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核舟记
★基础达标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器皿(mǐn) 八分有奇(jī) 径寸
B. 箬(ruò)篷 曾(zēng)不盈寸 容寂
C. 椎(chuí)髻 钩画了(liǎo)了 袒胸露乳
D. 多髯(rǎn) 矫(jiǎo)首昂视 雕栏相望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为宫室、器皿、人物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盖大苏泛赤壁云 此中人语云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D.若听茶声然 皆若空游无所依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中峨冠而多髯者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B.能以径寸之木 以至鸟兽、木石
C.盖大苏泛赤壁云 盖以诱敌
D.石青糁之 能以径寸之木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属事物说明文。全文的结构为“总﹣分﹣总”,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
B.本文节选自清代魏学洢编的《虞初新志》。
C.题目“核舟记”中的“记”表明了文章的体载,在这里有摹写的意味。
D.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王叔远送给本文作者的“简桃核修狭者”所刻成的小船。
5.根据提示填空。
(1)《核舟记》中,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
(2)《核舟记》中,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苏东坡的动作“ ”和黄鲁直的神态“ ”看出来。
(3)《核舟记》中,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
6.阅读下列材料,然后谈谈你的发现。(每则材料写一点即可)
材料一
核雕工艺,盛于明清。明熹宗朱由校自幼不喜读书,好木工手艺,他亲自操刀刻核,所作的“五鬼闹判”,亦属上乘之作。人们纷纷效仿,明核雕技艺风靡一时。
材料二
核雕的难度非同寻常,桃核质地坚硬,表面纹理凹凸不平,天然形成的纹路变化无常,而且桃核的横截面有很多不规则的孔眼。所以在果核上施展技艺颇为不易。
材料三
据调查了解,目前国内从事核雕;的人很少,原因有二:一是难度大,短期内不易:果;二是经济价值不高。一件好的作品,光是就不容易,创作就更不容易。用时长,创作难,后贱卖舍不得,高价无人买,这是很多人不愿意事核雕的原因。
★能力培优
(2022·四川成都简阳市简阳学区期中)(一)文言文阅读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罔不因势象形(因:顺着、就着) B. 曾不盈寸(曾:竟然)
C. 佛印绝类弥勒(类:同类) D. 尝贻余核舟一(贻:赠)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箬篷覆之 石青糁之 B. 中轩敞者为舱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C. 能以径寸之木 以其境过清 D. 若听茶声然 屋舍俨然
9. 对下列文言语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翻译:中间高起并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
B.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翻译: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
C.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翻译:他们的两膝相对比,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D.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 翻译:在右边的人梳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
10.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雕刻品的各个细节,并按一定的空间顺序写来,清楚地表现了它的整体形象。
B. 作者在文中运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笔法,生动地介绍了王叔远的雕刻作品,表现了他高超的雕刻技艺。
C. 文中最为精彩传神的是对人物雕像的描摹,做到了形神飞动,各具情态。
D. 作者介绍这只核舟,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又是按照船头、船中、船尾的顺序来写的。
(2022·山东临沂罗庄区期中)(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晋太元中……后遂无问津者。
(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技亦灵怪矣哉!
