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版物理必修3同步练习: 13.4 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基础巩固)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人教版物理必修3同步练习: 13.4 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基础巩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4-02 20:22:20

文档简介

人教版物理必修3同步练习: 13.4 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2023高二上·涟水月考)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告诉我们(  )
A.任何电场周围都要产生磁场
B.任何变化的电场都要在周围空间产生变化的磁场
C.任何变化的电场都要在周围空间产生恒定的磁场
D.周期性变化的电场要在周围空间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
【答案】D
【知识点】电磁场与电磁波的产生
【解析】【解答】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是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但是均匀变化的电(磁)场只能产生恒定不变的磁(电)场,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要在周围空间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电)场,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进行分析。
2.(2024高二上·广州期末)2018年珠海航展,我国首台量子雷达亮相(如图),量子雷达发射经典态的电磁波,可以捕捉到普通雷达无法探测到的目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子就是电子
B.频率越高的电磁波能量越小
C.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其频率有关
D.空间某处电场或磁场发生正弦规律变化就会在其周围产生电磁波
【答案】D
【知识点】电磁场与电磁波的产生
【解析】【解答】A、量子不是电子,电子是实物粒子,故A错误;
B、根据
频率越高的电磁波能量越大,故B错误;
C、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其频率无关,为光速,故C错误;
D、根据麦克斯韦理论可知,空间某处电场或磁场发生正弦规律变化就会在其周围产生电磁波,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频率越高的电磁波能量越大,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其频率无关,熟悉掌握麦克斯韦理论的具体内容。
3.(2022高二上·梅县区期末)年月日,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太空通过电磁波给地面的学生授课,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
B.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D.法拉第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答案】C
【知识点】电磁场与电磁波的产生
【解析】【解答】A、如果在空间某区域中有周期性变化的电场,那么它就在空间引起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于是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交替产生,由近及远地向周围传播,就形成电磁波,故只要有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的说法错误,故A错误;
B、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故C正确;
D、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熟悉掌握各物理学史的具体内容,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4.(2022高二下·朝阳期末)麦克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建立了经典电磁场理论,进一步揭示了电现象与磁现象之间的联系。他大胆地假设:变化的电场就像导线中的电流一样,会在空间产生磁场,即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以平行板电容器为例:圆形平行板电容器在充、放电的过程中,板间电场发生变化,产生的磁场相当于一连接两板的板间直导线通以充、放电电流时所产生的磁场。如图所示,若某时刻连接电容器的导线具有向上的电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容器正在放电
B.两平行板间的电场强度E在增大
C.该变化电场产生顺时针方向(俯视)的磁场
D.两极板间电场最强时,板间电场产生的磁场达到最大值
【答案】B
【知识点】电磁场与电磁波的产生
【解析】【解答】A.电容器内电场方向向上,下极板带正电,根据电流的方向,正电荷正在流向下极板,因此电容器处于充电过程,A不符合题意;
B.电容器的带电量越来越多,内部电场强度越来越大,B符合题意;
C.该变化电场产生磁场方向等效成向上的电流产生磁场的方向,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电场产生的磁场逆时针方向(俯视),C不符合题意;
D.当两极板间电场最强时,电容器充电完毕,回路的电流最小,因此产生的磁场最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下极板带正电,根据电流的方向,正电荷正在流向下极板,因此电容器处于充电过程。当两极板间电场最强时,回路的电流最小,产生的磁场最小。
5.(2024高二上·拉萨期末)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是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远处的传播
B.电磁波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m/s
C.电磁波由真空进入介质传播时,波长将变长
D.只要空间中某个区域有变化的电场或变化的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
【答案】A
【知识点】电磁波的发射、传播与接收
【解析】【解答】A.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交替产生,由波源向周围传播形成电磁波,A符合题意;
B.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速为,故B不符合题意;
C.电磁波由真空进入介质,波长将变短,故C不符合题意;
D.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恒定的磁场,无法形成电磁波,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真空中波速,介质中电磁波速,有。(为真空中波长,为介质中波长,为介质折射率)
6.(2022·青浦模拟)下列射线在真空中的速度与光速相同的是(  )
A.阴极射线 B.α射线 C.β射线 D.γ射线
【答案】D
【知识点】电磁波的发射、传播与接收
【解析】【解答】在真空中,α射线的速度可达光速的,β射线的速度可达光速的99%,阴极射线的速度与实验装置有关,一般比光速小2个数量级;γ射线是高频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与光速相同。
故答案为:D。
【分析】γ射线是高频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与光速相同。
