉施特拉邦签署建厂协议。
材料二:图为印度洋海域局部图及印度安得拉邦、泰米尔纳德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地理位置。
(1)A集团的产品由乙地出发,经由丙地到丁地沿海。为了节省能源,该商船可能选择的季节是____,此时商船发现乙地鱼群增多,简述其原因是____
(2)A集团近年来将生产企业从中国深圳转出,简述深圳的推力。
(3)简述A集团在印度建设工厂,对印度可能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2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闽宁曾经是“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沙石跑”的戈壁荒滩。1997年,闽、宁两省区对口扶贫协作,在此建设一个移民示范区,陆续接纳了西海固地区六个国家级贫困县的4万多名移民,历时20多年的国宁协作由此展开。闽宁成为由最初的种植业、养殖业发展为菌类、葡萄酒、光代、电子装配等多产业融合的特色小镇,这种扶贫协作方式被称为“闽宁模式”。
材料二: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域图
(1)闽宁属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___,处于由温带荒漠带与____(自然带)的过渡地带,气候干旱,____(气温特征。)
(2)与西海固地区相比,说出闽宁镇发展的优势条件。
(3)分析图中密集的灌渠对宁夏平原及下游地区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班牙政府曾于21世纪初提出一项宏伟的跨流域调水计划,从埃布罗河向东南部的阿尔梅里亚等地区输送约1050立方百米的水量,但遭到环保人士和主要取水区民众的强烈反对,3年后该计划终止。
材料二:下图为西班牙调水计划示意图,下表为西班牙两个城市年平均降水量统计数据。
城市 年平均降水量(mm)
圣塞瓦斯蒂安 1042
阿尔梅里亚 131
(1)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的流向为____,按洋流成因分类,属于____。
(2)结合材料,分析阿尔梅里亚比圣塞瓦斯蒂安降水少的原因。
(3)简析西班牙调水工程实施对埃布罗河河口三角洲地区土地资源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读我国四大地区2020年部分数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人口比重(%) 城市化水平(%)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一、二、三产业比重
甲 39.93 70.76 525752 4.6:38.9:56.5
乙 27.12 57.27 213292 11.0:37.9:51.1
丙 25.83 59.00 222246 8.2:41.8:50.0
丁 6.98 67.71 51125 13.2:34.4:52.4
1. 表中甲、乙、丙、丁分别属于( )
A. 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
B. 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
C. 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
D. 中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
2. 表中丁地现阶段处于( )
A. 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
B. 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
C. 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
D. 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答案】1. B 2. C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甲地人口最多,城市化水平最高,国内生产总值最高,为东部地区;乙地国内生产总值较低,为西部地区;丙地国内生产总值较高,为中部地区;丁地人口最少,国内生产总值最低,为东北地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东北是我国的传统工业区,现在正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往高端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方向发展,正处于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C正确。东北已经经历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和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但又未进入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ABD错误,故选C。
【点睛】区域的发展阶段 :1、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1)特点: ① 产业结构:传统农业为经济主体 ,工业处于起步阶段 ,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产业为主体。②经济特点:表现出典型的自给自足特征。(2)人地关系: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3)区域发展状态:处于低水平的均衡状态。2、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1)特点:①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呈现由点到线、再到面的发展态势,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趋于集聚。