(魏学洢《核舟记》)
1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落英缤纷( )
(2)欣然规往( )
(3)罔不因势象形( )
12.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潭西南而望 中峨冠而多髯者
B.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为字共三十有四
C. 全石以为底 能以径寸之木
D. 仿佛若有光 若听茶声然
13. 以下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村人叮嘱将要离去的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和平安定的生活被外界打扰。
B. 【甲】文作者所设想的境界只是一种小农经济的田园生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C. 【乙】文作者对船头上的苏轼、黄鲁直和佛印三人的外貌、神情和姿势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描写,生动逼真。
D. 【乙】文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雕刻品的各个细节,并按空间顺序来写,清楚地表现了它的整体形象。
1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5. 【甲】【乙】两文都富有传奇色彩,请你分别简要分析。
(2022·四川德阳二中期中)(三)课内外文言文阅读题
【甲】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乙】
沪邑元宵灯火,以伞灯为最。灯作伞形,或圆,或六角,咸以五色锦笺①缀成,磨薄令如蝉翼,上镂人物、花鸟,细若茧丝。一灯之制,经岁始成,虽费百金不惜,但伞灯之出最迟,每俟诸灯兴阑②,于百花生日前后始盛。多至二三百盏,间以五彩吴绫③折枝花灯,偶缀禽、鱼、蝉、蝶,飞舞若生。又扎彩为亭,高可三四丈,名曰“抬阁④”,间饰龙凤,以云母石为鳞甲,上下通明,光照数丈;或二层,或三层,每层以纹绣孩童,扮演杂剧,常扮《长生殿·玉环拜月》,兽炉中香烟一缕,烟际现月宫,姮娥⑤立殿左,左右侍女,各执宫扇,肩上立牛女二星,望之如在霄汉也。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如昼。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而自通商后,无复有此盛事矣。同里张秋浦茂才⑥《岁事衢歌》有“月夜笙箫步绿塍⑦,珠常垂处小楼凭。吴绫输与谈笺纸,妙擅⑧江乡算伞灯。”盖伞灯之制,纸贵于绫,谈笺,邑之土产也。
雨苍氏曰:琐事耳,而插一叹想句,便寓绝大感慨。
(选自毛祥麟《墨余录》,有删改)
【注释】①锦笺,精致华美的纸。②兴阑,兴尽。③绫,比绸缎还薄的一种丝织品。④抬阁:一种民间的游艺项目。在木制的小阁里有人扮饰戏曲人物,由别人抬着游行。⑤姮娥,嫦娥。⑥茂才:秀才。⑦塍:田埂。⑧擅:独揽,独占。
16.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为宫室 雕刻 B. 罔不因势象形 根据
C. 或六角 或者 D. 高可三四丈 大约
17. 选出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 )
A. 但伞灯之出最迟 渔人甚异之
B. 间以五彩吴绫折枝花灯 能以径寸之木
C. 而自通商 隶而从者
D. 又扎彩为亭 不足为外人道也
18. 下面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画线句主要介绍舱旁的小窗,它不仅可以开关,而且上面刻了对联,共十六个字。
B. “雨苍氏”有与外国通商后不再有“元宵灯火”兴盛的感慨,有对制作伞灯时谈笺价格高昂的感慨。
C. 核舟能“启窗而观”,还有“雕栏相望”,更显出作者构思的巧妙,工艺的精细。
D. 甲文概括地介绍王叔远微雕技艺的“奇巧”以及他技术的全面,既是全文的总提,也为转入正题蓄势。
19.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②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如昼。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
(2022·浙江杭州余杭区期中)(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①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
②徙知密州。有盗窃发,安抚司遣三班使臣领悍卒来捕,卒凶暴恣行,至以禁物诬民,入其家争斗杀人,且畏罪惊溃,将为乱。民奔诉轼,轼投其书不视,曰:“必不至此。”散卒闻之,少安,徐使人招出戮之。
③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①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④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②常平米,多作饘③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宋史·苏轼列传》)
【注释】①畚锸(běnchā):畚,盛土器;锸,起土器。②粜(tiào):卖米。③饘zhān:稠(粥)。
20. 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①属文日数千言 ②尾属于城 查阅词典法:①连接;②跟着;③撰写; ④通“嘱”,托付;⑤归属,隶属。 ① ②
③明年春 课内迁移法:越明年(《岳阳楼记》) ③
④卒全其城 语境推测法:联系上下文推断 ④
21.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可见其才华横溢。
B. 苏轼把百姓的控诉书扔在地上不看,包庇作乱兵卒。
C. 卒长愿意听命苏轼调遣,侧面衬托苏轼的身先士卒。
D. 面对灾荒,苏轼减米价,作粥药,遣医治病,睿智能干。
22. 联系上下文,品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
23. 苏轼是否做到了范仲淹所提倡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请结合文本阐述观点和理由。
★素养拓展
24.大型文化探索类节目 国家宝藏 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首播,该节目一经播出即获好评无数。根据下面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作为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 国家宝藏 旨在展示国宝的背景故事将各种艺术形式融入室内综艺节目、纪录片和戏剧中,每个博物馆推荐的镇馆之宝将由民众甄选,最终节目组将以“国家宝藏”为主题在故宫举办一场特展,展品即为最终甄选出的9件国宝。
材料二:
节目组为这些国宝选择了27位明星“护宝人”,包括王刚、梁家辉、王凯、段奕宏、李晨、易烊千玺等!
