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课件(共35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课件(共35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1 11:19:3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5张PPT)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道得个语,居即易矣。
顾况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并称“元白”。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作者简介
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运动是一场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是《新乐府》中的一首。
自注云:“《卖炭翁》,苦宫市也。”唐德宗贞元末,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低价买物,名为“宫市”,实为掠夺。“宫市”的“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苦在“宫市”身上。
显然,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反映“宫市”给人民带来的苦。
背景链接
两鬓苍苍 辗 冰辙 泥中歇
翩翩两骑 口称敕 回车叱牛
宫使驱将 一丈绫 系向牛头
bìn
cāng
niǎn
zhé
xiē
piān
piān

chì
chì
jiāng
líng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
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整体感知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有个卖炭的老翁,(整年)在终南山里砍柴烧炭。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熏得乌黑。卖炭得到钱做什么用?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木柴
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长安城南
灰白
谋求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天明,天刚亮
价格低
辗,同“碾”
城市中划定的集中进行交易的场所
可怜他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忧炭的价钱便宜,而希望天气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轧着冰冻的车辙赶往集市。牛累人饿,太阳已经升得很高,牛和人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休息。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黄衣使者,指太监。
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轻快的样子
公文
指皇帝的命令
掉转
吆喝
长安城宫廷在北面,集市在南面
那两个得意忘形的骑马人是谁?是皇宫内的太监和他的手下。他们手里拿着公文,说是皇帝的命令,便掉转车头,吆喝着赶牛朝皇宫走去。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助词,用于动词之后
同“值”,价钱
吝惜不得
唐代商品交易,钱帛并用

一车炭,千余斤,太监差役们硬要赶走,老翁百般吝惜,但无可奈何。那些人将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当是买炭的钱了。
半匹红纱是100文钱,一丈绫大约400文钱,当时一车炭约1500文钱。同时,红纱、绫都是达官贵族使用的,并不能自由贸易来换钱。
整体感知
1.诗歌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时间:
地点:
人物:
经过:
结果:
白天
市南门
卖炭翁
烧炭、运炭和卖炭
却被宫使掠夺
卖炭翁辛苦烧炭赚取微薄收入,结果一车炭皆被宫使用低价强抢了去。
卖炭翁
看到标题“卖炭翁”,你的脑海浮现了哪些颜色?
诗歌塑造了“卖炭翁”和“宫
使”两个人物形象。分别找出描写这两个人物的句子,分析其形象特点。
卖炭翁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外貌描写
着重从颜色上加以点染,生动地刻画了一位年迈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现了老人烧炭艰辛、生活困苦、年岁已高
“灰”——蓬头垢面,一位为了生计奔波的可怜人
“烟火色”——终日熏染,一位面色憔悴的卖炭翁
“苍”——头发花白,一位苍老年迈的老人家
“黑”——生活艰难但是依靠双手养活自己的劳作者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外貌描写
心理描写
“衣单”按常理来说应该盼望天气暖和,可老人却“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这是因为老人清楚地知道:只有天气寒冷,炭的价格才能高一些。为了炭价高一些,他宁愿自己受冻。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动,深刻地写出了卖炭老人的困苦艰辛。“可怜”二字,倾注着诗人深深的同情。
家庭经济状况
对比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动作描写
写出卖炭老人早起驾车、踏雪辗冰的艰辛,运炭的艰难、路远、车重、雪厚、人苦的生活状态仿佛就在我们眼前。
互文,写出了卖炭的艰难。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心理描写
历尽艰辛,好不容易烧了一车炭,早早地驾着牛车,碾着冰辙赶到宫市南门,一心希望炭能卖个好价钱,到头来宫使却硬要赶着走,心里的确舍不得,可也无可奈何。表现出宫使的强硬、霸道以及穷苦百姓的无力反抗和悲惨命运。
蓬头垢面
老态龙钟
穷困悲苦
忍气吞声
无可奈何
处在受压迫受剥削且无力反抗的地位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困悲苦的穷苦老百姓。
卖炭翁的形象特点:
精读细研
宫 使
在诗歌第二段,可怜的卖炭翁终于迎来了买炭之人,但他凄惨的境遇会有所改变吗?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宫使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运用了外貌描写,“翩翩”形容轻快洒脱的样子。这里表现了宫使趾高气扬、得意忘形的样子,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把”“称”“叱”“牵”几个动词有何表达效果?
表现了作者对统治阶级罪恶的控诉、愤怒以及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
“把”“称”
“宫使”仗势欺人
专横跋扈
“叱”“牵”
“宫使”蛮不讲理
霸道凶残
一车炭,千余斤
半匹红纱一丈绫
愿天寒
翩翩两骑
牛困人饥
衣正单
通过卖炭翁自己“衣正单”与“愿天寒”的对比,突出卖炭翁的处境之艰难。
通过对比,以宫使的骄横清闲突出卖炭翁的艰辛。
通过对比,从侧面写出宫使的冷酷无情、仗势欺人、趾高气扬,凸显了卖炭翁的无奈、悲愤和绝望。
VS
VS
VS
本诗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同样是表现诗人现实关怀的作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结尾有诗人的议论和直接抒情,而《卖炭翁》则全用记叙和描写,没有直接议论抒情的语句,两种写法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合作探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写的是诗人自己在一场暴风雨中的经历,这个事件本身可以生发出许多不同的主题,但诗人并未停留于对自身境遇不幸的描述,而是推己及人,联想到要为天下寒士谋取温饱,从而体现了一种博大的胸怀。不借助直接抒
情,读者是无法感受到的。
合作探究
《卖炭翁》则直接将目光投向了底层的劳动人民,卖炭翁就是千千万万底层劳动人民的代表,卖炭翁的故事本身就已经足以令人动容,任何议论和直接抒情都是多余的。诗人几乎不露声色地平静地讲述了整个故事,让故事在高潮中戛然而止,反而更含蓄,更有余味,更令人深思和感愤。
合作探究
比较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卖炭翁》,体会两首诗的不同。
1.形式上的异同。
同:古体诗,句数没有限制,可多可少,可奇可偶,各句字数也没有严格限制,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二言、七言、九言句,《卖炭翁》有三言、七言句;用韵灵活,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还可以中途换韵;不讲究平仄、对仗;等等。 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属于歌行体,《卖炭翁》属于乐府体。
2.思想情感上的异同。
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侧重于表达自己渴望广济苍生的博大胸怀,而《卖炭翁》更多是对底层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3.写法上的异同。
两首诗都有较强的叙事性,也都有比较精彩的描写。不同点在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末节还有作者的内心独白,是直接抒情;《卖炭翁》则只是记叙和描写,并没有观点和情感的直接表达。
品味情感
请你试着用一种颜色来概括卖炭翁最后的心情

