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版物理必修3同步练习: 9.4 静电的防止与利用(基础巩固)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人教版物理必修3同步练习: 9.4 静电的防止与利用(基础巩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4-01 19:46:24

文档简介

人教版物理必修3同步练习: 9.4 静电的防止与利用(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2024高二上·潮州期末)如图所示,将一束塑料捆扎绳一端扣结,另一端撕成细条后,用手迅速捋塑料捆扎绳细条,观察到细条散开了。下列关于细条散开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撕成细条后,由于空气浮力作用使细条散开
B.由于摩擦起电,细条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散开
C.撕成细条后所受重力减小,细条自然松散
D.细条之间相互感应起电,相互排斥散开
【答案】B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细条散开的原因是由于摩擦起电,细条上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散开,则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2024高二上·揭东期末)在医疗手术中,为防止麻醉剂乙醚爆炸,地砖用导电材料制成,医生护士穿由导电材料制成的鞋和外套,一切设备要良好接地,甚至病人身体也要良好接地,这样做的目的是(  )
A.除菌消毒 B.消除静电 C.利用静电 D.防止漏电
【答案】B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接地可以将导线接地,从而消除静电,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消除静电可以防止麻醉剂乙醚挥发爆炸。
3.(2024高二上·广州期末)在科技馆的静电体验区,当人进入一个金属笼后,用特斯拉线圈产生200多万伏的高压,与金属笼之间发生火花放电,但人在金属笼内是非常安全的。在火花放电过程中(  )
A.笼体不带电荷
B.金属笼内部场强为零
C.人与金属笼内壁接触会发生触电
D.人和笼体带同种电荷
【答案】B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A、金属笼处于静电平衡,笼体表面有感应电荷,故A错误;
B、金属笼内部场强为零,故B正确。
C、体验者与笼体是等势体,体验者与金属笼内壁接触不会形成电流,不会发生触电,故C错误;
D、笼体内部没有电场,因此体验者不带电,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金属笼处于静电平衡,内部场强为零,笼体表面有感应电荷,体验者与笼体是等势体,体验者与金属笼内壁接触不会形成电流。
4.(2024高二上·肇东期末)如图所示,真空中两个点电荷A、B电量分别为-Q和+2Q,相距为L,若在其连线上放一导体棒,导体棒的中心位于两电荷连线的中点O,当达到静电平衡时,棒内O点处的场强是(  )
A.零 B.,方向向左
C.,方向向右 D.,方向向右
【答案】A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根据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的特点可知, 棒内O点处的场强为零,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
5.(2023高二上·沈阳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质子和电子都是元电荷
B.库仑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C.安培提出了电场的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来描述电场
D.避雷针利用了带电导体凸起尖锐的地方电荷密集、附近空间电场较强的特点
【答案】D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引力常量及其测定;元电荷;电场线
【解析】【解答】A、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质子和电子都不是元电荷,元电荷是一个数值,故A错误;
B、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故B错误;
C、法拉第提出了电场的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来描述电场,故C错误;
D、避雷针利用了带电导体凸起尖锐的地方电荷密集、附近空间电场较强的特点,进行尖端放电,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元电荷时电荷量的最小数值。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法拉第提出了电场的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来描述电场。
6.(2023高二上·汕头期中)野外高压输电线受到雷击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在三条输电线上方还有两条导线,它们与大地相连,形成一个稀疏的金属“网”,这个稀疏的金属“网”所起的作用是(  )
A.防止输电线脱落
B.增加输电线的强度
C.把高压线屏蔽起来,使其免遭雷击
D.防止输电线漏电
【答案】C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外高压输电线在三条输电线的上方还有两条导线,它们与大地相连,形成一个稀疏的金属“网”,起到静电屏蔽的作用;把高压线屏蔽起来,免遭雷击。
故答案为:C。
【分析】 静电屏蔽材料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或静电导电性,可以吸收和分散静电荷。当静电荷接触到屏蔽材料时,会通过材料的导电性或静电导电性迅速分散到周围环境中,从而减少了在设备或系统中积累的静电荷。
7.(2023高二上·山西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立根测定了元电荷,质子和电子都是元电荷
B.避雷针利用了带电导体凸起尖锐的地方电荷密集、附近空间电场较强的特点
C.印刷车间的空气应保证干燥,以便导走纸页间相互摩擦产生的静电
D.若电场中的P点不放试探电荷,则P点的电场强度为0
【答案】B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元电荷;电场强度
【解析】【解答】A、质子和电子的电量等于元电荷,故A错误;
B、带电导体尖锐的地方电荷密集、附近空间电场较强的,易产生尖端放电现象,故B正确;
C、印刷车间的空气应保证潮湿,以便及时导走静电,故C错误;
D、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试探电荷无关,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元电荷是电荷量的最小单元。电场线越密集,电场强度越大,越容易产生电离现象发生尖端放电。电场强度只和场源电荷有关。