7.(2022·普陀模拟)下列射线中,属于电磁波的是(  )
A.阴极射线 B.α射线 C.β射线 D.γ射线
【答案】D
【知识点】电磁波的发射、传播与接收
【解析】【解答】阴极射线是电子流,不是电磁波,射线是氦核流,不是电磁波,射线是电子流,不是电磁波,射线是电磁波,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阴极射线是电子流,射线是氦核流,射线是电子流,射线是电磁波。
8.(2022·广东月考)“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于2021年10月16日凌晨成功发射,发射过程中,地面测控站对飞船进行跟踪测量与控制时,传输信号所使用的是电磁波谱中的(  )
A.红外线 B.微波 C.紫外线 D.X射线
【答案】B
【知识点】电磁波的发射、传播与接收
【解析】【解答】A、红外线常用电视机遥控、夜视仪、热谱仪等等,不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
B、微波频率比一般的无线电波频率高,通常也称为“超高频电磁波”, 具有易于集聚成束、高度定向性以及直线传播的特性,可用来在无阻挡的视线自由空间传输高频信号,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紫外光的频率比可见光高,但是比X射线低,常用于杀菌、进行透视或鉴定的工作,不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D.X射线,是一种频率极高,波长极短、能量很大的电磁波,常应用于医学诊断,在工业上也用得着X射线来做工业探伤,不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红外线常用电视机遥控、夜视仪、热谱仪;微波频率比一般的无线电波频率高;紫外光的频率比可见光高,但是比X射线低;X射线,是一种频率极高,波长极短、能量很大。
9.如图所示为电视接收过程示意图,其工作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
A.解调——放大——调谐——显示
B.调谐——放大——解调——显示
C.调谐——解调——放大——显示
D.放大——调谐——解调——显示
【答案】C
【知识点】电磁波的发射、传播与接收
【解析】【解答】电磁波的接收过程是调谐—-解调—--放大——-显示,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接受电磁波的过程是调谐—-解调—--放大——-显示。
10.如图,用来治疗脑部肿瘤的射线是(  )
A. 射线 B.β射线 C.α射线 D.红外线
【答案】A
【知识点】电磁波的发射、传播与接收
【解析】【解答】 射线有很高的能量,且能破坏生命物质,可以用来治疗某些肿瘤,而β射线,α射线、红外线均不能用来治疗肿瘤,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三种射线的波长得出三种射线的频率关系,从判断得出三种射线的作用。
11.(2023高二上·顺城期中)电磁波包含了射线、红外线、紫外线、无线电波等,按频率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
A.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射线
B.红外线、无线电波、射线、紫外线
C.射线、红外线、紫外线、无线电波
D.紫外线、无线电波、射线、红外线
【答案】A
【知识点】电磁波的周期、频率与波速
【解析】【解答】电磁波按波长从长到短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X射线),γ射线(伽马射线),波长越长频率越小,所以按频率从低到高排列是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X射线),γ射线(伽马射线)。
故答案为:A。
【分析】熟悉掌握电磁波谱的排列顺序,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成反比。
12.(2023高二上·安徽期中) 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00×108 m/s,有一个广播电台的频率f=90.0 MHz,这个台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长λ为(  )
A.2.70 m B.333 m C.270 m D.3.33 m
【答案】D
【知识点】电磁波的周期、频率与波速
【解析】【解答】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光速,频率波长速度的关系是
所以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波速与周期及波长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计算时注意单位的换算。
13.(2024高三上·广东期末)真空中的可见光与无线电波  
A.波长相等 B.频率相等
C.传播速度相等 D.传播能量相等
【答案】C
【知识点】电磁波谱;电磁波的应用
【解析】【解答】可见光和无线电波都是电磁波,它们的波长与频率均不相等,则传播能量也不相等,但它们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一样的,都等于光速,故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电磁波的家族,它包括微波、中波、短波、红外线及各种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与γ射线等,都属电磁波的范畴,它们的波长与频率均不同,但它们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从而即可求解。
14.(2023高二上·扬州期中) “中国天眼”位于贵州的大山深处,它通过接收来自宇宙深处的电磁波,探索宇宙。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不能在水中传播
B.红外线的波长比紫外线的长
C.用手机通话时没有利用电磁波
D.不同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不同
【答案】B
【知识点】电磁波的发射、传播与接收;电磁波谱;电磁波的应用
【解析】【解答】A、电磁波可以在介质与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红外线为非可见光,频率比红光低;紫外线也是非可见光,但频率比紫光高,因此红外线的频率低于紫外线的频率,所以红外线的波长比紫外线长,故B正确;
C、手机通话就是信息的传输,信息需要通过电磁波来传输,因此手机通话利用电磁波来把信息传送的,故C错误;
D、任何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均相等,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电磁波可以在介质与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熟悉掌握各单色光频率之间的关系,波长越长,频率越低。
15.(2020高二下·上虞期末)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需要用额温枪检查出入人员是否发烧,根据所学物理知识,你认为额温枪用到了(  )
A.超声波 B.红外线 C.X射线 D. 射线
【答案】B
【知识点】电磁波谱
【解析】【解答】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额温枪又称为红外线测温仪,它是靠吸收人体发射的红外线辐射能量来测体温。
故答案为:B。
【分析】额温枪是靠吸收人体向外辐射的红外线来测量体温的。
16.下列电磁波中频率最高的是(  )
A.红外线 B.γ射线 C.紫外线 D.无线电波
【答案】B
【知识点】电磁波谱
【解析】【解答】根据电磁波谱可知, 射线的波长最短,所以 射线的频率最高,而红外线的频率最低, 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电磁波中射线频率最高其红外线频率最低。
