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包身工》课件(共29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包身工》课件(共29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1 11:39: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包身工
夏 衍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
一部报告文学作品
夏衍(1900-1995),原名沈端先,浙江省杭州市人。著名作家,电影艺术家;此笔名从发表《包身工》起用。作品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考验》等话剧本,并把小说《林家铺子》 《祝福》等改编为电影剧本。《包身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报告文学作品。
作者简介
《包身工》反映的是1932年“一 二八”事变前后到抗日战争前夕这一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社会的黑暗。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为了避免罢工的威胁,日本资本家就大量雇佣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每年都有大批无法生活的农家女子,被诱骗到上海做“包身工”。这些包身工身处旧社会的最底层,受尽剥削、压榨,丧失了自由,丧失做人的尊严。
夏衍曾冒着危险深入她们工厂,在她们上下班时观察了两个多月,才较全面地了解了她们的情况。这篇文章针对帝国主义这种残暴掠夺进行了有力的揭发和严厉的抨击,它对于动员人民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起了一定的作用。
作品背景
包 身 工


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指以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为题材,没有虚构的情节,经过艺术加工而写成的文学作品。它兼有新闻和文学两种特点,能够迅速生动地反映现实生活,被誉为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它是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特写,速写等的总称,真实性、典型性、文学性,是其主要特征。
抓住报告文学的特点阅读文章:
新闻性:
文学性:
请你以新闻播报员的身份报道包身工制度的产生、发展和趋向,用简洁的语言再现包身工的生活。
作者如何让枯燥的新闻写得引人入胜的?划出文章中写得精彩,能够吸引你的句子。
包身工的称谓
这些称谓反映包身工哪些方面的特性?
自然身份 非人待遇 赚钱工具
生物(4次) 懒虫(3次) 猪猡(6次)
赚钱的“机器” 廉价的、不需要更多维持费的“机器” 试验工 养成工 乡下姑娘 小姑娘 滋养物 没有锁链的奴隶 死娼妓 饲养物 奴隶(2次) 罐装了的劳动力
包身工一天的生活
4:15
17:00
5:00
4:30
一天
12
小时
课文是以______为线索,围绕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工作来组织材料。
时间
新闻性
包身工的生活:
场景一、起床(1-5段)
起床时间:
居住坏境:
四点过一刻 (起床时间之早)
拥挤、脏乱 (居住环境之差)
场景二、早餐(11-13段)
早餐情况:质量差、数量少(饮食条件之恶劣)
场景三、上工(25-31段)
音响、尘埃和湿气。
三大威胁:
殴打、罚工钱和“停生意”
三大危险:
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
线索一
写法
包身工是个群体,作者运用什么方法在叙述和描写中来刻画这个群体形象?
点面结合
(骨架)
    ↓↑
   (血肉)
面:一般的、概括性的材料(群体描写)
点: 典型人物、事件、细节(个体描写)
“面”上的描写,主要是人物的群体描写,写包身工的起床、吃粥、进工厂等等。这里作者并没有具体刻画哪一个人物,而是速写式地描出包身工这个群体。描写他们的生活,必须通过整体速写,才能得到全面的表现。从整体描写中表现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残酷。
包身工信息档案卡片
年龄: 绰号:
工作场所:
工作时间:
工作环境:
居住条件:
饮食条件:
劳动待遇:
来历(身份):
芦柴棒、猪猡、娼妓等
上海东洋纱厂
长达12个小时以上
三大威胁(音响、尘埃、湿气)
三大危险(殴打、罚工钱、停生意)
十七八个人挤在一起,蜂房般的格子铺,鸽子笼一般,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
两粥一饭(乡下用来喂猪的豆腐渣熬成的稀粥和烂菜叶)
每天三角八分(成年人的三分之一)
贫苦农村少女
十五六岁
点面结合
典型人物:芦柴棒、小福子、不知名女工
一、芦柴棒
1.出场:十五六岁;手脚瘦得像芦柴梗一样。
2.重病遭打:将身体慢慢的移到屋子的角上,缩做一团,尽可能不占地方;手脚着地,很像一只在肢体上附有吸盘的乌贼;“露骨”的突出的脚腿,碰痛了他的脚趾;顺手夺过一盆另一个包身工正在揩桌子的冷水,迎头泼在芦柴棒的头上。
3.骨瘦如柴:身体实在瘦得太可怕了,放工的时候,厂门口的“抄身婆”也不愿意去接触她的身体,“骷髅一样,摸着他的骨头会做噩梦!”
