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学案
【学习目标】
1.从时空观念的角度认识东学西传和西学东渐的史实。
2.从史料史证的角度探究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的影响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3.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感悟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4.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四大发明对中西历史产生的不同作用。
【学习重难点】
1.重点: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两个角度认识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2.难点:通过归纳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途径及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渠道,进一步理解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预习新知】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文化的传入
(1)历程
两汉之际 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魏晋南北朝时期 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隋唐时期 佛教出现了不同宗派,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中国化
宋明时期 佛教由盛转衰,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外来佛教融合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①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文学艺术、绘画建筑、音乐和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②佛教思想中对宇宙、人生的分析,蕴含着独到的哲学智慧,对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具有启迪作用。
③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诗、书、画,很多都体现了佛教的内容,同时也吸纳了佛教的理念,更加注重境界的表达。
④中国的建塔造像艺术源于佛教,又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建筑。
2.西方文化的传入
(1)明清之际
①明末,来华耶稣会士利玛窦等带来天文、历算、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徐光启等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译著相继介绍到中国。
②17世纪,清政府采用太阳历,任命传教士汤若望、南怀仁等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擅长天文,光学、医学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
(2)19世纪中叶,中国国门被迫打开,西方文化迅速传入。
①1862年,旨在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的京师同文馆在北京设立。接着,清政府又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严复、詹天佑等成为中国第一批接受西方教育的近代知识分子。
②1868年,专门翻译,引进西方书籍的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创办,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由政府创办的西书翻译机构。
③随着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封建士大夫,呼吁革除弊端,提倡“经世致用";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放眼世界,探索新知, 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展开。
(3)20世纪早期
①20世纪早期,新文化运动爆发。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旧道德、旧文化,主张吸收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②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后,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民主主义者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重新探寻解决中国问题的山路。五四爱国运动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对朝鲜、日本和东南亚的影响
(1)文化
①汉字:公元前4世纪一公元3世纪,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的广大地区。后来,各国又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②儒学: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后来,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
③佛教: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促进了各国佛教的发展。
(2)社会制度:朝鲜的政制基本模仿中国。7世纪,日本实行大化改新,所推行的班田制、租庸调制以及中央集权制,都以唐制为蓝本。越南的教育体制主要移植于中国,其科举制度跟中国的基本一样。
(3)其他方面: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服饰、节日、习俗等方面,也深受唐文化影响。
(4)14世纪,中国人不断迁徒进入全球,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全球传播。15世纪伴随经贸往来,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对欧洲的影响
(1)四大发明发展的主要前提
造纸术 对当时欧洲的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火药 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骑士阶层日渐衰落
指南针 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印刷术 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2)16世纪到18世纪,在西学传入中国的同时,中华文化在欧洲也得到传播。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的历史、地理以及科技、文学也相继传入,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在欧洲出现了“中国热”。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得到广泛传播。
提升优化
中国古代和近代的两次西学东渐
(1)概述:西学东渐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西方学术思想的传入。
(2)表现
①第一次高潮: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传入大量西方科技,被中国一些士大夫及皇帝接受,但在思想上基本没有受到影响。
②第二次高潮:19世纪中叶,受两次鸦片战争刺激,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先后向西方学习,但只关注先进军事科技及器械之术,尚未涉及政治制度及思想。
③第三次高潮:19世纪70年代以后,伴随洋务运动弊端暴露,早期维新派和康、梁维新派向西方学习的重点转向政治制度。
(3)特点:以来华西人、出洋华人、书籍以及新式教育等为媒介;以中国香港、通商口岸以及日本等国家作为重要窗口;西方人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大量传入中国,对中国各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4)影响:中国思想近代化开始起步,学习层次出现了由“器物”到“制度”层面过渡的迹象。
【巩固训练】
1.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大量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这些后来又成为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重要条件,同时中国的四大发明也是经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B.西方文化与阿拉伯文化同根同源
C.阿拉伯文化领先世界
D.阿拉伯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
2.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儒学的向外传播( )
A.说明中国是世界文化中心 B.源于儒学的强大吸引力
C.源于开放兼容的文化政策 D.增强了各地的民族认同