8.(2023高二上·深圳月考) 静电学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印染厂应保持空气干燥,避免静电积累带来的潜在危害
B.高压输电线上方有两根导线与大地相连是为了输电线免遭雷击
C.燃气灶的电子点火器的放电电极做成钉尖形比球形更有利于点火
D.超高压带电作业的工人穿戴的工作服含金属丝是为了静电屏蔽
【答案】A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A、空气干燥,容易产生静电,则印染厂应保持空气湿润,避免静电积累带来的潜在危害,故A错误,符合题意;
B、高压输电线上方有两根导线与大地相连,把高压线屏蔽起来,可免遭雷击,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因尖端容易放电,则燃气灶的电子点火器的放电电极做成钉尖形比球形好,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超高压带电作业的工人穿戴的工作服含金属丝是为了静电屏蔽,防止静电对人体的危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主要考察对静电的防护与利用。静电屏蔽 是指导体外壳对它的内部起到“保护”作用,使它的内部不受外部电场的影响。 高压输电线上方有两根导线与大地相连,可形成一个稀疏的金属“网”,把高压线屏蔽起来。
9.(2023高二上·东莞月考)静电给人们带来很多方便,但有时也带来很多麻烦,甚至造成危害。下面关于静电的应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力工人高压带电作业,全身穿戴金属丝网制成的衣、帽、手套、鞋,可以对人体起到静电屏蔽作用,使人安全作业
B.印刷车间中要保持干燥,方便印刷
C.喷枪喷出的油漆微粒带正电,因相互排斥而散开,形成雾状,被喷涂的物体带负电,对雾状油漆产生引力,把油漆吸到表面
D.静电除尘时除尘器中的空气被电离,烟雾颗粒吸附电子而带负电,颗粒向电源正极运动
【答案】B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A、 电力工人高压带电作业,全身穿戴金属丝网制成的衣、帽、手套、鞋,可以对人体起到静电屏蔽作用,使人安全作业 ,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印刷车间中,要尽量避免静电的产生,纸张间会因为静电而吸附在一起,所以尽可能保持印刷车间空气有一定的湿度,B错误,符合题意;
C、 喷枪喷出的油漆微粒带正电,因相互排斥而散开,形成雾状,被喷涂的物体带负电,对雾状油漆产生引力,把油漆吸到表面 ,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 静电除尘时除尘器中的空气被电离,烟雾颗粒吸附电子而带负电,颗粒向电源正极运动 ,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静电的应用和防护,要求学生对静电知识和相关的具体实例有一定的掌握,从各种实例的原理出发就可以判断选项的准确性了。
10.(2023高二上·东莞期中) 下列有关静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线电视信号线内有一层铜质金属网,其主要作用是加固作用不易折断信号线
B.飞机的机轮上装有搭地线或用导电橡胶做轮胎都是为了防止静电危害
C.为了美观,最好把避雷针顶端设计成球形
D.电工穿用铜丝编织的高压作业服是因为该衣服不容易被扯破
【答案】B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A.有线电视信号线内有一层铜质金属网,其主要作用是起静电屏蔽的作用,以防止外部信号对内部电信号的干扰,A不符合题意;
B.飞机的机轮上装有搭地线或用导电橡胶做轮胎都是为了及时将机体上产生的静电导走,防止静电危害,B符合题意;
C.避雷针是利用尖端放电的原理来避雷,故避雷针必须设计成针状,不能设计成球形,C不符合题意;
D.铜丝编织的高压作业可以起到静电屏蔽的作用,使电工在高压电场中工作时,不会因静电感应而被电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静电屏蔽原理,分析有线电视信号线内铜制金属网的作用和电工穿的铜丝编织的高压作业服的作用;根据静电的防止与利用,分析飞机的机轮上的搭地线或用导电橡胶做轮胎的作用。
11.(2023高二上·深圳月考)关于静电的防止与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静电实验时,减小实验室空气湿度,这是为了防止漏电对实验产生影响
B.为了防止静电危害,保证乘客的安全,飞机起落架的轮胎用绝缘橡胶制成
C.金属导体有静电屏蔽的作用,运输汽油时把汽油装进塑料桶比装进金属桶安全
D.建筑物顶端装上避雷针可以避雷,没有安装避雷针的建筑物一定会被雷电击毁
【答案】A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A、做静电实验,减小空气湿度是为了防止漏电对实验进行的影响,使实验顺利进行,故A正确;
B、飞机轮胎用导电橡胶可以将飞机产生的静电迅速导走,用绝缘胶制作的轮胎不能导电,故B错误;
C、塑料桶与油容易摩擦起电而且电荷不易导走,所以用金属桶装易燃的汽油比较安全,故C错误;
D、避雷针有避雷作用,高层建筑物没有安装避雷针会有危险,低矮的建筑没有安装避雷针不一定被雷电击毁,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导体材料可迅速导走静电;高层建筑需要安装避雷针;静电实验需减小空气湿度。
12.(2023高二下·雨花会考)关于静电的利用与防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印染厂应保持空气干燥,避免静电积累带来的潜在危害
B.安装避雷针可使建筑物免遭雷击
C.油罐车在运输过程中会带静电,为避免电荷越积越多,油罐车应绝缘良好
D.静电复印机的工作过程实际上和静电完全无关
【答案】B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A. 印染厂应保持空气潮湿,避免静电积累带来的潜在危害,故A不符合题意;
B.安装避雷针可使建筑物避免雷击,故B符合题意;
C. 油罐车在运输过程中会带静电,为避免电荷越积越多,油罐车应用铁链接地,故C不符合题意;
D. 静电复印机是利用静电工作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根据各种实例的原理出发分析判断。
13.(2017·南通模拟)如图所示,运输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总有一条铁链拖在地上,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发出声音,引起路人注意
B.减缓车速,保证行车安全
C.把静电引入大地,避免因放电引起爆炸
D.与地面发生摩擦,在运输车上积累电荷
【答案】C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解:汽车行驶时,油罐中的汽油随车的振动摩擦起电,如果不及时的将这些静电倒走,一旦出现放电现象,就会发生爆炸事故.拖地铁链使油罐表面与大地相连,使油罐罐体中的电荷不断地中和,不致造成放电产生火花引起油罐爆炸.
故选:C.
【分析】油罐车上的搭地铁链是为了把产生的静电导走,属于静电的防止.
