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 检测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 检测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5-21 13:5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章《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检测题
一、单选题(共20题)
1.“科技创造价值,创新驱动发展”,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葡萄酒中加入适量以起到杀菌、抗氧化的作用
B.我国成功研制吨级氢液化系统,该系统重新进行液氢汽化时断裂了化学键
C.高纯硅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和计算机芯片
D.生产宇航服所用的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材料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2.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 X Y Z M G R Q
原子半径(×10-10 m) 1.86 0.99 1.43 1.60 0.75 0.74 0.89
主要化合价 最高正价 +1 +7 +3 +2 +5 -- +2
最低负价 -- -1 -- -- -3 -2 --
A.离子半径r(G3-)﹥r(X+)﹥r(Z3+) B.元素Y和Z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C.R2-比G3-更容易失去电子 D.Y的含氧酸的酸性一定比G的含氧酸的酸性强
3.V、W、X、Y、Z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W的气态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Y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Z的原子序数等于V、W、X的原子序数之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Z同主族,Y、Z同周期 B.简单离子的半径:W>Y
C.V、X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2∶1的化合物 D.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W
4.钾(K)与Na在性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K比Na的活泼性强,下面是根据Na的性质对K的性质的预测,其中正确的是(  )
A.K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大,熔点高
B.K在空气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且产物只有K2O
C.K与水能够反应,但不如Na与水的反应剧烈,产物都有氢气
D.K也可以与氯气反应,且比Na与氯气的反应剧烈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氟酸可用于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 B.Si和SiO2都用于制造芯片
C.SiO2能和NaOH溶液、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D.Si和SiO2都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6.我国“祝融号”火星车采集到的火星土壤中含有短周期元素X、Y、Z、W,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主族序数是周期序数的2倍,Y与Z同主族且Z的原子序数为Y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B.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C.简单离子半径: D.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
7.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Z元素原子核外K层与M层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 Y
Z W
A.X、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B.W、X两种元素的氧化物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
C.常温下,Z和W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硫酸
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
8.230Th和232Th是钍的两种同位素,232Th可以转化成233Th。下列有关Th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Th元素的质量数是232;②230Th和232Th是同素异形体;③230Th和232Th的化学性质相同;④232Th转化成233Th是化学变化;⑤Th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1;⑥230Th和232Th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
A.①③ B.②⑤ C.③⑥ D.③⑤
9.与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跟与Ar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所形成的是
A.MgBr2 B.Na2S C.CCl4 D.KCl
10.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X Y
Z W
A.原子半径:W>Z>Y>X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比W强
C.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较Z的弱
D.W元素形成的单质常用于自来水消毒
11.下列物质互称同位素的是
A.和 B.18和16 C.石墨和金刚石 D.和
12.放射性同位素电池采用的放射性同位素主要有等。的质子数是
A.90 B.38 C.52 D.128
13.如图表示一些物质间的从属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X Y Z H
A 分散系 胶体 溶液 烟
B 电解质 酸 碱 盐
C 元素周期表的纵行 主族 副族 卤族
D 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酸
A.A B.B C.C D.D
14.科学家创造了由18 个碳原子构成的化学界“指环王”(C18) ,碳原子由单键和叁键交替连接在一起,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18与 C60互为同系物
B.12C18和14C18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C.C18和金刚石互为同分异构体
D.“指环王” (C18) 具有半导体特性
15.Ca可用于研究中药的钙拮抗作用及机理,这里的“45”是指该原子的