②以工业化为主要特征 ,工业化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③第三产业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④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区域开放程度不断提高。(2)人地关系:出现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明显不协调。(3)区域发展状态:中心城市呈现率先发展的势头,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度增强。3、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1)特点:①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②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导致区域经济整体呈现萎缩、衰败状态。③带来高失业率、 人口减少等严重社会问题。(2)措施:区域产业调整,寻求新的发展。(3)案例:中国新型工业化。4、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1)发展特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增长动力的转换。(2)具体措施:①以创新为引领:产业创新、城市创新、科技创新和开放创新。②路径:以信息化、生态化、智能化、循环化为路径。③目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地区。由于受人为干扰,地表原有的生态结构遭到破坏,在各种外动力综合作用下,土层快速侵蚀,红层基岩或其风化壳裸露,呈现红色荒漠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3. 形成红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陡坡开垦②不合理的农业灌溉方式③过度采伐森林及樵采④工矿交通建设和环境污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4. 防治红漠化适宜采取的措施有( )
A. 铺设地膜减少侵蚀 B. 铺设草方格沙障
C. 打坝建库护坡固沟 D. 陡坡修水平梯田
【答案】3. B 4. C
【解析】
【3题详解】
陡坡开垦、过度采伐森林及樵采破坏地表植被,而我国江南丘陵地区降水较多,地表径流侵蚀力较强,使水土流失加重,①③正确;不合理的农业灌溉方式会造成土壤盐碱化,②错误;环境污染不会使土层快速侵蚀,红层基岩或其风化壳裸露,④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本题应选B。
【4题详解】
红漠化发生的面积一般较大,不适宜铺设地膜,A错误;草方格沙障的作用主要是防风固沙,对于应对红漠化起到的作用较小,B错误;打坝建库护坡固沟有利于拦截地表径流,从而减少地表径流侵蚀土层,有助于防治红漠化,C正确;陡坡修水平梯田需挖掘大量土石,对地表影响较大,易加重红漠化,D错误。本题应选C。
【点睛】红漠化的详细成因:1、由于人多地少,过度开发,加上土壤本身的特性,红壤区的土壤生产力低下,水土流失严重,并在不少地区严重退化,形成红色荒漠化。2、南方山区丘陵水土流失严重,导致石质裸露,不能恢复,形成红色荒漠。3、陡坡开垦或过度垦殖,或者毁林开荒,砍林取薪破坏地表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土地退化。
浙江是水稻种植大省,普遍以双季稻经营为主,每年7、8月份存在“双抢”,即抢收早稻、抢种晚稻。近年来,省内许多地区的种粮大户开始种植再生稻。再生稻,顾名思义就是收了还能再生的水稻。一般情况下,再生稻在3月份左右播种,8月份进行第一次收割,割后再生稻又发苗抽穗,11月份进行第二次收割。据此,完成问题。
5. “双抢”的主要目的是( )
A. 保障晚稻生长期间有足够的水分 B. 充分利用“双抢”期间的晴朗天气
C. 确保晚稻的生长期,提高产量和品质 D. 降低晚稻秧苗生长期间病虫害发生机率
6. 种粮大户由种植双季稻向种植再生稻转变的主导因素是( )
A. 市场 B. 交通 C. 劳动力 D. 政策
【答案】5. C 6. C
【解析】
【5题详解】
由材料分析可知,晚稻生产主要在秋季,此季节气温已逐渐降低,故热量条件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为确保晚稻的生长期,提高产量和品质,必须抢收完早稻再抢种晚稻,C正确;该地在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材料显示“双抢”为7、8月份,此时正值伏旱期间,降水少,水分不足,A错误;早稻收割需要晴朗天气,晚稻在晴热天气容易蒸腾旺盛而死亡,B错误;无法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由于劳动力短缺导致“双抢”成本提高,而再生双季稻无需二次翻耕和播种,可大大节省劳动力成本,并且材料中有明显提示“再生稻在3月份左右播种,8月份进行第一次收割,割后再生稻又发苗抽穗,11月份进行第二次收割”,故劳动力是种粮大户由种植双季稻向种植再生稻转变的主导因素,C正确;传统双季稻和再生双季稻同属双季稻,在产量上材料并无提及明显差距,二者的市场因素相差不大,A错误;交通、政策因素对农业种植类型的变化影响较小,BD错误。故选C。
【点睛】再生稻的适宜种植区域多为光温资源“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地区,人们可利用一季早中稻收割后培育再生稻,充分利用当地温光资源,提高光能利用率及单位面积总产量。作为一种“一次播种、两季收获”的水稻栽培方式,再生稻具有增产增效、生育期短、米质优、省种、省工、节水等优点。
为满足2022年冬奥会赛区场馆和赛道科学规划的需求,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利用无人机获取航摄资料,开展大比例尺地形测量和3D产品制作,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赛道等设施三维辅助设计应用研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利用无人机飞行并获取航摄资料,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①GNSS②GIS③RS④GPRS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8.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场馆和赛道进行规划设计时,需要收集的地理数据有( )
