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初中部历史中考复习教案:第3课时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初中部历史中考复习教案:第3课时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1-30 09:12: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3课时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主备人 吴伏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200年,曹操通过官渡之战以少胜多打败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
2、208年,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在赤壁之战大败曹操,之后不久,曹魏、蜀汉、孙吴先后建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3、280年,西晋灭吴,三国分裂局面结束,中国出现了短暂的统一。317年,东晋建立。到439年由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重新统一了黄河流域。
4、北魏孝文帝为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把都城迁至洛阳,并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融合。
5、 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
学生掌握三国两晋时期民族融合的史实。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在第一次大统一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首次分裂时期,虽然政治处于分裂状态,但也促进了我国境内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使各民族得以共同发展。北魏孝文改革就是很好的说明。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学过程
1、识记: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及形势国
赤壁之战208年,孙刘联军 ←→ 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220年,曹丕建立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建立蜀,定都成都。222年,孙权建吴,定都建业,国号吴。21cnjy.com
2、识记: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江南开发的史实
东汉末年以来,大量人口南迁,到东晋形成了三次高潮:
①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
②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少数民族内迁。
③ 十六国时期,内迁各族割据。
南迁人口集中在益州、荆州、扬州、闽江流域、岭南地区。
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① 自然条件优越。
② 自东汉末年起,北方人口南迁,不仅带来劳动力,而且带来了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21世纪教育网
③ 南方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战争少。
南方统治者安抚北方南迁人口
江南开发的表现:南朝时开垦大量农田;发明了灌钢法,是冶炼技术的一大进步,造纸业也有进步,纸成为书写的主要材料。21教育网
3、理解: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鲜卑拓跋族首领拓拔圭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21世纪教育网
孝文帝改革的目的: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统治。
措施:① 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
② 颁布均田令。
③ 迁都洛阳。494年,从平城迁都洛阳。
④ 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改汉姓、穿汉服、讲汉话、和汉人通婚)
意义: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4、识记:纸的发明
① 西汉时期发明造纸术。
② 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破布、麻头、旧渔网做原料,制成植物纤维纸(蔡侯纸)
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作用。
5、识记:《九章算术》 南朝祖冲之推算圆周率
《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时期,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
南朝,祖冲之,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字,比欧洲早1100年。
6、识记:秦汉医学成就(“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① 华佗,东汉,创制“麻沸散”最早用全身麻醉方法做手术的医生。编成“五禽戏”锻炼身体。被称为外科鼻祖。21·cn·jy·com
② 张仲景(医圣),东汉医学家,写成《伤寒杂病论》,奠定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誉为“万事宝典”。www.21-cn-jy.com
7、识记:① 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时间
佛教:西汉末年,由中亚传入中原地区
道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神仙巫术和到家的一些思想结合起来,是本土宗教。
② 史记的作者和体例
《史记》作者:司马迁,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3000多年的历史。
③ 雕塑: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艺术宝库—秦始皇陵兵马俑,秦汉时期,陕西临潼以东。21世纪教育网2·1·c·n·j·y
④ 书法:东晋王羲之(书圣),书法独创一家,代表作《兰亭序》
⑤ 绘画:春秋战国时期绘 ( http: / / www.21cnjy.com )画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长沙马王堆汉帛画,是汉代帛画中稀有珍品,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名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石窟艺术,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21·世纪*教育网
⑥ 《齐民要术》的作者及著作类别,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是现存第二部内容完整的农书,被称为“农业百科全书”。【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作业:剑指中考相关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