17.(2020·天津)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中华儿女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巍峨长城。志愿者用非接触式体温测量仪,通过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测量体温,防控人员用紫外线灯在无人的环境下消杀病毒,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红外线和紫外线相比较(  )
A.红外线的光子能量比紫外线的大
B.真空中红外线的波长比紫外线的长
C.真空中红外线的传播速度比紫外线的大
D.红外线能发生偏振现象,而紫外线不能
【答案】B
【知识点】电磁波谱
【解析】【解答】A.因为红外线的频率小于紫外线,根据
可知红外线的光子能量比紫外线的低,A不符合题意;
B.根据
可知红外线的波长比紫外线的波长长,B符合题意;
C.真空中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C不符合题意;
D.光都具有偏振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电磁波谱的范围非常广,波长由长倒短大致分为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波长比红外线长的有无线电波,波长比紫外线短的有γ射线。
18.(2023高二上·沧州期中)关于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能量量子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能杀菌消毒,夜视仪利用了红外成像技术
B.X射线具有辐射性,可用来通信和广播
C.能量量子化指能量的连续性,微观粒子的能量值可以是任意值
D.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假说,解决了黑体辐射的理论困难,提出了“量子”概念
【答案】D
【知识点】电磁波谱;电磁波的应用
【解析】【解答】A、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的功能,红外线由于频率低,不具有杀菌消毒的功能,而夜视仪利用红外线的成像技术,A错误;
B、X射线具有辐射性,而长波、中波、短波用来通信或广播,但波长都比X射线长,B错误;
C、能量量子化指的是微观粒子的能量只能是最小能量单位的整数倍,即微观粒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不是连续的,只能是某些分立的值,C错误;
D、 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解决了黑体辐射的理论困难,也提出了量子的概念。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电磁波的应用和能量子的向心知识,根据红外线、紫外线及X射线等常见光的功能进行分析判断,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解决了黑体辐射的理论困难。微观粒子的能量量子化,能量是不连续的,是某些分立的值。
19.(2023高二下·雨花会考)我国航天员进行太空授课,信号的传播是利用(  )
A.声波 B.超声波 C.电磁波 D.引力波
【答案】C
【知识点】电磁波的应用
【解析】【解答】我国航天员进行太空授课,信号的传播是利用电磁波,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电磁波能传递信息和能量。
二、多项选择题
20.(2024高二上·辽宁期末)下列有关电磁场和电磁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存在着电场,与是否有闭合电路无关
B.只要空间某处的电场或磁场发生变化,就会在其周围产生电磁波
C.电磁波传播过程中,电场和磁场是独立存在的,没有关联
D.电磁波也可以传播能量,且具有干涉、衍射等波动现象
【答案】A,D
【知识点】电磁场与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的发射、传播与接收;电磁波的应用
【解析】【解答】A. 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存在电场,与是否有闭合回路无关,A符合题意;
B. 若空间中电场或磁场均匀变化,则回产生恒定的磁场或电场,不会继续产生电磁波,B不符合题意;
C. 电磁波传播过程是电场激发磁场,磁场激发电场的过程,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C不符合题意;
D. 电磁波可以传播能量,同时电磁波是波的一种,具有干涉、衍射现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分析】利用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及电磁波的产生过程,可得出结论。
21.(2024高二上·辽宁期末)下面图片均涉及电磁波的广泛应用,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  )
图甲 图乙 图丙 图丁
A.图甲中,人类在1974年向银河系中发出对外星人的问候,是用电磁波发射的,在发射前要进行调制而不是调谐
B.图乙中,红外线夜视仪是利用了红外线热效应强的特点
C.图丙中,CT机应用人体发射红外线的原理拍摄人体组织
D.图丁中,天文学家利用射电望远镜接收无线电波,进行天体物理研究
【答案】A,B,D
【知识点】电磁波谱;电磁波的应用
【解析】【解答】A. 电磁波的发射要进行调制,接受电磁波需要进行调谐,A符合题意;
B. 红外线夜视仪利用了红外线热效应强的特点,B符合题意;
C. CT机通过发射X射线拍摄人体组织,C不符合题意;
D. 天文学家利用射电望远镜接收无线电波,进行天体物理研究,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D
【分析】利用仪器的工作原理可得出结论。
22.(2024高二上·承德期末)关于电磁波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射线可用于广播 B.射线是波长最短的电磁波
C.紫外线的频率比紫光的高 D.长波可以摧毁病变的细胞
【答案】B,C
【知识点】电磁波谱;电磁波的应用
【解析】【解答】A.X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所以不能用于广播,A不符合题意;
B.根据电磁波谱排序可知,射线波长最短,由
可知,射线频率最高,B符合题意;
C.根据电磁波谱排序可知,紫外线的波长比紫光短,由可知,紫外线的频率比紫光的高,C符合题意;
D.长波波长较长,由可知,频率较低,能量较小,不可摧毁病变的细胞,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根据电磁波谱排序,分析各种类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根据各种类电磁波的特点分析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3.(2020高二下·辛集月考)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随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
B.随温度降低,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
C.随温度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D.随温度降低,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
【答案】B,D
【知识点】电磁波谱
【解析】【解答】随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综上分析AC正确,不符合题意;B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由图可得出波长与辐射强度及温度之间的关系,由此分析各项。
24.雷达采用微波的原因是(  )
A.微波具有很高的频率
B.微波具有直线传播的特性
C.微波的反射性强
D.微波比其它无线电波(长波、中波、短波等)传播的距离更远
【答案】A,B,C
【知识点】电磁波谱
【解析】【解答】解:由于微波的频率极高,波长很短,其在空中的传播特性与光波相近,也就是直线前进,遇到阻挡就被反射或被阻断,故雷达使用微波工作.
