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一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题
地理
考试时长:75分钟 总分:100分
客观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为世界不同纬度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A. 赤道地区 B. 极地地区 C. 南半球低纬地区 D. 北半球温带地区
2. 40°S—50°S人口数量较少的原因是( )
A. 炎热少雨 B. 陆地缺失 C. 地势起伏 D. 气候寒冷
【答案】1. D 2. B
【解析】
【1题详解】
由图可知,人口数量比值高的在北半球,并且主要分布在20°N-50°N左右,所以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故选D。
【2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相对于北半球40°N—50°N,南半球40°S—50°S陆地面积较小,海洋面积广阔,人口分布数量较少,故选B。
【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可归纳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类。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水源和其他因素等。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平原地区人口较为稠密。一般来说,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人口较密集。此外,土壤肥力、矿产资源的分布等也会影响人口的分布。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历史等。
黑河—腾冲一线由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用以划分我国人口密度对比的区域,是我国人口地理重要分界线。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的宏观格局更加突出。图为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 下列各省区人口密度对应正确的是( )
A. 青海10-100 B. 山西100-300 C. 云南300-500 D. 辽宁>500
4. 黑河一腾冲一线以东人口密度大,与其形成关联较小的是( )
A. 水热组合条件好 B. 位置优越,经济发展水平高
C. 地形较平坦开阔 D. 油气资源丰富,矿产种类多
5. 有助于缓解我国人口分布格局差异大的合理措施是( )
A. 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育 B. 加强经济扶贫,优化资源配置
C. 移民大量搬迁,异地居住 D. 完善工业布局,加快产品流动
【答案】3. B 4. D 5. B
【解析】
【3题详解】
读图可知,山西人口密度为100-300,B正确;青海人口密度<10,A错误;云南人口密度为100-300,C错误;辽宁人口密度为100-300,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我国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黑河一腾冲一线以东地区资源较少,D符合题意;黑河一腾冲一线以东地区主要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组合好,气候温暖湿润、地势较为平坦开阔,自然条件优越,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人口密度大,AC不符题意;黑河一腾冲一线以东地区靠近海洋,位置优越,经济发展水平高,B不符题意。故选D。
【5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西部地区较为落后,可以加强经济扶贫,优化资源配置,B正确;放开生育政策不能缓解人口分布不均的格局,A错误;西部生态脆弱,人口容量小,不宜大量移民,C错误;完善工业布局,加快产品流动不能缓解人口分布不均的格局,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包括 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水资源、土壤、矿产资源等。 社会经济条件包括经济发展水平、 城镇化水平、交通条件、政治、文化、历史等。
2024年1月5日,第40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盛大开幕,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共同领略了这场冰雪盛宴。当地将来自南方的游客称为“南方小土豆”、“广西小砂糖橘”、“云南小野生菌”等,使得哈尔滨市迅速成为了网红城市,期间,哈尔滨市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达到了历史巅峰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哈尔滨吸引了大量南方游客前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饮食文化差异 B. 消费水平
C 交通便捷度 D. 气候差异
7. 大量游客前往哈尔滨,对当地产生的直接影响在( )
①增加当地经济收入②增加交通运输压力③加剧老龄化程度④缓解劳动力不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6. D 7. A
【解析】
