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作者:卡夫卡
变形记
新课导入
卡夫卡
在他的《变形记》这部作品中,人变成丧失了人的一切自主性的甲虫。公司协理逃跑,母亲晕倒,“父亲握起拳头,露出一脸敌意,好像他要把格里高尔推回到他的房间里去似的”,并且“像一头发狂的野兽似的发出啾啾声”赶他回房间,他被父亲推倒在房内跌得“满身鲜血淋漓”。人与人之间本来应该充满爱和包容,可是我们看到的现实世界却充满了自私、算计和冷漠。他是谁?
课程目标
1、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品中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
2、欣赏作品中季度夸张以及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分析荒诞的情节表现社会生活的本质。
3、分析主人公及家人的心理变化,领略外国小说心理描写艺术
积累与建构
一、单音识记
1.签字( ) 2.倦怠( ) 3.毋宁( )
4.黏性( ) 5.窘迫( ) 6.宽宥( )
7.窥视( ) 8.挪动( ) 9.遗憾( )
知人论世
作者档案
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生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的影响,对政治事件一直持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文笔明净而想象奇诡,常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见仁见智。
代表作品:小说《变形记》《诉讼》《城堡》等。
背景回放
《变形记》创作于1912年,发表于1915年。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作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他们纷纷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卡夫卡就是其中优秀的代表作家之一。
梳理情节 理解内容
拼命还债
孤独痛苦
亲情淡薄
赏析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
1.第2段对格里高尔房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 揭示了格里高尔生活环境的压力,居住房间狭小拥挤,繁重的工作之余没有一个宽敞舒适的休息之地,上班被挤压,下班后还是被挤压。
赏析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
2.作者主要是通过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格里高尔的?
[明确]作者主要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刻画格里高尔这个人物。格里高尔过去的生活、变成甲虫后的内心感受和个性特点,都是通过心理描写表现出来的。
赏析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
3.这篇小说心理描写的重点是什么?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明确] (1)小说心理描写的重点是变形后格里高尔悲哀、凄苦的内心世界。(2)格里高尔虽然变成了甲虫,但他的心理始终保持着人的状态,他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时的惊慌、忧虑,他考虑家庭经济状况时的焦虑、自责,他遭亲人厌弃后的绝望、痛苦,无不展示了一个善良、忠厚、富有责任感的小人物渴望人的理解和接受的心理。只是这种愿望终究被彻底的绝望所代替,弥漫在人物心头的是无边的孤独、冷漠与悲凉。
赏析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
4.小说的内在主线是什么?
[明确]小说的内在主线就是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的心理、情感流动的过程,主人公变成甲虫后的内心感受和心理活动是小说的主体。
赏析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
5.这篇小说勾画人物内心世界,进行心理描写的手段有哪些?
[明确] 小说用内心独白、回忆、联想、幻想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他不断地回忆、联想过去和今后的事情,不时由于恐惧、焦虑、痛苦和绝望而产生幻觉,并且在自由联想中经常出现时空倒错、逻辑混乱、思维跳跃等,具有一定的意识流特征。
理解作品的内容和内涵
6.第7段写了家中几人来催格里高尔上班?说明了什么?
[明确] (1)母亲、父亲、妹妹三人。(2)说明格里高尔是挣钱养家的主力,家人对他的勤劳已经习以为常,把这份辛苦当成理所当然。
理解作品的内容和内涵
7.格里高尔起床最大的障碍是什么?他又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明确] (1)从文中看,格里高尔起床艰难,主要原因在于他身子宽,无法控制无数细小的腿,腿不能屈起。(2)为了生活,格里高尔反复试验,想方设法,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不断挪动身体,最终得以成功。
理解作品的内容和内涵
8.第24段中描述了父母与协理看到格里高尔变成甲壳虫后的不同态度,请加以概括。
[明确] ①协理看到格里高尔,惊慌失措,想要逃走;②母亲“先是合着双手看着父亲,而后朝格里高尔走了两步,随即倒了下去”;③父亲“握起拳头,露出一脸敌意”“不安地环顾了一下客厅”“用手捂住眼睛哭了起来”。
理解作品的内容和内涵
9.第26段中,格里高尔向协理的诉说主要包含哪几层意思?
