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季期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A卷训练
一、基础运用
1.读拼音,写词语。
ɡōnɡ jìnɡ ɡē bo tǔ kànɡ qiānɡ shuān
pín qiónɡ jié nàn chèn jī huānɡ mánɡ
【答案】恭敬;胳膊;土炕;枪栓;贫穷;劫难;趁机;慌忙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恭敬注意恭的书写;胳膊都是月字旁,土炕的炕是火字旁;枪栓都是木字旁;贫穷都是上下结构;劫难注意难的书写;趁机不要写成“沉积”,慌忙都是竖心旁,与内心活动有关。
故答案为:恭敬;胳膊;土炕;枪栓;贫穷;劫难;趁机;慌忙;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正确拼读和词语书写能力。作答时要首先把拼音拼读正确,注意区分有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情况;书写时要注意易错字的笔画和结构,把每个字写正确,即可顺利作答。
2.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上。
祈祷 (qí qǐ) 倔强 (qiáng jiàng) 纸屑 (xuè xiè)
搓麻绳 (cā cuā) 嘱咐 (shǔ zhǔ) 葵花 (kuī kuí)
【答案】qí;jiàng;xiè;cuō;zhǔ;kuí
【知识点】拼音;字形
【解析】【分析】“祈祷”应读qí,声调是二声;“倔强”应读jiàng,固执、不屈服的意思;“纸屑”应读xiè,韵母是ie;“搓麻绳”应读cuō,把手掌放在别的东西上来回揉,声母是c;“嘱咐”应读zhǔ,声母是zh,翘舌音;“葵花”应读kuí,韵母是ui,声调是二声。
故答案为:qí;jiàng;xiè;cuō;zhǔ;kuí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汉字读音掌握能力。作答时要对于多音字要结合词语中汉字的意思进行正确作答,对于容易选择错误的汉字读音,要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加强识记,才能顺利作答。
3.比一比,再组词。
萤 恭 博 逢
荧 巷 膊 缝
【答案】萤火虫;恭敬;博学;相逢;荧屏;小巷;胳膊;门缝
【知识点】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为比一比,再组词,完成时要注意仔细区别每组字的不同,再分别组词。如“萤”与“荧”,音不同,部首不同,义不同。萤: .昆虫。身体黄褐色,触角丝状,腹部末端有发光的器官,能发带绿色的光。白天伏在草丛里,夜晚飞出来。 可组词“萤火虫”。荧: 光亮微弱。 可组词“ 荧屏 ”。
故答案为:萤火虫、恭敬、博学、相逢、荧屏、小巷、胳膊、门缝
【点评】形近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析区分:①从字音区别。②从字形区别。③从字义区别。④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区别。
4.在横线上填上加点字的意思。
(1)胤恭勤 不倦,博学多通 。
(2)世 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 去。
(3)过是 溪,逢老媪方 磨铁杵。
【答案】(1)肃敬勤勉;通晓,明白
(2)世世代代;放弃
(3)这;正在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的意思是:晋朝人车胤肃敬勤勉,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恭勤,肃敬勤勉。通,通晓,明白。
(2)这句话的意思是:世世代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世:世世代代。弃:放弃。
(3)这句话的意思是: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正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是,这。方,正在。
故答案为:(1)肃敬勤勉;通晓,明白。(2)世世代代;放弃。(3)这;正在。
【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完成本题,首先要理解整句话的意思,然后根据整句话的意思提取出加点字的意思。
5.给加点的词语写出合适的近义词。
(1)这两双芦花鞋,实在是太好看了。
(2)他攥着钱,走近了柜台,忽然又胆怯起来。
(3)那鬼子向雨来横着脖子翻白眼,使劲把刀放回鞘里。
(4)妈妈立在河沿上,望着渐渐扩大的水圈直发愣。
【答案】(1)确实
(2)害怕
(3)用力
(4)慢慢
【知识点】近义词
【解析】【分析】(1)实在:近义词是的确、确实。
(2)胆怯:近义词是害怕、惧怕。
(3)使劲:使出大力气。近义词是用力。
(4)渐渐:逐渐,慢慢的意思。
故答案为:(1)确实;(2)害怕;(3)用力;(4)慢慢
【点评】本题考查了近义词。首先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然后根据加点词语的意思来写近义词。
6.选词填空。
(1)耍起来,眼神都 (恍惚
迷糊)了,十分逗人。
(2)两颗很大的泪珠便在他光滑饱满的脸颊上 (滑落
滚落)下来。
(3)去的那天早晨,他一声不响,很 (沉静
镇静)地四下打量着。
(4)可是他明白了自己不得不去,也就 (坦然 默然)接受了这个现实,不做任何无效地挣扎。
【答案】(1)恍惚
(2)滚落
(3)镇静
(4)坦然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结合句子表达的意思,选择恰当词语进行正确作答。(1)这句中描述“眼神”应该用“恍惚”指看不清的意思,“迷糊”一般指头脑;
(2)这句中描写“泪珠”,因为“泪珠”是圆形的,用“滚落”较为恰当;
(3)这句中结合“他一声不响”应该选择“镇静”,指沉着,不慌乱的意思。
(4)这句中结合前面的“不得不去”,后面应该选择“坦然”形容心里平静,无顾虑。
故答案为:(1)恍惚;(2)滚落;(3)镇静;(4)坦然;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首先要认真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揣摩所填词语应表达的含义,然后结合平时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做出正确选择。
