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冲刺训练(一)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冲刺训练(一)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21 09:44:57

文档简介

★启用前注意保密 试卷类型:B
2024 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冲刺训练题(一)
历 史
本试卷共 6页,20 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
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
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
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
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
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
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 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
1.商王朝在与方国交战时要祭祀先王,如武丁伐土方时祭祀先王汤,伐虎方时祭祀先王大
甲、祖乙等。这说明商朝
A. 统治范围在不断扩大 B.注重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C.对方国实行直接统治 D.利用神权巩固强化王权
2.敦煌悬泉汉简记载:甘露二年七月,敦煌九个驿站的马匹累死368匹,超过西汉政府为驿
站配置的定额8匹;汉元帝时将敦煌郡九个厩置马匹定额从360匹提高到480匹,还为驿站
配置马医。这
A. 促进了区域间商业贸易发展 B. 提高了边疆地区的农业技术
C. 确保了军令和政令畅通无阻 D. 加速了西南地区的民族交融
3.西晋鼓吹曲辞仿造汉短箫铙歌有所新变。西晋官方制作的鼓吹曲辞按照宣、景、文、武
的顺序梳理帝王功绩,与晋宣帝司马懿相关的五首曲辞分别描述其剿灭孟达、抵御诸葛亮、
剿灭辽东公孙渊之战,赞其击退吴军对魏的攻伐后,又征吴之事,肇创帝基。西晋官方制
作鼓吹曲辞反映了
A. 统治者重构权力的更替过程 B. 儒学成为了官方正统
C. 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D. 宫廷文化传播到民间
历史试卷 B 第 1 页 (共 6 页)
{#{QQABRYQQgggAAIAAABgCAwWCCEAQkBECCAoGwEAIIAAAiQNABAA=}#}
4.下表是宋代江南西路改乡名表(部分)
原名 改名 时间 原因
永昌 文昌 庆历中(1041—1048) 以其乡多文士
康乐 欧桂 宋代 欧阳修伯祖欧阳仪进士及第,里间荣之
文霸 儒林 南宋 周必大中进士
太平 孝感 淳祐十二年(1252) 朝廷因杨懋卿纯孝,“诏旌表其门闾”
材料反映了宋朝
A. 科举制度的完善 B. 对文教事业推崇
C. 重文轻武的政策 D. 乡里制度的变化
5.明万历三十六年大水,大量农田被毁,河北柏乡县引种籼谷(水稻),并从福建引种甘
薯;清代江汉平原民众在灾年时,种植茭米、荞麦等生长期较短的植物代替水稻,洞庭湖
区的民众大量采集水蒿、菱角等水生植物。这体现了
A. 重农抑商的治国理念 B. 救灾体系的不断完善
C. 高产作物的普遍推广 D.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6.右图为烧造于康熙年间的“订烧瓷”青花果树纹双管瓶。双
管瓶是一种双口联体器,器腹中间隔断不通,可以同时盛放
两种液体,在欧洲叫做“油醋瓶”;瓷器的装饰图案是依照
外商从欧洲带来的样品由中国画工精心摹绘的。据此可知
A.清政府鼓励发展对外贸易 B.中国画工推崇西方艺术
C.瓷器生产与国际市场接轨 D.官营手工作坊技术先进
7.轮船招商局在新轮试航之时,常邀请媒体人士及中外官绅参观;通过《申报》介绍
“江宽”轮“身长250尺,舱面宽40尺,楼面宽70尺,可载货2144吨”,“海晏”轮
“上等客房可容60人......客堂可容50人”;招商局还在年度账目中展示各艘航轮的
成本、折旧、运能。该局的上述做法
A.实现了富国强兵 B.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
C.传播了工业文化 D.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
8.1934年,李公朴主编的《读书生活》在上海正式创刊,该刊主要探讨中小知识分子
的读书生活。1935年起,《读书生活》开始对若干重要理论问题进行探索,做出了近
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救亡的性质“依然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
义性(质)”等判断。由此可推知
A.广大中小知识分子转型为马克思主义者
B.大众对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不断深化
C.知识分子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问题