A.质子数 B.中子数 C.质量数 D.电子数
1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N、O、P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B.Na、Mg、Al元素最高化合价依次升高
C.Na、Li、K原子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D.P、Cl、S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
17.甲、乙、丙3种溶液各含有一种X-(X-为Cl-、Br-或I-)离子,向甲中加入新制的氯水和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层变为橙色;向丙溶液中加入新制的氯水和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层变为紫色,则甲、乙、丙依次为
A.Br-、Cl-、I- B.Br-、I- 、Cl- C.I-、Br-、Cl- D.Cl-、I-、Br-
18.短周期元素X、Y、Z和M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其中X的单质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Z
Y M
A.Y的原子半径比M的小 B.M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强酸
C.X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 D.M元素的非金属性比Z的弱
19.下列元素中,属于第三周期ⅤA族的是 (  )
A.镁 B.硅 C.磷 D.硫
20.2021年4月9日,北京大学材料物理研究所叶堉团队利用相变和重结晶的方法,在非晶SiO2/Si表面上实现了二维半导体碲化钼( Te位于第五周期,第VIA族)单晶薄膜的无缝制备,发表在英国科学杂质《Science》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0.5mol碲化钼含有的中子数目为102mol
B.碲原子有五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
C.重结晶过程可使不纯的物质的获得纯化
D.钼元素位于第五周期VIB族
二、非选择题(共5题)
21.完成下列问题:
(1)10Be和9Be 。
a.是同一种原子    b.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c.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d.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2)有下列微粒或物质:
①O、O、O ②H2O、D2O ③石墨、金刚石 ④H2、D2、T2 ⑤H、D、T ⑥K、Ca、Ar,回答下列问题:
a.互为同位素的是 ;
b.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c.由①和⑤中的微粒能结合成水,可得水分子的种数为 种;可得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水分子种数为 种,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是 (写化学式)。
(3)H2O的摩尔质量为 ,相同质量的H2O与H2O所含质子数之比为 ,中子数之比为 。
(4)电解相同质量的H2O和H2O时产生的氢气在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为 ,质量之比为 。
22.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和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则、、、分别为 。
23.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根据题意,请按照要求填空:
(1)钠有多种化合物,其中俗称“小苏打”的是 (填化学式)。
(2)铝制餐具不宜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食物,但常温下铝制容器可以盛装 (填“浓硫酸”或“浓盐酸”)。
(3)铁有多种氧化物,其中可用做颜料、油漆的是 (填“化学式)。钢铁表面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为保护地下钢管不受腐蚀,可使它与直流电源的电极相连,该保护方法叫 。
(4)我国5G通信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高速通信离不开光导纤维。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是 (填化学式)
(5)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装置,可使尾气中的NO和CO反应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请完成一定条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配制CuCl2溶液时,需要加入适量盐酸,其原因是 (结合化学用语说明),向CuCl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SO2,微热,一段时间后可得得CuCl白色沉淀。离子方程式为 。
24.(1)第ⅢB族有 种元素,第117号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第5周期第ⅤA族元素的元素名称为 ,原子序数为 ;
(3)第4周期元素硒的某一核素含有46个中子,该元素的原子符号为 ;
(4)和是元素X的两种稳定的天然同位素,它们的原子质量分别为a g和b g,在自然界中所占的原子百分比分别为m%和n%,已知12C原子的质量为W g,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元素X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 。
25.按要求完成下列方程式:
(1)写出一个属于“工业固氮”的化学方程式: 。
(2)硫酸工业中煅烧硫铁矿(FeS2)的化学方程式: 。
(3)N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氢氟酸不能存放在玻璃瓶中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实验室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橡胶塞不用玻璃塞的原因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参考答案:
1.B
A.具有还原性,葡萄酒发酵过程有细菌繁殖,葡萄酒中加入适量以起到杀菌、抗氧化的作用,故A正确;
B.液氢汽化时时物理变化,没有断化学键,故B错误;
C.硅是半导体,高纯硅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和计算机芯片,故C正确;
D.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材料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2.A
由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可知,Y存在+7、-1价,则Y为Cl,R只有-2价,则R为O,R与G的半径接近,且G存在+5、-3价,则G为N,X、Z、M均只有正价,且原子半径大于O、Cl的原子半径,则应分别为第三周期的Na、Al、Mg、Q的化合价只有+2价,半径小于Mg,是Be,然后结合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化合物知识来解答。
