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65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1 17:5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 年 5 月江南十校高二联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场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读者蒙重:作为生态学的学生,我会思考生态学的作用,这使得我产生了生
态学好像并没有具体的应用场景和发展方向的疑惑。另外,植物与海洋目前哪个
更为重要?
唐志尧:生态学是研究宏观生命系统结构、功能与动态的学科,其目的在于
揭示宏观生命系统的格局、过程和秩序。生态学是一门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密
切相关的学科,也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种自然观。生态学的母体是生物学,
从学科服务于人类社会的角度看,它和以生物学为基础的另外两个学科——医学
和农学,在阐明和调控生物体的生命规律的基础上,共同对人类诊断治疗疾病(医
学)、提高农作物产量(农学)、改善人类生活环境质量(生态学)等实践活动提
供支撑。因此,生态学不只是象牙塔里的学问,还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满足重
大社会需求的学科,它为人类认识、保护和利用自然,维持可持续生物圈提供理
论基础和解决途径。
生态学是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伴随着环境、资源、生物多样性
及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的出现,生态学为研究这些问题,以及支撑社会发展和
满足国家需求提供了重要基础。“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发展总体布局、“新
发展理念”等都需要强大的生态学学科作为理论支撑;“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
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本身既是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更
是国家和社会对生态学学科的新要求和新期盼。可以说,这些关于生态文明建设
的理念和举措体现了党和国家在保护生态、加强生态学学科支撑方面的坚强意志。
生态学必须呼应这一需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学科支撑和理论基础。
具体而言,生态学可以在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
利用、病虫害的治理与防控、生态系统服务的提升与维护、水体富营养化的预防
与治理、重大生态工程的执行与评估、气候变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国土空间规
划与生态整治、生态产品价值化以及碳中和的实现途径等问题的解决方面,提供
坚实的理论支撑。
具体到第二个问题,植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初级生产者,其光合产物为地球
上的所有生命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来源,植物本身为其他生物提供天然
食物和栖息地,同时也能为人类的衣食住行提供主要的物质资源,是生态系统实
现其功能的主体。海洋则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它包含了地球上最
多的生物种类和生物量,海洋和大气层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二氧化碳、氧气和水汽
交换,支撑着地球上的整个生态系统。它们都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于哪
一个更重要,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不同的侧重点上各有千秋。
(《科学家回信 唐志尧:生态学不只是象牙塔里的学问,它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中国科学报社,2024.1.9)
材料二:
这个冬季,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石门乡竹岭村第一书记罗京格外忙碌。新年伊
{#{QQABQYQQggiIQIBAARgCAwnwCAMQkAACAKoGwBAEoAAACRNABAA=}#}
始,找罗京的电话不断,来村里学习的外地团队也不少。
是什么让他如此忙碌?这事还得从 2023 年 9 月说起。正值第二批主题教育
开展期间,安徽省生态产品交易所积极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变“坐等上
门”为“主动下沉”,组织调研团队走村串户,为基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谋出路。
2023 年 9 月初,调研团队走进竹岭村。座谈会上,罗京道出了烦心事:八
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竹岭村是个典型的皖南山区村落。2021 年,
罗京来到这里挂职。熟悉情况后,他发现村里最大的资源便是 1.5 万亩毛竹林。
“近些年,竹子市场价格偏低,一根竹子卖不了几个钱。如果道路不通,除去人
工成本和运输费用,村民更挣不到什么钱。”罗京坦言,没有收益,大家也没有
照料竹林的动力。眼看万余亩竹林一直荒在那里,他心里直犯愁。
调研团队提出可用其来开发碳汇项目。“碳汇?”听到这个新鲜词,罗京和
村民们充满疑惑。
