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狐假虎威 第一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狐假虎威 第一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1 15:3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狐假虎威
  [教材分析]
  1.本课教材是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是根据《战国策·楚策一》改写的,这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一只狐狸狡猾地骗过老虎不仅使自己逃脱危险,而且让其他动物纷纷逃窜的故事,比喻依仗别人势力来欺压人,课文中狐狸的神态、语言,都可以看出狐狸的狡猾,如“眼珠子一转”这与老虎的“犹豫不决”“半信半疑”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故事的结果,动物们被吓跑,老虎被骗上当,狐狸的狡猾与老虎的愚昧表露无遗,这篇充满情趣的寓言故事,生动形象的语言宜于“读”极具争议的“人物”评价宜于“议”,引人入胜的情节发展宜于“演”。
  2.《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整个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深远的,应该注重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的人文感染作用;语文教育要尊重学生在认识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积极倡导语文教育的多元化。”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狐假虎威》中运用一些动作词语,很好地突显了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引导他们更好地走进新教材。阅读过程中,可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演,加深体验,那么,狐狸的狡猾也就分明可见了。
  [学情分析]
  1.学习本课知识时现有的基础知识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易被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因此,本课学习起来并不难。本课语言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学生朗读的欲望很强,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读文,读后分析人物特点。此外,通过表演来理解部分词语,增强感受,让学生在一个活泼、轻松的环境中理解课文,学习词汇,明白道理。学习本课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垫下铺垫。
  2.本课学习过程中需要的学习技能:读好长句子,获得本课的学习技能后,能为今后“读好对话”学习提供帮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句子中体会“神气活现”等四字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目标:找准对话中的提示语,提高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分角色朗读,在读中感悟“狐假虎威”的意思,体会童话的乐趣。
  [教学重点]
  通过分角色朗读,读好狐狸和老虎的对话。
  我会在第二部分实现突破,先出示狐狸的话,抓关键词读好这一句。再出示老虎的话,抓关键词读好这一句。最后合起来,以对话的形式来读,通过男女生合作读、同桌合作读、表演角色等途径来解决“分角色朗读”这个重点。
  [教学难点]
  通过故事感悟寓意。
  我会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充分理解这个“狐假虎威”的故事,表演完后再出示题目,让学生根据故事来感悟寓意,先理解字面上的意思,再扩展到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整个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深远的,应该注重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的人文感染作用;语文教育要尊重学生在认识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积极倡导语文教育的多元化。”在本课中,我不需要学生打开书本,也没有按顺序逐段分析,而是用讲故事的方法贯穿全文,重点部分让学生在故事中配合老师,通过各种形式读的方式,使学生感悟课文。而且我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认识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采取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准备]
  教学资源(教具)准备:动物的头饰、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一)出示生字词,一起来摘水果吧(读生字)。
  (二)看看谁的记忆力最好,四字词语填空
  二、读悟交融,感悟故事
  (一)老师讲《狐假虎威》的开头,一边放图片一边讲故事。
  (二)出示重点句子,请学生来读。
  1. 句子: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
  预设:如果学生读得好,提问他问什么要这样读?如果读得不好,则引导学生对“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一愣”进行理解。
  “骨碌碌一转”代表狐狸在想办法;“扯着嗓子”表明狐狸想掩饰他自己内心的恐惧,想用气势来吓唬老虎。
  全班读动作的部分,请学生读对话;学生边读边做动作。
  过渡:老虎一愣,狐狸知道老虎有点儿被自己搞糊涂了,于是他再次升级自己的谎言。
  2.句子: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请多几个学生读)
  预设:如果学生读得好,提问他问什么要这样读?如果读得不好,则引导学生:狐狸想彻底把老虎骗住、镇住,所以他把老天爷都搬出来说了。第一次吓唬老虎时其实他把握不大,不知道能不能骗住老虎,那是问句。现在他知道老虎有点受骗了,所以他更加要把老虎镇住,让他完全受骗,这是感叹号!
  请学生戴上头饰再读。
  3.再次出示以上三句对话,分角色朗读。
  (1)男女生读。
  (2)同桌合作读。
  (3)请读得好的同桌上讲台表演。
  {设计意图:先分别出示狐狸和老虎的话,抓关键词、融入语境理解句子后,再出示狐狸和老虎的对话,通过多种形式朗读,为学生搭建自主阅读的平台,通过学生个性化的朗读,以读代讲,想象狐狸和老虎当时说话的心理、语气,从而体会狐狸和老虎的性格。}
  过渡: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狐狸看到老虎还是没有完全相信他,所以……(出示句子,学生读)
  4.句子:狐狸摇了摇尾巴,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1)“摇了摇尾巴”说明狐狸当时在干嘛?(又想出一个鬼主意)
  (2)全班读一读。
  5.句子: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1)你看到怎样的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
  请学生边读边做动作。
  (2)你看到怎样的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请学生边读边做动作。
  (3)请两个学生出来扮演角色
  (三)出示图片,教师继续讲故事: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学生接着说)
  再读: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要读出紧张、害怕)
  (四)老虎信以为真,谁能告诉他真相?(狐狸是接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过渡:同学们,这就是“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现在人们用这个词语来形容那些自己没有本事,借着别人的本事去吓唬其他人的人。(板书)
  (五)小游戏:请学生把描写狐狸和老虎的四字词语分类,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直观地了解此时狐狸和老虎的神态,而同学们的表演和分类,更使学生深入地理解这些四字词语的意思,同时也更加透彻地明白了到底是谁最威风的,对于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可谓是水到渠成。}
  三、学习写法,扩展知识
  (一)出示狐狸和老虎对话的句子,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想到第一句提示语在前面,第二句提示语在后面,第三句没有提示语。(板书)
  师:我们写对话时,也可以采用这样的形式,第一个说话的人提示语在前面,第二个放在后面,第三个不用看都知道是第一个人所说的,因为这里只有他们俩在对话,肯定就是一问一答,一人说一句的,不然怎么会叫做对话呢?
  (二)老师再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蚊子的命运
  1.我们一起来找找提示语,第一句在前面,第二句在后面,第三、四句没有提示语,你能分得清这是谁说的话吗?为什么?
  2.同学们,你们在平时的阅读中有遇到过这样的对话吗?遇到过的同学现在弄明白了吧?没有遇到过的同学多留心去发现,利用今天上课学过的知识去理解阅读。
  [板书设计]
  老虎 狐假虎威 狐狸
  半信半疑 自己没有本事, 神气活现
  东张西望 接别人的本事去 摇头摆尾
  吓唬其他人 大摇大摆
  {设计意图:突出重点内容:“狐假虎威”的意思和重点的四字词语。}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学伊始,我通过激趣引出课题《狐假虎威》,在课堂上,我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生字词和重要语句,这除了遵循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读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并整体地从字里行间内含的意蕴进行感受、领悟和品味,从而最终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找到文中的一句话来解释“狐假虎威”的成语含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孩子们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水到渠成地找出“借”这个词来解释成语中的“假”,教学难点轻松地突破了,这比起让学生死记硬背印象深刻多了。
  在教学中我着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分角色朗读、配合动作读、开火车读等手段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努力让课堂洋溢情趣、生趣,并充满活力。文中对狐狸和老虎的情态描写,形象生动,十分逼真。如写狐狸被老虎逮住后“眼珠子骨碌一转”,马上想出一个坏点子,并且“扯着嗓子”发出反问,显示了狐狸的狡猾。再如“摇头摆尾”、“神气活现”、“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情态都让人感到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因此我在课件中重点出示这些关键词,并细致地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读出画面来,低段学生十分感兴趣,参与意识很强,教学效果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