根据分析可知,X、Y、Z、M、G、R、Q分别为Na、Cl、Al 、Mg、N、O、Be。
A.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离子半径r(G3-)﹥r(X+)﹥r(Z3+),故A正确;
B.元素Y和Z的化合物可能为氯化铝,属于共价化合物,故B错误;
C.非金属性R>G,则G3-比R2-更容易失去电子,故C错误;
D.高氯酸为所有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酸,则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一定比G的含氧酸的酸性强,若是含氧酸,可以有最高价、低价等,没法比较酸性强弱,故D错误;
答案选A。
3.D
V、W、X、Y、Z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三倍,为O;W的气态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为N;Y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且Y原子序数大于氧,只能为第三周期,为Na;Z的原子序数等于V、W、X的原子序数之和,则V为H,Z为S,结合原子结构特点、元素性质解答。
A.X、Z分别为O,S二者是同主族,Y、Z分别为:Na、S属于同周期,故A正确;
B.W离子为N3-,Y离子为Na+,二者核外电子数相同,钠离子质子数大于氮离子,所以离子半径,N3 >Na+,故 B正确;
C.V、X分别为H和O,可以形成H2O、H2O2化合物,原子个数比分别为2∶1、1∶1,故C正确;
D.X为O,W为N,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增大,非金属性增强,则氧的非金属性强于氮,所以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W,故D错误;
答案选D。
4.D
A. K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小,熔点低,错误;
B. K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产物有K2O、K2O2、KO2,错误;
C. 由于K的活动性比Na强,所以K与水能够反应,反应比Na与水的反应剧烈,产物都有氢气,错误;
D. K也可以与氯气反应,由于K的活动性大于Na,所以K比Na与氯气的反应剧烈,正确。
5.A
A.氢氟酸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可以刻蚀玻璃,则可用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故A正确;
B.Si是制造半导体、可用于制芯片,SiO2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故B错误;
C.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SiO2和氢氟酸反应不能生成盐和水,且二氧化硅不与其它酸反应,SiO2能和NaOH等碱溶液反应,则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不是两性氧化物,故C错误;
D.Si可用于制芯片,SiO2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故D错误;
答案选A。
6.B
主族数是周期数的2倍的元素为碳或硫,由于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因此X为碳;Y与Z同主族且Z的原子序数为Y的2倍,因此,Y为氧,Z为硫,W为氯;
A.X、Y分别为碳、氧。碳和氢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比较的是非金属性故X<Y,选项A错误;
B.ClO2可用于自来水消毒,选项B正确;
C.Y为氧,Z为硫,同一主族自上而下,简单离子半径逐渐增大,故简单离子半径Y<Z,选项C错误;
D.Z的氧化物可能是二氧化硫,其对应的水化物亚硫酸是弱酸,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7.D
由“Z元素原子核外K层与M层电子数相等”可知,Z为Mg,由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W为Al,X为C,Y为N。
A.C、N同周期,非金属性,则酸性,选项A错误;
B.、能与NaOH溶液反应,但CO与NaOH溶液不反应,选项B错误;
C.常温下,Al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选项C错误;
D.根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可知,原子半径:,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8.C
①元素没有质量数,①不正确;
②230Th和232Th是钍元素的两种核素,二者互称同位素,②不正确;
③230Th和232Th互称同位素,二者的化学性质相同,③正确;
④232Th转化成233Th时,原子核发生了改变,不属于化学变化,④不正确;
⑤Th元素的两种核素230Th和232Th的丰度未知,无法计算其相对原子质量,⑤不正确;
⑥230Th和232Th是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⑥正确;
综合以上分析,③⑥正确,故选C。
9.B
Ne是10号元素,属于第二周期零族元素,Ar是18号元素,属于第三周期零族元素,
A、Mg2+核外电子排布跟Ne相同,但Br-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不相同,A不符合题意;
B、Na+和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而S2-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B符合题意;
C、CCl4没有离子存在,C不符合题意;
D、K+、Cl-的核外电子排布都与Ar相同,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10.D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则Y是O元素,根据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可知X是N元素、Z是S元素、W是Cl元素。
A.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原子半径:S>Cl>N>O,故A错误;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酸性:H2SO4C.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稳定性:H2O>H2S,故C错误;
D.W是Cl元素,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氯气常用于自来水消毒,故D正确;
选D。
11.D
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同位素的研究对象为原子,A的物质是化合物,B和C的物质是单质,只有D满足;
故选D。
12.B
A.90是质量数,故A错误;
B.38是质子数,故B正确;
C.中子数90-38=52,故C错误;
D、128无效数据,故D错误;
答案选B。
13.B
由图可知,概念的范畴为X包含Y和Z,Y包含H,然后利用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来分析物质的类别,再根据概念的从属关系来解答;
