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AB∥CD,则与∠1相等的角(∠1除外)共有( )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2)下列说法:
①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④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其中是平行线的性质的是( )
A.① B.②和③ C.④ D.①和④
二、如图,填空
(1)∵∠B=∠1(已知)
∴____//____( )
(2)∵CG // DF(已知)
∴∠2= ( )
(3)∵∠3=∠A(已知)
∴____//____( )
(4)∵AG // DF(已知)
∴∠3=_____( )
(5)∵∠B+∠4=180°(已知)
∴____//____( )
(6)∵CG // DF(已知)
∴∠F+ =180°( )
综合练习
例1:如图,已知:AC∥DE,∠1=∠2,试证明AB∥CD。
学生练习
如图,已知AB ∥ CD, ∠1=∠2,那么∠E与∠F相等吗?试作出判断并说出你的理由。
综合练习小组讨论展示------教师点评
例3:已知:如图,AB//CD,∠A=100° ∠C=110°求∠AEC的度数
已知,如右图
(1)若AB ∥ CD,则
∠AEC= ∠A+ ∠C,试说明理由.
(2)若∠AEC= ∠A+ ∠C,
那么AB ∥ CD吗?请写出你的推理过程。
课件17张PPT。平行线的复习1 1.复习巩固平行线的有关概念、性质和判定,使学生会用这些概念或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或计算,并能在适当的时候借助于辅助线
2.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整理,使学生对平行线的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并能灵活运用
3. 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识图,能将复杂图形分解为基本图形,学会图形、符号语言、几何语言的转化。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平行线的判定
和性质,并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
或计算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巧设辅助线1
基础知识清单(1)
一、平行线的有关概念?
1、什么是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2、什么是两平行线间的距离?
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其中一条直线上每个点到另
一条直线的距离都相等,这个距离叫两平行线间的距离。
3、三线八角
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八个角 有四 对同位角,两对内错角,两对同旁内角。
1基础知识清单(2) 二、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4)唯一性: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
条直线平行。
三、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3)同旁内角互补,同旁内角互补。
(4)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5)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2、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1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AB∥CD,则与∠1相等的角(∠1除外)共有( )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2)下列说法:
①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④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其中是平行线的性质的是( )
A.① B.②和③ C.④ D.①和④ 图1CA1二、如图,填空
(1)∵∠B=∠1(已知)
∴____//____( )
(2)∵CG // DF(已知)
∴∠2= ( )
(3)∵∠3=∠A(已知)
∴____//____( )
1(4)∵AG // DF(已知)
∴∠3=_____( )
(5)∵∠B+∠4=180°(已知)
∴____//____( )
(6)∵CG // DF(已知)
∴∠F+ =180°( )1 证明: ∵由AC∥DE (已知)∴ ∠ACD= ∠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2(已知)∴ ∠1=∠ACD (等量代换)∴ AB ∥ 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例1:如图,已知:AC∥DE,∠1=∠2,试证明AB∥CD。综合练习1试一试如图,已知AB ∥ CD, ∠1=∠2,那么∠E与∠F相等吗?试作出判断并说出你的理由。1234AB CDEF1例3:已知:如图,AB//CD,∠A=100° ∠C=110°求∠AEC的度数 出现转折角,巧设辅助线解:过E作EF//AB
∵ EF//AB,AB//CD∴ EF//A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A+ ∠1= 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A=100°∴ ∠1=180°-∠A=180°-100°=80° ∴ ∠C+ ∠2= 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180°-∠C=180°-110°=70° ∴ ∠AEC=∠1+∠2=80+70°=150° 1探索与思考已知,如右图
(1)若AB ∥ CD,则
∠AEC= ∠A+ ∠C,试说明理由.