材料三:
根据我国文物分类标准,只有一级甲等文物才能称其为“国宝”。 一件文物究竟是不是一级甲等,首先不是文物价值几何,最重要的是它必须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有了这一层意义才能被认定为“国宝”。
(1)阅读材料一、二,简要分析 国家宝藏 能够获得如此好评的原因。
(2)下列活动中不适合作为该节目内容的一项是( )
A.明星小剧场演绎国宝故事 B.专家教授来解读国宝价值
C.为保护国宝进行现场募捐 D.收藏者介绍国宝流传经历
(3)有人推荐王叔远雕刻的核舟进入 国家 宝藏 这个节目,你觉得是否合适 依据材料简要陈述理由。
25.片段练笔
微雕,是一种以微小精细见长的雕刻技法。这件陈仲美所制紫砂牺尊造型上仿造战国时期的青铜牺尊试着简单介绍这一微雕作品,字数不少于200字。
11 核舟记
★基础达标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器皿(mǐn) 八分有奇(jī) 径寸
B. 箬(ruò)篷 曾(zēng)不盈寸 容寂
C. 椎(chuí)髻 钩画了(liǎo)了 袒胸露乳
D. 多髯(rǎn) 矫(jiǎo)首昂视 雕栏相望
【答案】D
【解析】D项,“髯”应读“rán”。ABC正确。故选D。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为宫室、器皿、人物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盖大苏泛赤壁云 此中人语云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D.若听茶声然 皆若空游无所依
【答案】D
【解析】D加点词意义相同。A.做,这里指雕刻/判断动词,是。B.句末语气词/说。C.奇妙/零数、余数。D均为“好像”。故选D。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中峨冠而多髯者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B.能以径寸之木 以至鸟兽、木石
C.盖大苏泛赤壁云 盖以诱敌
D.石青糁之 能以径寸之木
【答案】C
【解析】A.表并列关系/表转折关系;B.用/以及;C.均表示推测的句首语气词;D.代词/结构助词,的。故选C。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属事物说明文。全文的结构为“总﹣分﹣总”,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
B.本文节选自清代魏学洢编的《虞初新志》。
C.题目“核舟记”中的“记”表明了文章的体载,在这里有摹写的意味。
D.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王叔远送给本文作者的“简桃核修狭者”所刻成的小船。
【答案】B
【解析】本文节选自清代涨潮编的《虞初新志》。故选B。
5.根据提示填空。
(1)《核舟记》中,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
(2)《核舟记》中,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苏东坡的动作“ ”和黄鲁直的神态“ ”看出来。
(3)《核舟记》中,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
【答案】(1)盖大苏泛赤壁云(2)左手抚鲁直背 如有所语(3)技亦灵怪矣哉
6.阅读下列材料,然后谈谈你的发现。(每则材料写一点即可)
材料一
核雕工艺,盛于明清。明熹宗朱由校自幼不喜读书,好木工手艺,他亲自操刀刻核,所作的“五鬼闹判”,亦属上乘之作。人们纷纷效仿,明核雕技艺风靡一时。
材料二
核雕的难度非同寻常,桃核质地坚硬,表面纹理凹凸不平,天然形成的纹路变化无常,而且桃核的横截面有很多不规则的孔眼。所以在果核上施展技艺颇为不易。
材料三
据调查了解,目前国内从事核雕;的人很少,原因有二:一是难度大,短期内不易:果;二是经济价值不高。一件好的作品,光是就不容易,创作就更不容易。用时长,创作难,后贱卖舍不得,高价无人买,这是很多人不愿意事核雕的原因。
【答案】
①明核雕技艺风靡一时的主要原因是明熹宗朱由校好木工手艺。②核雕的难度非同寻常,尤其是在果核上施展技艺颇为不易。③目前国内很多人不愿意从事核雕技艺的原因:一是难度大,短期内不易出效果;二是经济价值不高。
★能力培优
(2022·四川成都简阳市简阳学区期中)(一)文言文阅读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罔不因势象形(因:顺着、就着) B. 曾不盈寸(曾:竟然)
C. 佛印绝类弥勒(类:同类) D. 尝贻余核舟一(贻:赠)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箬篷覆之 石青糁之 B. 中轩敞者为舱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C. 能以径寸之木 以其境过清 D. 若听茶声然 屋舍俨然