所谓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复等措施,利用植物光合
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从而降低温室气体在
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在调研团队看来,林业碳汇交易在安徽省已有
先例,而竹子的生长周期比树木短,更适合用来开发碳汇项目。
为了验证该想法是否可行,调研团队随即请来浙江农林大学的专家进行现场
论证。得到肯定后,他们又联系了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竹岭村的竹林总固碳量进行
测算。去年 11 月,2023 创意黄山发展大会召开时,经安徽省生态产品交易所牵
线搭桥,竹岭村与会议主办方达成碳汇交易,以总价 9900 元转让出 220 吨固碳
量。
近段时间,又陆续有交易找上门。眼下,竹岭村通过竹林碳汇交易获益近 3
万元。“以前怎么也想不到竹林还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变现。”罗京介绍,如今,村
里 1.5 万亩竹林共计算出超 7万吨固碳量,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这些全部卖出
后,村集体能有 300 多万元的收入。
“竹林碳汇的成功交易,不仅让大家得到了收益,更增加了老百姓自发管理
竹林的动力。竹林管理好了,竹子长得就越好,固碳量就越高,竹笋也会丰收,
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发展模式。”罗京说。
(摘编自安徽学习平台《安徽歙县:竹林碳汇 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态学研究宏观生命系统结构、功能与动态,它能揭示生命系统的格局、过程
和秩序。
B.碳汇是指能够大量将温室气体从大气中移除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C.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初级生产者是植物,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是海洋。
D.安徽省歙县竹岭村利用当地竹林资源带动乡村良性发展,证明了生态学能解决
实际问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其能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故植物可以为人类提供主要的物质资
源。
B.党和国家在保护生态方面十分重视,即材料二中安徽省生态交易所组织团队积
极下基层调研,利用碳汇项目让竹岭村得以发展。
C.安徽黄山歙县竹岭村的“竹林碳汇”良性发展模式,说明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比
海洋重要。
D.生态学为黄山歙县竹岭村的生态产品价值化以及碳中和的实现途径提供了科
{#{QQABQYQQggiIQIBAARgCAwnwCAMQkAACAKoGwBAEoAAACRNABAA=}#}
学的理论支撑。
3.下列选项,不适合回答材料一读者蒙重的第一个问题的是(3分)
A.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B.都江堰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以来一直发挥着防
洪灌溉作用。
C.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
坐其次。
D.淠史杭工程利用蓄、引、提相结合,润泽 1060 万亩江淮土地,惠及皖豫 2省
4市 17 个县区。
4.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两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图一
单位:亿吨
A.草地碳汇在陆地生态系统二氧化碳总储量占比中暂居第二。
B.森林碳汇能力正在稳步增长。
C.森林、耕地、草地目前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D.森林碳汇占比高,因此我们只要增加森林面积即可保持良好生态。
{#{QQABQYQQggiIQIBAARgCAwnwCAMQkAACAKoGwBAEoAAACRNABAA=}#}
5.生态文明思想是对生态文明的科学认识和事实判断,也是对生态文明的价值认
识和价值判断。其在这两则材料中有哪些具体体现,请简要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灵魂可以卖吗?
庐隐
荷姑她是我的邻居张诚的女儿,她从十五岁上,就在城里那所大棉纱工厂里,
作一个纺纱的女工,现在已经四年了。每当我推开临街的玻璃窗,必定看见荷姑
从这里匆匆地走过,我常喜欢看着她,她也时常注视我,所以我们总算是一个相
识的朋友呢!
今天我照常推开窗户,向下看去,荷姑推开柴门,匆匆地向这边来了,她来
我的窗下,便停住了,含着乞求的眼神颤巍巍地道:“你愿意帮助我吧?”说完
俯下头去,静等我的回答,我更不忍看她那可怜的状态,我竟顾不得思索,急忙
地应道:“能够!能够!凡是你所要我做的事,我都愿意帮助你!”
那工厂的大铁门,“呀”的一声开了,荷姑忙忙地往我们这条胡同里来,她
脸上满了汗珠,好似雨滴般滴下来,两颊红得真像胭脂,头筋一根根从皮肤里隐
隐地印出来,表示那工厂里恶浊的空气,和疲劳的压迫。
她微微地笑着走到我的书房里来,我等不得和她说什么话,我便跑到我的卧
室里,把那早已预备好的一包钱,送到荷姑面前,很高兴地向她说:“你拿回去
吧!如果还有需要,我更会想法子帮助你!”
荷姑起先似乎很不明白地向我凝视着,后来她忽叹了一口气,冷笑道:“世
界上应该还有比钱更为需要的东西吧!”
我真不明白,也没有想到,荷姑为什么竟有这种出人意料的情形?但是我不
能不后悔,我未曾料到她的需要,就造次把含侮辱人类的金钱,也可以说是万恶
的金钱给她,竟致刺激得她感伤。羞和急的情绪,激成无数的泪水,从我深邃的
心里流出来!