14.(2023高二下·浙江月考)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由于丝绸中的质子转移到玻璃棒的缘故
B.回旋加速器的D形盒可以用绝缘的陶瓷制作
C.220kV高压输电线铁塔上最上面两条金属导线的主要作用是保护下面的高压线免遭雷击
D.维修高压电路的电工穿绝缘衣比金属衣更安全
【答案】C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电荷及三种起电方式
【解析】【解答】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由于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失去电子带正电,A不符合题意;
B.回旋加速器的D形盒需要有静电屏蔽作用,所以不能用陶瓷制作,B不符合题意;
C.高压输电线铁塔上最上面两条金属导线,两条金属导线的作用是与大地相连,形成稀疏的“金属网”,把高压线屏蔽起来,免遭雷击,C符合题意;
D.维修高压电路的电工穿金属衣比绝缘衣更安全,因为金属衣有静电屏蔽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电子由玻璃棒转移到丝绸导致的。维修高压电路的电工穿金属衣比绝缘衣更安全,因为金属衣有静电屏蔽作用。
15.(2023·广东模拟)如图所示,口罩中间层的熔喷布是一种用绝缘材料做成的带有静电的超细纤维布,它能阻隔几微米的粉尘、飞沫等,这种阻隔作用是利用了(  )
A.静电吸附 B.尖端放电 C.静电屏蔽 D.电磁感应
【答案】A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 熔喷布是一种用绝缘材料做成的带有静电的超细纤维布 ,所以当几微米的病毒靠近时,由于静电感应而带电,从而被熔喷布吸附,则可知,其原理为静电感应和静电吸附。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由题意明确熔喷布为绝缘体,再结合常见的静电现象即可明确其原理。
16.(2023·上海模拟)现代大部分复印机的核心部件是有机光导体鼓,它是一个金属圆柱,表面涂覆有机光导体(OPC)。没有光照时,OPC是绝缘体,受到光照时变成导体。复印机复印的工作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类复印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种复印机应用了静电吸附
B.OPC是一种光敏材料
C.在显影过程中,墨粉飞向OPC时做匀变速运动
D.光照会激发OPC中受束缚的电子从而导电,因此入射光需大于一定的频率
【答案】C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AB.复印机复印利用了静电吸附的原理,OPC时一种光敏半导体材料,在光照后由绝缘体变为导体,故AB均不符合题意;
C.在显影过程中,墨粉受到的静电力随与OPC的距离改变而改变,加速度不断改变,故不符合题意;
D. 光照射到OPC表面时,电子被激发而远离原子核,从而变为导体,因此入射光需大于一定的频率 ,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静电复印机利用静电正、负电荷能相互吸引的原理制成的,根据原理分析即可。
17.(2022高二上·浙江期中)某智能口罩的外观如图所示,它的侧面设计了两个圆孔静电层区域,是为了过滤空气,该设计用到的原理是(  )
A.静电屏蔽 B.静电吸附 C.尖端放电 D.静电解冻
【答案】B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电荷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可以过滤空气中的尘埃,故应用了静电吸附原理。
故答案为:B。
【分析】电荷能吸引轻小物体应用了静电吸附原理。
18.(2022高二上·丰台期中)静电给人们带来很多方便,但有时也带来很多麻烦,甚至造成危害。下列静电现象中,属于防止静电现象危害的是(  )
A.避雷针 B.静电喷涂 C.静电复印 D.静电除尘
【答案】A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静电喷涂、静电复印以及静电除尘均是利用静电现象,只有避雷针属于防止静电现象危害,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静电的利用和防止进行分析判断正确的选项。
19.(2022高一下·菏泽期末)在医疗手术中,麻醉剂乙醚在有静电的空间容易产生爆炸现象,为防止其爆炸,手术室地砖要用导电材料制成,医生、护士要穿由导电材料制成的鞋子和外套,一切设备要良好接地,甚至病人身体也要良好接地,这样做是为了(  )
A.防止漏电 B.除菌消毒 C.应用静电 D.消除静电
【答案】D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静电会产生火花、热量,麻醉剂为易挥发性物品,遇到火花或热源便会爆炸,就象油罐车一样,在运输或贮存过程中,会产生静电,汽油属于易挥发性物品,所以它的屁股后面要安装接地线(软编织地线),以防爆炸,麻醉剂与之同理,良好接地,目的是消除静电,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油罐车在运输或贮存过程中,会产生静电,安装接地线(软编织地线),以防爆炸,麻醉剂与之同理,良好接地,目的是消除静电。
20.(2022高一下·恩施期末)请用学过的电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高压带电作业的工人穿绝缘衣比穿金属衣安全
B.制作汽油桶的材料用金属比用塑料好
C.小鸟停在单根高压输电线上会被电死
D.打雷时,待在汽车里比待在木屋里要危险
【答案】B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A.从事高压带电作业的电工穿含有金属丝织物的工作服能屏蔽外电场,起到安全保护作用,A不符合题意;
B.塑料油桶会因为摩擦而带电,因为塑料是绝缘材料,不能把电荷导走,所以塑料油桶内易产生火花导致塑料油桶爆炸,B符合题意;
C.小鸟停在单根高压输电线上时,加在小鸟两脚间的电压非常小,小鸟不会被电死,C不符合题意;
D.打雷时,待在汽车里,汽车的金属外壳起到静电屏蔽的作用,而木屋没有静电屏蔽作用,所以待在汽车里比待在木屋里要安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高压带电作业的电工穿含有金属丝织物的工作服能屏蔽外电场,起到安全保护作用,塑料是绝缘材料,不能把电荷导走。
21.(2022高一下·恩施期末)下列关于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密立根测得了元电荷的数值
B.摩擦起电创造了新的电荷
C.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三种
D.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是任意的
【答案】A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A.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得了元电荷的数值,A符合题意;
B.摩擦起电只是将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并没有创造新的电荷,B不符合题意;
C.自然界的电荷只有正、负电荷两种,C不符合题意;
D.物体所带的电荷量不可以是任意的,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得了元电荷的数值,摩擦起电没有创造新的电荷,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22.(2022高一下·扬州期末)静电吸附的本质是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向着电极运动,最后吸附在电极上。下列不属于这一原理在生产技术中应用的是(  )