AB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C.
【分析】雷达使用微波主要是具有高频率,波长短不易发生衍射或被阻挡,具有直线传播的特性,反射性强可以利于接收;微波的能量有光子数和频率决定,不一定比其他波的能量大,以致于影响传播的距离远。
25.(2023高二上·顺城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 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B.杀菌用的紫外灯属于电磁波应用于医用器械
C.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该回路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
D.能量子与电磁波的频率成正比
【答案】B,C,D
【知识点】电磁感应的发现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电磁场与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的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均匀变化的磁场(电场)产生恒定的电场(磁场),故A错误;
B.紫外线属于电磁波,是电磁波应用于医用器械 ,故B正确;
C.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符合感应电流产生条件,该回路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故C正确;
D.根据E=hv,能量子与电磁波的频率成正比,频率越大,能量越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BCD。
【分析】感应电流产生条件为回路闭合以及回路有磁通量变化。
三、非选择题
26.(2017高二下·连云港会考)具有NFC(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功能的两只手机在间距小于10cm时可以通过   (选填“声波”或“电磁波”)直接传输信息,其载波频率为1.4×107Hz,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则该载波的波长为    m(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电磁波;21
【知识点】电磁场与电磁波的产生
【解析】【解答】解: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告诉我们:变化的磁场能产生电场,从而产生电磁波.
空气中电磁波的传播近似等于光速c,由波速公式c=λf得
波长λ= = m≈21m,
故答案为:电磁波,21.
【分析】根据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磁场能产生电场,从而形成电磁波.已知波速c,频率f,由波速公式c=λf求解波长.
27.①太阳辐射中含有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同时还有X射线、γ射线、无线电波.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三个区域内.在这三个区域内的电磁波按照频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应为   、可见光和   .
②有一种生命探测仪可以探测生命的存在.我国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为了尽快营救废墟中的伤员,救援人员就广泛应用了这种仪器,该仪器主要是接收人体发出电磁波中的   (选填“可见光”、“红外线”或“紫外线”).
【答案】紫外线;红外线;红外线
【知识点】电磁波的发射、传播与接收
【解析】【解答】(1)电磁波按照频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应为: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三个区域内;这三个区域内的电磁波按照频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应为: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2)黑体辐射的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人体会发射红外线,而人体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不同,故通过探测红外线来寻找生命;
故答案为:(1)紫外线,红外线;(2)红外线
【分析】(1)电磁波按照频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应为: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2)人体会发射红外线,黑体辐射的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28.(2018高二上·海南期末)红外线可以穿透云雾,是因为它的波长   ,所以它的    现象比较显著;γ射线可以穿透金属,是因为它的频率   ,所以它的光子能量   ,穿透能力强。
【答案】长;衍射;高;大
【知识点】电磁波谱
【解析】【解答】红外线可以穿透云雾,是因为它的波长较长,波长越长越容易穿透云雾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由于γ射线的频率很高,所以它的光子能量很大,穿透能力很强,它可以穿透金属。
【分析】对于电磁波来说,电磁波的波长越长,他的穿透能力就越强,衍射现象更明显;电磁波的能量越强,穿透能力越强。
29.可见光也是一种电磁波,某种可见光的波长为 ,则它的频率为是多少?已知光从真空中进入水中频率不变,但波长变短,若这种可见光进入水的波长变为 ,那么此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将变为多少?
【答案】解:根据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可知 ,所以 ;频率不变,波长变成 ;则波速:
【知识点】电磁波的发射、传播与接收
【解析】【分析】利用波长和频率的关系可以求出频率,再利用频率可以求出波速的大小。
30.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向外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黑体的辐射,得到了如图所示的辐射强度﹣﹣波长的关系图象,你通过分析该图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答案】温度升高,黑体的辐射增强,波长变短,频率增大
【知识点】电磁场与电磁波的产生
【解析】【解答】黑体的辐射是指由理想放射物放射出来的辐射,在特定温度及特定波长放射最大量之辐射.同时,黑体是可以吸收所有入射辐射的物体,不会反射任何辐射,故黑体是绝对黑色的由图象可知,当波长变短,频率增大,而温度升高时,黑体的辐射增强.
故答案为:温度升高,黑体的辐射增强,波长变短,频率增大.
【分析】黑体的辐射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波长及频率有关.