D.上海始终占据中国思想解放的前沿阵地
历史试卷 B 第 2 页 (共 6 页)
{#{QQABRYQQgggAAIAAABgCAwWCCEAQkBECCAoGwEAIIAAAiQNABAA=}#}
9.1938年8月,中共冀豫晋省委改称晋冀豫区委,之后这一改制便在抗日根据地普遍开
展起来。这一变动
A.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部署 B. 适应了游击战的需要
C. 意在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10.1990年春,某出版社编辑得知学生们在传抄汪国真写的诗歌后,主动跟汪国真联系
并承诺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稿酬、最好的装帧”出版他的诗集。汪国真诗集《年
轻的潮》在23天内新鲜出炉并持续热销。之后有近30家出版社出版了汪国真的作品。
这反映出当时
A.出版印刷技术的提高 B. 经济体制改革渐趋深入
C. 文学发展被市场左右 D. 学生群体引领文化潮流
11.在早期民族那里,仪式、言语或文字都是被看作与神沟通的媒介,政治权力从这种
交往媒介中产生。古代希腊关于神的故事不仅保存在神庙与王宫之中,而且流传于民
间,从而使神圣仪式与神话具有公共性的特点。这
A. 体现了理性主义 B. 扩大了公民大会权力
C. 与城邦政治相关 D. 增强了区域经济联系
12.15 世纪,意大利学者比昂多提出“中世纪”这一概念,并把西欧的 5到 15世纪作
为“中世纪”,其理由是,从 5世纪开始,欧洲的古典文化随蛮族入侵而凋零,直到
15世纪人们才重新发现古典文化遗产。这一概念的提出
A. 展现了西欧历史发展的完整历程 B. 反映了新的社会价值观念
C. 旨在证明欧洲封建社会的独特性 D. 为宗教改革提供理论指导
13.文艺复兴以来,英国牛津大学奉行旨在培养教俗精英的博雅教育。19 世纪中后期,
牛津大学推行改革,其中历史学科在渗透专业化的过程中兼具了培养教俗精英和专
业学者的功能。自 1901 年起,史学成为牛津第一大学科。这
A. 顺应了文官制度改革 B. 促进了英国职业教育
C. 得益于人文主义兴起 D. 构建了现代史学体系
14.瞿秋白回忆其在莫斯科的经历时曾写到:“(十月)革命后战祸相继,政府行集权
制及劳动权,已经两三年没有大大的过这佳节(复活节),食物菜膳不易取得。今年
开放商业,民间值此佳节,突然出现活泼泼的气象。”据此可知,当时的苏俄
A. 找到了直接实现共产主义的正确道路 B. 政策调整增添了经济发展的活力
C. 确立了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D. 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效果显著
历史试卷 B 第 3 页 (共 6 页)
{#{QQABRYQQgggAAIAAABgCAwWCCEAQkBECCAoGwEAIIAAAiQNABAA=}#}
15.20 世纪 30 年代早期,美国商家挖空心思打广告。比如,李斯特林牙膏:如果你愿
意花 25美分买一支李斯特林牙膏,而不买 50 美分一支的其他品牌的牙膏,那么一年
能省下 3美元;这 3美元可以用来购买一双厚底靴、内衣、牛奶或者其他生活必需品。
有些商家还到处举办抽奖、竞猜、送赠品等活动进行促销。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 美国商人推动社会变革 B. 经济形势影响营销策略
C. 广告传媒形式发生改变 D. 美国政府着力改善民生
16.1961 年初,以塞内加尔为首的非洲国家,强烈主张将前宗主国法国排除在新的货币
决策核心之外。经过一年多的谈判,塞内加尔等七国最终与法国签订合作协议。根据
协议,西非七国区域内的货币发行权仍属于 1959 年成立的西非国家中央银行;在央
行董事会中,法国代表与其他成员国代表的比例由原来的 1:1改为 1:2,但法国在
特定议题上具有一票否决权。该协议的签订
A.掀起了非洲大陆的民族独立风暴 B.表达了新独立国家的主权诉求
C.体现了法国国家战略的主动选择 D.动摇了殖民统治者的经济基础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题,共 52 分。
1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韩非子·诡使》
“五官殊职,君不私,故国治。”
——《庄子·则阳》
“举公义,辟私怨。”
——《墨子·尚贤上》
材料二
程朱理学把“公”视为自然天理,“私”视为人之私欲。程颢《定性书》中认为人被自
私蒙蔽了心性,就不能适应天道,如果能用“廓然大公”的天地自然之心来取代自己的私心,
就能“物来而顺”。对此,朱熹进一步说:“胜私欲而复礼”“日日克之,不以为难,则私
欲净尽,天理流行,而后不可胜用矣。”“克去己欲以复乎礼,则私欲不留。”“不违仁,
只是无纤毫私欲;稍有私欲,便是不仁。”
——摘编自苑秀丽《论儒家公私观的基本特点》
(1)概括指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公私观”的共同之处,并分析这一话题被关注的主要原
因。(8分)
(2)评析程朱理学的公私观。(6分)
历史试卷 B 第 4 页 (共 6 页)
{#{QQABRYQQgggAAIAAABgCAwWCCEAQkBECCAoGwEAIIAAAiQNABAA=}#}
1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钟、鼓在中国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唐六典》中记载:“承天门击