①地质条件②地形情况③气象气候④商业网点分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7. C 8. A
【解析】
【7题详解】
依据材料“用无人机获取航摄资料,开展大比例尺地形测量和3D产品制作,”可知无人机航摄主要应用的是遥感(RS)技术。要开展大比例尺地形测量,需要区域精确的经纬度及高程信息,主要应用的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NSS),①③正确。GIS地理信息系统是将获得的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利用无人机飞行并获取航摄资料是获取地理信息的行为,②不符合题意。GPRS是一项高速数据处理技术,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的简称,也是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代表,与题干无关,④不符合题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依据材料,场馆和赛道设计是为满足2022年冬奥会需求进行的,滑雪赛场往往地处山野,远离城市、直面高寒。所以雪上项目的场馆和赛道设计需要收集地质,地形,气象气候等信息,①②③符合题意。场馆和赛道分布的地区因处于山区,远离城市,所以不需要收集商业网点分布信息,④不符合题意。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和GIS的工作对象——“面”。在“3S”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时,要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如果是“点”则选用GPS,如果是“面”则选用RS或GIS。
下图为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茱水源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 该水源区的供水目的地是( )
①北京②天津③山东④内蒙古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0. 该调水工程对汉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改变汉江汛期出现的季节 B. 促使汉江的泥沙向长江输送
C. 大大提高汉江的航运价值 D. 提高社会对汉江水质的关注
【答案】9. A 10. D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茱水源区为我国南水北调中线水源调出区,从该水源区往北调水,输水干渠地跨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个省、直辖市,①、②正确,该调水路线不穿过山东、内蒙古,③、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排除B、C、D选项。故选A。
【10题详解】
汉江的汛期主要由汉江所处的气候类型决定,调水工程无法改变汉江汛期出现的季节,A错误。汉江调水导致汉江的水量减少,携带泥沙的能力降低,汉江泥沙向长江的输送量减少,B错误。汉江水位下降导致通航能力下降,C错误。汉江调水主要是缓解北方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短缺,汉江的水质好坏影响了汉江是否适合调水以及调水的用途,因此引发社会对汉江水质的关注,D正确。故选D。
【点睛】南水北调意义:
1. 社会意义:解决北方缺水;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使中国北方地区逐步成为水资源配置合理、水环境良好的节水、防污型社会;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
2. 经济意义:为北方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来促进潜在生产力,形成经济增长;扩大内需,促和谐发展,提高了国内GDP。
“首店”指在行业中有代表性品牌在某地区首次开设的门店,如全球首店、区域首店等。首店经济是区域利用特有优势,吸引首店汇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形态。下图是2019年上半年我国部分城市首店数量及类型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与其他城市相比,上海海外品牌首店数量最多,主要得益于( )
A. 便捷的交通运输 B. 发达的教育科技 C. 国际化程度最高 D. 深厚的文化底蕴
12. 世界级大银行在上海设立了区域性总部或分理机构,体现了上海大都市辐射功能的( )
A. 金融服务功能 B. 都市核心功能 C. 产业带动功能 D. 交通枢纽功能
【答案】11. C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图中四城市交通都比较便利,不是上海突出优势,A错误。北京也有发达的教育科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BD错误。根据材料“首店经济是区域利用特有优势,吸引首店汇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形态”可知,海外品牌首店选址上海数量最多,是被上海的特有优势吸引。与其他城市相比,上海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国际化程度最高,对海外品牌吸引力最大,C正确。故选C。
【12题详解】
世界级大银行是金融机构,世界级大银行在上海设立了区域性总部或分理机构,体现了上海大都市辐射功能的金融服务功能,A正确,排除BCD。故选A。