【6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方气候较为温暖,较少有像哈尔滨当地盛大的冰雪现象,因此对南方人的吸引力较大,气候的差异是主要影响因素,而饮食文化差异、消费水平、交通便捷度虽然也有一定影响,但都不是最主要的因素,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哈尔滨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达到了峰值,可知游客的流入增加了当地经济收入,①正确;同时游客的出行也增加了当地交通运输的压力,②正确;游客的流入属短期流动,对当地老龄化没有影响,也不会增加当地劳动力的数量,③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水源、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经济因素(主导):① 经济发展水平 ②交通和通讯的发展;社会因素:政策、战争、社会变革、宗教信仰、文化教育的发展、家庭和婚姻。
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商业、居住、工业用地面积的空间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8. 图中曲线①②③对应的用地类型分别是( )
A. 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B. 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
C. 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D. 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9. 该城市市中心三种用地面积均较小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地租高 B. 环境质量差 C. 历史悠久 D. 地势起伏大
【答案】8. A 9. C
【解析】
【8题详解】
曲线②总面积最大,为居住用地;曲线①在市中心附近面积最大,为商业用地;曲线③在城区外缘总面积最大,为工业用地,故选A。
【9题详解】
城市市中心处地租高,但是商业活动付租能力强,往往形成商业用地,A错;工业用地的位置选择对环境质量要求不高,B错;城市中心一般地势起伏不会很大,D错。一些历史悠久的城市,市中心处古建筑较多,不易形成其他功能区,C对。
【点睛】商业用地:面积较小,多集中在城市中心、主干道两侧、街角路口处。住宅用地:面积广,多位于工业用地与商业用地之间。工业用地:多分布在城市外缘,处于对外交通干线附近。
2023年4月9日,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已获国务院批复同意。经过此番调整,杭州市下辖10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体建制数量不变,但内部结构已然“大换血”。上城区与江干区合并、下城区和拱墅区合并、余杭区一分为二、钱塘新区由功能区升格为行政区……调整范围之广,可见杭州魄力之大。
10. 杭州市此番调整行政区划的主要出发点是( )
A. 扩大城镇管理范围 B. 提高城镇行政等级
C. 降低城镇运营成本 D. 改善城镇空间结构
11. 最适合借鉴杭州市区划调整模式的是( )
A. 山东济南 B. 甘肃玉门 C. 辽宁阜新 D. 江西萍乡
【答案】10. D 11. A
【解析】
【10题详解】
杭州市此番调整行政区划为内部结构调整,总体建制数量不变,并没有扩大城镇管理范围、提高城镇行政等级、降低城镇运营成本,ABC错误;内部结构调整有利于改善城镇空间结构,合理布局功能分区,防范化解“大城市病”等城市化问题,D正确。故选D。
【11题详解】
杭州为省会城市,城市等级高,规模大,山东济南也为省会城市,最适合借鉴杭州市区划调整模式,A正确;甘肃玉门、辽宁阜新、江西萍乡城市等级较杭州低,城市规模较小,不是最适合借鉴杭州市区划调整模式的城市,BCD错误,故选A。
【点睛】杭州实施此次部分行政区划优化调整是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重大举措,有利于解决城区之间“大的过大、小的过小”问题,防范化解“大城市病”等治理风险隐患,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功能
灵石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全年降水少,水资源短缺,夏季为雨季,气候炎热,冬春季寒冷干燥,多风沙天气。灵石县境内民居多为单坡顶式屋顶,屋顶只有一侧是斜平面,斜面向院内倾斜,外侧墙体高,且窗体较小。下图示意灵石县某单坡顶式民居。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中民居仅单坡外侧留小窗体主要目的是( )
①增加光照面积②减轻受风沙灾害的影响③减少冷空气入室④增强通风效果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3. 屋顶单斜面向院内倾斜,有利于( )
A. 储存生活用水 B. 向外排泄雨水 C. 预防火灾影响 D. 减弱院内光照
【答案】12. C 13. A
【解析】
【12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灵石县冬春季寒冷干燥,多风沙天气,外侧墙体高,且窗体小,利于减少冬春季冷空气进入室内,减轻受风沙灾害的影响,②③正确;窗体小,不利于采光和通风,①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灵石县全年降水少,水资源短缺,屋顶内斜便于夏季收集雨水,储存生活用水,A正确;内斜利于向院内排泄雨水,B错误;内斜顶与预防火灾没有必然联系,C错误;灵石县内斜顶利于增加院内光照,冬季利于采光,D错误。故选A。
【点睛】山西民居普遍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一是外墙高,从宅院外面看,砖砌的不开窗户的实墙有四五层楼那么高,有很强的防御性;二是主要房屋都是单坡顶,无论厢房还是正房、楼房还是平房,双坡顶不多。由于都是采用单坡顶,外墙又高大,雨水都向院子里流,隐含“肥水不外流”之喻意;三是院落多为东西窄、南北长的纵长方形,院门多开在东南角。对于富奢的山西民居而言,比较典型的代表都是富裕人家的住宅,通常被冠以“大院”的名称,比如王家大院、曹家大院、常家大院、何家大院、乔家大院等等,建筑上都颇具山西民居的传统特色。
云南滇中地区四季如春,是鲜花种植的天赐宝地。滇中的斗南镇40年前并不种植鲜花,而是种植蔬菜。目前,该镇鲜花产量占全国3/4,并发展成为花卉集散、信息和衍生品中心。完成下面小题。
