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二中 2023-2024 学年度下学期高二物理期中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1-7为单选题,每题 4分,8-10为多选题,每题 6分,漏选或少选得 3分,总共 46分)
1. 下列所示的图片、示意图大都来源于课本,关于这些图的判断中,准确无误的是( )
A.甲图为“泊松亮斑”,乙图是小孔衍射的图样
B.甲图是小孔衍射的图样,乙图为“泊松亮斑”
C.丙图和丁图都是双缝干涉图样
D.丙图是单缝衍射图样,丁图是双缝干涉图样
【答案】B
【详解】AB.“泊松亮斑”是“小圆盘”产生的衍射现象,形成的衍射图样是阴影中心有一个“亮斑”
而小孔衍射的图样是中间有“亮斑”无阴影。所以甲图是小孔衍射的图样,乙图为“泊松亮斑”,故 A
错误,B 正确;
CD.干涉图样中的条纹间距是相等的,单缝衍射图样中的条纹间距是不相等的,中间最宽、最亮。
所以丙图是双缝干涉图样,丁图是单缝衍射图样。故 CD 错误。 故选 B。
2. 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热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 -1
A.已知某种气体的密度为 ρ(kg/m ),摩尔质量为 M(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A(mol ),
M
则该气体分子的直径可以表示为 3
NA
B.压缩气体时气体会表现出抗拒压缩的力不是由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缘故
C.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用
来表征它们所具有的“共同热学性质”的物理量是内能
D.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B
3. 如图,两端封闭的玻璃管水平放置,一段水银将管内气体分隔为左右两部分 A 和 B,已知两
部分气体初始温度相等。若 A、B 两部分气体同时升高相同的温度,则( )
A.若气体 A、B 的初始体积 VA>VB,则水银柱向右移动
B.若气体 A、B 的初始体积 VA>VB,则水银柱向左移动
C.只有 A、B 的初始体积 VA=VB,水银柱才静止不动
D.水银柱将保持不动,与 A、B 的初始体积无关
【答案】D
假设气体体积不变,应用查理定律求出气体温度升高时气体压强的变化量,通过气体压强的变化
量判断水银柱的移动方向。
玻璃管水平放置时,两部分气体压强相等有 p=pA=PB,设气体初状态温度为 T,加热时气体升高
p P
的温度为 ΔT,假设对气体加热过程中气体体积不变,由查理定律得 气体压强的增加
T T T
p(T T ) p T
量 p p p p
T T
由于 T、ΔT、p 都相等,因此 ΔP也相等,两边气体对水银增加的压力相等,原来两边气体对水银
的压力相等,因此水银柱所示的合力仍然为零,水银柱不动,与 A、B 部分气体初始体积无关。 故
选 D。
4. 如图所示,某同学做双缝干涉实验, P 为光屏.若单缝S从双缝 S1 、 S2 的中央对称轴位置处
稍微向下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涉条纹间距变小,中央亮条纹的位置上移
B.干涉条纹间距不变,中央亮条纹的位置上移
C.干涉条纹间距变小,中央亮条纹的位置下移
D.干涉条纹间距变大,中央亮条纹的位置下移
B
{#{QQABBY4QggiAApAAARgCAwUQCkAQkAACAAoGBFAEMAIAiQFABAA=}#}
5.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将不规则物体放入体积为 V0的容器 B 中,将
容器 B 通过细管(容积可忽略)与体积为 2V0 的容器 A 相连接,
开始时两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均为大气压强 p0。关闭阀门 K,利用
充气泵从容器 A 的充气口对容器 A 充气,直至容器 A 中的气体压
强为 3p0,然后关闭充气口,打开阀门 K,足够长时间后发现两
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均为 2.5p0,不考虑气体温度变化,气体可视为
理想气体,则待测物体体积为( )
A. V0 B. V0 C. V0 D. V0
【答案】C
6. 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上端与质量为 m 的物体 A 相连,下端与地面上质量为
2m 的物体 B 相连,开始时 A 和 B 均处于静止状态,现对 A 施加一向上的
大小为 mg 的恒力而使 A 从静止开始向上运动,弹簧始终处在弹性限度以
内,重力加速度取 g。运动过程中地面对 B 支持力的最小值为( )
5
A.mg B. mg C.2mg D.3mg
2
【答案】A
7. 一列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t=2s 时的波
形如图(a)所示,x=2m 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
(b)所示,则波速可能是( )
A.1m/s B. m/s C. m/s D. m/s
【答案】B
8. 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O 为平衡位置,当它经过点 O 时开始计时,经过 0.5s,第一次到达点
M,再经过 0.2 s 第二次到达点 M,则弹簧振子的周期可能为( )
A.0.6 s B.0.8s
C.2.0 s D.2.4s
【答案】BD
9. 两端开口、内径均匀的 U 形管中,右边管内有一部分空气被水银柱与外界隔开,
被封气柱下方的水银面与左管中的水银面间的高度差为 h,如图所示.那么( ).