1 / 1人教版物理必修3同步练习: 13.4 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2023高二上·涟水月考)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告诉我们(  )
A.任何电场周围都要产生磁场
B.任何变化的电场都要在周围空间产生变化的磁场
C.任何变化的电场都要在周围空间产生恒定的磁场
D.周期性变化的电场要在周围空间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
2.(2024高二上·广州期末)2018年珠海航展,我国首台量子雷达亮相(如图),量子雷达发射经典态的电磁波,可以捕捉到普通雷达无法探测到的目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子就是电子
B.频率越高的电磁波能量越小
C.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其频率有关
D.空间某处电场或磁场发生正弦规律变化就会在其周围产生电磁波
3.(2022高二上·梅县区期末)年月日,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太空通过电磁波给地面的学生授课,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
B.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D.法拉第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4.(2022高二下·朝阳期末)麦克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建立了经典电磁场理论,进一步揭示了电现象与磁现象之间的联系。他大胆地假设:变化的电场就像导线中的电流一样,会在空间产生磁场,即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以平行板电容器为例:圆形平行板电容器在充、放电的过程中,板间电场发生变化,产生的磁场相当于一连接两板的板间直导线通以充、放电电流时所产生的磁场。如图所示,若某时刻连接电容器的导线具有向上的电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容器正在放电
B.两平行板间的电场强度E在增大
C.该变化电场产生顺时针方向(俯视)的磁场
D.两极板间电场最强时,板间电场产生的磁场达到最大值
5.(2024高二上·拉萨期末)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是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远处的传播
B.电磁波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m/s
C.电磁波由真空进入介质传播时,波长将变长
D.只要空间中某个区域有变化的电场或变化的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
6.(2022·青浦模拟)下列射线在真空中的速度与光速相同的是(  )
A.阴极射线 B.α射线 C.β射线 D.γ射线
7.(2022·普陀模拟)下列射线中,属于电磁波的是(  )
A.阴极射线 B.α射线 C.β射线 D.γ射线
8.(2022·广东月考)“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于2021年10月16日凌晨成功发射,发射过程中,地面测控站对飞船进行跟踪测量与控制时,传输信号所使用的是电磁波谱中的(  )
A.红外线 B.微波 C.紫外线 D.X射线
9.如图所示为电视接收过程示意图,其工作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
A.解调——放大——调谐——显示
B.调谐——放大——解调——显示
C.调谐——解调——放大——显示
D.放大——调谐——解调——显示
10.如图,用来治疗脑部肿瘤的射线是(  )
A. 射线 B.β射线 C.α射线 D.红外线
11.(2023高二上·顺城期中)电磁波包含了射线、红外线、紫外线、无线电波等,按频率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
A.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射线
B.红外线、无线电波、射线、紫外线
C.射线、红外线、紫外线、无线电波
D.紫外线、无线电波、射线、红外线
12.(2023高二上·安徽期中) 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00×108 m/s,有一个广播电台的频率f=90.0 MHz,这个台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长λ为(  )
A.2.70 m B.333 m C.270 m D.3.33 m
13.(2024高三上·广东期末)真空中的可见光与无线电波  
A.波长相等 B.频率相等
C.传播速度相等 D.传播能量相等
14.(2023高二上·扬州期中) “中国天眼”位于贵州的大山深处,它通过接收来自宇宙深处的电磁波,探索宇宙。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不能在水中传播
B.红外线的波长比紫外线的长
C.用手机通话时没有利用电磁波
D.不同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不同
15.(2020高二下·上虞期末)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需要用额温枪检查出入人员是否发烧,根据所学物理知识,你认为额温枪用到了(  )
A.超声波 B.红外线 C.X射线 D. 射线
16.下列电磁波中频率最高的是(  )
A.红外线 B.γ射线 C.紫外线 D.无线电波
17.(2020·天津)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中华儿女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巍峨长城。志愿者用非接触式体温测量仪,通过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测量体温,防控人员用紫外线灯在无人的环境下消杀病毒,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红外线和紫外线相比较(  )
A.红外线的光子能量比紫外线的大
B.真空中红外线的波长比紫外线的长
C.真空中红外线的传播速度比紫外线的大
D.红外线能发生偏振现象,而紫外线不能
18.(2023高二上·沧州期中)关于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能量量子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能杀菌消毒,夜视仪利用了红外成像技术
B.X射线具有辐射性,可用来通信和广播
C.能量量子化指能量的连续性,微观粒子的能量值可以是任意值
D.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假说,解决了黑体辐射的理论困难,提出了“量子”概念
19.(2023高二下·雨花会考)我国航天员进行太空授课,信号的传播是利用(  )
A.声波 B.超声波 C.电磁波 D.引力波
二、多项选择题
20.(2024高二上·辽宁期末)下列有关电磁场和电磁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存在着电场,与是否有闭合电路无关
B.只要空间某处的电场或磁场发生变化,就会在其周围产生电磁波
C.电磁波传播过程中,电场和磁场是独立存在的,没有关联
D.电磁波也可以传播能量,且具有干涉、衍射等波动现象
21.(2024高二上·辽宁期末)下面图片均涉及电磁波的广泛应用,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  )
图甲 图乙 图丙 图丁
A.图甲中,人类在1974年向银河系中发出对外星人的问候,是用电磁波发射的,在发射前要进行调制而不是调谐
B.图乙中,红外线夜视仪是利用了红外线热效应强的特点
C.图丙中,CT机应用人体发射红外线的原理拍摄人体组织
D.图丁中,天文学家利用射电望远镜接收无线电波,进行天体物理研究
22.(2024高二上·承德期末)关于电磁波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射线可用于广播 B.射线是波长最短的电磁波
C.紫外线的频率比紫光的高 D.长波可以摧毁病变的细胞
23.(2020高二下·辛集月考)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随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
B.随温度降低,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
C.随温度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D.随温度降低,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
24.雷达采用微波的原因是(  )
A.微波具有很高的频率
B.微波具有直线传播的特性
C.微波的反射性强
D.微波比其它无线电波(长波、中波、短波等)传播的距离更远
25.(2023高二上·顺城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 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B.杀菌用的紫外灯属于电磁波应用于医用器械
C.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该回路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
D.能量子与电磁波的频率成正比
三、非选择题
26.(2017高二下·连云港会考)具有NFC(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功能的两只手机在间距小于10cm时可以通过   (选填“声波”或“电磁波”)直接传输信息,其载波频率为1.4×107Hz,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则该载波的波长为    m(保留2位有效数字).