14. 滇中地区鲜花种植最优越的自然条件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水源 D. 土壤
15. 斗南镇从种植蔬菜到种植鲜花的转变,起主导作用的是( )
A. 政策 B. 技术 C. 劳动力 D. 市场
16. 斗南镇发展成为花卉集散、信息和衍生品中心,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①土壤②市场③交通④技术⑤气候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②③⑤
【答案】14. B 15. D 16. C
【解析】
【14题详解】
云南滇中地区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有一定的地形起伏,不太适合种植业的发展,A错误;由材料“云南滇中地区四季如春,是鲜花种植的天赐宝地”可知,云南滇中地区气候适合鲜花种植,B正确;南方(西南)地区的水源和土壤条件差异不大,因此水源和土壤不是滇中地区鲜花种植最优越的自然条件,CD错误。故选B。
【15题详解】
由材料“该镇鲜花产量占全国3/4,并发展成为花卉集散、信息和衍生品中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鲜花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使得斗南镇从种植蔬菜转变为种植鲜花,D正确;政策、技术对种植结构有一定影响,但由上述分析可知,起主导作用的是市场,AB错误;蔬菜和花卉对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的要求差异很小,C错误。故选D。
【16题详解】
斗南镇的土壤和气候与滇中地区的其他区域差异不大,且土壤和气候属于自然条件,不属于社会经济条件,①⑤错误;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花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交通条件的改善和种植、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使得斗南镇发展成为花卉集散、信息和衍生品中心,②③④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从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某地的市场条件可以从该地区人口(城市人口数量)对农产品的需求情况、农产品品质、交通运输条件、距离城市远近等方面进行分析。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这是南宋诗人翁卷在《乡村四月》中描写的江南初夏时节的农耕风光。读芒种节气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有关诗句中描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农业在北美五大湖有大规模种植
B. 该农业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C. 该农业是大牧场放牧业
D. 该农业的农产品以海运的方式运往欧洲
18. 该图反映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
A. 生产规模大 B. 机械化水平高 C. 商品率低 D. 单位面积产量低
【答案】17. B 18. C
【解析】
【17题详解】
由诗句中的“插田”可知,诗中描写的江南初夏时节插秧景象,对应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C错误;北美五大湖地区是乳畜业,不是水稻种植业,A错误;水稻种植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B正确;水稻种植业的农产品是稻米,欧洲人饮食以面包、奶酪、牛肉为主,对稻米的需求量小,D错误。故选B。
【18题详解】
由图可知,水稻种植业是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A错误;由图可知,水稻种植业以人工插秧为主,水机械化水平低,B错误;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气候区,人口多,商品率低,C正确;水稻种植业精耕细作,纬度较低的热带季风区和亚热带季风区可一年两熟到三熟,单位面积产量高,D错误。故选C。
【点睛】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是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需兴修水利工程;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太钢),始建于1934年,是我国较早成立的钢铁工业基地。目前,其生产的手撕钢(不锈钢箔材,薄到可以用手轻易撕开)、笔尖钢等先进钢产品在国内享有盛誉。下图示意太钢周边资源和重化工企业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1934年,太钢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 环境 B. 矿产 C. 交通 D. 劳动力
20. 太钢转型生产手撕钢、笔尖钢主要依赖( )
A. 原料充足 B. 市场广阔 C. 交通便利 D. 科技先进
【答案】19. B 20. D
【解析】
【19题详解】
钢铁工业对铁矿石等原料和煤炭等能源需求量大,由图可知,太钢早期布局在煤炭和铁矿资源丰富的地区,原料和燃料丰富,B正确;钢铁工业对原料和能源需求量大,环境、交通、劳动力对其布局的影响较小,ACD错误。故选B。
【20题详解】
手撕钢、笔尖钢与传统钢铁均以铁矿石为原料,A错误;由材料可知,手撕钢、笔尖钢属于先进钢产品,生产过程需要较高的科技水平,体现了科技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增强,市场和交通对先进钢产品的影响较小,B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工业区位因素中的自然因素有地形、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有土地成本、原料、交通运输、动力、市场、劳动力素质及成本、科技、环境、基础设施、工业基础、政策法规等。
