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领悟课文表达特点,读出课文的情感变化。
3.能结合相关资料,体会《七子之歌(节选)》与课文表达的情感的相似之处。
教学重点
了解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难点
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领悟课文的表达特点,读出课文的情感变化。
教学课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问题引导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作者花了很多的笔墨去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可是,英法联军却让它在地球上永远的消失了。
2.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呢?请同学们看到课文,默读第五自然段,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把你的感悟写在相应的词句旁。
3.师引导学生分享交流。
二、分析课文,引导感知
1.分析关键字词,引导感知作者情感,指导朗诵。
2.同学们,“掠”字前面还有一个词不可忽视(统统),“破坏”前面也有一个词不能放过(全部)。这些英法联军究竟怎样统掠走、怎样任意破坏毁掉,一位英国记者记下了他亲眼看到的那一幕。(听范读,生想象画面)
3.英法联军除了掠走、破坏、毁掉,还觉得不够,竟然放火烧园!(出示视频资料)
4.大火烧了三天,同学们,英法联军他们烧掉了什么呢,静静的想一想。(播放音乐,创设情境)
5.课件出示课文相关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大火烧毁圆明园的相关片段。
6.法国的文学家雨果对圆明园的毁灭也深感痛惜,他在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这样写到(指名朗读)是啊,圆明园是属于世界人民的,可是,圆明园这个奇迹现已不复存在,难怪文章开篇作者沉痛的感叹(指导朗读)。
7.提问: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交流讨论。(圆明园这样美好的事物毁灭了,就形成了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8.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让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可是,在英法联军的铁蹄下已经化成了一片灰烬。让我们放慢速度,读一读2、3、4段,再来追忆追忆。
三、关联内容,感悟提升
1. 圆明园毁灭之后,像这样任由外国侵略的事件不止一件。
(引导生了解爱国文学家闻一多)
2.播放诗歌《七子之歌澳门》,指导朗诵,学习有停、有连、有高、有低的朗读方法。
3.提问:读完之后,你觉得《七子之歌澳门》与《圆明园的毁灭》有什么共同之处呢?(令人悲愤)
4.民弱被人役,国弱被人欺,七子之歌还有另外六首,同学们课后可以找来读一读。
5.感悟《七子之歌澳门》中第一人称写法的好处,引导学生也用第一人称替圆明园写几句话,抒发圆明园对英法侵略者的痛诉。
6. 联系本单元课文《故事三首》,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指导朗诵。(民强才能国富,同学们,我们都是中国人,中国永远是我们的家,我们要学习陆游至死也不忘失地的收复,我们要像龚自珍那样,不忘关怀国家的命运。)
7.指导朗诵本单元课文《少年中国说(节选)》。
四、布置作业
课后读一读课后可以找来读一读七子之歌的另外六首,感悟作者情感。
五、板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
1.不可估量
昔日辉煌
对比
5.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