27.①太阳辐射中含有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同时还有X射线、γ射线、无线电波.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三个区域内.在这三个区域内的电磁波按照频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应为   、可见光和   .
②有一种生命探测仪可以探测生命的存在.我国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为了尽快营救废墟中的伤员,救援人员就广泛应用了这种仪器,该仪器主要是接收人体发出电磁波中的   (选填“可见光”、“红外线”或“紫外线”).
28.(2018高二上·海南期末)红外线可以穿透云雾,是因为它的波长   ,所以它的    现象比较显著;γ射线可以穿透金属,是因为它的频率   ,所以它的光子能量   ,穿透能力强。
29.可见光也是一种电磁波,某种可见光的波长为 ,则它的频率为是多少?已知光从真空中进入水中频率不变,但波长变短,若这种可见光进入水的波长变为 ,那么此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将变为多少?
30.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向外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黑体的辐射,得到了如图所示的辐射强度﹣﹣波长的关系图象,你通过分析该图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电磁场与电磁波的产生
【解析】【解答】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是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但是均匀变化的电(磁)场只能产生恒定不变的磁(电)场,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要在周围空间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电)场,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进行分析。
2.【答案】D
【知识点】电磁场与电磁波的产生
【解析】【解答】A、量子不是电子,电子是实物粒子,故A错误;
B、根据
频率越高的电磁波能量越大,故B错误;
C、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其频率无关,为光速,故C错误;
D、根据麦克斯韦理论可知,空间某处电场或磁场发生正弦规律变化就会在其周围产生电磁波,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频率越高的电磁波能量越大,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其频率无关,熟悉掌握麦克斯韦理论的具体内容。
3.【答案】C
【知识点】电磁场与电磁波的产生
【解析】【解答】A、如果在空间某区域中有周期性变化的电场,那么它就在空间引起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于是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交替产生,由近及远地向周围传播,就形成电磁波,故只要有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的说法错误,故A错误;
B、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故C正确;
D、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熟悉掌握各物理学史的具体内容,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4.【答案】B
【知识点】电磁场与电磁波的产生
【解析】【解答】A.电容器内电场方向向上,下极板带正电,根据电流的方向,正电荷正在流向下极板,因此电容器处于充电过程,A不符合题意;
B.电容器的带电量越来越多,内部电场强度越来越大,B符合题意;
C.该变化电场产生磁场方向等效成向上的电流产生磁场的方向,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电场产生的磁场逆时针方向(俯视),C不符合题意;
D.当两极板间电场最强时,电容器充电完毕,回路的电流最小,因此产生的磁场最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下极板带正电,根据电流的方向,正电荷正在流向下极板,因此电容器处于充电过程。当两极板间电场最强时,回路的电流最小,产生的磁场最小。
5.【答案】A
【知识点】电磁波的发射、传播与接收
【解析】【解答】A.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交替产生,由波源向周围传播形成电磁波,A符合题意;
B.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速为,故B不符合题意;
C.电磁波由真空进入介质,波长将变短,故C不符合题意;
D.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恒定的磁场,无法形成电磁波,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真空中波速,介质中电磁波速,有。(为真空中波长,为介质中波长,为介质折射率)
6.【答案】D
【知识点】电磁波的发射、传播与接收
【解析】【解答】在真空中,α射线的速度可达光速的,β射线的速度可达光速的99%,阴极射线的速度与实验装置有关,一般比光速小2个数量级;γ射线是高频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与光速相同。
故答案为:D。
【分析】γ射线是高频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与光速相同。
7.【答案】D
【知识点】电磁波的发射、传播与接收
【解析】【解答】阴极射线是电子流,不是电磁波,射线是氦核流,不是电磁波,射线是电子流,不是电磁波,射线是电磁波,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阴极射线是电子流,射线是氦核流,射线是电子流,射线是电磁波。
8.【答案】B
【知识点】电磁波的发射、传播与接收
【解析】【解答】A、红外线常用电视机遥控、夜视仪、热谱仪等等,不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
B、微波频率比一般的无线电波频率高,通常也称为“超高频电磁波”, 具有易于集聚成束、高度定向性以及直线传播的特性,可用来在无阻挡的视线自由空间传输高频信号,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紫外光的频率比可见光高,但是比X射线低,常用于杀菌、进行透视或鉴定的工作,不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D.X射线,是一种频率极高,波长极短、能量很大的电磁波,常应用于医学诊断,在工业上也用得着X射线来做工业探伤,不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红外线常用电视机遥控、夜视仪、热谱仪;微波频率比一般的无线电波频率高;紫外光的频率比可见光高,但是比X射线低;X射线,是一种频率极高,波长极短、能量很大。
