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纸的发明》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纸的发明》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1 17:3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2. 能解释蔡伦改进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教学重难点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2. 能解释蔡伦改进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学与教活动设计
活动一:一张用了以前九百年的纸
1.创设情景,培养表达欲
借助视频资料,走进纸的历史展厅,充分了解后,再说一说感受。
2.提取信息,绘制时间轴
(1)借助时间轴,借助课后图标题目梳理纸的发明过程;
(2)合作探究,提到造纸术,人们自然而然的就想起蔡伦,那造纸术是不是蔡伦发明的?发明是指从来没有的,是从无到有。通过 “改进”一词,我们知道蔡伦之前已有造纸术,他是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基础上,让造纸术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所以,造纸术的发明,不是蔡伦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不断累积的结果。
(3)课文是怎么写出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呢?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让改进的过程一目了然;
(4)思辨提升。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了下来?提示学生用上“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式,有条理的完整回答。
(5)学生当一当讲解员。为了让讲解更有条理,引导学生整体运用时间轴,改进借助转折词。
3.言意共生,习得表达法
(1)聚焦过程,体会生动。
读一读这段话,找出动词,完成流程图。
出示段落: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材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接着借助流程图,用上“先……然后……再”有条理地说一说蔡伦造纸的过程。最后学以致用:做一次手工,如剪纸、折纸、捏橡皮泥等,用习得的表达方法,抓住关键动作,用好承接连词,有序地写下活动过程。指导学生可以先完成关键动作的流程图,然后再说一说,写一写。
(2)聚焦段落,体会谋篇
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三句话分别写了什么?
4.总结拓展,激发自豪感
(1)读第五自然段,在世界地图上画一画造纸术的流传路线,看一看纪录片,感受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2)再聚焦首尾段落,谈一谈感受。
第一段独句成段,掷地有声,中间为什么要加逗号,停顿是为了更有力的突出“中国”这两个字,进一步感受造纸术发明的重大意义,激发民族自豪感。那么第一段中的“之一”能否去掉?最后一段中的“极大”能否换词,聚焦课文用词,感受说明性文章用词的准确性。
设计意图:
遵照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尊崇课后习题和文体特征,创设语文学习大情境,从课文阅读到搜集表达,在富有创造性的读写活动中,感受绵延数千年的中国纸依然影响着人类的发展,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活动二:综合性学习的推进
1.指导交流方法
(1)要出示资料,陈述要点
提供参考句式“我通过……(途径)了解的传统节日是……,过节的时间为……,这个节日的习俗(或故事)有……”
(2)要仔细倾听,适当记录
(3)要进行提问,提出建议
(4)要虚心接受,及时补充
2.组织学生对照评价标准在组内轮流介绍,相互评价。
教师对小组讨论和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干预,对于典型问题,及时进行集体针对性的指导。
设计意图:
第二次活动提示对这个综合性学习活动来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很关键。在学生合作学习、交流的基础上,老师助力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形成团队合作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