我们彼此各自伤心寂静着,好久好久,荷姑才拭干她的眼泪和我说道:“我
现在要告诉你一件小故事,或者可以说是我四年以来的历史,这个就是我要求你
帮助的。”
“在四年前,我实在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孩子,现在自然是不像了!但是那
时候我在中学预科里念书,无论谁不能想象我会有今天这种沉闷呢!”
荷姑说到这里,不禁叹息流下眼泪,许久,她才又继续说:——
“那时我离中学预科毕业期,只有半年了,偏偏我的父亲的旧病又发作起来,
不能到店里去做事,家境十分困难,我不能不丢弃这张将要到手的毕业文凭,回
到家里侍奉父亲的病!没几天,我的叔叔便托人替我荐到那所绝大的棉纱厂里作
女工,一个月也有十几块钱的进项。于是我便不能不离开我的父母弟妹,去做工
了。
我第一天进这工厂的门,看见四面暗淡的神气,实在忍耐不住。但是这些新
奇的境地,和庞大的机器,确能使我的思想轮子,不住地转动,细察这些机器的
装置和应用,实在不能说没有一点兴趣呢!过了几天,我被编入纺纱那一队,我
开始学习,也很要用我的脑力,去领会和记忆,所以那时候我仍不失为一个有活
泼思想的人。
{#{QQABQYQQggiIQIBAARgCAwnwCAMQkAACAKoGwBAEoAAACRNABAA=}#}
每天早晨,一定的时间到工厂里去,没有别的爽快的事情和希望,只是每次
见你俯在窗子上,微笑着招呼,那便是我一天里最快活的事情了!除了这件,便
是那急徐高低永没变更过的轧轧隆隆的机器声,充满了我的两耳和心灵,和永远
用一定规矩去转动那纺车,这便是我每天的工作了。
有一次我看着一位工人打铁,火星四溅,不觉看怔了,竟忘记使纺车转动,
忽听见一种严厉的声音道:‘唉!’我吓了一跳,抬头只见工头板着铁青的面孔,
恶狠狠地向我道:‘这个工作便是你唯一的责任,除此以外,你不应该想别的什
么;因为工厂拿钱雇你们来,不是叫你瞎想,只是运用你的手脚,和机器一样,
谋得最大的利益,这才是你们的本分!’
唉!这些话我当时实在不能完全明白,不过我从那天起,我果然不敢想什么,
渐渐成了习惯,除了谋利和得工资以外,也似乎不能想什么了!这样过了三四年,
我自己也觉得我实在是一副很好的机器,和那纺车似乎没有很大的分别。
忽而我想到我可亲爱的学伴,更想到放在学校标本室的荷瓣和秋葵,我心里
的感动,我真不知道怎样可以形容出来,使你真切地知道!”
荷姑说到这里,喉咙忽咽住了,眼眶里满含着痛泪,望着碧蓝的天空,似乎
求上帝帮助她,超拔她似的。我这时满心疑云乃越积越厚,忍不住地问荷姑道:
“你要我帮助的到底是什么呢?”
荷姑被我一问才又往下说她的故事:
“一次,我的同伴忽然和我说:‘我想我自从进了工厂以后,我便不是我了!
唉!我们的灵魂可以卖吗?’呵!这是何等痛心的疑问!我一句话也回答不出来!
停了半天只是自己问着自己道:‘灵魂可以卖吗?’除此我不能更说别的了!
我渐渐明白了,我同伴的话实在是不错,这工厂里的工人,实在不止是单卖
他们的劳动力,他们没有一些思想和出主意的机会,他们不是卖了他们的灵魂
吗?灵魂可贵,更是无价之宝,这有限的工资便可以买去?或者工人便甘心卖出
吗?‘灵魂可以卖吗?’这个绝大的难题,谁能用忠诚平正的心,给我们一个圆
满的回答呢?”
荷姑说完这段故事,只是低着头,用手摸弄着她的衣襟,脸上露着十分沉痛
的样子。我心里只觉得七上八下地乱跳,更不能说出半句话来,过了些时荷姑才
又说道:“我所求你帮助我的,就是请你告诉我,灵魂可以卖吗?”