预制菜,即以农副产品为原料,配以辅料,通过中央厨房的现代标准化流水作业,对菜品原料进行预加工,再采用冷藏或保鲜技术保存的成品或半成品。消费者拆掉包装,简单加热、烹饪后即可食用。近年来,我国预制菜产业步入快速成长期。截至2022年,深圳成为我国预制菜企业最多的城市。深圳地铁还跨界推出餐饮品牌“深铁食研室”,在地铁站出售预制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促进我国预制菜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
①投资成本降低②消费需求增加③消费者口味转变
④加工技术进步⑤冷链运输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22. 深圳预制菜产业发展迅速,主要是因为( )
A. 年轻人多,生活节奏快 B. 经济发达,收入水平高
C. 科技发达,包装水平高 D. 距离海洋近,食材丰富
23. “深铁食研室”客流高峰时间最可能是( )
A. 10:00~12:00 B. 12:00~14:00
C. 17:30~19:30 D. 20:30~22:30
【答案】21. C 22. A 23. C
【解析】
【21题详解】
市场对预制菜消费需求增加是预制菜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②正确;由于加工和冷链物流技术发展,使预制菜产业成为可能,促进其快速发展,④⑤正确。预制菜的前期投资成本较高,消费者的口味也没有发生转变,①③错误。综上所述,②④⑤正确,故选C。
【22题详解】
深圳经济较发达,食品消费量高,年轻人比例高,消费观念新,工作和生活节奏快,预制菜市场需求量大,这是促进预制菜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A正确;深圳经济较发达,收入水平高,能促进预制菜产业发展,但不是其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B错误;预制菜只是需要卫生、科学的包装,包装水平高不是预制菜产业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C错误;食材丰富不是预制菜产业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A。
【23题详解】
深圳地铁预制菜所瞄准的消费群体是没有时间做饭的上班族。所以其营业时间应该是通勤的早晚高峰期,17:30~19:30是晚高峰,C正确;10:00~12:00、12:00~14:00和20:30~22:30都不是通勤的早晚高峰期,ABD错误,故选C。
【点睛】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地理位置、土地、水源、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农业基础、技术、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等。
“里程焦虑”一直是新能源汽车面临的困扰。2023年基于“5G+自动驾驶”的高功率动态无线内充电道路在长春研发成功。该路面通过磁场传输电能,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可实时无线充电,“里程不再焦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与充电桩有线充电相比,道路无线充电( )
A. 节省了投资成本 B. 实现了低碳出行
C. 减化了充电程序 D. 缩短了充电时间
25. 目前,无线充电道路更适合建设在( )
A. 老城区 B. 卫星城 C. 中心城市 D. 新城区
【答案】24. C 25. D
【解析】
【24题详解】
无线充电需要铺设专门的无线充电道路,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无线充电的投资成本比有线充电更高,A错误;无线充电和有线充电都是为汽车提供电力,二者在碳排放上没有明显差异,所以无线充电没有实现低碳出行,B错误;无线充电只需要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无需停车,就能进行充电,减化了充电程序,C正确;无线充电的功率和速度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比如无线充电设备的功率、汽车与充电设备之间的距离、汽车电池的状态等,所以无线充电并不一定能缩短充电时间,D错误。故选C。
【25题详解】
目前,无线充电道路更适合建设在新城区,因为新城区道路宽阔,便于建设;老城区、卫星城、中心城市道路狭窄,不利于建设,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动态无线充电基于电力电子技术,通过埋设于道路中的发射端装置,将从电网汲取的电能以电磁场为媒介,“隔空”传输到行驶于路面上的电动汽车的能量接收端,从而实现对电动汽车电池的充电。
主观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6题12分,27题16分,28题22分。)
26.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宁夏中南部一些地区气候干旱,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劣。为了使当地居民摆脱贫困,政府采取了“生态移民”的举措,将部分贫困人口迁至本自治区北部。
材料二: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务工经商的人口迁移示意图。
(1)安置“生态移民”的迁入地应具备哪些条件
(2)广东和新疆分别是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主要的人口迁入省区,分析其成为人口迁入区的主要原因。
(3)分析人口迁移可能给迁入地带来的影响。