A.向左管注入一些水银时,h 将减小 B.向左管注入一些水银时,h 将不变
C.向右管注入一些水银时,h 将增加 D.向左管注入一些水银时,h 将增加
【答案】BC
【详解】U 形管两端开口,被封闭气体的压强为 P= P0+h,当向左侧加入水银后,被封闭气体的压
强不变,故体积不变,下部两侧水银面 A、B 高度差 h 不变,故 AD 错误,B 正确;向右管注入一
些水银时,则被封闭气体的压强将变大,则由 P= P0+h 可知,h 将增加,选项 C 正确.
{#{QQABBY4QggiAApAAARgCAwUQCkAQkAACAAoGBFAEMAIAiQFABAA=}#}
10. 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 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波速均为 v=0.4m/s,两个波源分别位于 x=-0.2m
和 x=1.2m 处,波源的振幅均为 2cm。如图所示为 t=0 时刻两列波的图像,此刻平衡位置在
x=0.2m 和 x=0.8m 的 P、Q 两质点刚开始振动,质点 M 的平衡位置位于 x=0.5m 处。下列判断
正确的是( )
A.质点 M 刚开始振动时的方向沿 y 轴
的正方向
B.t=1.75s 时,质点 P、Q 的位移均
为 2cm
C.t=0~2s 时间内,质点 M 经过的路
程为 20cm
D.t=2.5s 时,两波源间振动加强的点有 7 个
【答案】CD
【详解】A.根据“上下坡”法,由于两列波分别沿 x 轴正方向和负方向移动,可以 P、Q 两质点开
始振动的方向均沿 y 轴负方向,质点 M 到 P、Q 的距离相等,波速相等,则两列波同时到达 M 点,
M 点开始振动的方向也是沿 y 轴负方向,故 A 错误;
B.经过 t=1.75s 两列波均向前传播的距离为
x=vt=0.4 1.75m=0.7m
此时 P、Q 两点均为波峰和波谷叠加,故应处于平衡位置,位移为零,故 B 错误;
C.由图可知,两列波的波长均为
0.4m
所以周期为
0.4
T s 1s
v 0.4
由题可知,M 点为振动加强点,振幅为 4cm,0~2s 内其振动的时间为
0.3 1
t =2 s=1.25s=T + T
0.4 4
所以 M 经过的路程为
s=4A+A=20cm
D.t=2.5s 时,两波源间的所有质点均已振动,两波源间振动最强的点到两波源的距离应该等于半
波长的偶数倍,即
(1.2 x) (x+0.2) =2n ,(-0.2m2
解得
x1= 0.1m, x2 0.1m, x3=0.3m, x4 =0.5m, x5 =0.7m , x6 =0.9m, x7 =1.1m
故 D 正确。
故选 D。
11. 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先将白纸平铺在木板上并用图钉固定,
玻璃砖平放在白纸上,然后在白纸上确定玻璃砖的界面aa 和bb ,O为直线AO与aa 的交点。
在直线 OA 上竖直地插上P1、 P2 两枚大头针。
(1)该同学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有 。
A.插上大头针P3 ,使P3 挡住P1和 P2的像
B.插上大头针P3 ,使P3 仅挡住P2 的像
C.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 和 P3 1、 P2 的像
D.插上大头针P4,使P4仅挡住 P3
(2)过P3 、P4作直线交bb 于O ,过O 作垂直于bb 的直线NN ,连接OO ,测量图甲中角 和
的大小。则玻璃砖的折射率n 。
{#{QQABBY4QggiAApAAARgCAwUQCkAQkAACAAoGBFAEMAIAiQFABAA=}#}
(3)如图乙所示,该同学在实验中将玻璃砖界面aa 和bb 的间距画得过窄。若其他操作正确,则
折射率的测量值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准确值。
sin
【答案】 AC/CA 大于
sin
【详解】(1)[1]该同学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有:插上大头针 P3,使 P3挡住 P1、P2的像;插
上大头针 P4,使 P4挡住 P3和 P1、P2的像。
故选 AC。
(2)[2]玻璃的折射率
sin
n
sin
(3)[3]将玻璃砖界面 aa′和 bb′的间距画得过窄但仍平行,而其他操作正确,导致 α角偏小,根据
sin
n
sin
可知折射率的测量值将偏大。
12. 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
①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状稳定
②往边长约为 40cm 的浅盘里倒入约 2cm 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
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③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
油酸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④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
筒内每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⑤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