[明确] ①对工作的抱怨;②对家庭的责任;③需要别人的理解。
对比阅读
10.阅读了《促织》《变形记》(节选)后,请比较这两篇小说中的“变形异化”的异同。
[明确] 同:《促织》一文中的成名的儿子、《变形记》(节选)一文中的格里高尔都变成了昆虫。
异:“变形异化”的原因不同。《促织》中成名的儿子化身促织,是因为封建官吏的贪暴和朝廷的腐败。《变形记》(节选)中格里高尔的变形是因为经济压力和工作压力过大,资本主义制度使亲情淡薄、人性扭曲、人性丧失。
文章主旨
[明确] 文章揭示了当时社会生活中人的异化、亲情的冷漠、人性的扭曲,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在机器生产和生存竞争的高压下,在金钱和私利面前,人性已被摧残的悲惨状况。
象征手法运用
《变形记》通过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遭亲人嫌弃的遭遇,塑造了格里高尔孝子、好职员的形象,表现了他的善良、忠厚和有责任心。以荒诞和象征的手法,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扭曲,揭露和批判了摧残人性的社会现实。
运用象征手法,要注意以下三方面的要求:
(1)立意要明确。文章赞扬什么,或批评什么,观点一定要鲜明,要贯穿全文。
(2)描写要具体。只有对象征体作具体的描绘,才能使人透过“形”看到“神”,如果“形”描绘得不具体,那么,所颂扬或批评的精神和意志,就只能是抽象的概念,作者的“意”就不能形象地表达出来。
(3)类比要恰当。所借之物和所咏之寓,或所借之物和所抒之情,要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合乎情理。这就要找准类比点,进行联想。
迁移运用
学习本文的象征手法,以“竹”为对象写一首思索人生的小诗,30字左右。
[写作示例] 每攀登一小步/都要做一次总结/过分的谦虚/终究不能成为栋梁
课堂练习:阅读课文,完成1~4题。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格里高尔是一个善良、忠厚、富有责任感的小人物,对于父母他是个孝子,对于妹妹他是个好哥哥,对于公司他是个好职员。
B.沉重的家庭负担和父亲的债务,压得格里高尔喘不过气来。他拼命干活,目的是还清父债,改善家庭生活。在公司,他受老板的气,指望还清父债后辞职。
C.变成甲壳虫后,格里高尔明确意识到越是想回到人类世界,越是会受到排斥。
D.格里高尔的亲生父亲,没有为儿子的遭遇心疼焦急,只是恨不得立刻将这个已经变成怪物的东西清理出视线范围,一个冷血无情、野蛮强横的父亲的形象瞬间跃然纸上。
C [格里高尔变成甲壳虫后没有意识到“越是想回到人类世界,越是会受到排斥”。]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3段提到了“阴沉的天气”,渲染出冷清、孤寂的气氛,也预示着主人公的命运。
B.小说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刻画了格里高尔这个人物。格里高尔过去的生活、变成甲壳虫后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都是通过心理描写表现出来的。
C.小说主要运用了描写、记叙、说明、议论的手法,写出了格里高尔尽管失去人形,但仍保留着人的感情、思维。
D.故事在整体上是荒诞的,但这正是当时人们生存状态的一种写照。在金钱社会中,竞争异常激烈,生存的压力使许多人的精神被扭曲、摧毁。
3.《变形记》(节选)中作者的叙述语调有何独特之处?这样叙述有何妙处?
[明确]
(1)在作品中,卡夫卡的叙述语调平静得近乎冷漠。
(2)人变成甲壳虫,本来是一个凄惨而又令人触目惊心的故事。但作者以不动声色、不动感情、不加议论的平静笔调写出,给人一种似乎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感觉,这不禁更加令人警醒:当可怕变得平庸时,平庸就成为更加可怕的事实。由此激发读者去思索人的生存现状以及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的问题。
4.文章的真实性表现在哪些地方?试举例说明。
[明确] ①格里高尔的妹妹、父亲、母亲的态度、行为是真实的;②格里高尔的双重行为特性(人的心理,甲壳虫的习性)也显得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