【答案】(1)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较丰富,人口密度较小;就业机会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风俗习惯相近。
(2)广东: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医疗、教育、居住条件好。
新疆:资源的开发;边境贸易的发展;国家政策支持。
(3)有利影响:为迁入地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不利影响:加剧迁入地的人地矛盾;加大了迁入地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给城市管理增加了难度。
【解析】
【分析】本题以宁夏生态移民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务工经商的人口迁移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材料,从自然条件的地形、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人口密度、经济水平和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组织答案。“宁夏中南部一些地区气候干旱,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劣”,“政府采取了‘生态移民’的举措”,所以迁入地首先要有充足的水资源;迁移的人口中应该会有大量农业人口,所以迁入区的土地资源也要足够多才能满足迁入人口的土地需求;从社会角度来说,要求人口密度较小,环境人口容量还有充足的容纳能力;从经济角度来说,迁入地需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这样才能够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解决移民的就业,从而实现安居乐业,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从风俗习惯来说,风俗习惯越相近,越有利于移民迅速融入当地的居民和社会氛围。
【小问2详解】
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造成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的原因。据图可知广东省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工作机会较多,工资待遇较高,同时经济发达,医疗、教育、生活居住条件等都较中西部地区好,因此吸引大量人口的迁入。从图中看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东中部向新疆迁入的人口比较多,主要是新疆地广人稀,而其油气等资源丰富,资源的开发吸引人口的迁入;且地处我国西部,濒临中亚等国家,边境贸易的发展也促使人口的迁入;同时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提出优惠政策等也吸引人口的迁入。
【小问3详解】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回答。可从三大要素角度(生态环境、 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结构、交通、社会治安城市化等都有重要影响。对迁入地而言,随着人口的迁入,为迁入地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提高了迁入地的城市化水平,同时促进了与外界的交流与联系。但随着大量人口的迁入,会给迁入地带来就业压力;也加大了迁入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压力,给城市管理增加了困难;随着大量人口的迁入,也会给城市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2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甘肃省平凉市地处黄土高原西部(左图),其养牛历史悠久,是西北地区传统的畜牧业基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当地将迁入新居农户腾退的窑洞改造成牛舍,专门养殖地方优良品种平凉红牛,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效益。过去,这里的秸秆、果渣、牛粪等常被丢弃,如今当地形成了“肉牛饲养+蔬果种植+有机肥生产”的畜牧业循环发展产业链(右图)。
(1)简析平凉市发展畜牧业的优势条件。
(2)与传统牛舍相比,说出窑洞养牛对牧民增收的作用。
(3)说明该地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对当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答案】(1)养牛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地处内陆,光照充足、降水适中,草场品质好;牲畜品种优良;政府政策扶持。
(2)利用腾退窑洞,降低土地成本和建设成本;窑洞环境适宜,利于牲畜生存,提高畜产品价格;具有地方特色,形成独特的旅游景观,增加收益。
(3)减少化肥使用量,保护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废弃物循环利用,净化环境;增加就业岗位和牧民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解析】
【分析】本题以甘肃平凉地区牧牛业的发展为材料,涉及农业区位因素以及农业生产对区域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了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该地区年降水量在400mm—800mm之间,降水适中,光照充足,气候适宜牧草的生长,草场品质好;该地地处黄土高原,紧邻人口密集的华北平原,市场广阔;传统畜牧业区域,养牛历史悠久,畜牧业经验丰富;平凉红牛,牲畜品种优良;有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支持。