(2)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 1000mL 溶液中有纯油酸 1mL,用注射器测得 1mL 上述溶液有 400
滴,把一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表面撒有痱子粉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测得油酸膜的近似轮廓 1
图所示,图中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 1cm,则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
mL,油酸膜的面积是 cm2 。根据上述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 m(此结
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某学生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计算结果明显偏小,可能是由于
A.油酸未完全散开
B.计算油膜面积时,将所有不足 1 格的方格记作 1 格
C.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 1 格的方格
【答案】 ④②①⑤③ 2 . 5 1 60 59/58/60 4.2 10 10 B
【详解】(1)[1] “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步骤为:
准备油酸酒精溶液④→准备带水的浅盘和痱子粉②→形成油膜①→描绘油膜轮廓⑤→计算分子直
径③
故正确的顺序为:④②①⑤③。
(2)[2][3]1 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
1 1
V mL 2.5 10 6 mL
1000 400
面积超过小方格面积一半的小方格的个数为 59 个,故油膜的面积
S 59 1 1 cm2 59cm2
油酸分子直径
V
d 4.2 10 10 m
S
{#{QQABBY4QggiAApAAARgCAwUQCkAQkAACAAoGBFAEMAIAiQFABAA=}#}
(3)[4]A.油酸未完全散开,则 S 测量值偏小,则直径测量值偏大,故 A 错误;
B.计算油膜面积时,将所有不足 1 格的方格记作 1 格,则 S 测量值偏大,则直径测量值偏小,故
B 正确;
C.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 1 格的方格,则 S 测量值偏小,则直径测量值偏大,故 C
错误。故选 B。
p0S
13. 如图甲所示,一个导热气缸竖直放置,一个质量为m 、横截面积为S的活塞将一定质量
2g
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气缸中,活塞和气缸之间不计任何摩擦且不漏气,初始时活塞到气缸底部
的距离为 L0 ,环境温度为T0 ,大气压强恒为 p0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 。
(1)求初始时缸内气体的压强 p ;
(2)若环境温度升高为T 2T0,并将气缸缓慢转动180 到图乙所示的位置,此时活塞恰好不从气
缸中掉出,求气缸的总长度 L(活塞厚度可略)。
3
【答案】(1) p0;(2)6L0
2
【详解】(1)以活塞为对象,根据受力平衡可得
pS=mg+p S
0
解得
mg 3
p p0 p0
S 2
(2)翻转之后,缸内气体压强变为
mg 1
p p0 p0
S 2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
pL0S p LS
T0 T
联立可得
T p
L L0 6L0
T0 p
{#{QQABBY4QggiAApAAARgCAwUQCkAQkAACAAoGBFAEMAIAiQFABAA=}#}
14. 某广场有一个喷泉,喷泉底部装有五颜六色的彩灯,如图所示,如果彩灯为一个直径MN a
的水平放置圆形面光源,放置在水池底部,灯带离水面
的高度差为 h,水池面积足够大,灯带发出的绿光在水
中的折射率为n 3,真空中的光速为 c,求:
(1)灯带发出的绿光能射出水面的最短时间;
(2)灯带发出绿光时有绿光直接射出的水面的面积。
3h a 2
【答案】(1) t ;(2) S ( h)2
c 2 2
【详解】(1)从灯带发出的竖直向上的光垂直穿出水面,所用路程最短为 h,用时最短,有
c
n
v
则最短时间为
h
t
v
联立解得
3h
t
c
(2)光路如图所示
设 N 端绿光在水面上的 A 点发生全反射,则
1
n
sin C
由几何关系可知
NB h tanC
联立解得
2
NB h
2
能射出绿光的水面形状如图所示
大圆形的半径为 R,总面积为
S R2
代入数据解得面积为
a 2
S ( h)2
2 2
{#{QQABBY4QggiAApAAARgCAwUQCkAQkAACAAoGBFAEMAIAiQFABAA=}#}
15.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上粗下细的密闭细管,水银柱将理想气体分隔成 A、B
两部分,水银的密度为 ,上端细管和下端细管的横截面积分别为 2S0 和 S0,
上端细管和下端细管的长度均为 2L,A、B 两部分空气柱长度均为 L。初始时
温度均为 T0,A 中气体的压强为 ,g 为重力加速度。现将 A、B
的升高相同的温度,稳定后气柱 B 的长度变为 。
(1)求:升温前 B 中气体对液柱的压力大小?