9. 对下列文言语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翻译:中间高起并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
B.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翻译: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
C.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翻译:他们的两膝相对比,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D.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 翻译:在右边的人梳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
10.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雕刻品的各个细节,并按一定的空间顺序写来,清楚地表现了它的整体形象。
B. 作者在文中运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笔法,生动地介绍了王叔远的雕刻作品,表现了他高超的雕刻技艺。
C. 文中最为精彩传神的是对人物雕像的描摹,做到了形神飞动,各具情态。
D. 作者介绍这只核舟,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又是按照船头、船中、船尾的顺序来写的。
【答案】
7. C 8. D 9. C 10. D
【解析】
7.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作答时可结合句意来确定加点字词的意思。
C.“佛印绝类弥勒”的意思是:佛印极像弥勒菩萨。类:像。故选C。
8.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代词,代指“舱”/代词,代指“核舟”;
B.是/向,对;
C.用/因为;
D.两个“然”的意思都是“……的样子”;
故选D。
9.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
C.“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中的“比”的意思是:靠近。因此本句的正确翻译应是: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故选C。
1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D.“写正面又是按照船头、船中、船尾的顺序来写的”表述错误,正确的应是按照船中、船头、船尾的顺序来写的;故选D。
(2022·山东临沂罗庄区期中)(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晋太元中……后遂无问津者。
(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技亦灵怪矣哉!
(魏学洢《核舟记》)
1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落英缤纷( )
(2)欣然规往( )
(3)罔不因势象形( )
12.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潭西南而望 中峨冠而多髯者
B.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为字共三十有四
C. 全石以为底 能以径寸之木
D. 仿佛若有光 若听茶声然
13. 以下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村人叮嘱将要离去的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和平安定的生活被外界打扰。
B. 【甲】文作者所设想的境界只是一种小农经济的田园生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C. 【乙】文作者对船头上的苏轼、黄鲁直和佛印三人的外貌、神情和姿势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描写,生动逼真。
D. 【乙】文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雕刻品的各个细节,并按空间顺序来写,清楚地表现了它的整体形象。
1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5. 【甲】【乙】两文都富有传奇色彩,请你分别简要分析。
【答案】