我被她一问,实在不敢回答,因为我也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办。只有忏悔和羞
愧的情绪,激成一种小声浪,责备我道:“帮助人呵!用你的勇气回答她呵!灵
魂可以卖吗?”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一开始写荷姑向“我”求助,而“我”主观认为荷姑是经济上有困难了。
这样描写充分体现了“我”的自大与自我高尚。
B.荷姑是因为父亲生病、家境困难才放弃了学业,不得不进棉纱厂做女工赚钱养
家。这与大卫·科波菲尔去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做小童工的原因大同小异。
C.荷姑在工厂里一开始感兴趣、思想活泼;后来又说讨厌工厂,觉得自己是帮老
板赚钱的机器。说明荷姑不再像以前爱学习、能吃苦了。
D.标题“灵魂可以卖吗?”是荷姑内心发出了痛苦的呼喊,同时也构建了小说的
主旨。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开头交代了主人公荷姑是“我”的邻居也是朋友,十五岁就做了女工并工作
{#{QQABQYQQggiIQIBAARgCAwnwCAMQkAACAKoGwBAEoAAACRNABAA=}#}
了四年等,这些都为下文荷姑的求助作了铺垫。
B.小说主要是正面描写,大量的自述式语言,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位时代觉醒者式
的新女性形象。
C.文中恶劣的工厂环境、严苛的制度以及员工不受尊重与荷姑回忆中的学伴、学
校标本室的荷瓣和秋葵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突出荷姑对求知的渴望。
D.全文直到结尾也没给出荷姑想要的答案,这沉重的生命拷问易引起读者共鸣和
深思。
8.小说借荷姑之口提出“灵魂可以卖吗”,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其作用。(5分)
9.同样是描写女工命运,夏衍笔下的包身工们悲惨生活与遭遇让人唏嘘不已。请
结合自身所学,试比较分析《包身工》里芦柴棒与本篇小说荷姑的形象及意义的
不同。(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魏徵因上疏曰:惟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欲求垂拱无为,不可得也。
故圣哲君临,移风易俗,不资严刑峻法,在仁义而已。仁义,理之本也;刑罚,
理之末也。为理之有刑罚,犹执御之有鞭策也,人皆从化,而刑罚无所施;马尽
其力,则有鞭策无所用。“凡立法者,非以司民短而诛过误也,乃以防奸恶而救
祸患,检淫邪而内正道。”(《潜夫论》)凡听讼理狱,必原父子之亲,立君臣之义,
权.轻重之序,测浅深之量,疑则与众共之。疑则从轻者,所以重之也,故舜命咎
繇曰:“汝作士,惟刑之恤。”又复加之以三讯,众所善,然后断之。是以为法,
参之人情。故《传》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贞观政要·论公平》有删减)
材料二: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古人云,鬻棺
者欲岁之疫,非疾于人,利于棺售故耳。今法司核理一狱,必求深刻,欲成其考.
课.。今作何法,得使平允?”谏议大夫王珪进曰:“但选公直良善人断狱允当者,
增秩赐金,即奸伪自息。”诏从之。
贞观九年,盐泽道行军总管、岷州都督高甑生,坐.违李靖节度,又诬告靖谋
逆,减死徙边。时有上言者曰:“甑生旧秦府功臣,请宽其过。”太宗曰:“虽是
藩邸旧劳,诚不可忘。然理国守法,事须画一,今若赦之,使开侥幸之路。且国
家建义太原,元从及征战有功者甚众,若甑生获免,谁不觊觎?有功之人,皆须
犯法。我所以必不赦者,正为此也。”
{#{QQABQYQQggiIQIBAARgCAwnwCAMQkAACAKoGwBAEoAAACRNABAA=}#}
贞观十四年,戴州刺史贾崇以所部有犯十恶者 ,被御史劾奏。太宗谓侍臣
曰:“昔陶唐大圣柳下惠大贤其子丹朱甚不肖其弟盗.跖.为臣恶 。夫以圣贤之训,
父子兄弟之亲,尚不能使陶染变革 ,去恶从善。今遣刺史,化被下人,咸归善
道,岂可得也?若令缘此皆被贬降,或恐递相掩蔽,罪人斯失。诸州有犯十恶者,
刺史不须从坐,但令明加纠访科罪 ,庶可肃清奸恶。”
(《贞观政要·论刑法》节选)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选出正确的序号。(3分)
昔陶唐大圣 A柳下惠 B大贤 C其子丹朱 D甚不肖 E其弟 F盗跖为臣恶。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在文中指《左传》,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著,是一部编年体著作,与