【点睛】上海是我国的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也是亚太地区的重要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上海大都市辐射功能包括产业带动功能、都市核心功能、交通枢纽功能、金融服务功能 、科技研发功能。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城市群之一,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下图是2020年上海和南通的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统计(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 上海:38700亿元 南通:10036亿元),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关于甲乙两城市的判读,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城市经济水平比乙城市落后 B. 乙城市以第三产业为主
C. 甲城市第二产业产值比乙城市高 D. 乙城市区域内部差异小
14. 现阶段对甲城市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的产业是( )
A. 电子装配工业 B. 服装纺织工业 C. 高端装备制造业 D. 钢铁化学工业
【答案】13. C 14. C
【解析】
【13题详解】
图为2020年上海和南通的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统计图,甲城市第三产业比重为70%左右,乙城市第三产业比重约为43%,上海第三产业发达、比重高,因此甲为上海,乙为南通;AB错误。上海第二产业比重约为30%,南通第二产业比重约为50%,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上海:38700亿元,南通:10036亿元。据此推算上海第二产业产值比南通高,C正确。区域内部发展也是不均衡的,南通市区域内部差异较大,D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甲城市是上海,劳动力价格高,电子装配工业、服装纺织工业是劳动力导向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上海不适合发展,AB错误。钢铁化学工业污染较重,对上海市发展没有较大促进作用,D错误。高端装备制造业可以充分发挥上海技术、资金及原有工业基础优势,对上海促进作用明显,C正确。故选C。
【点睛】三角坐标图是近几年地理高考试题中常常出现的一种地理统计图。一些考生由于没有掌握它的正确判读方法,很容易失分。其实,这类统计图的判读关键在于掌握以下阅读步骤:
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1中的箭头①、②、③。
2.过图中标出的点(在图1中为“﹡”),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注意:在图1中平行斜线应取a,而不是取b;因为斜线b的延伸方向与箭头②不一致。
3.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在图1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是0~14岁为23﹪,15~46岁为73﹪;65岁以上为4﹪。
15. 区域处于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时,正确的是( )
A. 第三产业呈加速发展趋势 B. 区域内部差异小、协同发展
C. 出现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 D. 制造业和服务业趋向于集聚
【答案】B
【解析】
【详解】区域的发展有四个阶段:1、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2、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3、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4、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其中ACD选项属于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的特征,ACD错误;区域内部差异小、协同发展,属于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的特征,B正确;故选B。
下图为我国部分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工程I、Ⅱ、Ⅲ分别是( )
A.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北煤南运 B. 南水北调北煤南运西电东送
C. 北煤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D. 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
17. 工程Ⅰ、Ⅱ、Ⅲ对图示地区有利影响有( )
①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②缓解能源短缺状况③改善大气环境质量④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6. D 17. B
【解析】
【16题详解】
读图可知,工程Ⅰ线路从西部地区到珠三角地区是西电东送工程,Ⅱ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江西、湖南、广东、广西;Ⅲ为北煤南运,通过海运向南方输送煤炭,D正确。故选D。
【17题详解】
通过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以缓解输入地区能源短缺状况、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②④正确,不能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燃烧煤炭会污染大气,①③错误,故选B。
【点睛】西气东输从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油气田输往上海;西电东送有三条路线,分别把西南、西北的水电、火电输往华南和华北、华东地区;南水北调则是将我国南方的水资源输往华北和西北地区。
塞罕坝海拔1010~1940米。20世纪60年代林业部在这里建设了林场,5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造林过程中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主要不利条件是( )
