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说课稿
一、说课程标准
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是把握正确教学方向的前提,所以我首先对课程标准进行分析:
《新课标》对阅读与鉴赏的要求是: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注重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如何帮助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我从如下几个方面说一下我的设计。
二、说教材分析
吃透教材的编排和对教材内容的加工处理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以我简单说下我对本节课教材的分析。
本课内容出自部编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板块。学生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学习并掌握“以导促学、以读悟韵”的方法,才能在后面的诗歌赏析中更好地运用并实践它。
三、说学情分析
只有合理把握学情,才能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做了如下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二学生,学生对李白的诗歌积累较多,对《将进酒》也很熟悉,但还只是停留在积累名言佳句的层面上,很少体味诗歌的“韵味”,还缺乏审美品位和文学鉴赏能力。
四、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教材以及学生基本情况,我从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1. 掌握诵读的要领:掌握关键字的读音、语句的节奏、语气,体会作品情韵美;
思维发展与提升:
2. 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正确评价诗中作者的情感。
审美鉴赏与创造:
3.鉴赏诗歌中的表现手法以及李白淋漓畅快的豪放浪漫主义诗风。
文化传承与理解:
4. 体味李白狂放不羁的性格及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精神。
五、说教学重难点
综上所述,确定本节课了教学重难点。
(一)学习重点:
鉴赏诗歌、背诵诗歌、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
(二)学习难点:
深入理解诗人李白形象,领会李白骨子里的傲岸。
六、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破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设置的教法学法如下:
在六步教学法的基础上,融入朗读法;提问法;合作讨论法;联读法等。
七、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置了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请大家猜一个简单的谜语:酉时下大雨。“酒”是一种文化,它与中国古代诗人似乎结上了不解之缘。解读标题,明确这是一篇劝酒歌,对学生提问:“李白为什么喝酒?
【设计意图】通过语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和提高学习效率。
(二)沿酒明情,初步感知
请课代表朗读读课文,其他同学圈画出体现作者感情的字词。
其他同学倾听学习,对朗读情况进行点评,展示点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诵读、点评过程中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突破重点。
(三)细读梳理,跌宕情感
【小组活动】
问题1:虽是一首劝酒诗,诗人开篇为什么却写黄河奔腾的壮举?诗人为何而感到悲伤?
问题2:情感怎么由悲转化为欢?
问题3:“钟鼓馔玉不足贵”是什么意思?
问题4:最后一层尽显诗人怎样气魄?
分组讨论解决四个问题,代表上台展示。
【成果展示】
再组织组与组之间的同学进行演读,教师根据学生情感把握情况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学生对诗歌跌宕起伏的情感已有深刻了解,让学生放声诵读诗歌,读出这种情感的变化,击破难点。
(四)联读分析,深入探讨
联系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进行分析,分析诗人形象。
【课堂随练】为了深入了解诗人,显示下面材料:杜甫不赞成李白饮酒过多,曾写道: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你对李白的痛饮狂歌有什么看法?余光中说:“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写的就是李白。请同学们写一段文章,谈谈你心目中的李白。
教师展示,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深入理解李白的形象,印证李白刻在骨子里的傲岸,检测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击破难点。
(五)多元评价,学习与提升
出示表格,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组内互评、教师评价、综合评价的形式对导学案完成、诵读、演读、诗文撰写的情况对本堂课学习效果进行一个多元检测。
【设计意图】深入理解李白的形象,印证李白刻在骨子里的傲岸,检测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击破难点。
八、说板书设计
九、说教学效果预测
学生都爱读李白的诗,而且觉得读起来很过瘾。李白诗歌的洒脱豪放就像青春对禁忌的叛逆让人快意,究其深一层次的原因,李白的诗歌里是有一种生命的状态的。这是我们年轻时最渴望达到的,不是伦理,不是爱情,不是法律,不是道德,是一个生命对完成生命过程的渴望。在教学时不应仅局限于他的风格、性格的度量,满足于主题的探讨,更应在生命追求上多一些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