3.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隋唐时期的制度,进行大化改新;7世纪末,新罗统一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隋唐时期的科举制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在近代被介绍到了西方,对欧洲文官制度的确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材料表明( )
A.隋唐时期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B.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对世界的影响深远
C.隋唐时期中国的各个方面都领先于世界
D.中国文明为世界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4.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等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传入欧洲,加快了欧洲的社会进步。其中“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发明分别是( )
A.火药和指南针 B.印刷术和造纸术 C.造纸术和火药 D.指南针和印刷术
5.东汉永平十年(67年),从大月氏“白马驮经”返回都城洛阳的蔡愔禀告皇帝:印度摩揭陀国每逢正月十五燃灯拜佛。于是,崇佛的汉明帝下令,正月十五日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节燃灯的习俗逐渐由宫廷传至民间。由此可以推知,东汉( )
A.佛教信仰已为百姓接受 B.佛法思想居于正统地位
C.佛教传播影响百姓生活 D.民俗多与宗教信仰相关
6.中国佛教中僧人出家也要尊敬父母,忠于国君,僧人也提倡忠君爱国。而印度早期佛教宣传僧人出家之后就不再关心世俗之事,不敬仰父母、与家庭完全脱离,也不再关心国家大事。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
A.中国的佛教主张行孝尽忠重家庭 B.印度早期佛教主张隔绝家庭亲情
C.佛教传入中国后受本土文化浸润 D.佛教思想在传播过程中产生分歧
7.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上发表名为《劳动者底觉悟》的演说。他认为工人阶级在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称赞社会上各项人只有做工的是台柱子,世界上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此时马克思主义( )
A.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B.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C.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D.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8.据统计,1819—1840年,传入中国的世界史地著译约13种;1840—1860年,新增加了12种,这些新著对世界的描绘更为具体、详细。材料反映的现象( )
A.导致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瓦解 B.为洋务运动奠定了政治基础
C.使西方实现了对中国的控制 D.利于深化国人对世界的认识
9.公元646年(大化二年),某国颁布诏令,正式开始改革。其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废除部民制,实行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确立封建土地国有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这个国家是( )
A.日本 B.越南 C.瑞典 D.朝鲜
10.由古印度传入的佛教文化,经过长时间的本土化发展,逐渐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佛教的中国化,是一个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吸收、磨合的连续的整合的过程。这说明( )
A.印度佛教文化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B.中国儒家尊宗敬祖的观念消失殆尽
C.中华文化有强大的接纳力和融合力 D.中外文化进行了平等的交流和对话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大量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这些后来又成为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重要条件,同时中国的四大发明也是经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阿拉伯人把中国的古代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文化。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故选:A。
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可知这是由于儒家的优秀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吸引着朝鲜、日本等国争相学习,列为官学,B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判断中国是否是世界文化中心,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文化政策”,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民族认同”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
3.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隋唐时期,中国的制度对日本和朝鲜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影响到了近代欧洲的文官制度,这些都是中国文明对世界发展作出的贡献,D项正确;题干没有全面比较分析当时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发展情况,A、C两项排除;B项说法片面,排除。
4.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纸的出现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一场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二者的传入有利于促进欧洲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这与“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相符,故选B项。
5.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元宵节的燃灯习俗与佛教的传入有关,“元宵节燃灯的习俗逐渐由宫廷传至民间”表明,佛教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百姓的生活,C项正确;仅由材料内容不能表明东汉百姓都已接受佛教信仰,A项排除;汉初统治者主要遵循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自汉武帝后儒家思想居正统地位而非佛法思想,B项排除;材料仅体现了元宵节燃灯这一个民俗,并不能由此推断出东汉民俗多与宗教信仰相关,D项排除。
6.答案:C
解析:“中国佛教中僧人出家也要尊敬父母,忠于国君,僧人也提倡忠君爱国”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相吻合;由此并结合所学可知,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同中国传统思想和伦理道德相融合,完成了佛教的本土化,故C项正确。A、B两项是题干表象,反映的并非本质内容,排除;题干没有体现佛教思想在传播过程中产生分歧,D项排除。
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20年”以及关键信息“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做工的是台柱子,世界上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马克思主义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故排除。
8.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1819—1860年传入中国的世界史地著译逐渐多样化、详细化,这有利于国人更深入地了解世界,D项正确;“导致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瓦解”的说法夸大了世界史地著译传入中国的影响,A项排除;洋务运动的政治基础与西方的史地著译的传入无直接关系,B项排除;根据所学可知,这一时期,西方并没有“控制”中国,C项排除。
9.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可知,公元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诏令,正式开始大化改新,其模仿唐朝律令制度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A项正确。
10.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佛教传入中国后,不断本土化,逐渐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体现出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接纳力和融合力,C项正确。A、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