A. 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 B. 降水较少,土层较薄
C. 光照较强,昼夜温差较大 D. 风力较大,气温较低
19. 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是( )
A. 增加生物多样性 B. 减轻风沙危害
C 涵养水源,美化环境 D. 减缓气候变暖趋势
【答案】18. A 19. B
【解析】
【分析】
【18题详解】
材料“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说明塞罕坝地区气候干旱,多风沙,再结合图示位置可知,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处于阳坡,光照较强,气温较高,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不利于林木城成活,A正确;南坡为迎风坡,降水较多。土层较薄,砾石较多,是南北坡共有的不利条件,B错误;光照强,昼夜温差大不属于不利条件, C错误;北坡受冬季风影响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D错误;故选A。
【19题详解】
塞罕坝林场有防风固沙作用,塞罕坝林区位于京津地区的北部,削弱冬春季节风力,减少风沙活动对京津地区的影响,因此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有减轻风沙危害,B正确。不能使京津地区增加生物多样性,A错误。涵养水源,是水源林主要作用,美化环境是城市绿地主要功能,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美化环境没有作用,C错误。减缓变暖趋势是全球性作用,不是对京津地区主要作用,D错误。故选B。
【点睛】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气水净美物尘沙”:气: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尘:吸烟除尘。沙:防风固沙。
20. 长期以来地形破碎,千沟万壑,是陕北黄土高原的典型特征,但1999年以来,陕北的延安已退耕还林900多万亩,林草覆盖率达67%。增加植被覆盖对改善黄土高原主要生态问题有着重要作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植被增多,空气湿度加大②植被可以降低风速,减小风力侵蚀作用
③植被拦截地表径流,降低流速、流量,减小流水侵蚀④植被根系固定疏松黄土,不易侵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黄土高原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植被增多,空气湿度加大,不是主要作用,①错误;西北地区的植被可以降低风速,减小风力侵蚀作用,该处流水侵蚀严重,②错误;植被拦截地表径流,降低流速、流量,减小流水侵蚀,③正确;植被根系固定疏松黄土,不易侵蚀,④正确。故选D。
【点睛】植被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难题。德国鲁尔区、山西省都属于资源枯竭型地区。鲁尔区的产业发展经历了“辉煌—衰退—振兴”三个阶段。山西省是我国能源大省,但其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在全国靠后。下左图示意德国鲁尔区,下右图示意山西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两地发展煤炭工业的共同区位条件是( )
A. 水源充足 B. 原料丰富 C. 科技力量雄厚 D. 水陆交通便利
22. 山西省产业转型可借鉴鲁尔区经验的是( )
①产业结构向轻工业方向发展
②优化能源供给结构,降低对煤炭的依赖度
③优化工业结构,优先发展高端制造业
④加大原煤外运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21. B 22. B
【解析】
【分析】
【21题详解】
山西省的水源短缺,水路交通不便,AD错误; 山西省经济发展水平低,科技力量弱,C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山西与鲁尔区煤炭资源丰富,为发展煤炭工业提供了丰富的 原料,B正确。所以选B。
【22题详解】
山西省以传统重工业为主,产业转型可以优化能源供给结构,降低对煤炭的依赖度,②正确;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发展多元化的原料工业,并延长产业链,发展高端制造业,提高附加值,③正确;产业结构向轻工业方向发展、加大原煤外运不利于山西省产业转型,①④错误。所以选B。
【点睛】分析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主要从以下角度分析:1、资源本身条件(储量、质量开采条件等);2、市场条件;3、交通条件;4、资金、技术等;5、基础设施以及其它配套资源条件等。
读我国某省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甲、乙两地为重要的资源输出地,两地分别涉及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为( )
A. 南水北调、北煤南运 B. 南水北调、西电东送
C. 西电东送、南水北调 D. 西电东送、西气东输
24. 图中省份位于我国四大经济地区中的( )
A. 东部地区 B. 中部地区 C. 东部季风区 D. 南方地区
【答案】23. B 24. B
【解析】
【23题详解】
根据图示区域定位,甲位于汉江的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的起点;乙在长江长江三峡附近,长江三峡发电量巨大,可以通过西电东送,送至长江三角洲地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4题详解】
我国四大经济区域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图中省份为湖北省,湖北省是位于中国的中部经济地带的省份,A错误,B正确;东部季风区与南方地区是自然分区,不属于四大经济地区的范畴。CD错误。故选B。