《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B.“惟奉三尺之律”与“惟刑之恤”中的“惟”语意相同,都是“只,只有”的
意思。
C.考课:古时按一定的标准考察官吏的功过善恶,分别等差,升降赏罚。
D..“坐违李靖节度”中的“坐”和“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中的“坐”
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征建议唐太宗以道德教化来治理天下。以道德仁义为根本,则刑罚可免,实
现无为而治。
B.唐太宗认为,人死不能复生,因此执法量刑时,尤其对判死刑的,应尽量宽大
简约,尊重生命的价值。
C.高甑生因罪被判处流放,他请求唐太宗看在他是旧秦府功臣的面子上宽赦他的
罪过,被唐太宗拒绝。
D.唐太宗认为地方官员如果因为所管之地有人犯罪就被贬官降职,恐怕今后大家
都会互相隐瞒罪行,那么真正的罪人就漏网了。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为理之有刑罚,犹执御之有鞭策也,人皆从化,而刑罚无所施。(4分)
(2)但选公直良善人断狱允当者,增秩赐金,即奸伪自息。(4分)
14.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法,刑也,平之如水。”法字从“水”,象征法
的公平。如何做到司法公平公正呢?请结合以上材料做简要概括。(3分)
{#{QQABQYQQggiIQIBAARgCAwnwCAMQkAACAKoGwBAEoAAACRNABAA=}#}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入 关
吴均①
羽檄起边庭,烽火乱如萤。
是时张博望②,夜赴交河城③。
马头要落日,剑尾掣流星。
君恩未得报,何论身命倾。
注释:①吴均,是南朝梁代著名诗人,②张博望:汉代的张骞。他身负联络西域
各国共同抗击匈奴的重任出使归来,以功封博望侯,故后人也称他为“张博望”。
③交河:古城名,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羽檄”是报告军情的文书,插上羽毛以示紧急。“校尉羽书飞瀚海”中的“羽
书”与此同义。
B. 诗一开始就描绘出一幅军情紧急的忙乱景象,“起”与“乱”的动态描写渲染
出战争时刻那种忙碌、紧张、充满危险的气氛。
C. 五、六两句没有正面写人,只从骏马之骁腾、宝剑之闪光落笔,壮士之勃勃
英姿已跃然纸上,形象极为鲜明生动。
D. 本诗语言简洁明快,气势雄浑豪壮,描写有声有色,对仗工整,韵脚分明,
是一首精彩的五言律诗。
16.王士禛曾在《居易录》中指出:“盛唐诸公……边塞之作则出鲍照、吴均也。”
请将本诗与高适的《燕歌行》作比较,试从题材、手法、主旨上分析两首诗的相
似之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星宿是天文学术语,寓指日、月、五星栖宿的场所。但常被文人用作抒发情感
的对象,如李白《蜀道难》中有“ ”,苏轼《赤壁赋》中有
“ ”。
2.“绳墨”是木匠打直线的墨线,比喻准绳、准则。屈原《离骚》中借这一意义
抒发愤懑之情的句子是:“ , 。”
{#{QQABQYQQggiIQIBAARgCAwnwCAMQkAACAKoGwBAEoAAACRNABAA=}#}
3.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不同的许多意象,同样是高大的树木,在柳永的《望海
潮》中是“ ”,衬托出钱塘江的气势;在姜夔《扬州慢》中是“ ”,
控诉了战争的罪恶。由于融入的情感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大异其趣。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直到现在,我的记忆中还经常出现打谷场上的那块银幕。一块白色的、四周
镶着紫红色边的银幕,用两根竹竿草草地固定着,灯光已经提前打在上面,使乡
村寂寞漆黑的夜生活中出现了一个明亮欢快的窗口。如果你当时还匆匆走在通往
打谷场的田间小路上,电影简报如果已经开始,赶夜路的人的脚步会变得焦灼。
打谷场上发亮的银幕对于他们好像是天堂的一扇窗,它打开了,一个原先空虚的
_______的夜晚便被彻底地充实了。
农用拖拉机、打谷机和一堆堆草垛湮没在人海中。附近乡村的农民大多坐在
前排,他们从家里搬来了长凳和小板凳,这样的夜晚他们很难得地成为特权阶层。
更多的是一些像我们这样来历不明的孩子和青年,他们在人群里站着,或者在一
片骂声中挤到前排,在一个本来就拥挤的空间里席地而坐,对来自身边的推搡和
埋怨置之不理。电影开始了,打谷场上的嘈杂声渐渐地消失,人们熟悉的李向阳
挎着盒子枪来了,梳直发的、让年轻姑娘群起效仿的游击队女党代表柯湘来了,
油头粉面的叛徒王连举来了,阴险狡诈的日本鬼子松井大队长也来了……孩子们
在他们出场之前就_______报出了他们的名字,大人让他们的孩子闭嘴,可快乐
的孩子怎闭得了嘴!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错误,请修改。(4分)