(2)求:升温后的 A、B 空气柱的温度大小?
(3)若升温后,在外力作用下使细管以某一恒定的加速度沿竖直方向运动,此时
气柱 B 的长度恢复至 L,求: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QQABBY4QggiAApAAARgCAwUQCkAQkAACAAoGBFAEMAIAiQFABAA=}#}南昌二中 2023-2024 学年度下学期高二物理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1-7为单选题,每题 4分,8-10为多选题,每题 6分,漏选或少选得 3分,总共 46
分)
1. 下列所示的图片、示意图大都来源于课本,关于这些图的判断中,准确无误的是( )
A.甲图为“泊松亮斑”,乙图是小孔衍射的图样
B.甲图是小孔衍射的图样,乙图为“泊松亮斑”
C.丙图和丁图都是双缝干涉图样
D.丙图是单缝衍射图样,丁图是双缝干涉图样
2. 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热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 -1
A.已知某种气体的密度为 ρ(kg/m ),摩尔质量为 M(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A(mol ),
M
则该气体分子的直径可以表示为 3
NA
B.压缩气体时气体会表现出抗拒压缩的力不是由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缘故
C.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用
来表征它们所具有的“共同热学性质”的物理量是内能
D.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 如图,两端封闭的玻璃管水平放置,一段水银将管内气体分隔为左右两部分 A 和 B,已知两
部分气体初始温度相等。若 A、B 两部分气体同时升高相同的温度,则( )
A.若气体 A、B 的初始体积 VA>VB,则水银柱向右移动
B.若气体 A、B 的初始体积 VA>VB,则水银柱向左移动
C.只有 A、B 的初始体积 VA=VB,水银柱才静止不动
D.水银柱将保持不动,与 A、B 的初始体积无关
4. 如图所示,某同学做双缝干涉实验, P 为光屏.若单缝S从双缝 S1 、 S2 的中央对称轴位置处
稍微向下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涉条纹间距变小,中央亮条纹的位置上移
B.干涉条纹间距不变,中央亮条纹的位置上移
C.干涉条纹间距变小,中央亮条纹的位置下移
D.干涉条纹间距变大,中央亮条纹的位置下移
5.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将不规则物体放入体积为 V0的容器 B 中,将
容器 B 通过细管(容积可忽略)与体积为 2V0 的容器 A 相连接,
开始时两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均为大气压强 p0。关闭阀门 K,利用
充气泵从容器 A 的充气口对容器 A 充气,直至容器 A 中的气体压
强为 3p0,然后关闭充气口,打开阀门 K,足够长时间后发现两
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均为 2.5p0,不考虑气体温度变化,气体可视为
理想气体,则待测物体体积为( )
A. V0 B. V0 C. V0 D. V0
6. 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上端与质量为 m 的物体 A 相连,下端与地面上质量为
2m 的物体 B 相连,开始时 A 和 B 均处于静止状态,现对 A 施加一向上的
大小为 mg 的恒力而使 A 从静止开始向上运动,弹簧始终处在弹性限度以
内,重力加速度取 g。运动过程中地面对 B 支持力的最小值为( )
5
A.mg B. mg C.2mg D.3mg
2
7. 一列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t=2s 时的波
形如图(a)所示,x=2m 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
{#{QQABBY4QggiAApAAARgCAwUQCkAQkAACAAoGBFAEMAIAiQFABAA=}#}
(b)所示,则波速可能是( )
A.1m/s B. m/s C. m/s D. m/s
8. 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O 为平衡位置,当它经过点 O 时开始计时,经过 0.5s,第一次到达点
M,再经过 0.2 s 第二次到达点 M,则弹簧振子的周期可能为( )
A.0.6 s B.0.8s
C.2.0 s D.2.4s
9. 两端开口、内径均匀的 U 形管中,右边管内有一部分空气被水银柱与外界隔开,
被封气柱下方的水银面与左管中的水银面间的高度差为 h,如图所示.那么( ).