【点睛】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新形势,全国分为四大经济区域: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为: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中部地区包括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市、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西藏自治区。
25. 休斯敦的德州医学中心是美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医学中心之一。2000年到该中心就诊的病人达到540万次,其中专程从国外来此寻诊的国际病人有19307位。该中心在癌症和心脏研究方面最为著名。休斯敦有190多家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公司,在2011版企业机构的生物技术增长和产能评选中,德克萨斯州位居第二。休斯敦生物技术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 科技水平高,产业协作条件好 B. 工业基础雄厚
C. 依托石油化工基础,推动专业化发展 D. 利于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答案】A
【解析】
【详解】生物技术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科技水平高,产业协作条件好,A正确;生物技术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基础雄厚不是主要条件,B错误;生物技术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主要依靠发达的科学技术,而不是依托石油化工基础,推动专业化发展,C错误;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是生物技术的影响,不是发展条件,D错误。故选A。
【点睛】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地理位置、土地、水源、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农业基础、技术、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A集团是全球最大的代工集团,1974年成立于中国台湾省台北市,1998年A集团在深圳投资办厂,目前在我国内地和台湾省、日本、东南亚及美洲、欧洲等地拥有上百家子公司和派驻机构。经过多年的研发与创新,目前A集团涉及领域包括纳米技术、绿色制程技术、平面显示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精密模具技术、服务器技术、光电和光通信技术、材料与应用技术及网络技术等。近年来,A集团在印度的安得拉邦、泰米尔纳德邦已建有工厂,目前正在与马哈拉施特拉邦签署建厂协议。
材料二:图为印度洋海域局部图及印度安得拉邦、泰米尔纳德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地理位置。
(1)A集团的产品由乙地出发,经由丙地到丁地沿海。为了节省能源,该商船可能选择的季节是____,此时商船发现乙地鱼群增多,简述其原因是____
(2)A集团近年来将生产企业从中国深圳转出,简述深圳的推力。
(3)简述A集团在印度建设工厂,对印度可能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答案】(1) ①. 夏季 ②. 夏季吹西南风沿岸海水离开海岸,形成上升型补偿流带来营养盐,浮游生物增多,鱼类增多
(2)地租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政策优势丧失;环保约束加强;本地市场缩小;产业升级转型的需要;
(3)增加资源和能源消耗;加剧环境污染(写造成环境问题也可以得分);占用农业土地;(写占用土地也可得分);对本土同类产业产生冲击。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台湾A集团产业转移为背景材料,涉及洋流的形成及影响、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及产业转移的影响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船航行图示区域为北印度洋海区,在该海区洋流受季风影响形成季风洋流,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洋流以西向东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洋流自东向西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春季和秋季为季风转换时期,风向不确定。因此,由乙地出发,经由丙地到丁地沿海的商船应选择在夏季出行,顺风顺水。乙位于索马里沿岸,在索马里沿岸的北印度洋海区夏季受西南季风吹拂,近岸的海水吹离海岸,深层海水上泛,盛行上升补偿流,海水扰动深层的营养物质被带到海洋表层,因此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丰富,吸引鱼群形成渔场。
【小问2详解】
产业转移的首先是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将工业的区位条件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可知,1998年A集团在深圳投资办厂主要是因为当时深圳劳动力价格、土地租金较低,国家政策的支持,环保约束力较低以及广阔的市场。因此,A集团近年来将生产企业从中国深圳转出,深圳的推力主要表现在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及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当地劳动力价格、土地租金的优势逐渐降低;环保要求不断提升;本地市场区域饱和后不断收缩;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逐渐从劳动力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型。
【小问3详解】
A集团在印度建设工厂,会占用大量土地,使农业用地减少;发展工业会造成能源和原料的大量消耗,同时工业“三废”会造成环境污染;分析材料可知,A集团在国际市场知名度高,涉猎范围广,因此A集团在印度建设工厂,会对印度本土同类产业产生冲击。