20. 下列选项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在欢迎我们。(《长征胜利万岁》)
B.当相信科学、依靠科学、使用科学蔚然成风,我们应对风浪侵袭就有了理性的
“压舱石”。(《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 中国抗疫记》)
C.许多列宁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
了。(《改造我们的学习》)
D.我刚打算往下跳,只见她扭回头来,两眼直盯着被惊呆了孩子,拉长了声音说:
“孩子,好好地听妈妈的话啊!”(《党费》)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人们还在为科幻片中充满未来感的“硬核”科技惊叹时,“未来”已悄然
走来。3 月 5 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
{#{QQABQYQQggiIQIBAARgCAwnwCAMQkAACAKoGwBAEoAAACRNABAA=}#}
先导区。
相较于耳熟能详的“新三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①,但作为新质生产力最
活跃的先导力量,它是用“明天”的技术锻造“后天”的产业。
②?是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等“酷炫”名词背后
的“未来”。也是科幻电影场景的“似曾相识”:人形机器人化身“打工人”,进
得了工厂捡零件,也下得厨房烹饪“满汉全席”;瘫痪十多年的患者通过无线微
创脑机接口实现意念控制手套外骨骼持握……
关键核心技术的变革推动产业变革。代表委员们认为,纵观历次工业革命历
程,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③,才有机会引领产业
发展。
21.下列各项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句中“打工人”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3
分)
A.“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B.这里所谓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C.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D.你居然在课堂上传纸条,实在是太“勇于发言”了。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美国作家惠特曼的《自己之歌》,既歌咏了自己,又歌咏了透过自身所体会
到的带有普遍意义的“我”。正如诗歌开篇所写“我赞美我自己,歌唱我自己;
我所讲的一切,将对你们也一样适合”。这首诗高度赞美了每一个“我”皆平凡
而平等,但伟大,不受拘束与损害,生命力顽强,无所不能。
请选择下列中的一个任务,并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感受,来谈一谈你对“我”
的认识与思考。
1.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Ⅱ小说中女主人公荷姑提出“灵魂可以卖吗”的拷问,该问
题直到小说的结尾也没给出答案。请你给荷姑写一封信,在“我”的体悟中助她
解此疑。
2.世界之大,无“我”不有。如孔子、烛之武那样的智我,老子、庄子那样的慧
我,孟子、卢梭那样的善我,毛泽东、邓小平那样的醒我,刘和珍、黄新那样的
无我,小二黑、小芹那样的新我……你怎么理解“我”,请写一篇发言稿来具体
展开谈一谈。
3.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对“我”的认知超乎想象,如自然人,即碳基人,物理
世界的“我”。硅基人,未来数字人的“我”;灵基人,意识上的“我”等等。请
展开合理而奇特的想象,构想一个未来的“我”。
{#{QQABQYQQggiIQIBAARgCAwnwCAMQkAACAKoGwBAEoAAACRNABAA=}#}
2024 年 5 月江南十校高二联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A(“它能揭示生命系统的”错,原文是“其目的在于揭示宏观生命系统的格局、
过程和秩序……”)
2.B(A 项“由于……故”强拉因果,原文“植物本身为其他生物提供天然食物
和栖息地,同时也能为人类的衣食住行提供主要的物质资源”是并列关系。
C项于文无据。D项竹岭村的碳汇项目不包括碳中和的实现途径。)
3.C(此项与生态学的实际应用无关)
4.D(“因此我们只要增加森林面积即可保持良好生态”错,根据数据无法作此推
断。)
5.①生态学是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依据材料一的第 3、4两段)