晓鼓,听击钟后一刻,鼓声绝,皇城门开……夜第一咚咚声绝,宫殿门闭”。《旧唐书》中
也有“京城诸街……置鼓,每击以警众,令罢传呼,时人便之”的记载。唐代州县有“其市
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的规定。自唐代起,钟楼、
鼓楼对设布局,并逐渐居于城市中心地段。明清时期,“各省府州县镇,莫不有钟,严夜禁,
缉奸匿”。
——摘编自《唐六典》《旧唐书》《太平府钟楼记》等
材料二
“大自鸣钟”是一种无需人手触摸即能鸣响报时的西式钟楼。19世纪末,大自鸣钟被安
装在中国通商口岸某些市政大楼、大教堂、海关大楼、银行、教会学校等建筑物的顶部。1896
年,《申报》的一篇报道指出,“钟表等物在三十年前尚为贵重,今则于户有钟而人带表”。
1918 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下辖的中央观象台依据国际标准将全国划为五个时区。此后的中
国政府迅速推进城市公共标准钟装设。
——摘编自封磊《从钟鼓楼到标准钟:近代中国城市公共报时装置之嬗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钟楼、鼓楼在城市生活中的作用并谈谈其设置背后的政治
意蕴。(8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公共报时装置转变的原因。(6分)
19.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国际展览项目(部分)
时间 举办地 展览概况
1954 年 印度新德里 “和平原子”主题展,宣传原子在工农业和医疗上的和平应用
“美国家庭”主题展,展示 5 间精装修的摩登住房和 300 件美国
1955 年 德国法兰克福
普通家庭使用的生活物品,并邀请两位当地歌星现场献唱
“无线的太空”“鹦鹉螺号”(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驱动的潜艇),
1958 年 比利时布鲁塞尔 美国种族关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黑人在政治、艺术、教育、生
活水平方面的境遇不断改善的状况
现代化的样板厨房,巨大的七屏显示器播放《美国一瞥》:不同
地区的人们吃早餐、在摩天大楼里工作以及在现代化的厨房里遥
1959 年 苏联莫斯科
控电器准备晚餐;25 幅美国绘画名作;存储了 4000 个问题以供
苏联观众查询的大型计算机
1962 年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展示美国通过增加食品和服装的生产来提高生活水平
1963 年 柬埔寨金边 展示美国可立即用于促进柬埔寨经济发展的农业用具、工业设备
当地教师使用最新的美国视听教具和闭路教育电视系统进行小
1965 年 委内瑞拉
学、中学和成人夜校的模拟教学
1966 年 埃塞俄比亚 展示可改善生活条件、扫盲、消除疾病和贫穷的现代技术与手段
——摘编自胡腾蛟《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国际展览项目探析》等
阅读材料,从表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对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国际展览进行阐释。
(要求:信息提取充分,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历史试卷 B 第 5 页 (共 6 页)
{#{QQABRYQQgggAAIAAABgCAwWCCEAQkBECCAoGwEAIIAAAiQNABAA=}#}
20.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从16世纪中叶开始, 太平洋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贸易逐渐汇聚成区域性的海上
贸易活动, 以丝绸、 瓷器为代表的中国商品和以美洲白银为代表的交换货币迅速融入
太平洋贸易体系, 推动了太平洋地区航路探险、 人员交流和农产品交换等活动的深入
开展, 促进了太平洋贸易网和印度洋贸易网深度融合, 扩大了海上丝绸之路 “西向
航线” (深入印度洋) 和 “东向航线”(横跨太平洋) 的范围,形成太平洋丝绸之
路。在明朝开始实行“海禁”政策之后,传统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活动受到较大影响,
而整体成形较晚的太平洋丝绸之路正好续接此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摘编自吴杰伟《太平洋丝绸之路历史价值的新思考》等
材料二
16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中国与拉美主要借助马尼拉帆船贸易,开辟了“太平洋丝
绸之路”。一度畅通了中国经过菲律宾与美洲的自由贸易。但是好景不长,这一贸易冲
击了宗主国西班牙原先在美洲的贸易,且导致美洲白银流向亚洲国家。因此,从1593 年
开始,西班牙便颁布了一系列法令,除了对与中国的贸易做出了种种规定之外,还对大
帆船贸易进行了限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贸易垄断体制。由于贸易垄断本身的弊病,再
