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孔子、董仲舒、朱熹、王阳明、黄宗羲等人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作用,引导学生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正确评价其历史作用;正确认识古代的民本思想、天人合一、天下为公等思想。
2、从多种空间、角度分析中华文化形成发展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原因。
3、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培养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4、分析中华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认识文化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学习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和而不同等历史概念;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5、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和价值;从中华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进行分析,理解其现实意义,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培养家国情怀。
【学习重难点】
重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价值
难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预习新知】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起源:距今约1万年前,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草原文化区。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区城,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2.奠基
(1)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2)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闸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3.形成: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在中化中的正统地住,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统一多民族的文化格局形成。
4.发展
(1)随着道教兴起和佛教传入,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懦、道、佛交汇融通的景象。
(2)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
(3)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理学形成。理学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但它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5.传承和转折
(1)明朝中后期,心学兴起,人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
(2)明清之际,个性解放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批判理学,倡导经世致用。
(3)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获钳制思想,禁锢中华文化的发展
6.衰落到复兴
(1)鸦片战争爆发后,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2)20世纪早期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3)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逐渐成为中华文化发展的主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1.重视以人为本:
表现 影响
社会关系上:以人为本 ①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 ②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 后世儒学思想家大多恪守孔子的人本思想,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入手,建立起儒家的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
政治伦理上:民本思想 ①春秋时期,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 ②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③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仁政”说,其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闪耀着民本思想的光辉 历代思想家继承了先秦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1)表现。
①老子提岀“道”的概念,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万物都是由道而产生,追求天人合一。
②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2)影响:以朴素的唯物观解释自然,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3.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1)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
(2)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家国情怀的体现。
4.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
(1)表现。
①崇德:孔子提出“为政以德”,强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以德治国。
②尚贤:墨子主张“尚贤”;孔子要求人人都应该“见贤思齐焉”; 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2)影响:春秋战国时期,这些思想不仅在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也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5.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
6.主张和而不同:
(1)西周末年的太史伯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达到平衡,即“和”,才能产生新事物。
(2)孔子、孟子视“和”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特点
(1)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
(2)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体现了文化的多
样性。
(3)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4)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具有强大的凝聚性。
(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连续性。
2.价值
(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2)从未中断的中华文化,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提升优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
(1)核心思想理念
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的历史中,将自身的丰富经验凝聚成具有丰富内涵和深刻理论思维的理念,它们是民族文化精华的写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其核心理念主要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居安思危、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厚德载物、以民为本、尊师重道、和而不同等。
(2)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应从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群体的关系三个方面来把握,具体包括以下十大传统美德: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
(3)中华人文精神
中华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具体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①在处世方式上,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②在教化思想上,主张“文以载道、以文化人”;
③在美学追求上,要求“形神兼备、情景交融”;
④在生活理念上,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
【巩固训练】