典型人物:芦柴棒、小福子、不知名女工
二、小福子:
挨罚 拿莫温打得比平时格外着力;东洋婆揪住小福子的耳朵,将他扯到太平龙头前面,叫她向着墙壁立着;拿莫温拿起一个丢在地上的皮带盘芯子,不怀好意的叫她顶在头上。
三、不知名的女工
惨遭毒打 一把揪住她的头发,踢,打,掷,和爆发一般听不清的嚷骂;血和惨叫使整个工房的人都怔住了,大家都在发抖;打倦了之后,再在老板娘的亭子楼里吊了一晚。
没吃上粥的包身工, 接受老板娘亲自制作的“美食” ;
包身工在“离开别人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 ; “芦柴棒”“小福子”等。
典型事例:
典型细节:
包身工制度
新闻性
产生:8~11段
产生的原因:15~22段
产生的结果:34段
制度的趋向:50段
线索二
什么是包身工
包身工是旧中国工厂中实行的一种定期卖身的雇佣制度。首先实行于日商在华的纱厂。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残酷的奴役制度。包身工一般多为农村来的女童工。由包工头迫使他们的父母或保人接受极少的包身费,订立包身契约。包身期间,包身工没有人身自由,一切听命于包工头,不准回家,不准到其他厂家劳动,全部工资归包工头所有。包工头仅提供极差的食宿条件。包身工身受资本家和包工头的双重剥削,不少被迫致死。新中国建立后,废除了包身工制。
分析包身工产生的原因
(1)廉价(工资不及同类男工的三分之一)
(2)安全(与外界隔绝,不受外界工潮的影响)
(3)可靠(身体属于带工老板,没有做或不做得自由)
(4)主观原因(8-10段)家庭困境
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加速了中国农村破产,抵抗不了水旱自然灾害;农村破产造成大量劳动力流入城市。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勾结起来拼命压榨剥削。
总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反动统治,是使农村少女变成双重奴隶的社会根源。
形成包身工制度的根源
这篇报告文学材料丰富,画面广阔,揭示深刻,采用了双线交织的结构形式。
以时间为序,描绘包身工一整天的生活和劳动画面:清晨起床→吃早饭→上工→黄昏收工。这四个片段从生活条件恶劣、劳动条件恶劣两方面形象地反映出包身工悲惨的生活和劳动情况。
副线
文中穿插着包身工制度的形成发展及膨大的状况,揭露了包身工制度的残酷和黑暗及其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小结
主线
本文着重描述了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愤怒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培植野蛮的包身工制度,残酷地压榨中国工人的罪行,并坚信中国工人必将奋起斗争,砸烂枷锁,迎来黎明。
主旨
文学性
分享能够吸引你的句子。
(1)例如文章第35段的描写:
“两粥一饭”指:(恶劣的饮食)“十二小时工作”指:(长时间的劳动)“劳动强化”指:(沉重的工作)“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指:(超经济剥削)“猪一般的生活”指:(生活条件恶劣)“泥土一般地被践踏”指:(受压迫的惨重)
【明确】这段话,作者先从六个方面总结了包身工的悲惨遭遇,接着,连用两个“还是”指出她们不能不做工;通过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一天的工作情况,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寄予的关切与同情,作者的情感灌注在字里行间。
(2)例如文章第48段的描写: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
【明确】“饲养”一词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说明资本家根本不把工人当人看待,而是像喂养动物一样饲养小姑娘,并从中谋利。所以作者就联想到“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来,这样更能揭露包身工所受的非人待遇和包身工制度的野蛮残酷。通过联想把包身工和墨鸭比较,指出墨鸭养活船户,包身工养活带工老板,但船户对墨鸭没有怎么虐待,带工老板却残酷压迫包身工,连一点施与的温情也没有,强烈地揭示了包身工受压迫的惨重,人不如禽的命运。
(3)例如文章最后两段 :
倒数第二段运用排比句“六个没有”强调黑暗深重,表达作者对包身工制度的极大憎恨。后一句中,“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代表了人类技术文明的进步,这同“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形成巨大反差,两种事物结合在包身工身上,揭露了包身工遭受的压迫之深。
最后一段,诅咒中外反动派对劳动人民肆行压榨和虐待的“黑夜”,深信“黎明”必将到来,表现了作者要摧毁包身工这一罪恶制度强烈的愿望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思想感情。同时,向肆无忌惮地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帝国主义者和一切反动统治者发出了警告: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这就使这篇侧重于揭露黑暗的报告文学,显出了一点亮色。
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罪恶、预言黎明必将到来。
2008年山西洪洞黑砖窑里的包身工
现代包身工
2007年06月底,山西洪洞县公安局成功解救31名黑窑厂工人。获救工人大多遍体鳞伤,其中8人神智不清。
满身伤痕触目惊心
铭记历史,永不遗忘。我们不能改变历史,但是可以从我们历史上最羞耻的一页中学到很多东西。往事不堪回首,历史的车轮缓慢向前行,人性的觉醒、文明的进步有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越来越重视人权和人道主义的今天,我们回顾历史,讨论现实,是为了历史的惨剧不再发生,是为了明天的生活更加美好!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