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理念。
③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依据材料二得出②、③)
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判断。(依据材料一、二)
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情怀。(依据材料一的第 2段)
(每点 2分,答出三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6.D(A 项文中“我”是真心帮助荷姑,只是误解了她的求助。无法看出“我的
自大与自我高尚”。B 项“原因大同小异”错,大卫是因为双亲去世、被继父遗
弃,被迫成为童工。由此可知,做工的原因差别之大。C项“说明荷姑不再像以
前爱学习、能吃苦了”错,工厂的环境、境遇让荷姑明白不能为了生计而出卖灵
魂,她为此苦恼、挣扎、痛苦。这与爱不爱学习、能不能吃苦无任何关系。)
7.C(通过对比不是突出荷姑对求知的渴望,而是激发了其对生命灵魂的拷问。)
8.①荷姑自述故事(即故事主人公自述方式),突出人物形象,有助于主人公内
在情感、心理的发掘与表现。②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更能具体地体会主人
公荷姑的情感心理变化。③荷姑自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主动展现内心世界,更具
真实性。④突出主旨,使其意蕴丰富而深沉。(答出一点得 1分,两点得 3分,
三点得 5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9.①形象不同:芦柴棒是一个备受压榨、身体虚弱、精神麻木、丧失反抗能力并
默默走向死亡结局的包身工形象;荷姑是一位有家庭责任感、视金钱为俗物、不
甘于做机器、渴望追求精神自由的时代新女性觉醒者。(2分)
②意义不同:《包身工》以芦柴棒为代表,表现其深受生活的压迫和残酷的剥削,
但她们始终是奴隶,不敢反抗。并借此反映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控诉帝国主义
及封建势力残酷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罪行。本文通过荷姑这个觉醒者的形象,表
现了现实社会中底层人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出卖灵魂的无奈,同时又无法摆脱的痛
苦与悲伤。(4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10.ACE (译文:古代唐尧是大圣,他的儿子丹朱却非常不成器;柳下惠是大贤,
他的弟弟盗跖却成了巨恶之人。)
11.B (只有/用于句首,表示希望、祈使语气。句意:只知道以严刑峻法来控制
天下的百姓/在量刑的时候要心存怜悯。)
12.C(“时有上言者”意思是:当时有人上书为他求情。并不是高甑生自己请求。)
13.(1)用刑罚来治国,就像赶马车用鞭子,百姓们都已服从教化,那么刑罚就
没有地方可施行了。(“为理”,治国;“执御”,赶马车;“化”,教化。每点 1分。
语意通顺 1分)
(2)只要选拔正直善良的人,他们判断狱案准确,就给予奖励提升,那么奸伪
{#{QQABQYQQggiIQIBAARgCAwnwCAMQkAACAKoGwBAEoAAACRNABAA=}#}
邪恶自然会止息。(“但”只要;“狱”,案件;“秩”,官员的俸禄或官阶;“息”,
停止。每点 1分,语意通顺 1分)
14.①加强执法官素质培养②公私分明,不以私情违背法律③慎用刑法,用法宽
简。(每点 1分)
参考译文:
魏徵事后又写了一篇奏书,进献唐太宗:只知道以严刑峻法来控制天下的百
姓,想达到无为而治的目的,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圣贤的国君治理天下,移风易
俗,不用严刑峻法,而是靠施行仁义教化。仁义是治国的根本,而刑罚是治国的
辅助手段。用刑罚来治国,就像赶马车用鞭子,百姓们都已服从教化,那么刑罚
就没有地方可施行了;马能自觉地尽力奔跑,那么鞭子也就没有什么用处了。“立
法的目的,不是为了制裁百姓的短处和错误的,而是用来防范邪恶、补救祸患、
约束邪恶从而使其纳入正道的。”(《潜夫论》)大凡审理案件,都要按照父子的亲
情,依照君臣的情分,权衡轻重先后,测量深浅程度。展现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
将忠君爱民之心发挥到极致,如果有疑问就和大家一起商量研究。存在疑问就从
轻量刑,这就是对刑法的慎重。所以舜告诫咎繇:“你作为狱官之长,在量刑的
时候要心存怜悯。”又规定一个案子要经过群臣、群吏、万民三次审讯,大家都
同意了才能定罪。可见,律令必然也通人情。所以《左传》说:“大小案子,很
难审理得非常准确,但务必要根据人情事理来断处。”