A.向左管注入一些水银时,h 将减小 B.向左管注入一些水银时,h 将不变
C.向右管注入一些水银时,h 将增加 D.向左管注入一些水银时,h 将增加
10. 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 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波速均为 v=0.4m/s,两个波源分别位于 x=-0.2m
和 x=1.2m 处,波源的振幅均为 2cm。如图所示为 t=0 时刻两列波的图像,此刻平衡位置在
x=0.2m 和 x=0.8m 的 P、Q 两质点刚开始振动,质点 M 的平衡位置位于 x=0.5m 处。下列判断
正确的是( )
A.质点 M 刚开始振动时的方向沿 y 轴
的正方向
B.t=1.75s 时,质点 P、Q 的位移均
为 2cm
C.t=0~2s 时间内,质点 M 经过的路
程为 20cm
D.t=2.5s 时,两波源间振动加强的点有 7 个
11. 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先将白纸平铺在木板上并用图钉固定,
玻璃砖平放在白纸上,然后在白纸上确定玻璃砖的界面aa 和bb ,O为直线AO与aa 的交点。
在直线 OA 上竖直地插上P1、 P2 两枚大头针。
(1)该同学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有 。
A.插上大头针P3 ,使P3 挡住P1和 P2的像
B.插上大头针P3 ,使P3 仅挡住P2 的像
C.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 和 P1、 P2 的像
D.插上大头针P4,使P4仅挡住 P3
(2)过P3 、P4作直线交bb 于O ,过O 作垂直于bb 的直线NN ,连接OO ,测量图甲中角 和
的大小。则玻璃砖的折射率n 。
(3)如图乙所示,该同学在实验中将玻璃砖界面aa 和bb 的间距画得过窄。若其他操作正确,则
折射率的测量值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准确值。
12. 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
①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状稳定
②往边长约为 40cm 的浅盘里倒入约 2cm 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
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③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
油酸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④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
{#{QQABBY4QggiAApAAARgCAwUQCkAQkAACAAoGBFAEMAIAiQFABAA=}#}
筒内每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⑤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
(2)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 1000mL 溶液中有纯油酸 1mL,用注射器测得 1mL 上述溶液有 400
滴,把一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表面撒有痱子粉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测得油酸膜的近似轮廓 1
图所示,图中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 1cm,则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
mL,油酸膜的面积是 cm2 。根据上述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 m(此结
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某学生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计算结果明显偏小,可能是由于
A.油酸未完全散开
B.计算油膜面积时,将所有不足 1 格的方格记作 1 格
C.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 1 格的方格
p0S
13. 如图甲所示,一个导热气缸竖直放置,一个质量为m 、横截面积为S的活塞将一定质量
2g
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气缸中,活塞和气缸之间不计任何摩擦且不漏气,初始时活塞到气缸底部
的距离为 L0 ,环境温度为T0 ,大气压强恒为 p0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 。
(1)求初始时缸内气体的压强 p ;
(2)若环境温度升高为T 2T0,并将气缸缓慢转动180 到图乙所示的位置,此时活塞恰好不从气
缸中掉出,求气缸的总长度 L(活塞厚度可略)。
14. 某广场有一个喷泉,喷泉底部装有五颜六色的彩灯,如图所示,如果彩灯为一个直径MN a
的水平放置圆形面光源,放置在水池底部,灯带离水面
的高度差为 h,水池面积足够大,灯带发出的绿光在水
中的折射率为n 3,真空中的光速为 c,求:
(1)灯带发出的绿光能射出水面的最短时间;
(2)灯带发出绿光时有绿光直接射出的水面的面积。
{#{QQABBY4QggiAApAAARgCAwUQCkAQkAACAAoGBFAEMAIAiQFABAA=}#}
15.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上粗下细的密闭细管,水银柱将理想气体分隔成 A、B
两部分,水银的密度为 ,上端细管和下端细管的横截面积分别为 2S0 和 S0,
上端细管和下端细管的长度均为 2L,A、B 两部分空气柱长度均为 L。初始时
温度均为 T0,A 中气体的压强为 ,g 为重力加速度。现将 A、B
的升高相同的温度,稳定后气柱 B 的长度变为 。
(1)求:升温前 B 中气体对液柱的压力大小?
(2)求:升温后的 A、B 空气柱的温度大小?
(3)若升温后,在外力作用下使细管以某一恒定的加速度沿竖直方向运动,此时
气柱 B 的长度恢复至 L,求: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QQABBY4QggiAApAAARgCAwUQCkAQkAACAAoGBFAEMAIAiQF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