(2)若∠AEC= ∠A+ ∠C,
那么AB ∥ CD吗?请写出你的推理过程。
作法:过点E作EF∥AB1小结4、出现转折角,巧设辅助线.1、平行线的定义3、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2、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课后作业
1.如图,已知AB∥CD,∠1=30°,∠2=90°,则∠3等于( )F过点E作EF∥AB2.如图,已知AB∥CD,∠BAE=135°,
∠AED =80°,∠EDC的度数是( )F过点E作EF∥AB13.如图,AB∥CD,∠B=105°,
∠DCE =40°,则∠CEF的为( )F过点C作EF∥AB4.如图,AB∥CD,EF⊥AB于点O,FG与CD交于点M,若∠1=43°,则∠2=__________G过点F作EG∥AB1 4、如图,已知AB∥CD∥EF,则x、y、z
三者的关系是什么? 1平行线的复习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及分析:
?新课标明确指出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理解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了解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了解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意识以及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材分析:
本章是图形与几何的重要内容,是学习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图形的平移、图形与坐标、相似形、圆形、视图与投影等知识不可缺少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边的学习,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探究意识,并能进行初步的证明,他们在由“观察者”变成“探究者”,由“验证者”变成“发现者”。因此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观察、提问、猜想、验证及总结全过程,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四、教学重、难点:
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及其应用是本章的重点.辅助线的添加是本章的难点.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巩固平行线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使学生会用这些概念或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或计算,并能在适当的时候借助于辅助线解决问题。
2.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整理,使学生对平行线的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
3. 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识图,能将复杂图形分解为基本图形,学会图形、符号语言、几何
语言的转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验证—总结的科学探究过程来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科学的奥秘,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教学设计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巩固平行线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使学生会用这些概念或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或计算,并能在适当的时候借助于辅助线
2.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整理,使学生对平行线的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
3. 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识图,能将复杂图形分解为基本图形,学会图形、符号语言、几何
语言的转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验证—总结的科学探究过程来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科学的奥秘,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导学案
教学过程
引入:老师:在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学生:有两种,或者相交,或者平行。教师:在空间呢?除了上面两种关系外,还有两直线异面。上一节课我们复习了相交线、垂线,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复习“平行线”。(板书课题:平行线)
一、基础知识复习
(一)、自主复习教材,然后小组合作列出基础知识清单.
(二)、小组黑板展示基础知识清单.-------其他小组回答清单上的问题--------对于本小组遗漏的问题小组间互相补充--------教师总结点评.
基础知识清单
平行线的有关概念:
什么是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直线叫平行线。
细节点评:在同一平面可以去掉吗?
什么是平行线间的距离?
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其中一条直线上每个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都相等,这个距离叫两平行间的距离。
三线八角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八个角中有四对同位角,两对内错角,两对同旁内角。
细节点评:
?区分三种角各自特征和用途
例如:如图1-1①∠2和∠5的关系是______;
②∠3和∠5的关系是______;
③∠2和______是直线______、______被______所截,形成的同位角;
如图1-2①同位角有______;
②内错角有______;③同旁内角有______;
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4)唯一性: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平行线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4)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5)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细节点评:
注意区分性质与判定的互逆关系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AB∥CD,则与∠1相等的角(∠1除外)共有( )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2)下列说法:
①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④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其中是平行线的性质的是( )
A.① B.②和③ C.④ D.①和④
二、如图,填空
(1)∵∠B=∠1(已知)
∴____//____( )
(2)∵CG // DF(已知)
∴∠2= ( )
(3)∵∠3=∠A(已知)
∴____//____( )
(4)∵AG // DF(已知)
∴∠3=_____( )
(5)∵∠B+∠4=180°(已知)
∴____//____( )
(6)∵CG // DF(已知)
∴∠F+ =180°( )
(通过填空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证明的思路,掌握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的具体运用,特别注意是角相等推线平行,线平行推角相等的两个转化)
基础练习以自主练习讨论为主
综合练习
例1:如图,已知:AC∥DE,∠1=∠2,试证明AB∥CD。
学生练习
如图,已知AB ∥ CD, ∠1=∠2,那么∠E与∠F相等吗?试作出判断并说出你的理由。
综合练习小组讨论展示------教师点评
例3:已知:如图,AB//CD,∠A=100° ∠C=110°求∠AEC的度数
小组讨论-----教师讲解
已知,如右图
(1)若AB ∥ CD,则
∠AEC= ∠A+ ∠C,试说明理由.
(2)若∠AEC= ∠A+ ∠C,
那么AB ∥ CD吗?请写出你的推理过程。
(注意书写的规范性和合理性,请学生板演及时点评)
(通过这个练习是学生掌握基本添辅助线的方法,构造熟悉方便的基本图形)
小结
通过复习,我们进一步理解了平行线的概念,熟练掌握了判断平行线的各种方法,能利用平行线的概念、判定和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梳理知识点,掌握基本图形,添辅助先学会图形的转化。
作业
1.如图,已知AB∥CD,∠1=30°,∠2=90°,则∠3等于( )
2.如图,已知AB∥CD,∠BAE=135°,
∠AED =80°,∠EDC的度数是( )
3.如图,AB∥EF,∠B=105°,
∠DCE =40°,则∠CEF的为( )
4.如图,AB∥CD,EF⊥AB于点O,FG与CD交于点M,若∠1=43°,则∠2=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