7.填空。
(1)《小英雄雨来》讲述了 时期, 边区的少年雨来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 作斗争的故事。整个故事可以分为游泳本领高、上夜校读书、 、 、 、机智脱险六部分。歌颂了少年雨来 精神。
(2)本单元的课文都很长,而且都是分成几个部分来写的。《小英雄雨来》用 标示,《我们家的男子汉》用 标示,《芦花鞋》用 标示。
(3)众鸟高飞尽, 。相看两不厌, 。(李白《独坐敬亭山》)
【答案】(1)抗日战争;晋察冀;敌人;掩护李大叔;勇斗鬼子;宁死不屈;热爱祖国、不畏强敌的斗争
(2)序号;小标题;空行的方式
(3)孤云独去闲;只有敬亭山
【知识点】古诗词默写;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分析】(1)《小英雄雨来》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聪明勇敢,游泳本领高强,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歌颂了抗日根据地的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
(2)考查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选自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
(3)由上句:众鸟高飞尽,可知后面的诗句是: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故答案为:(1)抗日战争、晋察冀、敌人、掩护李大叔、勇斗鬼子、宁死不屈、热爱祖国、不畏强敌的斗争;(2)序号、小标题、空行的方式;(3)孤云独去闲,只有敬亭山。
【点评】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和古诗的默写。课文理解是对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8.句子训练。
(1)十二岁的雨来把缸挪回到原地。(改成“被"字句)
(2)忽然听见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把屋子震得好像摇晃起来,窗户纸哗啦哗啦响。(仿写带有拟声词的句子)
(3)他推开那些妨碍他的手,抓住一双最有力的,蹿进了车厢。(仿写连动句)
(4)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仿写比喻句)
【答案】(1)缸被十二岁的雨来挪回到原地。
(2)树上,一只小麻雀在叽叽喳喳地叫着。
(3)姐姐走到果盆边,抓起一把糖果,塞进弟弟手里。
(4)秋天到了,树叶从树上落下来,像翩翩起舞的蝴蝶。
【知识点】其他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内容,是“把”字句,改为“被”字句时,注意“谁被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被动者,后面的“谁”为主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即:“被字句=被动者+被+主动者+动作成分。”将“把”改为“被”,“缸”放到“被”字前面,其余部分不变。故答案为:缸被十二岁的雨来挪回到原地。
(2)考查了仿写拟声词。“咕咚咕咚”“哗啦哗啦”为拟声词,仿写时注意,示例:树上,一只小麻雀在叽叽喳喳地叫着。
(3)仿写连动句时,注意把语言通顺,示例:姐姐走到果盆边,抓起一把糖果,塞进弟弟手里。(4)仿写比喻句。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原句中把“浮云”比作了“红绸子”,据此我们仿写比喻句即可。示例:秋天到了,树叶从树上落下来,像翩翩起舞的蝴蝶。
故答案为:(1)缸被十二岁的雨来挪回到原地。(2)树上,一只小麻雀在叽叽喳喳地叫着。(3)姐姐走到果盆边,抓起一把糖果,塞进弟弟手里。(4)秋天到了,树叶从树上落下来,像翩翩起舞的蝴蝶。
【点评】考查了句子仿写、句子改写能力。句子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仿写句子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特点、语气等,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
二、课内阅读
9.课内阅读。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文中加点字“之”的意思是( )。
A.老媪 B.用铁杵磨针这件事 C.没有实际意义
(2)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
(3)理解本文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老媪。
B.这个故事发生在象耳山下的一条小溪边。
C.李白受到了用铁杵磨针的老妇人的启发,完成了学业。
(4)能够概括本文中心的四字词语是 ,本文带给你的启示:
【答案】(1)B
(2)他路过这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
(3)A
(4)持之以恒;只要有毅力,坚持不懈,肯下苦功,就能成功。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代词的理解,要结合上下文体会意思。“问之”的前面内容是“逢老媪方磨铁杵”,意思是正好遇到一位老妇人用在磨铁杵。后面就是李白和老妇人的对话,所以,“之”指代的是用铁杵磨针这件事。
(2)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抓住重点字词来理解句子的意思。逢:碰上。句子意思是路过这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
(3)本题考查文段的理解,理解意思的基础上选出恰当的选项。A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李白。文段出自《铁杵成针》。