A.根据微粒的直径不同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分析;
B.电解质包含酸、碱、盐;
C.元素周期表中的7个主族,卤族也是主族;
D.全部由共价键结合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酸为共价化合物,以此解答。
A、分散系包含胶体和溶液,烟属于胶体,故A正确;
B、电解质包含酸、碱、盐,酸不能包含盐,即Y不包含H,故B错误;
C、元素周期表的纵行包含主族和副族,主族包含卤族,故C正确;
D、化合物包含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包含酸,故D正确。
故答案选B。
14.D
A. C18与C60是组成元素相同、结构不同、性质不同的两种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选项A错误;
B.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12C和14C互为同位素,12C18和14C18均为C18二者不互为同位素、虽然由不同的碳原子构成,但化学性质几乎相同,选项B错误;
C. C18和金刚石是组成元素相同,结构不同,性质不同的两种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不互为同分异构体,选项C错误;
D.“指环王” (C18)具有半导体的功能,所以它在电子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5.C
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据此进行解答。
Ca中位于元素符号Ca的左上角的“45”,表示的是该原子的质量数,左下角的“20”表示的是其核内质子数。所谓质量数就是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因此,本题答案选C。
16.B
A. N、O位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越大,非金属性越强,原子序数NB. Na、Mg、Al位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越大最高价越大,则Na、Mg、Al元素最高化合价依次升高,故B正确;
C. Li、Na、K位于同一主族,原子序数逐渐增大,电子层逐渐增大,则Li、Na、K原子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故C错误;
D. P、Cl、S位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P答案选B。
17.A
根据卤素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和萃取的实验现象分析判断。
卤族元素中,其单质的氧化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所以卤族元素中原子序数小的单质能置换出原子序数大的单质。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有一种X-(X-为Cl-、Br-、I- )离子,向甲中加入新制的氯水和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层变为橙色,说明置换出了溴,甲中含有Br-;向丙溶液中加入新制的氯水和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层变为紫色,说明置换出了碘,丙中含有I-,则乙中含有Cl-;
故选A。
18.D
X的单质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1.25g L 1,则X单质的摩尔质量为1.25g/L×22.4L/mol=28g/mol,为氮气,则X为氮元素,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Y为Si元素,M为S元素,Z为F元素。
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核电荷数增多,原子半径减小,所以Y的原子半径比M的大,故A错误;
B.M为S,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若不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弱酸,故B错误;
C.X为N,在空气中含量最多,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O,故C错误;
D.Z的原子半径比M小,对核外电子的束缚力比M大,所以非金属性M比Z弱,故D正确;
故选D。
19.C
A. Mg是12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IIA族,A不符合题意;
B. Si是14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IVA族,B不符合题意;
C. P是15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VA族,C符合题意;
D. S是16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VIA族,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C。
20.A
A.0.5molMoTe2的含有中子的物质的量为102mol,数目应为102NA,选项A错误;
B.碲与氧同主族,位于第五周期,原子有五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选项B正确;
C.重结晶是一种常见的提纯方法,可使不纯的物质的获得纯化,选项C正确;
D.钼元素位于第五周期VIB族,选项D正确;
答案选A。
21. cd ①⑤ ③ 18 7 TO 20 g·mol-1 11∶10 11∶12 10∶9 5∶9
(1)10Be和9Be互为同位素,它们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和质量数不同,不是同一种原子;但是他们都是Be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同,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故选cd;
(2)①O、O、O这三种原子质子数都是8,中子数不同,它们都是氧元素的同位素;
②H2O、D2O,它们不是原子,也不是单质,不是同位素或同素异形体的研究范畴;
③石墨、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④H2、D2、T2分别是、、形成的氢气单质,它们不是原子,却是同一种物质,所以它们不是同位素或同素异形体的研究范畴;
⑤H、D、T分别是、、,它们的质子数都是1,中子数不同,它们都是氢元素的同位素;
⑥K、Ca、Ar,它们的质子数不同,故彼此不是同位素;
故a、互为同位素的是①⑤,b、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③;
c、由①(O、O、O)和⑤(H、D、T)中的微粒能结合成水,由于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且这两个氢原子可以是不同种类的,则氢原子的“搭配”有6种,故可形成水分子的种数为18(=6×3)种;可得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水分子种数为7种,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18(H216O)、19(HD16O、H217O)、20(D216O、HT16O、HD17O、H218O)、21(DT16O、D217O、HT17O、HD18O)、22(T216O、DT17O、D218O、HT18O)、23(T217O、DT18O)、24(T218O);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是T218O;