A.静电屏蔽 B.静电喷漆 C.静电复印 D.静电除尘
【答案】A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静电屏蔽使金属导体壳内的仪器或工作环境不受外部电场影响,也不对外部电场产生影响。不属于静电吸附。静电除尘时除尘器中的空气被电离,烟雾颗粒吸附电子而带负电,颗粒向电源正极运动,属于静电吸附在生产技术中应用;静电喷漆是利用高压静电电场使带负电的漆料微粒沿着电场相反的方向定向运动,并将漆料微粒吸附在工件表面的一种喷涂方法,属于静电吸附在生产技术中应用;静电复印是利用静电将墨吸附在纸张上的,属于静电吸附在生产技术中应用。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静电屏蔽使金属导体壳内的仪器或工作环境不受外部电场影响,静电除尘时除尘器中的空气被电离,从而被吸附,静电复印是利用静电将墨吸附在纸张上的。
23.(2022高一下·宿迁期末)静电虽然会有危害,但也可以利用。在电场中,带电粒子受到静电力的作用,向着电极运动,最后会被吸附在电极上,这种利用静电的方式叫静电吸附。下列不属于静电吸附的是 (  )
A.尖端放电 B.静电复印 C.静电除尘 D.静电喷漆
【答案】A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静电复印、静电除尘和静电喷漆都属于静电吸附,尖端放电不属于静电吸附,生活中利用尖端放电的设施是避雷针。
故答案为:A。
【分析】静电复印、静电除尘和静电喷漆都属于静电吸附,尖端放电不属于静电吸附。
24.(2022高一下·海安期末)下列做法中,属于利用静电现象的是(  )
A.在印染厂中保持适当的湿度
B.用复印机复印各种文稿
C.油罐车后有一条拖在地上的铁链条
D.带电作业的工人穿戴包含金属丝的工作服
【答案】B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A.在印染厂中保持适当的湿度,目的是防止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对布有吸引作用,使空气保持适当的湿度,能及时导走所产生的静电,属于静电的防止,A不符合题意;
B.复印机复印文件资料,是利用静电产生的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而使碳粉吸附在纸上,属于静电应用,B符合题意;
C.油罐车在运动的过程中,由于里面的油在晃动,也会摩擦产生静电,后面拖一条的铁链就可以及时把产生的静电导走,属于静电的防止,C不符合题意;
D.带电作业的工人穿戴包含金属丝的工作服,是利用静电屏蔽的原理防止产生的静电对人体造成伤害,属于静电的防止,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静电现象在实际生活中涉及广泛,解决该题需要理清题目是要应用静电现象而不是防止静电现象。
25.(2022高一下·海门期末)燃气灶中电子点火器的放电电极往往被做成钉尖形,这种做法利用了静电的(  )
A.摩擦起电现象 B.接触起电现象
C.尖端放电现象 D.静电屏蔽现象
【答案】C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燃气灶中电子点火器的放电电极往往被做成钉尖形,这种做法利用了静电的尖端放电现象。
故答案为:C。
【分析】A.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两个不同的物体带电的现象,叫摩擦起电 ;
B.接触起电将一个带电体与另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就可以使不带电的物体带上与带电体电荷相同的电;
C.尖端放电是在强电场作用下,物体尖锐部分发生的一种放电现象;
D.具有空腔的金属导体在静电平衡状态下,不仅导体内部场强为零,而且腔内场强也为零,因而置于腔内的物体不受外界电场的影响,这种作用叫静电屏蔽。
26.(2022·徐汇模拟)为清除烟气中的煤粉灰尘,可采用如图所示的静电除尘装置,它是由金属管A和在管中轴线上由重锤悬挂一根金属丝B组成,A接到高压电源正极,B接到高压电源负极,AB间将形成很强的电场,空气中的气体分子被强电场电离成电子和正离子,则(  )
A.空气分子在A极附近更易被电离,灰尘颗粒更易带上正电
B.空气分子在A极附近更易被电离,灰尘颗粒更易带上负电
C.空气分子在B极附近更易被电离,灰尘颗粒更易带上正电
D.空气分子在B极附近更易被电离,灰尘颗粒更易带上负电
【答案】D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电场强度
【解析】【解答】电极截面如图所示,由电场线可判断越靠近B场强越强,空气分子在B极附近更易被电离;粉尘吸附电子后带负电,因此向正极A运动,故煤粉将被吸附到A极上。
故答案为:D。
【分析】电场线疏密程度反应电场的强弱,电场线密集的地方电场强。利用正负电荷相互吸引求解。
27.(2022·诸暨模拟)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利用话筒和功率放大器将声音进行放大。如图所示为有线话筒线的内部结构,两根信号线外面包一层金属网起到的作用是(  )
A.感应起电 B.静电屏蔽 C.静电吸附 D.交流互感
【答案】B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金属导体和金属网对外部电场有静电屏蔽作用;两根信号线外面包一层金属网起到的作用是静电屏蔽,以防止外部信号对电缆内部电信号的干扰。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静电屏蔽进行分析判断。
二、多项选择题
28.(2024高二上·潮阳期末)对于书本中几幅插图所涉及的物理现象或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该女生和带电的金属球带有异种性质的电荷
B.乙图为静电除尘装置的示意图,带负电的尘埃被收集在线状电离器B上
C.丙图中,燃气灶中电子点火器点火应用了尖端放电的原理
D.丁图中,两条优质的话筒线外面包裹着金属外衣应用了静电屏蔽的原理
【答案】C,D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电荷及三种起电方式
【解析】【解答】A.根据接触起电原理可知,该女生接触带电的金属球,与金属球带同种性质的电荷,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线状电离器B带负电,管壁A带正电,根据正负电荷相互吸引的规律可知,带负电的尘埃被收集在管壁A上,B不符合题意;
C.丙图中,燃气灶中电子点火器点火应用了尖端放电的原理,C符合题意;
D.金属体壳能产生静电屏蔽作用,两条优质的话筒线外面包裹着金属外衣应用了静电屏蔽的原理,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分析】根据接触起电原理分析该女生和带电的金属球所带电荷的性质;根据电路结构分析极板和线状电离器B的电性,分析除尘过程;点火装置应用的是尖端放电原理;根据静电屏蔽原理分析优质的话筒线外面包裹的金属外衣的作用。
29.(2023高二上·邵东月考) 物理和生活息息相关,联系生活实际对物理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是学好物理的基础。下列有关图所示电学知识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超高压带电作业的工作人员,为了保证安全,他们必须穿上橡胶制成的绝缘衣服
B.图乙装载作业中,因为传送带与被传送物体间发生摩擦而带电,靠近传送带的工人容易受到电击,为避免这种电击,可以把导体材料如金属丝等掺到传送带材料中
C.图丙手术中给病人用的麻醉药是易燃品,因此医护人员要穿导电材料制成的鞋子和外套,以避免出现电火花
D.图丁中古建筑的屋顶设置各种造型的动物雕塑,以雕塑头上的角须为避雷针时,其另一端不必引入大地,即可起到避雷的效果
【答案】B,C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A、图甲中超高压带电作业的工作人员,为了保证安全,由静电屏蔽的原理,他们必须穿上金属丝制成的绝缘衣服。故A错误;