(4)本题考查文段的理解,文段意思是: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他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所以体现的是“铁杵成针”的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启示也围绕这个意思来说,示例:只要有毅力,坚持不懈,肯下苦功,就能成功。
故答案为:(1)B(2)他路过这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3)A(4)持之以恒|只要有毅力,坚持不懈,肯下苦功,就能成功。
【点评】(1)代词的理解要结合上下文来体会。(2)抓住重点字词的意思,体会句子意思,平时多注意积累。(3)考查文段的理解,要熟悉故事内容。(4)抓住主要事件,能通过事件理解本质。
三、现代文阅读
10.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①扁鼻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的直裂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来。咬着牙拧,雨来的脸立刻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雨来打了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到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②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的叫。他两眼直冒金星,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③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1)可用段意归并法将选文内容概括为:敌人 ,雨来 。
(2)请用“ ”画出选文第①段中的比喻句。把这句话把 比作 ,充分说明了敌人 的特点,这样写的用意是反衬 。
(3)我从选文第③段中“雨来还是咬着牙”看出来雨来是个 的孩子。
(4)我想用一句俗语赞美雨来,下面选项中不恰当的是( )
A.自古英雄出少年 B.有志不在年高 C.英雄莫问出处
【答案】(1)暴打雨来;始终不屈服
(2)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扁鼻子军官的手;鹰的爪子;凶残;雨来英勇地与鬼子作斗争的英雄形象。
(3)英勇不屈
(4)C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这部分讲敌人暴打雨来,雨来始终不屈服。
(2)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句中把“扁鼻子军官的手”比作“鹰的爪子”是比喻,充分说明了敌人凶残的特点,这样写的用意是反衬雨来英勇地与鬼子作斗争的英雄形象。。
(3)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第③段中“雨来还是咬着牙”看出来雨来是个英勇不屈的孩子。
(4)此题要在理解名句的基础上解答。A:自古英雄出少年:意思是说古往今来许多英雄人物都来自于青少年。B:有志不在年高:指年轻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年纪大。也指只要有志向,岁数大了,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心里有远大的志向要从小就培养,心中没有理想,到老也是白活。文中指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深深感动、激励着芦花村的人们。
C:英雄莫问出处:意为不管别人出生高低,只要有能力就成,不要分彼此或者说显示自己的血统高贵;后来人们就用"英雄莫问出处"鼓励那些出生寒微的人要成就功名,不要怕自己的能力无用武之地。 这是一句激励人上进的话!故选C
故答案为:(1)1、暴打雨来2、始终不屈服
(2)1、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扁鼻子军官的手 2、鹰的爪子 3、凶残 4、雨来英勇地与鬼子作斗争的英雄形象。
(3)英勇不屈
(4) C
【点评】(1)此题考查对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先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4)此题主要考查对名句的理解及运用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课外阅读。
儿子的创意
一天,儿子突然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因为他经常异想天开,我置之不理。他说:“咦,你为什么不表态?难道不觉得我很勇敢吗?”我说:“是很勇敢。可有些事不单是勇敢就够用。比如这件事吧,还得有钱。”他扬了扬手中的杂志,很郑重地说:“这上面写着,举办一个有关宗教博物馆建筑的创意征文比赛。金牌获得者,免费到日本观光旅游。
“关于宗教,关于建筑,你懂多少?金牌历来都只有一块。”
“可是我有创意啊,比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点燃藏香,给人一种浓的宗教气氛。可以卖斋饭,让参观的人色香味立体地感受宗教。比如“人家征的是建筑创意,要像悉尼的贝売状大歌剧院,有独特的风格。你小时候连积木都搭不好……”
儿子自语道:“在地面挖一个巨大的深坑,就100米吧,然后把这个博物馆盖在底下,博物馆大地粗糙的岩石泥土间要留有空隙,再用透明建筑材料砌成外墙,地面部分设计成螺旋状的飞梯……”
“挖到地下那么深的地方,会有泉水涌出来。再说什么样的建筑材料,可以长久地保持你所要求的透明度?还有你设计的飞梯,螺旋状,多危险!还有……”
儿子摆摆手说:“妈妈,您知道什么是创意吗?那就是最富有创造性的意见啊。”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我以为最好的创意莫过于一个好成绩了。”
儿子在电脑上完成了他的创意。儿子得了创意银牌奖。
他淡淡地说:“银牌啊?我想我是该得金牌的。一定是他们觉得我年岁小,一个人到日本去不方便,商量了一下就说,算了,给他个银牌吧。”我瞠目结舌。停了一会儿才问他:“你为什么这么想到日本去呢?”