1.《管子牧民》中提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此段话表明中华传统文化( )
A.重视以人为本 B.推崇天下为公 C.追求家国情怀 D.主张和而不同
2.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
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 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
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 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
3.有学者指出,中华文化认同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经济政治基础、天下一家的观念和代代相承的教育体系。据此理论,秦代推动中华文化认同的措施是( )
A.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B.焚烧诗书、严刑酷法
C.“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D.建立完善的户籍制度
4.南宋中期,陆续出现专心于理学而放弃科考的士人。如徐子仪,将理学要义用之于现实,不以“穷达易其志”,能够“事亲孝,为兄友,处族义,与乡和”,迎合了普通百姓的需要。徐子仪的理学要义( )
A.促进了儒学的复兴 B.巩固了理学的正统地位
C.推动了理学世俗化 D.开创了儒学的朴实学风
5.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这说明“百家争鸣”( )
A.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B.核心是重建社会秩序
C.导致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殊途同归 D.促进了学术文化交流
6.在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龙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蛇身、蜥腿、鹰爪、蛇尾、鹿角、鱼鳞,口角有虎须、额下有珠的形象。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以此看来,龙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文化( )
A.多元一体、综合创新的文化精神 B.现实和浪漫相结合的文化特征
C.刚劲、豪爽、质朴的多民族色彩 D.变幻无穷、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
7.顾炎武认为:“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其常情也。”“夫使县令得私其百里之地,则县之人民皆其子姓,县之土地皆其田畴”,那么县令治理本县就像对待自家事业一样,必然尽心尽力。材料体现了顾炎武( )
A.赞赏和而不同的处事原则及方法 B.挑战传统和提倡效用的思想主张
C.推崇天下为公的家国情怀 D.强调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
8.《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墨子·非命》:“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宁,不强必危。”《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些言论体现了中华文化( )
A.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B.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C.主张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D.自强不息,崇尚积极进取
9.孔子反对贫富过于悬殊,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孟子也抨击过“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的社会现象。这反映了先秦儒家( )
A.对专制体制的不满 B.对社会正义的诉求
C.过于理想化的追求 D.不符合统治者需求
10.儒家思想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到了重要作用。据下表内容可知,两者都( )
张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语录》)
顾炎武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
A.关注“人伦物理” B.倡导心外无物
C.主张“格物致知” D.强调社会责任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选择A:材料中提到的“顺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等体现了对于民众的重视,表明中华传统文化重视“以人为本”。排除B:天下为公是指“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非一姓一家之私物,与材料无关。排除C:家国情怀强调爱国,与材料无关。排除D:和而不同是指提倡和谐,尊重差异,与材料无关。
2.答案:D
解析:分析材料中孟子的“无礼义,则上下乱”和韩非子的“义者,君臣上下之事”的共性可知,两者都强调用“义”来约束上下、君臣之间的等级秩序,故D项正确。A项与韩非子的思想主张相符,B项反映的是儒家的主张,A、B两项不属于二者的共性,排除;材料不仅反映了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也体现了社会的等级秩序,C项说法片面,排除。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秦朝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选择A: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后,为巩固统治推行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的措施,强化了民众对秦的认同,这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认同。排除B:焚烧诗书、严刑酷法加强了秦王朝的统治,但并未推动文化认同。排除C:“以吏为师、以法为教”强化了秦朝的统治,与文化认同关系不大。排除D:户籍制度是为加强对人民的控制,而非推动文化认同。
4.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徐子仪的理学要义适应了现实需要,让理学深入民间,迎合了下层百姓的需求,推动了理学世俗化,故选C项。北宋时期推行“崇文抑武”的政策,士大夫群体壮大,推动了儒学复兴,A项错误。宋理宗时期下令将二程、朱熹等人从祀孔庙,确立了理学的正统地位,B项错误。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强调做学问要为解决现实问题服务,开创了儒学的朴实学风,D项错误。
5.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塑造了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哲学基础和变革精神,因而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故选A项。B、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百家争鸣”并未导致诸子百家的思想殊途同归,C项错误。
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可知,龙是中华文化的突出符号,龙的形象构成体现了多元一体、综合创新的中华文化精神,故选A项。
7.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顾炎武认为存有私心,追求个人利益是合理的,若一县土地归县令所有,则县令必将像对待自家事业一样尽心尽力,这显然与传统的天下为公的理论不同,体现了挑战传统和提倡治理实效性的理念,故选B项。“和而不同”指和睦地相处,但不盲目苟同,与材料体现的人皆有私不吻合,A项错误。“天下为公”是指天下是众人公有的,与材料主旨相悖,C项错误。“经世致用”是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治理世事,切合实用,D项仅符合顾炎武言论中“提倡效用”这一部分,没有体现“挑战传统”,排除。
8.答案:D
解析:“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强调要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宁,不强必危”强调国家要自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比喻有志气的人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这些言论共同体现了自强不息,崇尚积极进取的精神,故选D项。
9.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孔子注意到社会公正问题,反对贫富过于悬殊;孟子严厉批判了社会贫富不均的现象,这反映了先秦儒家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诉求,故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对专制体制的不满,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合理诉求,并没有过于理想化,C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
10.答案:D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张载的“横渠四句”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体现了儒家学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故选D项。材料主旨与“人伦物理”“格物致知”无关,A、C两项错误。心外无物是心学思想,而张载是理学家的代表之一,B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