11. ① 繁多的样子 ②打算,计划 ③模拟
12. D
13. C
14. (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到鸡鸣狗叫声音。
(2)那个人的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15. ①渔人进入桃源的经过传奇,文中美丽的桃林景色只有渔人一人发现,洞口仅容一人通过,渔人却敢继续前行;②桃源中的人很传奇,他们生活起居、穿着打扮与外人无异,却不知朝代更替;③“世外桃源”消失的很离奇,处处做了标记却找不到,刘子骥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也曾寻找桃花源,让故事传奇色彩更浓。④《核舟记》中的雕刻技艺颇具传奇色彩,核舟不满一寸,有物有人有字,内容之多,用“灵怪”来形容,当之无愧。
【解析】
1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1)句意: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缤纷:繁多的样子。
(2)句意:非常愉快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规:名词作动词,计划,打算。
(3)句意: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雕刻成各种形状的。象:模拟,这里可以意译为“雕刻”。
1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A. 而: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
B. :介词,向,对/动词,刻。
C. 以:介词,把,“以”和后面的“为”连用,译为“把……作为”/介词,用。
D. 若:好像/好像。
故选D。
13.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分析写作技巧的能力。
C. “外貌、神情和姿势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描写”错,原文中没有黄鲁直外貌和神情的描写。
故选C。
1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关键词有:
(1)交通:古今异义,交错相通。相闻:相互听到。
(2)其:那。视端容寂: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其中“端”意思是“正”;“容”指“容貌,神色”;“寂”的意思是“平静”。若:好像。然:……的样子。
15.本题考查分析文本写作特色的能力。
《桃花源记》:①“武陵人捕鱼为业。……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可以看出武陵人发现并进入“桃花源”的经过非常传奇,仅他一人发现,洞口也仅容纳一个人进入,渔人没有任何顾忌地进入;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桃花源中的人们生活之传奇,生活场景和衣着打扮与外面的人无异,但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③“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可以看出“桃花源”消失得非常离奇,虽然出处设置了标记,但是回去依然找不到入口,“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南阳的刘子骥为历史上的真人,却依然找不到,更增加了故事的传奇色彩。
《核舟记》:王叔远的雕刻技艺高超而传奇。“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他能在极小的木头上雕刻出各种事物且非常逼真,他所雕刻的核舟,上面有人物,有文字,有各种器物,内容繁多,用“灵怪”来形容,当之无愧。
(2022·四川德阳二中期中)(三)课内外文言文阅读题
【甲】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乙】
沪邑元宵灯火,以伞灯为最。灯作伞形,或圆,或六角,咸以五色锦笺①缀成,磨薄令如蝉翼,上镂人物、花鸟,细若茧丝。一灯之制,经岁始成,虽费百金不惜,但伞灯之出最迟,每俟诸灯兴阑②,于百花生日前后始盛。多至二三百盏,间以五彩吴绫③折枝花灯,偶缀禽、鱼、蝉、蝶,飞舞若生。又扎彩为亭,高可三四丈,名曰“抬阁④”,间饰龙凤,以云母石为鳞甲,上下通明,光照数丈;或二层,或三层,每层以纹绣孩童,扮演杂剧,常扮《长生殿·玉环拜月》,兽炉中香烟一缕,烟际现月宫,姮娥⑤立殿左,左右侍女,各执宫扇,肩上立牛女二星,望之如在霄汉也。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如昼。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而自通商后,无复有此盛事矣。同里张秋浦茂才⑥《岁事衢歌》有“月夜笙箫步绿塍⑦,珠常垂处小楼凭。吴绫输与谈笺纸,妙擅⑧江乡算伞灯。”盖伞灯之制,纸贵于绫,谈笺,邑之土产也。