【小问2详解】
利用腾退窑洞养牛,减少养牛大棚建设成本和土地成本;窑洞冬暖夏凉,节省冬季供暖和夏季降温的费用,利于牲畜生存,且红牛病害少,品质高,有利于提高畜产品价格;窑洞养牛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景观,可以发展旅游业,增加收益。
【小问3详解】
利用有机肥,减少化肥的使用,降低成本,有利于恢复土壤肥力,保护土壤;利用废弃物生产有机肥料,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就业岗位和牧民的收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康养产业是以健康产业为核心,将健康、养生、养老、医疗、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的新兴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康养产业未来的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我国康养产业快速发展、康养旅游地呈现出以长三角地区、豫晋冀边区和云贵高原地区为核心的三足鼎立局面。警安县位于浙江省中部,距离杭州、温州、宁波的车程均在2小时以内。磐安县森林覆盖率约为80.6%,县内有全国唯一药用植物国家自然保护区一一大盘山自然保护区,是中国药材之乡。近年来,磐安县着力打造服务于都市精英白领的康养产业。下图为磐安县康养产业空间分布图。
(1)分析我国康养产业市场潜力大的原因。
(2)分析磐安县发展康养产业的优势条件。
(3)请为磐安县打造成华东地区著名康养基地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对于健康服务有巨大的需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质量要求提高;受新冠疫情影响,人们关注自身健康,发展健康服务业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康养产业的覆盖面广、服务链长;我国政府多措并举发展健康服务业,有较多政策优惠。
(2)森林面积广,生态环境好;是中国药材之乡,康养药材较多;交通线路多,交通便捷;距离杭州、温州、宁波等发达地区较近,市场广阔。
(3)突出特色,开发精品,提升康养产业的品质;加强区域协作,合理控制康养产业规模;加强对从业者的培训,提升从业者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提高接待能力;提高环保意识,加强自然环境保护;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强化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规范康养市场。
【解析】
【分析】本题以“磐安县康养产业”为材料设置问题,涉及服务业发展的原因、区位条件及发展措施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从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推知,我国康养产业市场潜力大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老龄化进程加快: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为康养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对健康、养生、养老等方面的需求也在增加;新冠疫情影响:新冠疫情使人们更加关注自身健康,对健康服务业的需求加大;康养产业覆盖面广、服务链长:康养产业涵盖了健康、养生、养老、医疗、休闲、旅游等多个领域,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政府政策支持:我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支持健康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政策环境。
【小问2详解】
依据图文材料分析,磐安县发展康养产业的优势条件为:森林覆盖率高:磐安县森林覆盖率约为80.6%,生态环境优良,有利于发展康养产业;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磐安县拥有全国唯一的药用植物国家自然保护区——大盘山自然保护区,是中国药材之乡,为康养产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地理位置优越:磐安县位于浙江省中部,距离杭州、温州、宁波等发达地区较近,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小问3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为磐安县打造成华东地区著名康养基地的建议有:突出特色,开发精品:结合本地独特的药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打造独具特色的康养产品和服务;加强区域协作:与周边地区加强合作,共享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康养产业发展;合理控制产业规模: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合理规划和控制康养产业规模,避免盲目扩张;提升从业者素质:加强对康养产业从业者的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完善配套设施:加强康养基地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提高环保意识,加强自然环境保护;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推广磐安县的康养产业,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监管力度:强化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规范康养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等等。阳泉一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题
