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陆游
做梦都想去前线,领导却给我安排了闲职,我失眠听了一夜的雨,这个破班,我是一天也不想上了。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存诗9300多首,是中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出生于1125年(靖康之难前一年),在国难中诞生、成长直至逝世。
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一生坚持抗金,主张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
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打击,两度因力主抗金而被罢职。可他始终坚持自己恢复中原的志向,至死不忘复国大业。
嘉定二年(1210年),85岁的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
陆游其人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淳熙十三年(1186),此时陆游已六十二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
这一年春天,陆游又被起用为严州知府。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宋史·陆游传》里还有一处细节,皇帝在临别前,对陆游说:“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
诗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轻狂,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是日益见得明白了。
解题:《临安春雨初霁》
临安:南宋都城,今浙江杭州。
春雨:点明时节和天气。
霁(jì):雨雪停止,天气放晴。
品读诗歌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朗诵诗歌
思考:
1.陆游来到帝都临安,他的心情美丽与否?
2.陆游到临安都有哪些活动?
3.陆游准备在临安常住么?
1、首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①比喻,以“世味人情”比作薄纱,突显人情的淡泊。
②直抒胸臆,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得过且过,官场上的习气一天比一天坏,在这样的环境中做官,有什么意思呢!
③反问,谁让我到京城来做客呢?
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世态炎凉的无奈,透露出客居京华的懊悔。也奠定了全诗抑郁惆怅的感情基调。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首 联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2、历来评此诗的人都以为颔联这两句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它在全诗中的作用仅仅在于刻画春光吗?
颔联
以乐景衬哀情。小楼、春雨、杏花虽构成明媚的春光图景,但“一夜”暗示了诗人一夜辗转不眠,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诗人用这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来反衬自己旅居京城时的郁闷惆怅,感伤无奈,显得含蓄蕴藉。
1、有人说,阅读《临安春雨初霁》诗中颔联,对“一夜”两字不可轻轻放过,为什么?
①“一夜”意为“整夜”。
②诗人整夜“听春雨”,似在暗示重被起用的他并不快意,也无意与明媚的春光为伍,反而因这“一夜春雨”而辗转不眠,忧患不已。
①用典,“矮纸”就是短纸、小纸,“草”就是草书。暗用了张芝的典故。张芝擅长草书,但写草书太花时间,所以很少写。借以表明自己客居京华,闲极无聊,以草书消遣。
②细节描写,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茶,用日常细节含蓄表达诗人报国无门、蹉跎岁月的愤懑之情。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1、颈联主要运用哪些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颈联
1、尾联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明诗人怎样的情感
①用典,运用“素衣化缁”典故,不仅指羁旅风霜之苦,又寓有京中恶浊,久居为其所化的意思。
②陆游这里反用其意,其实是表明心志与自我解嘲。诗人洁身自好,不受京城坏风气的影响,更有对朝廷偏安一隅而己志难伸的不满,与开头呼应。回家本非诗人之愿,但因京中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故不如回乡躬耕。偌大一个杭州城,竟然容不得诗人有所作为,悲愤之情见于言外。
尾联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主旨归纳
主旨归纳
主旨归纳
本诗表面似写恬淡、闲适的临安春雨杏花景致,实际上抒写了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
表面上看来写极了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其背后隐藏着诗人无限的感伤与惆怅,隐藏着报国无门、蹉跎岁月的落寞情怀。
明媚春光只是诗人落寞情怀的反衬
本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
CHINESE TRADITION
您的正文已经简明扼要
点击添加标题
您的正文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
点击添加标题
General demonstration template of fresh watercolor
①表达诗人客居京华的郁闷和惆怅。首联“世味”“薄”表现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和感叹
②表达诗人壮志难酬的焦虑和悲愤。颈联表面上写优雅闲适,实际上正值国家多事之秋,诗人却作书品茶消磨时光,无法放下自己建功报国的大志,内心抑郁而且惆怅。
③表达诗人羁旅风霜的苦闷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尾联写不愿在京城闲居无聊,不想沾染京都官场的恶浊,渴望归家的自我安慰。
深入探究
对比阅读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比较《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在意象,意境,风格,情感,手法,主旨上的异同?
比较《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的异同?
《书愤》尾联
①主旨相近。抗金大业难酬的悲愤之情。
②手法相同。用典明志。
《蜀相》尾联
同
异
①风格不同。《书》大气磅礴,慷慨悲壮;
《临》恬淡静雅,惆怅深沉;
②情感不同。《书》还有追怀往事,希冀报国的情感;
《临》对京华生活的厌倦和不得志的无奈;
③意境不同。《书》沉郁雄浑顿挫;
《临》明艳恬静闲;
临安春雨初霁
陆 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内容鉴赏
思考:
1. 陆游来到帝都临安,他的心情美丽与否?
世味:世情。 骑马:暗示被召作官。
客:客居。 京华:指京城临安。
世态人情这些年来薄得像透明的纱, 谁让我还要骑着马来客居京城呢
比喻,感叹世态人情薄得就像半透明的纱。首联开门见山, 直言“世味”之“薄”, 直指南宋朝廷不图恢复,得过且过,官场上的习气一天比一天地坏下去,在这样的环境里做官,的确没有什么意思。一句“谁令”的是自问更是自悔。表达了作者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客籍京华的蹉跎的伤感。
临安春雨初霁
陆 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思考:2.陆游到临安都有哪些活动?
闲作草:运用典故。据说张芝擅长草书,但平时都写楷字,人问其故,回答说,“匆匆不暇草书”即写草书太花时间,所以没工夫写。陆游客居京华,闲极无聊,所以以草书消遣。
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
在短小的纸张上斜行运笔,闲来无聊写写草书。在小雨初晴的窗边,望着煮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淡淡品味飘溢的茶香。
表面上:
实际上:
极闲适恬静
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怨愤。陆游素来有为国家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的宏愿,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诗人却在“作草”、品茶消磨时光。诗句中“闲情”背后的怨愤之意溢于言表。
临安春雨初霁
陆 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内容鉴赏
思考:
3.陆游准备在临安常住么?
素衣:原指白色的衣服,代指布衣之士或贫寒读书人,喻清白的操守。
陆机的诗云:“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不仅指羁旅风霜之苦,又寓有京中恶浊,久居为其所化的意思。
身着一袭素衣,不要感叹京城风尘四起,等到清明我就可以回到家中了。
意京都风尘,会把人的白衣裳变黑。反用其意,实叹“风尘”,反自我劝解道“莫叹”,自我解嘲,说不会受到京华的坏风气的影响。因为等到清明节时我便可到家,表明诗人急于还家的心情——因京中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故不如回乡躬耕,实为激愤之言。
明写羁旅之苦,实际上是说官场的浊恶及归乡避世的愿望。
全诗小结
诗开篇即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客籍京华的蹉跎,直抒胸臆,情感喷薄,整首诗的情绪在开篇即达到高潮,后面三联逐渐回落。无论是夜不能寐听春雨,天明百无聊赖“作草”“分茶”,还是自我安慰说“清明可到家”,都是开篇两句的注脚,都是本已厌倦官场却又客籍京华的无
奈之举。
堂
检
测
课
[1]《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被誉为“绘尽江南春的神魄”。
[2]《临安春雨初霁》中用讽喻手法表明诗人之“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临安春雨初霁》中表明诗人不会受世俗污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答案:(1)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2)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3)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