雨苍氏曰:琐事耳,而插一叹想句,便寓绝大感慨。
(选自毛祥麟《墨余录》,有删改)
【注释】①锦笺,精致华美的纸。②兴阑,兴尽。③绫,比绸缎还薄的一种丝织品。④抬阁:一种民间的游艺项目。在木制的小阁里有人扮饰戏曲人物,由别人抬着游行。⑤姮娥,嫦娥。⑥茂才:秀才。⑦塍:田埂。⑧擅:独揽,独占。
16.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为宫室 雕刻 B. 罔不因势象形 根据
C. 或六角 或者 D. 高可三四丈 大约
17. 选出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 )
A. 但伞灯之出最迟 渔人甚异之
B. 间以五彩吴绫折枝花灯 能以径寸之木
C. 而自通商 隶而从者
D. 又扎彩为亭 不足为外人道也
18. 下面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画线句主要介绍舱旁的小窗,它不仅可以开关,而且上面刻了对联,共十六个字。
B. “雨苍氏”有与外国通商后不再有“元宵灯火”兴盛的感慨,有对制作伞灯时谈笺价格高昂的感慨。
C. 核舟能“启窗而观”,还有“雕栏相望”,更显出作者构思的巧妙,工艺的精细。
D. 甲文概括地介绍王叔远微雕技艺的“奇巧”以及他技术的全面,既是全文的总提,也为转入正题蓄势。
19.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②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如昼。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
【答案】
16. C 17. B 18. C
19. (1)曾经赠送给我一个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泛舟于赤壁之下。
(2)每种灯火经过时,(前后)绵延数里(远),照得夜里如同白天(一样亮)。笙箫鼓乐的声音整夜都不断绝。
【解析】
16.C.句意:有的呈六角形。“或”译为“有的”;并非“或者”;故选C。
17.A.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代词,指眼前的景色;
B.都为介词,都译为“用”;
C.表转折,但是/表修饰,不译;
D.动词,做成/介词,对、向;
故选B。
18.C.【甲】文节选自明朝文学家魏学洢创作的一篇说明文《核舟记》;作者细致地描写了一件微雕工艺品“核舟”的形象。【甲】文第二段“启窗而观”“雕栏相望”,介绍“核舟”舟舱上的小窗与雕栏,表现雕刻者雕刻技艺高超(工艺的精细),构思巧妙;联系《核舟记》原文“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可知,“核舟”为“王叔远”所刻;“显出作者构思的巧妙,工艺的精细”表述有误;
故选C。
19.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尝:曾经;贻:赠;泛:泛舟,乘船在水上游览;云:句末语气词;
(2)绵亘:绵延(不断);彻夜:整夜;绝:断绝。
【点睛】
【乙】参考译文:
上海城里的元宵节灯火,以伞灯最为漂亮。灯制成伞的形状,有的呈圆形,有的呈六角形,都用精致华美的五色彩纸装饰而成,五色彩纸被打磨得薄如蝉翼,上面绘上人物、花鸟,这些图画的笔锋和茧丝一样细。制作一盏灯,要历经一年时间,即使耗费百金也在所不惜,但伞灯的展出是最迟的,常常是等到其他花灯兴尽之时,在百花节前后,伞灯才开始盛大展出。多的时候达到二三百盏,有时在花灯上用吴地的五彩丝织品画上花卉,偶尔装饰禽、鱼、蝉、蝶的图案,飞翔舞动,栩栩如生。又或者用彩纸扎成亭子的形状,高大约三四丈,名称叫作“抬阁”,有时上面用龙凤装饰,用云母石作为它的外壳,上下通明透亮,光能照数丈;有的两层,有的三层,每层让穿着精美绣衣的孩童扮演杂剧,常常扮演的是《长生殿·玉环拜月》,兽形的香炉中飘着一缕香烟,云烟迷茫之处显现出月宫,嫦娥站立在宫殿左面,左右的侍女,各执一把团扇,肩上方显现出牛郎、织女两个,星座,看上去如在天空中一样。每种灯火经过时,(前后)绵延数里(远),照得夜里如同白天(一样亮)。笙箫鼓乐之声彻夜都不断绝。但是在通商之后,不再有这样的盛事了。同乡的张秋浦秀才在《岁事衢歌》写道:“月夜笙箫步绿塍,珠常垂处小楼凭。吴绫输与谈笺纸,妙擅江乡算伞灯。”大概是说在伞灯的制作上,谈笺纸比丝织品更珍贵,谈笺纸,是上海本地生产的。
雨苍氏说:记录的这些都是琐事罢了,但是插一句感叹之语的话,其中又寄寓了很多感慨。
(2022·浙江杭州余杭区期中)(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①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