9.【答案】C
【知识点】电磁波的发射、传播与接收
【解析】【解答】电磁波的接收过程是调谐—-解调—--放大——-显示,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接受电磁波的过程是调谐—-解调—--放大——-显示。
10.【答案】A
【知识点】电磁波的发射、传播与接收
【解析】【解答】 射线有很高的能量,且能破坏生命物质,可以用来治疗某些肿瘤,而β射线,α射线、红外线均不能用来治疗肿瘤,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三种射线的波长得出三种射线的频率关系,从判断得出三种射线的作用。
11.【答案】A
【知识点】电磁波的周期、频率与波速
【解析】【解答】电磁波按波长从长到短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X射线),γ射线(伽马射线),波长越长频率越小,所以按频率从低到高排列是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X射线),γ射线(伽马射线)。
故答案为:A。
【分析】熟悉掌握电磁波谱的排列顺序,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成反比。
12.【答案】D
【知识点】电磁波的周期、频率与波速
【解析】【解答】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光速,频率波长速度的关系是
所以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波速与周期及波长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计算时注意单位的换算。
13.【答案】C
【知识点】电磁波谱;电磁波的应用
【解析】【解答】可见光和无线电波都是电磁波,它们的波长与频率均不相等,则传播能量也不相等,但它们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一样的,都等于光速,故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电磁波的家族,它包括微波、中波、短波、红外线及各种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与γ射线等,都属电磁波的范畴,它们的波长与频率均不同,但它们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从而即可求解。
14.【答案】B
【知识点】电磁波的发射、传播与接收;电磁波谱;电磁波的应用
【解析】【解答】A、电磁波可以在介质与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红外线为非可见光,频率比红光低;紫外线也是非可见光,但频率比紫光高,因此红外线的频率低于紫外线的频率,所以红外线的波长比紫外线长,故B正确;
C、手机通话就是信息的传输,信息需要通过电磁波来传输,因此手机通话利用电磁波来把信息传送的,故C错误;
D、任何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均相等,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电磁波可以在介质与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熟悉掌握各单色光频率之间的关系,波长越长,频率越低。
15.【答案】B
【知识点】电磁波谱
【解析】【解答】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额温枪又称为红外线测温仪,它是靠吸收人体发射的红外线辐射能量来测体温。
故答案为:B。
【分析】额温枪是靠吸收人体向外辐射的红外线来测量体温的。
16.【答案】B
【知识点】电磁波谱
【解析】【解答】根据电磁波谱可知, 射线的波长最短,所以 射线的频率最高,而红外线的频率最低, 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电磁波中射线频率最高其红外线频率最低。
17.【答案】B
【知识点】电磁波谱
【解析】【解答】A.因为红外线的频率小于紫外线,根据
可知红外线的光子能量比紫外线的低,A不符合题意;
B.根据
可知红外线的波长比紫外线的波长长,B符合题意;
C.真空中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C不符合题意;
D.光都具有偏振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电磁波谱的范围非常广,波长由长倒短大致分为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波长比红外线长的有无线电波,波长比紫外线短的有γ射线。
18.【答案】D
【知识点】电磁波谱;电磁波的应用
【解析】【解答】A、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的功能,红外线由于频率低,不具有杀菌消毒的功能,而夜视仪利用红外线的成像技术,A错误;
B、X射线具有辐射性,而长波、中波、短波用来通信或广播,但波长都比X射线长,B错误;
C、能量量子化指的是微观粒子的能量只能是最小能量单位的整数倍,即微观粒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不是连续的,只能是某些分立的值,C错误;
D、 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解决了黑体辐射的理论困难,也提出了量子的概念。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电磁波的应用和能量子的向心知识,根据红外线、紫外线及X射线等常见光的功能进行分析判断,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解决了黑体辐射的理论困难。微观粒子的能量量子化,能量是不连续的,是某些分立的值。
19.【答案】C
【知识点】电磁波的应用
【解析】【解答】我国航天员进行太空授课,信号的传播是利用电磁波,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电磁波能传递信息和能量。
20.【答案】A,D
【知识点】电磁场与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的发射、传播与接收;电磁波的应用
【解析】【解答】A. 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存在电场,与是否有闭合回路无关,A符合题意;
B. 若空间中电场或磁场均匀变化,则回产生恒定的磁场或电场,不会继续产生电磁波,B不符合题意;