B、图乙装载作业中,因为传送带与被传送物体间发生摩擦而带电,靠近传送带的工人容易受到电击,为避免这种电击,可以把导体材料如金属丝等掺到传送带材料中,以便把电荷及时导入大地。故B正确;
C、图丙手术中给病人用的麻醉药是易燃品,因此医护人员要穿导电材料制成的鞋子和外套,以避免出现电火花。故C正确;
D、图丁中古建筑的屋顶设置各种造型的动物雕塑,以雕塑头上的角须为避雷针时,其另一端必需引入大地,才可起到避雷的效果。故D错误。
故答案为:BC。
【分析】熟悉掌握静电的防止常用方法,常用方法有静电消除、静电屏蔽、尖端放电等。
1 / 1人教版物理必修3同步练习: 9.4 静电的防止与利用(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2024高二上·潮州期末)如图所示,将一束塑料捆扎绳一端扣结,另一端撕成细条后,用手迅速捋塑料捆扎绳细条,观察到细条散开了。下列关于细条散开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撕成细条后,由于空气浮力作用使细条散开
B.由于摩擦起电,细条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散开
C.撕成细条后所受重力减小,细条自然松散
D.细条之间相互感应起电,相互排斥散开
2.(2024高二上·揭东期末)在医疗手术中,为防止麻醉剂乙醚爆炸,地砖用导电材料制成,医生护士穿由导电材料制成的鞋和外套,一切设备要良好接地,甚至病人身体也要良好接地,这样做的目的是(  )
A.除菌消毒 B.消除静电 C.利用静电 D.防止漏电
3.(2024高二上·广州期末)在科技馆的静电体验区,当人进入一个金属笼后,用特斯拉线圈产生200多万伏的高压,与金属笼之间发生火花放电,但人在金属笼内是非常安全的。在火花放电过程中(  )
A.笼体不带电荷
B.金属笼内部场强为零
C.人与金属笼内壁接触会发生触电
D.人和笼体带同种电荷
4.(2024高二上·肇东期末)如图所示,真空中两个点电荷A、B电量分别为-Q和+2Q,相距为L,若在其连线上放一导体棒,导体棒的中心位于两电荷连线的中点O,当达到静电平衡时,棒内O点处的场强是(  )
A.零 B.,方向向左
C.,方向向右 D.,方向向右
5.(2023高二上·沈阳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质子和电子都是元电荷
B.库仑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C.安培提出了电场的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来描述电场
D.避雷针利用了带电导体凸起尖锐的地方电荷密集、附近空间电场较强的特点
6.(2023高二上·汕头期中)野外高压输电线受到雷击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在三条输电线上方还有两条导线,它们与大地相连,形成一个稀疏的金属“网”,这个稀疏的金属“网”所起的作用是(  )
A.防止输电线脱落
B.增加输电线的强度
C.把高压线屏蔽起来,使其免遭雷击
D.防止输电线漏电
7.(2023高二上·山西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立根测定了元电荷,质子和电子都是元电荷
B.避雷针利用了带电导体凸起尖锐的地方电荷密集、附近空间电场较强的特点
C.印刷车间的空气应保证干燥,以便导走纸页间相互摩擦产生的静电
D.若电场中的P点不放试探电荷,则P点的电场强度为0
8.(2023高二上·深圳月考) 静电学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印染厂应保持空气干燥,避免静电积累带来的潜在危害
B.高压输电线上方有两根导线与大地相连是为了输电线免遭雷击
C.燃气灶的电子点火器的放电电极做成钉尖形比球形更有利于点火
D.超高压带电作业的工人穿戴的工作服含金属丝是为了静电屏蔽
9.(2023高二上·东莞月考)静电给人们带来很多方便,但有时也带来很多麻烦,甚至造成危害。下面关于静电的应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力工人高压带电作业,全身穿戴金属丝网制成的衣、帽、手套、鞋,可以对人体起到静电屏蔽作用,使人安全作业
B.印刷车间中要保持干燥,方便印刷
C.喷枪喷出的油漆微粒带正电,因相互排斥而散开,形成雾状,被喷涂的物体带负电,对雾状油漆产生引力,把油漆吸到表面
D.静电除尘时除尘器中的空气被电离,烟雾颗粒吸附电子而带负电,颗粒向电源正极运动
10.(2023高二上·东莞期中) 下列有关静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线电视信号线内有一层铜质金属网,其主要作用是加固作用不易折断信号线
B.飞机的机轮上装有搭地线或用导电橡胶做轮胎都是为了防止静电危害
C.为了美观,最好把避雷针顶端设计成球形
D.电工穿用铜丝编织的高压作业服是因为该衣服不容易被扯破
11.(2023高二上·深圳月考)关于静电的防止与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静电实验时,减小实验室空气湿度,这是为了防止漏电对实验产生影响
B.为了防止静电危害,保证乘客的安全,飞机起落架的轮胎用绝缘橡胶制成
C.金属导体有静电屏蔽的作用,运输汽油时把汽油装进塑料桶比装进金属桶安全
D.建筑物顶端装上避雷针可以避雷,没有安装避雷针的建筑物一定会被雷电击毁
12.(2023高二下·雨花会考)关于静电的利用与防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印染厂应保持空气干燥,避免静电积累带来的潜在危害
B.安装避雷针可使建筑物免遭雷击
C.油罐车在运输过程中会带静电,为避免电荷越积越多,油罐车应绝缘良好
D.静电复印机的工作过程实际上和静电完全无关
13.(2017·南通模拟)如图所示,运输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总有一条铁链拖在地上,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发出声音,引起路人注意
B.减缓车速,保证行车安全
C.把静电引入大地,避免因放电引起爆炸
D.与地面发生摩擦,在运输车上积累电荷
14.(2023高二下·浙江月考)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由于丝绸中的质子转移到玻璃棒的缘故
B.回旋加速器的D形盒可以用绝缘的陶瓷制作
C.220kV高压输电线铁塔上最上面两条金属导线的主要作用是保护下面的高压线免遭雷击
D.维修高压电路的电工穿绝缘衣比金属衣更安全
15.(2023·广东模拟)如图所示,口罩中间层的熔喷布是一种用绝缘材料做成的带有静电的超细纤维布,它能阻隔几微米的粉尘、飞沫等,这种阻隔作用是利用了(  )
A.静电吸附 B.尖端放电 C.静电屏蔽 D.电磁感应
16.(2023·上海模拟)现代大部分复印机的核心部件是有机光导体鼓,它是一个金属圆柱,表面涂覆有机光导体(OPC)。没有光照时,OPC是绝缘体,受到光照时变成导体。复印机复印的工作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类复印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种复印机应用了静电吸附
B.OPC是一种光敏材料
C.在显影过程中,墨粉飞向OPC时做匀变速运动
D.光照会激发OPC中受束缚的电子从而导电,因此入射光需大于一定的频率
17.(2022高二上·浙江期中)某智能口罩的外观如图所示,它的侧面设计了两个圆孔静电层区域,是为了过滤空气,该设计用到的原理是(  )
A.静电屏蔽 B.静电吸附 C.尖端放电 D.静电解冻
18.(2022高二上·丰台期中)静电给人们带来很多方便,但有时也带来很多麻烦,甚至造成危害。下列静电现象中,属于防止静电现象危害的是(  )
A.避雷针 B.静电喷涂 C.静电复印 D.静电除尘