②徙知密州。有盗窃发,安抚司遣三班使臣领悍卒来捕,卒凶暴恣行,至以禁物诬民,入其家争斗杀人,且畏罪惊溃,将为乱。民奔诉轼,轼投其书不视,曰:“必不至此。”散卒闻之,少安,徐使人招出戮之。
③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①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④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②常平米,多作饘③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宋史·苏轼列传》)
【注释】①畚锸(běnchā):畚,盛土器;锸,起土器。②粜(tiào):卖米。③饘zhān:稠(粥)。
20. 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①属文日数千言 ②尾属于城 查阅词典法:①连接;②跟着;③撰写; ④通“嘱”,托付;⑤归属,隶属。 ① ②
③明年春 课内迁移法:越明年(《岳阳楼记》) ③
④卒全其城 语境推测法:联系上下文推断 ④
21.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可见其才华横溢。
B. 苏轼把百姓的控诉书扔在地上不看,包庇作乱兵卒。
C. 卒长愿意听命苏轼调遣,侧面衬托苏轼的身先士卒。
D. 面对灾荒,苏轼减米价,作粥药,遣医治病,睿智能干。
22. 联系上下文,品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
23. 苏轼是否做到了范仲淹所提倡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请结合文本阐述观点和理由。
【答案】
20. ①撰写 ②连接 ③第二年 ④最终
21. B
22. 运用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在曹村决口,泛滥到梁山泊,流入南清河,汇集于徐州城下,水位上涨的情状,表现灾情的严重,为后文“富民争出”与苏轼的行为做铺垫。
23. 做到了。苏轼设法使新令有利于百姓,百姓得以安宁;用计谋杀掉横行作乱的兵卒,保护百姓;过家门不入,率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杭州大旱,减米价,作粥药,遣医治病,造福百姓。
【解析】
20.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每天写文章写几千个字属:撰写。
②句意:末尾与城墙相连。属:连接。
③句意:第二年春天。明年:第二年。
④句意:最终保全了徐州城。卒:最终。
2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B.结合“散卒闻之,少安,徐使人招出戮之”,意思是“逃散的兵卒听说了这件事,稍为安心,苏轼慢慢地派人招引他们出来杀掉”,可知苏轼“投其书不视”是为了麻痹逃散的兵卒,在他们放松警惕之后再派人出去进行招抚和剿杀。因此“苏轼把百姓的控诉书扔在地上不看,包庇作乱兵卒”说法错误。
故选B。
22.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的意思是“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决”“泛”“溢”“汇”“涨”这一系列的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决口,洪水迅速南下,直到徐州城下,水位不断上涨,徐州城危在旦夕,表现了洪灾的形势严峻,为紧接着的“富民争出避水”,以及苏轼尽全力护城保民的行为作了情节上的铺垫。
2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思是“忧虑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从本文内容看,文中的苏轼完全做到了范仲淹所提倡的这种精神。
结合第①段中“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可见苏轼设法使新令有利于百姓,百姓得以安宁;
结合第②段中“卒凶暴恣行,至以禁物诬民,入其家争斗杀人,且畏罪惊溃,将为乱”“散卒闻之,少安,徐使人招出戮之”可见苏轼用计谋杀掉横行作乱的兵卒,保护百姓;
结合第③段中“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可见他过家门不入,率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
结合第④段中“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教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可见杭州大旱时,他减米价,作粥药,遣医治病,造福百姓。
据此可以整理出答案。