地理
考试时长:75分钟 总分:100分
客观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为世界不同纬度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A. 赤道地区 B. 极地地区 C. 南半球低纬地区 D. 北半球温带地区
2. 40°S—50°S人口数量较少的原因是( )
A 炎热少雨 B. 陆地缺失 C. 地势起伏 D. 气候寒冷
黑河—腾冲一线由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用以划分我国人口密度对比的区域,是我国人口地理重要分界线。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的宏观格局更加突出。图为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 下列各省区人口密度对应正确的是( )
A. 青海10-100 B. 山西100-300 C. 云南300-500 D. 辽宁>500
4. 黑河一腾冲一线以东人口密度大,与其形成关联较小的是( )
A. 水热组合条件好 B. 位置优越,经济发展水平高
C. 地形较平坦开阔 D. 油气资源丰富,矿产种类多
5. 有助于缓解我国人口分布格局差异大的合理措施是( )
A. 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育 B. 加强经济扶贫,优化资源配置
C. 移民大量搬迁,异地居住 D. 完善工业布局,加快产品流动
2024年1月5日,第40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盛大开幕,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共同领略了这场冰雪盛宴。当地将来自南方的游客称为“南方小土豆”、“广西小砂糖橘”、“云南小野生菌”等,使得哈尔滨市迅速成为了网红城市,期间,哈尔滨市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达到了历史巅峰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哈尔滨吸引了大量南方游客前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饮食文化差异 B. 消费水平
C. 交通便捷度 D. 气候差异
7. 大量游客前往哈尔滨,对当地产生的直接影响在( )
①增加当地经济收入②增加交通运输压力③加剧老龄化程度④缓解劳动力不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商业、居住、工业用地面积的空间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8. 图中曲线①②③对应的用地类型分别是( )
A 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B. 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
C. 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D. 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9. 该城市市中心三种用地面积均较小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地租高 B. 环境质量差 C. 历史悠久 D. 地势起伏大
2023年4月9日,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已获国务院批复同意。经过此番调整,杭州市下辖10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体建制数量不变,但内部结构已然“大换血”。上城区与江干区合并、下城区和拱墅区合并、余杭区一分为二、钱塘新区由功能区升格为行政区……调整范围之广,可见杭州魄力之大。
10. 杭州市此番调整行政区划的主要出发点是( )
A. 扩大城镇管理范围 B. 提高城镇行政等级
C. 降低城镇运营成本 D. 改善城镇空间结构
11. 最适合借鉴杭州市区划调整模式的是( )
A. 山东济南 B. 甘肃玉门 C. 辽宁阜新 D. 江西萍乡
灵石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全年降水少,水资源短缺,夏季为雨季,气候炎热,冬春季寒冷干燥,多风沙天气。灵石县境内民居多为单坡顶式屋顶,屋顶只有一侧是斜平面,斜面向院内倾斜,外侧墙体高,且窗体较小。下图示意灵石县某单坡顶式民居。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中民居仅单坡外侧留小窗体的主要目的是( )
①增加光照面积②减轻受风沙灾害影响③减少冷空气入室④增强通风效果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3. 屋顶单斜面向院内倾斜,有利于( )
A. 储存生活用水 B. 向外排泄雨水 C. 预防火灾影响 D. 减弱院内光照
云南滇中地区四季如春,是鲜花种植的天赐宝地。滇中的斗南镇40年前并不种植鲜花,而是种植蔬菜。目前,该镇鲜花产量占全国3/4,并发展成为花卉集散、信息和衍生品中心。完成下面小题。
14. 滇中地区鲜花种植最优越的自然条件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水源 D. 土壤
15. 斗南镇从种植蔬菜到种植鲜花的转变,起主导作用的是( )
A. 政策 B. 技术 C. 劳动力 D. 市场