加上其他西方国家的挑战,最后导致大帆船贸易的终结。
——摘编自韩琦《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垄断体制的建立及评价》等
(1)分析太平洋丝绸之路兴起的背景(4分)
(2)评析西班牙与中国在太平洋丝绸之路中的角色。(8分)
历史试卷 B 第 6 页 (共 6 页)
{#{QQABRYQQgggAAIAAABgCAwWCCEAQkBECCAoGwEAIIAAAiQNABAA=}#}2024 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冲刺训练题(一)
历史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A B D C C C C B
11 12 13 14 15 16
C B A B B B
17.(14 分)
(1)共同之处:先公后私(立公灭私)(2分)
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土地公私关系引
发关注;分封制逐渐崩溃,政治权力逐渐集中,诸子借助公私观表达不同的治国理念;百
家争鸣局面形成,诸子针对当时社会现实问题,通过公私观提出各自的道德观。(6 分)
(2)程朱理学的公私观继承了先秦儒家的公私观,认为应该立公灭私,并将公私与
天理、私欲联系起来。(2 分)这种公私观充分发挥了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
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大公无私成为中国社会主流意识;舍义取利成为中华民族的性
格,(2分)但其宣扬的封建礼教,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2 分)
18.(14 分)
(1)作用:播报时间信息,指导人们日常生活作息;方便城市管理,有利于基层社会秩序
的维护;有预警功能。(6 分)
政治意蕴:钟楼、鼓楼的设置,体现出国家权力对社会秩序的管控力和制度性安排。
(2 分)
(2)近代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需要;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受
到西方时钟设置的影响;中国政府主动改革;中国人的思想不断解放,接纳西式事
物;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6分,答出 3 点即可)
{#{QQABRYQQgggAAIAAABgCAwWCCEAQkBECCAoGwEAIIAAAiQNABAA=}#}
19.(12 分)
示例:
举办国际展览是美国宣传其形象的重要手段。
冷战爆发后,获得国际舆论支持成为美国对苏竞争的主要目标,对外宣传与文化交流
活动成为美国塑造形象、建立舆论优势的主要手段。20 世 50 年代美国开展了各式各样的
海外展览,如宣传原子在工农业和医疗上的和平应用、现代化的样板厨房等,展示了工
业、科技与消费品等先进产品,通过诠释美国的科技进步与社会富足来渗透冷战思维;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大批新兴国家相继独立,为了争夺第三世界,美国大规模在第三世界
国家开展展览项目,宣传现代化道路的优越性,如在印尼、柬埔寨和埃塞尔比亚等国展览
的主题设计都紧扣这些国家发展面临的教育、工农业等问题,旨在展示美国如何成功克服
类似的困难。
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实施的国际展览项目,是从属于美国冷战宣传战略的重要内容,其
实质是实现美国国家利益的一种手段,也是美国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遏制的重
要工具。
20.(12 分)
(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明朝经济的发展;传统海上丝绸之路的衰落。(4 分,答
出 2 点即可)
(2)
中国:角色:商品提供者。
评析:中国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为太平洋丝绸之路提供了丰富的商品,如生丝、丝绸、
棉布和瓷器等,丰富了亚、非、欧、美洲人民的生活;沟通了亚洲、美洲等洲际贸易,推
动全球贸易网络拓展;美洲的大量白银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
发展,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4 分)
西班牙:角色:殖民者(掠夺者)。
评析:西班牙经营的太平洋丝绸之路贸易,从美洲掠夺大量白银,中断了美洲原有的
社会发展进程,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使亚洲和美洲建立广泛的直接联系,世界各地
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西班牙从太平洋丝绸之路中获得的财富没能转化为资本,大帆船
贸易终结,西班牙逐渐衰落。(4 分)
(其他角色,言之成理即可。)
{#{QQABRYQQgggAAIAAABgCAwWCCEAQkBECCAoGwEAIIAAAiQN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