C. 电磁波传播过程是电场激发磁场,磁场激发电场的过程,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C不符合题意;
D. 电磁波可以传播能量,同时电磁波是波的一种,具有干涉、衍射现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分析】利用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及电磁波的产生过程,可得出结论。
21.【答案】A,B,D
【知识点】电磁波谱;电磁波的应用
【解析】【解答】A. 电磁波的发射要进行调制,接受电磁波需要进行调谐,A符合题意;
B. 红外线夜视仪利用了红外线热效应强的特点,B符合题意;
C. CT机通过发射X射线拍摄人体组织,C不符合题意;
D. 天文学家利用射电望远镜接收无线电波,进行天体物理研究,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D
【分析】利用仪器的工作原理可得出结论。
22.【答案】B,C
【知识点】电磁波谱;电磁波的应用
【解析】【解答】A.X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所以不能用于广播,A不符合题意;
B.根据电磁波谱排序可知,射线波长最短,由
可知,射线频率最高,B符合题意;
C.根据电磁波谱排序可知,紫外线的波长比紫光短,由可知,紫外线的频率比紫光的高,C符合题意;
D.长波波长较长,由可知,频率较低,能量较小,不可摧毁病变的细胞,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根据电磁波谱排序,分析各种类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根据各种类电磁波的特点分析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3.【答案】B,D
【知识点】电磁波谱
【解析】【解答】随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综上分析AC正确,不符合题意;B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由图可得出波长与辐射强度及温度之间的关系,由此分析各项。
24.【答案】A,B,C
【知识点】电磁波谱
【解析】【解答】解:由于微波的频率极高,波长很短,其在空中的传播特性与光波相近,也就是直线前进,遇到阻挡就被反射或被阻断,故雷达使用微波工作.
AB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C.
【分析】雷达使用微波主要是具有高频率,波长短不易发生衍射或被阻挡,具有直线传播的特性,反射性强可以利于接收;微波的能量有光子数和频率决定,不一定比其他波的能量大,以致于影响传播的距离远。
25.【答案】B,C,D
【知识点】电磁感应的发现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电磁场与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的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均匀变化的磁场(电场)产生恒定的电场(磁场),故A错误;
B.紫外线属于电磁波,是电磁波应用于医用器械 ,故B正确;
C.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符合感应电流产生条件,该回路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故C正确;
D.根据E=hv,能量子与电磁波的频率成正比,频率越大,能量越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BCD。
【分析】感应电流产生条件为回路闭合以及回路有磁通量变化。
26.【答案】电磁波;21
【知识点】电磁场与电磁波的产生
【解析】【解答】解: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告诉我们:变化的磁场能产生电场,从而产生电磁波.
空气中电磁波的传播近似等于光速c,由波速公式c=λf得
波长λ= = m≈21m,
故答案为:电磁波,21.
【分析】根据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磁场能产生电场,从而形成电磁波.已知波速c,频率f,由波速公式c=λf求解波长.
27.【答案】紫外线;红外线;红外线
【知识点】电磁波的发射、传播与接收
【解析】【解答】(1)电磁波按照频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应为: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三个区域内;这三个区域内的电磁波按照频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应为: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2)黑体辐射的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人体会发射红外线,而人体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不同,故通过探测红外线来寻找生命;
故答案为:(1)紫外线,红外线;(2)红外线
【分析】(1)电磁波按照频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应为: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2)人体会发射红外线,黑体辐射的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28.【答案】长;衍射;高;大
【知识点】电磁波谱
【解析】【解答】红外线可以穿透云雾,是因为它的波长较长,波长越长越容易穿透云雾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由于γ射线的频率很高,所以它的光子能量很大,穿透能力很强,它可以穿透金属。
【分析】对于电磁波来说,电磁波的波长越长,他的穿透能力就越强,衍射现象更明显;电磁波的能量越强,穿透能力越强。
29.【答案】解:根据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可知 ,所以 ;频率不变,波长变成 ;则波速:
【知识点】电磁波的发射、传播与接收
【解析】【分析】利用波长和频率的关系可以求出频率,再利用频率可以求出波速的大小。
30.【答案】温度升高,黑体的辐射增强,波长变短,频率增大
【知识点】电磁场与电磁波的产生
【解析】【解答】黑体的辐射是指由理想放射物放射出来的辐射,在特定温度及特定波长放射最大量之辐射.同时,黑体是可以吸收所有入射辐射的物体,不会反射任何辐射,故黑体是绝对黑色的由图象可知,当波长变短,频率增大,而温度升高时,黑体的辐射增强.
故答案为:温度升高,黑体的辐射增强,波长变短,频率增大.
【分析】黑体的辐射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波长及频率有关.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