〝灰色”,卖炭翁的生活一开始并不是完全黑暗的,他拼命烧炭,努力生活,那满满的一车炭就是他生活的希望,他的生活中或许也曾有过些许光亮,但是在炭被抢走后,他的生命就像那燃烧片刻便熄灭的木炭,成了灰烟,因此,用灰色来形容卖炭纷的心情应该会更加恰当。
主旨归纳
这是一首叙事诗,讽喻诗【古体诗】。通过记叙描写,没有直接发议论,揭露了宫市掠夺的本质,反映了中唐以后统治阶层直接剥削、压迫人民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掠夺人民财产的罪行的揭露与抨击,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现实主义】
1.根据提示默写古诗名句。
白居易在《卖炭翁》中刻画老翁极度反常、扭曲的矛盾心理,反映其悲惨境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课后习题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叙事诗,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揭露了“宫市”
的掠夺本质。
B.“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一问一答,将卖炭翁的命运与他
所烧所卖的炭紧紧联系在一起。
C.“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三个字,写出卖炭翁虽无奈、悲愤,
内心却充满着希望。
D.全诗层次清楚,脉络分明;笔法简洁,语言精练,处处显出诗人的匠心。
C
“惜不得”写出了卖炭翁无可奈何的心情,“内心却充满着希望”的表述是无中生有。
3.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诗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试找出两处并分别分析其作用。
《卖炭翁》以“牛困人饥”和“翩翩两骑”进行对比,衬托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一车炭,千余斤”和“半匹红纱一丈绫”进行对比,反衬出“宫市”掠夺的残酷。
身上衣(裳)
口中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