【点睛】译文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人。等到二十岁时,(他)就学识广博,通晓经书正史,每天写文章写几千个字。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新的政令一天天下达,苏轼在其间,常常凭借新法(中对百姓有利的内容)来造福百姓,百姓因此生活安定。
调任密州知州。有强盗作案,安抚司派三班武官带领骄悍的兵卒来捕捉,兵卒凶暴横行,至于诬陷百姓藏有宫禁之物,进入人家争斗杀人,而后又畏罪逃散,将要作乱。百姓奔走告诉苏轼,苏轼把控诉书扔在地上不看,说:“一定不至于这样。”逃散的兵卒听说了这件事,稍为安心,苏轼慢慢地派人招引他们出来杀掉。
调任徐州。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于是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您尚且不逃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应该为您效力。”于是率领他的士兵拿着畚锸出营,修筑东南方向的长堤,堤坝从戏马台起,末尾与城墙相连。雨日夜不停,没有受损的城墙只有三版。苏轼搭建草庐住在城上,即使经过家门也不入,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最终保全了徐州城。
到杭州后,遇上大旱,饥荒和瘟疫并发。苏轼向朝廷请求,免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又得赐予剃度僧人的牒文,用以换取米来救济饥饿的人。第二年春天,又减价出售常平仓的米,做了很多粥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到各街巷治病,救活的人很多。
★素养拓展
24.大型文化探索类节目 国家宝藏 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首播,该节目一经播出即获好评无数。根据下面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作为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 国家宝藏 旨在展示国宝的背景故事将各种艺术形式融入室内综艺节目、纪录片和戏剧中,每个博物馆推荐的镇馆之宝将由民众甄选,最终节目组将以“国家宝藏”为主题在故宫举办一场特展,展品即为最终甄选出的9件国宝。
材料二:
节目组为这些国宝选择了27位明星“护宝人”,包括王刚、梁家辉、王凯、段奕宏、李晨、易烊千玺等!
材料三:
根据我国文物分类标准,只有一级甲等文物才能称其为“国宝”。 一件文物究竟是不是一级甲等,首先不是文物价值几何,最重要的是它必须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有了这一层意义才能被认定为“国宝”。
(1)阅读材料一、二,简要分析 国家宝藏 能够获得如此好评的原因。
(2)下列活动中不适合作为该节目内容的一项是( )
A.明星小剧场演绎国宝故事 B.专家教授来解读国宝价值
C.为保护国宝进行现场募捐 D.收藏者介绍国宝流传经历
(3)有人推荐王叔远雕刻的核舟进入 国家 宝藏 这个节目,你觉得是否合适 依据材料简要陈述理由。
【答案】(1)①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②民众参与③明星效应
(2)C
(3)【示例一】不合适。国宝最重要的是它必须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而核舟仅仅是一个手艺人的雕刻艺术,不能代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
【示例二】合适。核舟的雕刻技艺精巧,能够见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雕刻技艺的发展,同时,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使得核舟更具有文化底蕴,适合《国家宝藏》的节目内容和形式。
25.片段练笔
微雕,是一种以微小精细见长的雕刻技法。这件陈仲美所制紫砂牺尊造型上仿造战国时期的青铜牺尊试着简单介绍这一微雕作品,字数不少于200字。
【答案】
这件青铜牺尊,气息端正高古。牺是古代用于祭祀的牛;尊则是酒器。顾名思义牺尊即是“刻为牺牛之形,用以为尊”的酒器。这件紫砂牺尊并非简单的对牛的简单模仿,而是经过了艺术家的处理。头型比牛略长,耳朵也高高耸起,整个身体筋骨结实、肌肉丰腴。整体造型有牛之壮而更显聪慧、灵动。在牺尊的脊背中间部位,有一个类似酒壶壶盖的一个圆形盖,巧妙地形成了一个半环形盖钮,牺尊背上盖钮之下,就是把酒倒进去的入口,酒存在牛肚子里。而酒的出口,也就是现代酒壶的“流”,则在牺尊的嘴里,古人用牺尊倒酒之时,酒从牺尊嘴里流出,别有一番情趣。制作之精细,构思之巧妙,都是陈仲美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