“日本的游戏机最好玩了,我去了就可以买台回来玩啊。”
11.通读全文,请概括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不超25个字)
12.儿子说自己很“勇敢”,从全文来看,他的“勇敢”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写出其中两点。
13.倒数第三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儿子的哪些性格特点?请分列出两点,并做简要分析。
14.请分别列出文中母亲和儿子对“创意”的看法并就他们其中的一种看法,谈谈你的意见。
【答案】11.儿子不顾母亲反对敢于参加创意征文比赛并获银奖。
12.①敢于参加竞争激烈的创意征文比赛。②敢于靠自己力量去日本。③勇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④敢于想别人没想过的事情。
13.①自信,不满足于自己得银牌,对自己充满信心,认为应该得金牌。
②天真,把不得金牌归结为是由于自己年龄小,确实是孩子的见解。
③幽默,语言风趣,有个性,如“算了,给他个银牌吧”,有幽默感。
④豁达,语言中流露出儿子的大度、潇酒,看问题与众不同。
14.①母亲的看法:创意是成熟的独特的见解(或发明创造),学生最大的创意是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②儿子的看法:创意就是最富于创造性的意见(敢于想象、善于想象、有创造性的想象)。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1.阅读短文,儿子怀揣到日本旅游的梦想,然后参加创意征文比赛最后获得了银奖。结合内容进行总结概括,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儿子不顾母亲反对敢于参加创意征文比赛并获银奖。
12.结合短文内容,儿子想到日本旅行;儿子敢于参加创意征文比赛;儿子敢于设计一个地下的博物馆等这些方面都表现了儿子的勇敢。结合相关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故答案为:①敢于参加竞争激烈的创意征文比赛。②敢于靠自己力量去日本。③勇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④敢于想别人没想过的事情。
13.结合句子“儿子在电脑上完成了他的创意。儿子得了创意银牌奖。”这句话写出了儿子的自信,敢于参加创意征文大赛,说明了儿子的天真,把得不到金牌的原因归结于自己的年龄;还写出了儿子的风趣幽默,还有豁达乐观。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①自信,不满足于自己得银牌,对自己充满信心,认为应该得金牌。②天真,把不得金牌归结为是由于自己年龄小,确实是孩子的见解。③幽默,语言风趣,有个性,如“算了,给他个银牌吧”,有幽默感。④豁达,语言中流露出儿子的大度、潇酒,看问题与众不同。
14.结合母亲的看法,认为成熟的独特的见解(或发明创造),学生最大的创意是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儿子认为创意是最富于创造性的意见;他们的不同观点代表了不同的人生成长的经历。作为母亲,希望儿子在搞好学习的基础上有所创造,儿子则充满了好奇和幻想。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总结概括,即可作答。
故答案为:①母亲的看法:创意是成熟的独特的见解(或发明创造),学生最大的创意是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②儿子的看法:创意就是最富于创造性的意见(敢于想象、善于想象、有创造性的想象)。
四、写作题
15.我们慢慢长大,学会了做许多事情,如学会骑自行车,学会了溜冰,学会了剪纸,学会了做蛋炒饭……选择一个事例,以“我学会了 ”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不少于400字。
【答案】我学会了煮面 今天,我发现妈妈坐在沙发上,累得气喘吁吁。看着劳累的妈妈,我灵机一动,给妈妈煮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面吧。
准备工作开始了,面条一包,葱一把,鸡蛋两个。首先,往洗干净的锅里面加一些自来水,中火等三分钟至水开。当锅里的水开时,一个个耀眼的小泡泡飞快地飞向水面,像一颗颗雪白的小珍珠。接着,把一把把“骨瘦如柴”的面条放进已经沸腾了的水里面,一根根干巴巴的面条顿时变得柔软了,像一条条长长的白丝带扭动着身体。锅里的水随后也跟着变白了,浓浓的面汤搅拌起来冒着热气。
面条快要煮好的时候就可以放鸡蛋了,把鸡蛋轻轻往碗上一搁,蛋壳上出现了一道裂缝,用力一掰,蛋清蛋黄就像调皮的孩子一样迫不及待地跳进了锅里。过了一会,荷包蛋成形了。快熟透的荷包蛋,好像一个倒映在水里的大太阳,让人垂涎欲滴。再洒上嫩绿色的葱花,哇,白色的面在锅里立马“五颜六色”了起来。香喷喷的面条终于大功告成了。
我学会了煮面,就像我小时候学会走路一样,妈妈和我都感受到了巨大的成就感。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题目要求写一写自己学会的一项本领。作答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作答,把学习的过程和感受写清楚,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围绕题目要求,紧紧抓住“我学会的本领”来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领悟思考,讲述自己学会煮面的经历,作文中心突出,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1 / 12024年春季期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A卷训练
一、基础运用
1.读拼音,写词语。
ɡōnɡ jìnɡ ɡē bo tǔ kànɡ qiānɡ shuān
pín qiónɡ jié nàn chèn jī huānɡ mánɡ