19.(2022高一下·菏泽期末)在医疗手术中,麻醉剂乙醚在有静电的空间容易产生爆炸现象,为防止其爆炸,手术室地砖要用导电材料制成,医生、护士要穿由导电材料制成的鞋子和外套,一切设备要良好接地,甚至病人身体也要良好接地,这样做是为了(  )
A.防止漏电 B.除菌消毒 C.应用静电 D.消除静电
20.(2022高一下·恩施期末)请用学过的电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高压带电作业的工人穿绝缘衣比穿金属衣安全
B.制作汽油桶的材料用金属比用塑料好
C.小鸟停在单根高压输电线上会被电死
D.打雷时,待在汽车里比待在木屋里要危险
21.(2022高一下·恩施期末)下列关于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密立根测得了元电荷的数值
B.摩擦起电创造了新的电荷
C.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三种
D.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是任意的
22.(2022高一下·扬州期末)静电吸附的本质是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向着电极运动,最后吸附在电极上。下列不属于这一原理在生产技术中应用的是(  )
A.静电屏蔽 B.静电喷漆 C.静电复印 D.静电除尘
23.(2022高一下·宿迁期末)静电虽然会有危害,但也可以利用。在电场中,带电粒子受到静电力的作用,向着电极运动,最后会被吸附在电极上,这种利用静电的方式叫静电吸附。下列不属于静电吸附的是 (  )
A.尖端放电 B.静电复印 C.静电除尘 D.静电喷漆
24.(2022高一下·海安期末)下列做法中,属于利用静电现象的是(  )
A.在印染厂中保持适当的湿度
B.用复印机复印各种文稿
C.油罐车后有一条拖在地上的铁链条
D.带电作业的工人穿戴包含金属丝的工作服
25.(2022高一下·海门期末)燃气灶中电子点火器的放电电极往往被做成钉尖形,这种做法利用了静电的(  )
A.摩擦起电现象 B.接触起电现象
C.尖端放电现象 D.静电屏蔽现象
26.(2022·徐汇模拟)为清除烟气中的煤粉灰尘,可采用如图所示的静电除尘装置,它是由金属管A和在管中轴线上由重锤悬挂一根金属丝B组成,A接到高压电源正极,B接到高压电源负极,AB间将形成很强的电场,空气中的气体分子被强电场电离成电子和正离子,则(  )
A.空气分子在A极附近更易被电离,灰尘颗粒更易带上正电
B.空气分子在A极附近更易被电离,灰尘颗粒更易带上负电
C.空气分子在B极附近更易被电离,灰尘颗粒更易带上正电
D.空气分子在B极附近更易被电离,灰尘颗粒更易带上负电
27.(2022·诸暨模拟)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利用话筒和功率放大器将声音进行放大。如图所示为有线话筒线的内部结构,两根信号线外面包一层金属网起到的作用是(  )
A.感应起电 B.静电屏蔽 C.静电吸附 D.交流互感
二、多项选择题
28.(2024高二上·潮阳期末)对于书本中几幅插图所涉及的物理现象或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该女生和带电的金属球带有异种性质的电荷
B.乙图为静电除尘装置的示意图,带负电的尘埃被收集在线状电离器B上
C.丙图中,燃气灶中电子点火器点火应用了尖端放电的原理
D.丁图中,两条优质的话筒线外面包裹着金属外衣应用了静电屏蔽的原理
29.(2023高二上·邵东月考) 物理和生活息息相关,联系生活实际对物理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是学好物理的基础。下列有关图所示电学知识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超高压带电作业的工作人员,为了保证安全,他们必须穿上橡胶制成的绝缘衣服
B.图乙装载作业中,因为传送带与被传送物体间发生摩擦而带电,靠近传送带的工人容易受到电击,为避免这种电击,可以把导体材料如金属丝等掺到传送带材料中
C.图丙手术中给病人用的麻醉药是易燃品,因此医护人员要穿导电材料制成的鞋子和外套,以避免出现电火花
D.图丁中古建筑的屋顶设置各种造型的动物雕塑,以雕塑头上的角须为避雷针时,其另一端不必引入大地,即可起到避雷的效果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细条散开的原因是由于摩擦起电,细条上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散开,则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答案】B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接地可以将导线接地,从而消除静电,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消除静电可以防止麻醉剂乙醚挥发爆炸。
3.【答案】B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A、金属笼处于静电平衡,笼体表面有感应电荷,故A错误;
B、金属笼内部场强为零,故B正确。
C、体验者与笼体是等势体,体验者与金属笼内壁接触不会形成电流,不会发生触电,故C错误;
D、笼体内部没有电场,因此体验者不带电,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金属笼处于静电平衡,内部场强为零,笼体表面有感应电荷,体验者与笼体是等势体,体验者与金属笼内壁接触不会形成电流。
4.【答案】A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根据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的特点可知, 棒内O点处的场强为零,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
5.【答案】D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引力常量及其测定;元电荷;电场线
【解析】【解答】A、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质子和电子都不是元电荷,元电荷是一个数值,故A错误;
B、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故B错误;
C、法拉第提出了电场的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来描述电场,故C错误;
D、避雷针利用了带电导体凸起尖锐的地方电荷密集、附近空间电场较强的特点,进行尖端放电,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元电荷时电荷量的最小数值。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法拉第提出了电场的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来描述电场。
6.【答案】C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外高压输电线在三条输电线的上方还有两条导线,它们与大地相连,形成一个稀疏的金属“网”,起到静电屏蔽的作用;把高压线屏蔽起来,免遭雷击。
故答案为:C。
【分析】 静电屏蔽材料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或静电导电性,可以吸收和分散静电荷。当静电荷接触到屏蔽材料时,会通过材料的导电性或静电导电性迅速分散到周围环境中,从而减少了在设备或系统中积累的静电荷。
7.【答案】B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元电荷;电场强度
【解析】【解答】A、质子和电子的电量等于元电荷,故A错误;
B、带电导体尖锐的地方电荷密集、附近空间电场较强的,易产生尖端放电现象,故B正确;
C、印刷车间的空气应保证潮湿,以便及时导走静电,故C错误;