2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闽宁曾经是“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沙石跑”的戈壁荒滩。1997年,闽、宁两省区对口扶贫协作,在此建设一个移民示范区,陆续接纳了西海固地区六个国家级贫困县的4万多名移民,历时20多年的国宁协作由此展开。闽宁成为由最初的种植业、养殖业发展为菌类、葡萄酒、光代、电子装配等多产业融合的特色小镇,这种扶贫协作方式被称为“闽宁模式”。
材料二: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域图
(1)闽宁属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___,处于由温带荒漠带与____(自然带)的过渡地带,气候干旱,____(气温特征。)
(2)与西海固地区相比,说出闽宁镇发展的优势条件。
(3)分析图中密集的灌渠对宁夏平原及下游地区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答案】(1) ①. 西北干旱区 ②. 温带草原带 ③. 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
(2)临近黄河,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距离省会城市近,辐射带动作用强。
(3)宁夏平原降水较少,气候比较干燥,蒸发量较大;宁夏平原密集灌渠灌溉用水排放的不合理,可能产生土地盐碱化;位于上游地区的宁夏平原过度引水灌溉,可能造成下游地区水资源短缺。
【解析】
【分析】本题以宁夏为背景,以闽、宁两省区对口扶贫协作为情境,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城镇发展区位因素、灌溉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读材料、分析信息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闽宁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北部,距海遥远,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于200mm,故属于属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由于气候干旱,降水较少,风力作用强,戈壁广布,地表植被稀疏,处于由温带荒漠带与温带草原带的的过渡地带,由于该地大陆性气候显著,气温的年较差、日较差大。
【小问2详解】
与西海固地区相比,闽宁镇发展的优势条件主要从位置、水源、交通等角度回答。读图可知,闽宁镇由于临近黄河,水源充足;位于宁夏平原,有包兰铁路经过,交通便利;靠近银川,由于距离首府银川近,受辐射带动作用强。所以与西海固地区相比,闽宁的发展条件优越。
【小问3详解】
宁夏平原地形平坦,农业发达,生产用水需求量大。但该地位于季风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地带,降水较少,气候比较干燥,蒸发量较大。宁夏平原有黄河流经,灌溉水源充足,引黄灌溉便利,密集的灌渠,使灌溉用水过多,如果灌溉方式不当,排放的不合理,极易造成土地的盐碱化;位于上游地区的宁夏平原过度引水灌溉,使下游水量减少,加剧下游水资源紧张状况。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班牙政府曾于21世纪初提出一项宏伟的跨流域调水计划,从埃布罗河向东南部的阿尔梅里亚等地区输送约1050立方百米的水量,但遭到环保人士和主要取水区民众的强烈反对,3年后该计划终止。
材料二:下图为西班牙调水计划示意图,下表为西班牙两个城市年平均降水量统计数据。
城市 年平均降水量(mm)
圣塞瓦斯蒂安 1042
阿尔梅里亚 131
(1)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的流向为____,按洋流成因分类,属于____。
(2)结合材料,分析阿尔梅里亚比圣塞瓦斯蒂安降水少的原因。
(3)简析西班牙调水工程实施对埃布罗河河口三角洲地区土地资源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答案】(1) ①. 自西向东 ②. 密度流
(2)阿尔梅里亚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较长;冬季位于盛行西风背风坡圣塞瓦斯蒂安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
(3)河流输沙能力下降;海水入侵加剧;导致三角洲面积萎缩;加剧土地盐碱化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洋流的成因、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调水的影响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大西洋海水盐度低,密度小,水面高;地中海海水盐度高,密度大,水面低;大洋表层海水应从水面高的地方流向水面低的地方。因此,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由于受密度流影响从大西洋流向地中海,即从西向东流。洋流按成因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该处洋流是受海水密度影响而成,属密度流。
【小问2详解】
依据两城市的地理位置可判定:阿尔梅里亚属地中海气候,且纬度位置偏低,因而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时间较长,西风带控制的时间较短;副高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圣塞瓦斯蒂安属温带海洋性气候,且东侧为比利牛斯山脉,则圣塞瓦斯蒂安终年受西风影响且位于山地的迎风坡,来自海洋的西风带来大量水汽,故圣塞瓦斯蒂安降水多。
【小问3详解】
解答本题时应注意题干要求的是对“土地资源”所造成的影响,应从土地面积和土地质量两个方面考虑。河口三角洲为泥沙沉积而成的沉积地貌;读图可知,西班牙调水工程是将埃布罗河的河水调往南部地区,调水后河流输沙能力下降,沉积地貌的物源减少,同时河水对海水的顶托能力下降,海水侵蚀加剧,三角洲面积萎缩。河水对海水顶托能力下降,海水入浸,加剧土地盐碱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