2.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上。
祈祷 (qí qǐ) 倔强 (qiáng jiàng) 纸屑 (xuè xiè)
搓麻绳 (cā cuā) 嘱咐 (shǔ zhǔ) 葵花 (kuī kuí)
3.比一比,再组词。
萤 恭 博 逢
荧 巷 膊 缝
4.在横线上填上加点字的意思。
(1)胤恭勤 不倦,博学多通 。
(2)世 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 去。
(3)过是 溪,逢老媪方 磨铁杵。
5.给加点的词语写出合适的近义词。
(1)这两双芦花鞋,实在是太好看了。
(2)他攥着钱,走近了柜台,忽然又胆怯起来。
(3)那鬼子向雨来横着脖子翻白眼,使劲把刀放回鞘里。
(4)妈妈立在河沿上,望着渐渐扩大的水圈直发愣。
6.选词填空。
(1)耍起来,眼神都 (恍惚
迷糊)了,十分逗人。
(2)两颗很大的泪珠便在他光滑饱满的脸颊上 (滑落
滚落)下来。
(3)去的那天早晨,他一声不响,很 (沉静
镇静)地四下打量着。
(4)可是他明白了自己不得不去,也就 (坦然 默然)接受了这个现实,不做任何无效地挣扎。
7.填空。
(1)《小英雄雨来》讲述了 时期, 边区的少年雨来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 作斗争的故事。整个故事可以分为游泳本领高、上夜校读书、 、 、 、机智脱险六部分。歌颂了少年雨来 精神。
(2)本单元的课文都很长,而且都是分成几个部分来写的。《小英雄雨来》用 标示,《我们家的男子汉》用 标示,《芦花鞋》用 标示。
(3)众鸟高飞尽, 。相看两不厌, 。(李白《独坐敬亭山》)
8.句子训练。
(1)十二岁的雨来把缸挪回到原地。(改成“被"字句)
(2)忽然听见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把屋子震得好像摇晃起来,窗户纸哗啦哗啦响。(仿写带有拟声词的句子)
(3)他推开那些妨碍他的手,抓住一双最有力的,蹿进了车厢。(仿写连动句)
(4)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仿写比喻句)
二、课内阅读
9.课内阅读。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文中加点字“之”的意思是( )。
A.老媪 B.用铁杵磨针这件事 C.没有实际意义
(2)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
(3)理解本文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老媪。
B.这个故事发生在象耳山下的一条小溪边。
C.李白受到了用铁杵磨针的老妇人的启发,完成了学业。
(4)能够概括本文中心的四字词语是 ,本文带给你的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
10.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①扁鼻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的直裂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来。咬着牙拧,雨来的脸立刻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雨来打了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到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②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的叫。他两眼直冒金星,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③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1)可用段意归并法将选文内容概括为:敌人 ,雨来 。
(2)请用“ ”画出选文第①段中的比喻句。把这句话把 比作 ,充分说明了敌人 的特点,这样写的用意是反衬 。
(3)我从选文第③段中“雨来还是咬着牙”看出来雨来是个 的孩子。
(4)我想用一句俗语赞美雨来,下面选项中不恰当的是( )
A.自古英雄出少年 B.有志不在年高 C.英雄莫问出处
课外阅读。
儿子的创意
一天,儿子突然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因为他经常异想天开,我置之不理。他说:“咦,你为什么不表态?难道不觉得我很勇敢吗?”我说:“是很勇敢。可有些事不单是勇敢就够用。比如这件事吧,还得有钱。”他扬了扬手中的杂志,很郑重地说:“这上面写着,举办一个有关宗教博物馆建筑的创意征文比赛。金牌获得者,免费到日本观光旅游。
“关于宗教,关于建筑,你懂多少?金牌历来都只有一块。”
“可是我有创意啊,比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点燃藏香,给人一种浓的宗教气氛。可以卖斋饭,让参观的人色香味立体地感受宗教。比如“人家征的是建筑创意,要像悉尼的贝売状大歌剧院,有独特的风格。你小时候连积木都搭不好……”
儿子自语道:“在地面挖一个巨大的深坑,就100米吧,然后把这个博物馆盖在底下,博物馆大地粗糙的岩石泥土间要留有空隙,再用透明建筑材料砌成外墙,地面部分设计成螺旋状的飞梯……”
“挖到地下那么深的地方,会有泉水涌出来。再说什么样的建筑材料,可以长久地保持你所要求的透明度?还有你设计的飞梯,螺旋状,多危险!还有……”
儿子摆摆手说:“妈妈,您知道什么是创意吗?那就是最富有创造性的意见啊。”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我以为最好的创意莫过于一个好成绩了。”
儿子在电脑上完成了他的创意。儿子得了创意银牌奖。
他淡淡地说:“银牌啊?我想我是该得金牌的。一定是他们觉得我年岁小,一个人到日本去不方便,商量了一下就说,算了,给他个银牌吧。”我瞠目结舌。停了一会儿才问他:“你为什么这么想到日本去呢?”
