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作者简介
德国思想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领袖。1844年恩格斯在巴黎会见马克思,从此两人成为最亲密的战友,开始共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奋斗。他们共同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共产党宣言》。他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大量经济上的支持,在马克思逝世后,帮助马克思完成了其未完成的《资本论》等著作,并且领导国际工人运动。
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他独自担负起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任,同时整理和出版了马克思的著作《资本论》第二、三卷。1889年恩格斯领导建立了第二国际,同各种机会主义进行坚决斗争,捍卫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使国际工人运动得到了广阔的发展。他是继马克思之后
“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导师”。
创作背景
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The philosophers have only interpreted the world in various ways - the point however is to change ——马克思的墓志铭
1883年1月,马克思带着严重的支气管炎病回到伦敦梅特兰公园路41号,这时并发的喉头炎使他几乎不能吞咽。2月间,肺部发生脓肿。3月14日下午,两点多,恩格斯到马克思那里去,护理马克思的女仆海伦上楼去看了一下,马克思处于半睡眠状态。随即便陪同恩格斯一道上楼去,当走进马克思的卧室时,马克思已坐在自己的安乐椅上安详而毫无痛苦的长眠了。他的写字台上还放着《资本论》第三卷的第八次修稿……3月17日,他的葬礼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举行,到场人数不足20人。恩格斯发表了一篇后来闻名世界的悼词,这就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在 马 克 思 墓 前 的 讲 话
悼念对象
悼词
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或文章
结构
开头
中间
结尾
悼念: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身份和职务。
评价: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及生者对其功绩的评价。
悼念:对死者的影响悼念及对参加悼念仪式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
特点:
1.有针对性,中心突出
2.感情深挚,语言通俗
3.开门见山,围绕主题
默读全文,根据悼词的结构,思考:
恩格斯怎么用这么短的篇幅把马克思的一生概括出来的?
任务一:整体感知,梳理脉络
述其哀
赞其功
颂其德
(1)逝世情况
(2-7)巨大贡献
(8-9)深远影响
总:概括马克思的贡献(2)
分:科学家(3-5)
分:革命家(6-7)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任务二:研读文本,理解内容
“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最”
“最”是通过比较得出的严谨的最高级
1.第一段介绍了什么?
马克思逝世时间、地点、情景
“最”是对战友、挚友的最高评价
主客观统一的
至高评价
讳饰:又叫避讳,指说话时遇到有犯忌的事物,不直说这种事物,而用别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
委婉含蓄地说明马克思逝世的消息,倾注了作者对马克思逝世的无限痛惜、深切怀念之情。
与以往的哲学家不同,理论与实践结合
包含失去挚友、失去伟人的极大遗憾
2.第二段从哪些角度评说马克思逝世造成的巨大损失?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任务二:研读文本,理解内容
角度:
一是从受损失的对象(无产阶级、历史科学),一是从受损失的程度(不可估量、空白)。
作用:
①强调马克思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所起的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
②承上启下,以巨大的损失引出下文言巨大的贡献,是第二部分“赞其功”的总纲。
历史科学
无产阶级
3.马克思在历史科学领域的贡献有哪些?
任务二:研读文本,理解内容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运用类比的手法,强调马克思发现的重要性。
马克思的发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与达尔文发现进化论同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理论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任务二:研读文本,理解内容
①基础性的生存需求决定复杂性的精神活动。
②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上层建筑的基础。
③必须由经济基础来解释上层建筑,而不是上层建筑解释经济基础。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理论
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的新价值,就叫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本来是工人劳动的产物,应归工人所有,但是却被资本家凭借对企业的所有权无偿独占,这就是资本家剥削工人发财致富的秘密。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资本论》
任务二:研读文本,理解内容
4.第三段到第五段阐述马克思理论贡献的逻辑顺序是什么?
历史科学领域
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
从点到面
从详到略
表现手法:点面结合,详略结合
全面细致、有条理地表现出马克思在理论方面研究领域之广,钻研之深,价值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哲学: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结合,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理论。
社会学: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政治学:无产阶级第一个政治纲领《共产党宣言》
经济学: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阶级斗争的本质
数学
传播学
文学
……
……
无产阶级
为了
任务二:研读文本,理解内容
5.马克思在革命实践的贡献有哪些?
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
宣扬和传播革命事业
创立国际工人协会
满腔热情
坚韧不拔
卓有成效
恩格斯运用了一连串的词语,热情赞扬马克思在斗争中的非凡才能和辉煌功绩。
任务二:研读文本,理解内容
科学家
革命家
发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
其他研究领域,发现独到
递进关系
点面结合
详略结合
从事理论研究的目的:指导革命实践
参加的革命实践活动
理论
实践
承上启下
赞
其
功
任务二:研读文本,理解内容
6.齐读第八段,思考并讨论:
(1)“最伟大的思想家”为什么会是“最遭嫉恨、最受污蔑的人”?
(2) 本段使用了哪些手法,有什么效果?
(1)各国政府驱逐他——马克思的学说威胁了他们的权威。
资产者诽谤他,诅咒他——马克思所带领的无产阶级革命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2)
对比
敌人恨:驱逐、诽谤、诅咒
战友爱:尊敬、爱戴、悼念
强调突出
马克思的贡献巨大,
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的阶级立场和崇高地位。
比喻
“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
生动形象
马克思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宽广的领袖气度与胸怀
任务二:研读文本,理解内容
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无产阶级共同的敌人
个人私仇
洞穴隐喻
“假如有这么一间铁屋子,绝无窗户而且是万难破毁的。里边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被闷死。然而从昏睡入死,他们全然不知道就要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一声,惊醒这几个较为清醒的人。但是这不幸的少数者, 要去承受这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你对得起他们?”
铁屋子理论
任务二:研读文本,理解内容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这句话简短有力,富有鼓动性,既是对马克思一生的总评,也感召后人继往开来。
后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国际:1889年,恩格斯坚持马克思主义、广泛的罢工、斗争
第三国际:1919年,列宁成立共产国际,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中国共产党:1921年
……
……
任务三:对比阅读,深入探究
1.对比阅读《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体会演说词的针对性,并填写以下表格。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时间
场合
听众
目的
背景
具体语句
1856年4月19日
1883年3月17日
《人民报》创刊纪念宴会
伦敦海格特公墓葬礼
英国宪章派及其他革命人士
马克思的亲友
分析社会现实。宣布无产阶级使命
评价马克思的一生,致以哀思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遭受挫折
马克思病逝少有人知
“汪洋大海”
“狡狯的精灵”“好人儿罗宾”“会迅速刨土的老田鼠”
“安静地睡着了”
“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任务三:对比阅读,深入探究
2.综合两篇演讲词,谈谈你学习到的演讲技巧。
开头吸引听众。
注重情景场合。
讲究逻辑严密。
注意与听众的互动,事例要引发共鸣。
注意关联词、过渡句、语气词的使用。
恰当使用比喻、对比等手法增强感染力。
……
……
任务四:拓展阅读,学以致用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写作表达 :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自古英雄出少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类社会青年英雄辈出,中华民族青年英雄辈出。《共产党宣言》发表时马克思是 30岁,恩格斯是 28 岁。列宁最初参加革命活动时只有 17 岁。“每一代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时代,时代赋予每一代人特定的使命。”那么,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抱负,承担怎样的使命?
班级拟开展以“我们的抱负与时代的使命”为主题的主题班会,请联系现实与自身,写一段 800 字左右的发言稿,表达你的看法,注意格式和用语。
任务四:拓展阅读,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