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小结课件(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小结课件(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8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5-21 19:1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5章 小结
思考:这条笔直小路的长是该位置到公路的最短距离吗?
情境一:在空旷的草地上,有一条笔直的小路从某位置(五角星标识)出发,到达一条笔直的公路.
空旷的草地
笔直的公路





情境体验 激活思维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空旷的草地
笔直的公路





情境体验 激活思维

抽象
思考:如图2,小明在纸上画了两个等尺寸的“L”形图,如何判断两组对应点的连线是否平行?
情境二:在一次艺术展上,有一幅画出现了以下平移图案(图1),甚是美观.
图1
图2
情境体验 激活思维

同位角
情境体验 激活思维

抽象
内错角
同旁内角
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判定
角的位置关系
线的位置关系
角的数量关系
抽象
抽象
情境体验 激活思维

相交线
平行线
两条直线相交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邻补角、对顶角
垂线及其性质
点到直线的距离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平行公理
平移
判定
性质
知识梳理 建构思维

1.如图,两条直线a,b相交,如果∠2=3∠1,那么∠3的度数是( )
A.30° B.45° C.60° D.135°
2.如图,点E在AC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D的是( )
A.∠1=∠2 B.∠3=∠4
C.∠A=∠DCE D.∠1+∠3+∠D=180°
知识梳理 建构思维

第1题
第2题
B
B
3.完成下面的证明.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AOD,OF平分∠BOD.
求证:OE⊥OF.
证明:∵直线AB,CD相交于点O(已知),
∴∠AOD+∠BOD=180°(平角的定义).
∵ OE平分∠AOD,OF平分∠BOD(已知),
∴∠EOD= ∠AOD,∠DOF= ∠BOD(角平分线的定义).
∴∠EOF=∠EOD+∠DOF= °.
∴OE⊥OF ( ).
知识梳理 建构思维

90
垂直的定义
4.请指出命题“两条边分别平行的两个角相等”的题设和结论,并判断该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假命题,举出一个反例.
知识梳理 建构思维

反例
题设:有两个角,它们的两条边分别平行.
结论:这两个角相等.
例 如图,在三角形ABC中,CD⊥AB于点D,EF⊥AB于点F,交BC于点E,G是AC上一点,且满足∠ADG=∠B.
求证:∠1=∠2.




应用迁移 拓展思维

CD⊥AB, EF⊥AB
EF∥CD
∠ADG=∠B
DG∥BC
∠1=∠DCB
∠2=∠DCB
∠1=∠2
题设
结论
平行线的判定
平行线的性质
例 如图,在三角形ABC中,CD⊥AB于点D,EF⊥AB于点F,交BC于点E,G是AC上一点,且满足∠ADG=∠B.
求证:∠1=∠2.




应用迁移 拓展思维

证明:∵CD⊥AB, EF⊥AB(已知),
∴∠EFD+∠CDF=90°+90°=180°(垂直的意义),
∴EF∥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DC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DG=∠B (已知),
∴DG∥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DC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2(等量代换).




变式 如图,在例题图的基础上,请从以下语句:①CD⊥AB,EF⊥AB ;②∠ADG=∠B;③∠1=∠2. 选择两个为题设,其余一个为结论,写一个区别于例题的真命题,并写出证明过程.
应用迁移 拓展思维

题设:①和③,结论:②.
证明:∵CD⊥AB, EF⊥AB(已知),
∴∠EFD+∠CDF=90°+90°=180°(垂直的意义),
∴EF∥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DC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2(已知),
∴∠2=∠DCB (等量代换),
∴DG∥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DG=∠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如图,该图案是由字母“MATH” 平移形成,视觉上具有立体感,整个图案具有艺术效果.
应用迁移 拓展思维





请在方格纸上画一个格点图案,尝试利用平移的方法画出它具体立体感的图案,变换不同的长度和方向多试几次,你认为哪一种更具艺术效果呢?
相交线
平行线
两条直线相交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邻补角、对顶角
垂线及其性质
点到直线的距离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平行公理
平移
判定
性质
角的位置关系
线的位置关系
角的数量关系
生活实际
抽象
应用
观察,猜想,归纳,推理
数学结论
反思总结 深化思维

同学们,再见