“日本的游戏机最好玩了,我去了就可以买台回来玩啊。”
11.通读全文,请概括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不超25个字)
12.儿子说自己很“勇敢”,从全文来看,他的“勇敢”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写出其中两点。
13.倒数第三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儿子的哪些性格特点?请分列出两点,并做简要分析。
14.请分别列出文中母亲和儿子对“创意”的看法并就他们其中的一种看法,谈谈你的意见。
四、写作题
15.我们慢慢长大,学会了做许多事情,如学会骑自行车,学会了溜冰,学会了剪纸,学会了做蛋炒饭……选择一个事例,以“我学会了 ”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不少于4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恭敬;胳膊;土炕;枪栓;贫穷;劫难;趁机;慌忙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恭敬注意恭的书写;胳膊都是月字旁,土炕的炕是火字旁;枪栓都是木字旁;贫穷都是上下结构;劫难注意难的书写;趁机不要写成“沉积”,慌忙都是竖心旁,与内心活动有关。
故答案为:恭敬;胳膊;土炕;枪栓;贫穷;劫难;趁机;慌忙;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正确拼读和词语书写能力。作答时要首先把拼音拼读正确,注意区分有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情况;书写时要注意易错字的笔画和结构,把每个字写正确,即可顺利作答。
2.【答案】qí;jiàng;xiè;cuō;zhǔ;kuí
【知识点】拼音;字形
【解析】【分析】“祈祷”应读qí,声调是二声;“倔强”应读jiàng,固执、不屈服的意思;“纸屑”应读xiè,韵母是ie;“搓麻绳”应读cuō,把手掌放在别的东西上来回揉,声母是c;“嘱咐”应读zhǔ,声母是zh,翘舌音;“葵花”应读kuí,韵母是ui,声调是二声。
故答案为:qí;jiàng;xiè;cuō;zhǔ;kuí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汉字读音掌握能力。作答时要对于多音字要结合词语中汉字的意思进行正确作答,对于容易选择错误的汉字读音,要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加强识记,才能顺利作答。
3.【答案】萤火虫;恭敬;博学;相逢;荧屏;小巷;胳膊;门缝
【知识点】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为比一比,再组词,完成时要注意仔细区别每组字的不同,再分别组词。如“萤”与“荧”,音不同,部首不同,义不同。萤: .昆虫。身体黄褐色,触角丝状,腹部末端有发光的器官,能发带绿色的光。白天伏在草丛里,夜晚飞出来。 可组词“萤火虫”。荧: 光亮微弱。 可组词“ 荧屏 ”。
故答案为:萤火虫、恭敬、博学、相逢、荧屏、小巷、胳膊、门缝
【点评】形近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析区分:①从字音区别。②从字形区别。③从字义区别。④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区别。
4.【答案】(1)肃敬勤勉;通晓,明白
(2)世世代代;放弃
(3)这;正在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的意思是:晋朝人车胤肃敬勤勉,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恭勤,肃敬勤勉。通,通晓,明白。
(2)这句话的意思是:世世代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世:世世代代。弃:放弃。
(3)这句话的意思是: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正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是,这。方,正在。
故答案为:(1)肃敬勤勉;通晓,明白。(2)世世代代;放弃。(3)这;正在。
【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完成本题,首先要理解整句话的意思,然后根据整句话的意思提取出加点字的意思。
5.【答案】(1)确实
(2)害怕
(3)用力
(4)慢慢
【知识点】近义词
【解析】【分析】(1)实在:近义词是的确、确实。
(2)胆怯:近义词是害怕、惧怕。
(3)使劲:使出大力气。近义词是用力。
(4)渐渐:逐渐,慢慢的意思。
故答案为:(1)确实;(2)害怕;(3)用力;(4)慢慢
【点评】本题考查了近义词。首先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然后根据加点词语的意思来写近义词。
6.【答案】(1)恍惚
(2)滚落
(3)镇静
(4)坦然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结合句子表达的意思,选择恰当词语进行正确作答。(1)这句中描述“眼神”应该用“恍惚”指看不清的意思,“迷糊”一般指头脑;
(2)这句中描写“泪珠”,因为“泪珠”是圆形的,用“滚落”较为恰当;
(3)这句中结合“他一声不响”应该选择“镇静”,指沉着,不慌乱的意思。
(4)这句中结合前面的“不得不去”,后面应该选择“坦然”形容心里平静,无顾虑。
故答案为:(1)恍惚;(2)滚落;(3)镇静;(4)坦然;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首先要认真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揣摩所填词语应表达的含义,然后结合平时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做出正确选择。
7.【答案】(1)抗日战争;晋察冀;敌人;掩护李大叔;勇斗鬼子;宁死不屈;热爱祖国、不畏强敌的斗争
(2)序号;小标题;空行的方式