D、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试探电荷无关,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元电荷是电荷量的最小单元。电场线越密集,电场强度越大,越容易产生电离现象发生尖端放电。电场强度只和场源电荷有关。
8.【答案】A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A、空气干燥,容易产生静电,则印染厂应保持空气湿润,避免静电积累带来的潜在危害,故A错误,符合题意;
B、高压输电线上方有两根导线与大地相连,把高压线屏蔽起来,可免遭雷击,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因尖端容易放电,则燃气灶的电子点火器的放电电极做成钉尖形比球形好,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超高压带电作业的工人穿戴的工作服含金属丝是为了静电屏蔽,防止静电对人体的危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主要考察对静电的防护与利用。静电屏蔽 是指导体外壳对它的内部起到“保护”作用,使它的内部不受外部电场的影响。 高压输电线上方有两根导线与大地相连,可形成一个稀疏的金属“网”,把高压线屏蔽起来。
9.【答案】B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A、 电力工人高压带电作业,全身穿戴金属丝网制成的衣、帽、手套、鞋,可以对人体起到静电屏蔽作用,使人安全作业 ,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印刷车间中,要尽量避免静电的产生,纸张间会因为静电而吸附在一起,所以尽可能保持印刷车间空气有一定的湿度,B错误,符合题意;
C、 喷枪喷出的油漆微粒带正电,因相互排斥而散开,形成雾状,被喷涂的物体带负电,对雾状油漆产生引力,把油漆吸到表面 ,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 静电除尘时除尘器中的空气被电离,烟雾颗粒吸附电子而带负电,颗粒向电源正极运动 ,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静电的应用和防护,要求学生对静电知识和相关的具体实例有一定的掌握,从各种实例的原理出发就可以判断选项的准确性了。
10.【答案】B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A.有线电视信号线内有一层铜质金属网,其主要作用是起静电屏蔽的作用,以防止外部信号对内部电信号的干扰,A不符合题意;
B.飞机的机轮上装有搭地线或用导电橡胶做轮胎都是为了及时将机体上产生的静电导走,防止静电危害,B符合题意;
C.避雷针是利用尖端放电的原理来避雷,故避雷针必须设计成针状,不能设计成球形,C不符合题意;
D.铜丝编织的高压作业可以起到静电屏蔽的作用,使电工在高压电场中工作时,不会因静电感应而被电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静电屏蔽原理,分析有线电视信号线内铜制金属网的作用和电工穿的铜丝编织的高压作业服的作用;根据静电的防止与利用,分析飞机的机轮上的搭地线或用导电橡胶做轮胎的作用。
11.【答案】A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A、做静电实验,减小空气湿度是为了防止漏电对实验进行的影响,使实验顺利进行,故A正确;
B、飞机轮胎用导电橡胶可以将飞机产生的静电迅速导走,用绝缘胶制作的轮胎不能导电,故B错误;
C、塑料桶与油容易摩擦起电而且电荷不易导走,所以用金属桶装易燃的汽油比较安全,故C错误;
D、避雷针有避雷作用,高层建筑物没有安装避雷针会有危险,低矮的建筑没有安装避雷针不一定被雷电击毁,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导体材料可迅速导走静电;高层建筑需要安装避雷针;静电实验需减小空气湿度。
12.【答案】B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A. 印染厂应保持空气潮湿,避免静电积累带来的潜在危害,故A不符合题意;
B.安装避雷针可使建筑物避免雷击,故B符合题意;
C. 油罐车在运输过程中会带静电,为避免电荷越积越多,油罐车应用铁链接地,故C不符合题意;
D. 静电复印机是利用静电工作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根据各种实例的原理出发分析判断。
13.【答案】C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解:汽车行驶时,油罐中的汽油随车的振动摩擦起电,如果不及时的将这些静电倒走,一旦出现放电现象,就会发生爆炸事故.拖地铁链使油罐表面与大地相连,使油罐罐体中的电荷不断地中和,不致造成放电产生火花引起油罐爆炸.
故选:C.
【分析】油罐车上的搭地铁链是为了把产生的静电导走,属于静电的防止.
14.【答案】C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电荷及三种起电方式
【解析】【解答】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由于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失去电子带正电,A不符合题意;
B.回旋加速器的D形盒需要有静电屏蔽作用,所以不能用陶瓷制作,B不符合题意;
C.高压输电线铁塔上最上面两条金属导线,两条金属导线的作用是与大地相连,形成稀疏的“金属网”,把高压线屏蔽起来,免遭雷击,C符合题意;
D.维修高压电路的电工穿金属衣比绝缘衣更安全,因为金属衣有静电屏蔽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电子由玻璃棒转移到丝绸导致的。维修高压电路的电工穿金属衣比绝缘衣更安全,因为金属衣有静电屏蔽作用。
15.【答案】A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 熔喷布是一种用绝缘材料做成的带有静电的超细纤维布 ,所以当几微米的病毒靠近时,由于静电感应而带电,从而被熔喷布吸附,则可知,其原理为静电感应和静电吸附。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由题意明确熔喷布为绝缘体,再结合常见的静电现象即可明确其原理。
16.【答案】C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AB.复印机复印利用了静电吸附的原理,OPC时一种光敏半导体材料,在光照后由绝缘体变为导体,故AB均不符合题意;
C.在显影过程中,墨粉受到的静电力随与OPC的距离改变而改变,加速度不断改变,故不符合题意;
D. 光照射到OPC表面时,电子被激发而远离原子核,从而变为导体,因此入射光需大于一定的频率 ,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静电复印机利用静电正、负电荷能相互吸引的原理制成的,根据原理分析即可。
17.【答案】B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电荷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可以过滤空气中的尘埃,故应用了静电吸附原理。
故答案为:B。
【分析】电荷能吸引轻小物体应用了静电吸附原理。
18.【答案】A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静电喷涂、静电复印以及静电除尘均是利用静电现象,只有避雷针属于防止静电现象危害,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静电的利用和防止进行分析判断正确的选项。