16. 斗南镇发展成为花卉集散、信息和衍生品中心,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①土壤②市场③交通④技术⑤气候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②③⑤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这是南宋诗人翁卷在《乡村四月》中描写的江南初夏时节的农耕风光。读芒种节气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有关诗句中描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农业在北美五大湖有大规模种植
B. 该农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
C. 该农业是大牧场放牧业
D. 该农业的农产品以海运的方式运往欧洲
18. 该图反映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
A. 生产规模大 B. 机械化水平高 C. 商品率低 D. 单位面积产量低
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太钢),始建于1934年,是我国较早成立的钢铁工业基地。目前,其生产的手撕钢(不锈钢箔材,薄到可以用手轻易撕开)、笔尖钢等先进钢产品在国内享有盛誉。下图示意太钢周边资源和重化工企业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1934年,太钢布局主导因素是( )
A. 环境 B. 矿产 C. 交通 D. 劳动力
20. 太钢转型生产手撕钢、笔尖钢主要依赖( )
A. 原料充足 B. 市场广阔 C. 交通便利 D. 科技先进
预制菜,即以农副产品为原料,配以辅料,通过中央厨房的现代标准化流水作业,对菜品原料进行预加工,再采用冷藏或保鲜技术保存的成品或半成品。消费者拆掉包装,简单加热、烹饪后即可食用。近年来,我国预制菜产业步入快速成长期。截至2022年,深圳成为我国预制菜企业最多的城市。深圳地铁还跨界推出餐饮品牌“深铁食研室”,在地铁站出售预制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促进我国预制菜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
①投资成本降低②消费需求增加③消费者口味转变
④加工技术进步⑤冷链运输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22. 深圳预制菜产业发展迅速,主要是因为( )
A. 年轻人多,生活节奏快 B. 经济发达,收入水平高
C. 科技发达,包装水平高 D. 距离海洋近,食材丰富
23. “深铁食研室”客流高峰时间最可能是( )
A. 10:00~12:00 B. 12:00~14:00
C. 17:30~19:30 D. 20:30~22:30
“里程焦虑”一直是新能源汽车面临的困扰。2023年基于“5G+自动驾驶”的高功率动态无线内充电道路在长春研发成功。该路面通过磁场传输电能,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可实时无线充电,“里程不再焦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与充电桩有线充电相比,道路无线充电( )
A. 节省了投资成本 B. 实现了低碳出行
C. 减化了充电程序 D. 缩短了充电时间
25. 目前,无线充电道路更适合建设在( )
A. 老城区 B. 卫星城 C. 中心城市 D. 新城区
主观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6题12分,27题16分,28题22分。)
26.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宁夏中南部一些地区气候干旱,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劣。为了使当地居民摆脱贫困,政府采取了“生态移民”的举措,将部分贫困人口迁至本自治区北部。
材料二: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务工经商的人口迁移示意图。
(1)安置“生态移民”的迁入地应具备哪些条件
(2)广东和新疆分别是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主要的人口迁入省区,分析其成为人口迁入区的主要原因。
(3)分析人口迁移可能给迁入地带来的影响。
2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甘肃省平凉市地处黄土高原西部(左图),其养牛历史悠久,是西北地区传统的畜牧业基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当地将迁入新居农户腾退的窑洞改造成牛舍,专门养殖地方优良品种平凉红牛,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效益。过去,这里的秸秆、果渣、牛粪等常被丢弃,如今当地形成了“肉牛饲养+蔬果种植+有机肥生产”的畜牧业循环发展产业链(右图)。
(1)简析平凉市发展畜牧业的优势条件。
(2)与传统牛舍相比,说出窑洞养牛对牧民增收的作用。
(3)说明该地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对当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康养产业是以健康产业为核心,将健康、养生、养老、医疗、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的新兴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康养产业未来的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我国康养产业快速发展、康养旅游地呈现出以长三角地区、豫晋冀边区和云贵高原地区为核心的三足鼎立局面。警安县位于浙江省中部,距离杭州、温州、宁波的车程均在2小时以内。磐安县森林覆盖率约为80.6%,县内有全国唯一药用植物国家自然保护区一一大盘山自然保护区,是中国药材之乡。近年来,磐安县着力打造服务于都市精英白领的康养产业。下图为磐安县康养产业空间分布图。
(1)分析我国康养产业市场潜力大的原因。
(2)分析磐安县发展康养产业的优势条件。
(3)请为磐安县打造成华东地区著名康养基地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