(3)孤云独去闲;只有敬亭山
【知识点】古诗词默写;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分析】(1)《小英雄雨来》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聪明勇敢,游泳本领高强,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歌颂了抗日根据地的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
(2)考查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选自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
(3)由上句:众鸟高飞尽,可知后面的诗句是: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故答案为:(1)抗日战争、晋察冀、敌人、掩护李大叔、勇斗鬼子、宁死不屈、热爱祖国、不畏强敌的斗争;(2)序号、小标题、空行的方式;(3)孤云独去闲,只有敬亭山。
【点评】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和古诗的默写。课文理解是对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8.【答案】(1)缸被十二岁的雨来挪回到原地。
(2)树上,一只小麻雀在叽叽喳喳地叫着。
(3)姐姐走到果盆边,抓起一把糖果,塞进弟弟手里。
(4)秋天到了,树叶从树上落下来,像翩翩起舞的蝴蝶。
【知识点】其他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内容,是“把”字句,改为“被”字句时,注意“谁被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被动者,后面的“谁”为主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即:“被字句=被动者+被+主动者+动作成分。”将“把”改为“被”,“缸”放到“被”字前面,其余部分不变。故答案为:缸被十二岁的雨来挪回到原地。
(2)考查了仿写拟声词。“咕咚咕咚”“哗啦哗啦”为拟声词,仿写时注意,示例:树上,一只小麻雀在叽叽喳喳地叫着。
(3)仿写连动句时,注意把语言通顺,示例:姐姐走到果盆边,抓起一把糖果,塞进弟弟手里。(4)仿写比喻句。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原句中把“浮云”比作了“红绸子”,据此我们仿写比喻句即可。示例:秋天到了,树叶从树上落下来,像翩翩起舞的蝴蝶。
故答案为:(1)缸被十二岁的雨来挪回到原地。(2)树上,一只小麻雀在叽叽喳喳地叫着。(3)姐姐走到果盆边,抓起一把糖果,塞进弟弟手里。(4)秋天到了,树叶从树上落下来,像翩翩起舞的蝴蝶。
【点评】考查了句子仿写、句子改写能力。句子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仿写句子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特点、语气等,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
9.【答案】(1)B
(2)他路过这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
(3)A
(4)持之以恒;只要有毅力,坚持不懈,肯下苦功,就能成功。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代词的理解,要结合上下文体会意思。“问之”的前面内容是“逢老媪方磨铁杵”,意思是正好遇到一位老妇人用在磨铁杵。后面就是李白和老妇人的对话,所以,“之”指代的是用铁杵磨针这件事。
(2)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抓住重点字词来理解句子的意思。逢:碰上。句子意思是路过这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
(3)本题考查文段的理解,理解意思的基础上选出恰当的选项。A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李白。文段出自《铁杵成针》。
(4)本题考查文段的理解,文段意思是: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他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所以体现的是“铁杵成针”的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启示也围绕这个意思来说,示例:只要有毅力,坚持不懈,肯下苦功,就能成功。
故答案为:(1)B(2)他路过这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3)A(4)持之以恒|只要有毅力,坚持不懈,肯下苦功,就能成功。
【点评】(1)代词的理解要结合上下文来体会。(2)抓住重点字词的意思,体会句子意思,平时多注意积累。(3)考查文段的理解,要熟悉故事内容。(4)抓住主要事件,能通过事件理解本质。
10.【答案】(1)暴打雨来;始终不屈服
(2)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扁鼻子军官的手;鹰的爪子;凶残;雨来英勇地与鬼子作斗争的英雄形象。
(3)英勇不屈
(4)C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这部分讲敌人暴打雨来,雨来始终不屈服。
(2)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句中把“扁鼻子军官的手”比作“鹰的爪子”是比喻,充分说明了敌人凶残的特点,这样写的用意是反衬雨来英勇地与鬼子作斗争的英雄形象。。
(3)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第③段中“雨来还是咬着牙”看出来雨来是个英勇不屈的孩子。