19.【答案】D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静电会产生火花、热量,麻醉剂为易挥发性物品,遇到火花或热源便会爆炸,就象油罐车一样,在运输或贮存过程中,会产生静电,汽油属于易挥发性物品,所以它的屁股后面要安装接地线(软编织地线),以防爆炸,麻醉剂与之同理,良好接地,目的是消除静电,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油罐车在运输或贮存过程中,会产生静电,安装接地线(软编织地线),以防爆炸,麻醉剂与之同理,良好接地,目的是消除静电。
20.【答案】B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A.从事高压带电作业的电工穿含有金属丝织物的工作服能屏蔽外电场,起到安全保护作用,A不符合题意;
B.塑料油桶会因为摩擦而带电,因为塑料是绝缘材料,不能把电荷导走,所以塑料油桶内易产生火花导致塑料油桶爆炸,B符合题意;
C.小鸟停在单根高压输电线上时,加在小鸟两脚间的电压非常小,小鸟不会被电死,C不符合题意;
D.打雷时,待在汽车里,汽车的金属外壳起到静电屏蔽的作用,而木屋没有静电屏蔽作用,所以待在汽车里比待在木屋里要安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高压带电作业的电工穿含有金属丝织物的工作服能屏蔽外电场,起到安全保护作用,塑料是绝缘材料,不能把电荷导走。
21.【答案】A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A.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得了元电荷的数值,A符合题意;
B.摩擦起电只是将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并没有创造新的电荷,B不符合题意;
C.自然界的电荷只有正、负电荷两种,C不符合题意;
D.物体所带的电荷量不可以是任意的,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得了元电荷的数值,摩擦起电没有创造新的电荷,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22.【答案】A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静电屏蔽使金属导体壳内的仪器或工作环境不受外部电场影响,也不对外部电场产生影响。不属于静电吸附。静电除尘时除尘器中的空气被电离,烟雾颗粒吸附电子而带负电,颗粒向电源正极运动,属于静电吸附在生产技术中应用;静电喷漆是利用高压静电电场使带负电的漆料微粒沿着电场相反的方向定向运动,并将漆料微粒吸附在工件表面的一种喷涂方法,属于静电吸附在生产技术中应用;静电复印是利用静电将墨吸附在纸张上的,属于静电吸附在生产技术中应用。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静电屏蔽使金属导体壳内的仪器或工作环境不受外部电场影响,静电除尘时除尘器中的空气被电离,从而被吸附,静电复印是利用静电将墨吸附在纸张上的。
23.【答案】A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静电复印、静电除尘和静电喷漆都属于静电吸附,尖端放电不属于静电吸附,生活中利用尖端放电的设施是避雷针。
故答案为:A。
【分析】静电复印、静电除尘和静电喷漆都属于静电吸附,尖端放电不属于静电吸附。
24.【答案】B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A.在印染厂中保持适当的湿度,目的是防止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对布有吸引作用,使空气保持适当的湿度,能及时导走所产生的静电,属于静电的防止,A不符合题意;
B.复印机复印文件资料,是利用静电产生的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而使碳粉吸附在纸上,属于静电应用,B符合题意;
C.油罐车在运动的过程中,由于里面的油在晃动,也会摩擦产生静电,后面拖一条的铁链就可以及时把产生的静电导走,属于静电的防止,C不符合题意;
D.带电作业的工人穿戴包含金属丝的工作服,是利用静电屏蔽的原理防止产生的静电对人体造成伤害,属于静电的防止,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静电现象在实际生活中涉及广泛,解决该题需要理清题目是要应用静电现象而不是防止静电现象。
25.【答案】C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燃气灶中电子点火器的放电电极往往被做成钉尖形,这种做法利用了静电的尖端放电现象。
故答案为:C。
【分析】A.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两个不同的物体带电的现象,叫摩擦起电 ;
B.接触起电将一个带电体与另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就可以使不带电的物体带上与带电体电荷相同的电;
C.尖端放电是在强电场作用下,物体尖锐部分发生的一种放电现象;
D.具有空腔的金属导体在静电平衡状态下,不仅导体内部场强为零,而且腔内场强也为零,因而置于腔内的物体不受外界电场的影响,这种作用叫静电屏蔽。
26.【答案】D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电场强度
【解析】【解答】电极截面如图所示,由电场线可判断越靠近B场强越强,空气分子在B极附近更易被电离;粉尘吸附电子后带负电,因此向正极A运动,故煤粉将被吸附到A极上。
故答案为:D。
【分析】电场线疏密程度反应电场的强弱,电场线密集的地方电场强。利用正负电荷相互吸引求解。
27.【答案】B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金属导体和金属网对外部电场有静电屏蔽作用;两根信号线外面包一层金属网起到的作用是静电屏蔽,以防止外部信号对电缆内部电信号的干扰。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静电屏蔽进行分析判断。
28.【答案】C,D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电荷及三种起电方式
【解析】【解答】A.根据接触起电原理可知,该女生接触带电的金属球,与金属球带同种性质的电荷,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线状电离器B带负电,管壁A带正电,根据正负电荷相互吸引的规律可知,带负电的尘埃被收集在管壁A上,B不符合题意;
C.丙图中,燃气灶中电子点火器点火应用了尖端放电的原理,C符合题意;
D.金属体壳能产生静电屏蔽作用,两条优质的话筒线外面包裹着金属外衣应用了静电屏蔽的原理,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分析】根据接触起电原理分析该女生和带电的金属球所带电荷的性质;根据电路结构分析极板和线状电离器B的电性,分析除尘过程;点火装置应用的是尖端放电原理;根据静电屏蔽原理分析优质的话筒线外面包裹的金属外衣的作用。
29.【答案】B,C
【知识点】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解析】【解答】A、图甲中超高压带电作业的工作人员,为了保证安全,由静电屏蔽的原理,他们必须穿上金属丝制成的绝缘衣服。故A错误;
B、图乙装载作业中,因为传送带与被传送物体间发生摩擦而带电,靠近传送带的工人容易受到电击,为避免这种电击,可以把导体材料如金属丝等掺到传送带材料中,以便把电荷及时导入大地。故B正确;
C、图丙手术中给病人用的麻醉药是易燃品,因此医护人员要穿导电材料制成的鞋子和外套,以避免出现电火花。故C正确;
D、图丁中古建筑的屋顶设置各种造型的动物雕塑,以雕塑头上的角须为避雷针时,其另一端必需引入大地,才可起到避雷的效果。故D错误。
故答案为:BC。
【分析】熟悉掌握静电的防止常用方法,常用方法有静电消除、静电屏蔽、尖端放电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