(3)H2O的摩尔质量为[(2×2)+16]g·mol-1=20g·mol-1;M(H2O)=22g·mol-1,1个H216O分子含10个质子和10个中子,1个H218O分子含10个质子和12个中子,假设H216O与H218O各有1g,则1g的H216O与1g的H218O的质子数比为():()=11:10,中子数比为():()=11:12;
(4)假设H2O和H2O各有1g,M(H2O)=18g·mol-1,M(H2O)=20g·mol-1,则n(H2O)=mol,n(H2O)=mol,则产生氢气,n(H2)=mol,n(H2)=mol,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两种氢气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为:=10:9,质量比为(×2):(×4)=5:9。
22.N、O、Na、S
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W为N元素;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Y为Na元素;由X、Y、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中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该黄色沉淀为S,结合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为O元素,Z为S元素,则W、X、Y、Z分别为:N、O、Na、S。
23. NaHCO3 浓硫酸 Fe2O3 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SiO2 2NO+2CO=N2+2CO2 Cu2++2H2O Cu(OH)2+2H+、加入盐酸抑制Cu2+的水解 2Cu2++2Cl-+SO2+2H2O=2CuCl↓+4H++SO
(1)钠有多种化合物,其中俗称“小苏打”的是碳酸氢钠,化学式是NaHCO3。故答案为:NaHCO3;
(2)铝制餐具不宜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食物,但常温下铝制容器可以盛装浓硫酸(填“浓硫酸”或“浓盐酸”),铝在冷浓硫酸中产生钝化。故答案为:浓硫酸;
(3)铁有多种氧化物,其中可用做颜料、油漆的是Fe2O3(填“化学式),是红棕色固体。钢铁表面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为保护地下钢管不受腐蚀,可使它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该保护方法叫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故答案为:Fe2O3;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4)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是SiO2(填化学式),故答案为:SiO2;
(5)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装置,可使尾气中的NO和CO反应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一定条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O+2CO=N2+2CO2。故答案为:2NO+2CO=N2+2CO2;
(6)配制CuCl2溶液时,需要加入适量盐酸,防止铜离子水解,其原因是Cu2++2H2O Cu(OH)2+2H+(结合化学用语说明),加入盐酸抑制Cu2+的水解;向CuCl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SO2,微热,一段时间后可得得CuCl白色沉淀,同时生成盐酸和硫酸。离子方程式为2Cu2++2Cl-+SO2+2H2O=2CuCl↓+4H++SO。故答案为:Cu2++2H2O Cu(OH)2+2H+,加入盐酸抑制Cu2+的水解;2Cu2++2Cl-+SO2+2H2O=2CuCl↓+4H++SO。
24. 32 金属 锑 51 A×m%+B×n%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分析;
(2)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分析;
(3)根据硒的质子数计算质量数,进而书写该核素的原子符号;
(4)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与一个原子质量的的比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元素各种核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在自然界中所占原子个数百分比的乘积之和。
详解:(1)第ⅢB族由于含有镧系和錒系,因此有32种元素,第117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ⅦA,因此属于金属元素;
(2)第5周期第ⅤA族元素的元素名称为锑,氮元素的原子序数是7,则锑的原子序数为7+8+18+18=51;
(3)第4周期元素硒的质子数是8+8+18=34,若某一核素含有46个中子,则该核素的质量数是34+46=80,因此该元素的原子符号为;
(4)已知12C原子的质量为W g,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核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可以看作是质量数,则元素X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A×m%+B×n%。
25. N2 + 3H22NH3 4FeS2 + 11O22Fe2O3 + 8SO2 3NO2 + H2O = 2HNO3 + NO SiO2 + 4HF = SiF4↑+ 2H2O SiO2 + 2OH— = SiO+ H2O
(1)合成氨是“工业固氮”的重要方法,化学方程式:N2 + 3H22NH3。故答案为:N2 + 3H22NH3;
(2)硫酸工业中煅烧硫铁矿(FeS2)生成二氧化硫和三氧化二铁,化学方程式:4FeS2 + 11O22Fe2O3 + 8SO2。故答案为:4FeS2 + 11O22Fe2O3 + 8SO2;
(3)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化学方程式为3NO2 + H2O = 2HNO3 + NO。故答案为:3NO2 + H2O = 2HNO3 + NO;
(4)氢氟酸不能存放在玻璃瓶中的原因是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方程式为:SiO2 + 4HF = SiF4↑+ 2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故答案为:SiO2 + 4HF = SiF4↑+ 2H2O;
(5)实验室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橡胶塞不用玻璃塞的原因是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溶液具有很强的黏性,若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玻璃塞,时间长了就会打不开,离子方程式为:SiO2 + 2OH— = SiO+ H2O。故答案为:SiO2 + 2OH— = SiO+ 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