贞观元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人死了不能复生,所以执法务必要
宽大简约。古人说,卖棺木的人希望遇到凶年闹瘟疫,并不是对人仇恨,而是利
于棺木出售的缘故。如今执法部门审理每一件狱案,总是力求严苛,以此博得好
的考核成绩。现在该用什么办法,才可以做到公平恰当呢?”谏议大夫王珪进言
道:“只要选拔正直善良的人,他他们判断狱案准确,就给予奖励提升,那么奸
伪邪恶自然会止息。”太宗于是下令按这个办法实行。太宗又说:“古时候判断狱
案,必须向三槐、九棘之官询问,当今的三公、九卿就有这样的职责。从今以后,
凡是判死罪的都叫中书、门下两省四品以上高官以及尚书、九卿来议处,这样做
才有可能避免冤狱滥刑。”由于实行了这样的措施,到贞观四年,全国被判处死
刑的人只有二十九个,几乎做到刑法搁置不用。
贞观九年,盐泽道行军总管、岷州都督高甑生,由于违抗李靖的节制调度,
还诬告李靖谋反,被判减免死罪流放到边远地方。当时有人上书为他求情说:“高
甑生是当年秦王府的功臣,请求陛下宽免他的过错。”唐太宗说:“他过去曾在秦
王府出过力,确实不应该忘记,但是治国守法必须统一,今天如果赦免他,就开
了侥幸之路。而且当初太原起兵以来,一开始就响应起义并在征战中立下功劳的
人很多,如果高甑生得以免罪,那么谁会不存侥幸之心呢,有功的人,都会依仗
功劳犯法作乱。我之所以决定不予赦免,正是为了这个缘故。”
贞观十四年,戴州刺史贾崇因为其部下有人犯了十恶之罪,被御史弹劾上奏。
唐太宗听说后对身边的大臣们说:“古代唐尧是大圣,他的儿子丹朱却非常不成
器;柳下惠是大贤,他的弟弟盗跖却成了巨恶之人。他们以圣贤之训,以父子兄
弟之亲,尚且不能使其子弟受到熏染而发生变化,去恶从善,现在却要求刺史教
化百姓都使他们走正道,这怎么可能呢?如果因为所管之地有人犯罪就被贬官降
职,恐怕今后都会互相隐瞒罪行,真正的罪人就漏网了。因此各州有犯十恶之罪
的,刺史不必连坐获罪,只令其明加查纠惩治,这样才可以肃清奸恶之人。”
15. D(本诗为古体诗,不是五言律诗。)
16. ①题材上:把汉代的人和事作为描写对象。②手法上:写景与叙事相结合。
{#{QQABQYQQggiIQIBAARgCAwnwCAMQkAACAKoGwBAEoAAACRNABAA=}#}
③主旨上:表达了战士们立功杀敌、保家卫国的雄壮之情。
17. (1)扪参历井仰胁息 徘徊于斗牛之间
(2)背绳墨以追曲兮 竞周容以为度
(3)云树绕堤沙 废池乔木
18. 无所事事 迫不及待(每空 2分,其他成语合语境都可得分)
19. 如果你当时还匆匆走在通往打谷场的田间小路上,如果电影简报已经开始,
赶夜路的人的脚步会变得慌乱(或慌张)。(改错不得分,每处 2分)
20.B(文中和 B项都是比喻,A拟人 C借代 D双关)
21.C(文中“打工人”和 C 都是特殊含义。A 直接引用;B 强调论述对象;D 否
定、反义、讽刺)
22. ①未来产业虽然听起来陌生
②何谓未来产业
③只有紧抓科技机遇
23. 略
作文等级标准
①内容一等 20-16 分。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
二等 15-11 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实。
三等 10-6 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思想基本健康,感情
基本真实。
四等 5-0 分。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当,思想不健康,感情虚假。
②表达一等 20-16 分。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
二等 15-11 分。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迹清楚。
三等 10-6 分。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需要基本通顺,字迹基本清
楚。
四等 5-0 分。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潦草。
③发展特征 一等,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
a.深刻:深入本质,揭示联系,启发性。
b.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足,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c.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修辞使用,文句有表现力。
d.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QQABQYQQggiIQIBAARgCAwnwCAMQkAACAKoGwBAEoAAACRN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