(4)此题要在理解名句的基础上解答。A:自古英雄出少年:意思是说古往今来许多英雄人物都来自于青少年。B:有志不在年高:指年轻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年纪大。也指只要有志向,岁数大了,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心里有远大的志向要从小就培养,心中没有理想,到老也是白活。文中指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深深感动、激励着芦花村的人们。
C:英雄莫问出处:意为不管别人出生高低,只要有能力就成,不要分彼此或者说显示自己的血统高贵;后来人们就用"英雄莫问出处"鼓励那些出生寒微的人要成就功名,不要怕自己的能力无用武之地。 这是一句激励人上进的话!故选C
故答案为:(1)1、暴打雨来2、始终不屈服
(2)1、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扁鼻子军官的手 2、鹰的爪子 3、凶残 4、雨来英勇地与鬼子作斗争的英雄形象。
(3)英勇不屈
(4) C
【点评】(1)此题考查对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先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4)此题主要考查对名句的理解及运用能力,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答案】11.儿子不顾母亲反对敢于参加创意征文比赛并获银奖。
12.①敢于参加竞争激烈的创意征文比赛。②敢于靠自己力量去日本。③勇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④敢于想别人没想过的事情。
13.①自信,不满足于自己得银牌,对自己充满信心,认为应该得金牌。
②天真,把不得金牌归结为是由于自己年龄小,确实是孩子的见解。
③幽默,语言风趣,有个性,如“算了,给他个银牌吧”,有幽默感。
④豁达,语言中流露出儿子的大度、潇酒,看问题与众不同。
14.①母亲的看法:创意是成熟的独特的见解(或发明创造),学生最大的创意是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②儿子的看法:创意就是最富于创造性的意见(敢于想象、善于想象、有创造性的想象)。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1.阅读短文,儿子怀揣到日本旅游的梦想,然后参加创意征文比赛最后获得了银奖。结合内容进行总结概括,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儿子不顾母亲反对敢于参加创意征文比赛并获银奖。
12.结合短文内容,儿子想到日本旅行;儿子敢于参加创意征文比赛;儿子敢于设计一个地下的博物馆等这些方面都表现了儿子的勇敢。结合相关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故答案为:①敢于参加竞争激烈的创意征文比赛。②敢于靠自己力量去日本。③勇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④敢于想别人没想过的事情。
13.结合句子“儿子在电脑上完成了他的创意。儿子得了创意银牌奖。”这句话写出了儿子的自信,敢于参加创意征文大赛,说明了儿子的天真,把得不到金牌的原因归结于自己的年龄;还写出了儿子的风趣幽默,还有豁达乐观。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①自信,不满足于自己得银牌,对自己充满信心,认为应该得金牌。②天真,把不得金牌归结为是由于自己年龄小,确实是孩子的见解。③幽默,语言风趣,有个性,如“算了,给他个银牌吧”,有幽默感。④豁达,语言中流露出儿子的大度、潇酒,看问题与众不同。
14.结合母亲的看法,认为成熟的独特的见解(或发明创造),学生最大的创意是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儿子认为创意是最富于创造性的意见;他们的不同观点代表了不同的人生成长的经历。作为母亲,希望儿子在搞好学习的基础上有所创造,儿子则充满了好奇和幻想。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总结概括,即可作答。
故答案为:①母亲的看法:创意是成熟的独特的见解(或发明创造),学生最大的创意是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②儿子的看法:创意就是最富于创造性的意见(敢于想象、善于想象、有创造性的想象)。
15.【答案】我学会了煮面 今天,我发现妈妈坐在沙发上,累得气喘吁吁。看着劳累的妈妈,我灵机一动,给妈妈煮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面吧。
准备工作开始了,面条一包,葱一把,鸡蛋两个。首先,往洗干净的锅里面加一些自来水,中火等三分钟至水开。当锅里的水开时,一个个耀眼的小泡泡飞快地飞向水面,像一颗颗雪白的小珍珠。接着,把一把把“骨瘦如柴”的面条放进已经沸腾了的水里面,一根根干巴巴的面条顿时变得柔软了,像一条条长长的白丝带扭动着身体。锅里的水随后也跟着变白了,浓浓的面汤搅拌起来冒着热气。
面条快要煮好的时候就可以放鸡蛋了,把鸡蛋轻轻往碗上一搁,蛋壳上出现了一道裂缝,用力一掰,蛋清蛋黄就像调皮的孩子一样迫不及待地跳进了锅里。过了一会,荷包蛋成形了。快熟透的荷包蛋,好像一个倒映在水里的大太阳,让人垂涎欲滴。再洒上嫩绿色的葱花,哇,白色的面在锅里立马“五颜六色”了起来。香喷喷的面条终于大功告成了。
我学会了煮面,就像我小时候学会走路一样,妈妈和我都感受到了巨大的成就感。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题目要求写一写自己学会的一项本领。作答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作答,把学习的过程和感受写清楚,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围绕题目要求,紧紧抓住“我学会的本领”来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领悟思考,讲述自己学会煮面的经历,作文中心突出,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